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
芒亨河断裂的次级断裂是主要控矿构造,含矿围岩为上三叠统小定西组(T3xd)富钠质安山岩、玄武岩。受构造、层位、碎屑粒度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6.
7.
云南景谷县正兴铜多金属矿矿体呈似层状、脉状赋存于普洱中轴大断裂旁侧次级断层破碎带中,矿体近矿围岩一是上二叠统那箐组(P2nq)灰岩,二是下白垩统南新组(K1n)碎屑岩;该矿床受构造控制明显,属中低温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8.
《矿物学报》2017,(5)
塔西地区萨热克砂砾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塔拉斯-费尔干纳北西向右旋走滑断裂带、萨瓦亚尔顿-吉根左旋走滑逆冲断裂带、帕米尔冲断褶皱前锋带构成的三角区的中心部位,苏鲁铁热克断隆区北侧的中生代巴依次级拉分断陷盆地中。围绕苏鲁铁热克隆起带分布大量的中新生代砂砾岩型铜铅锌矿床,显示该隆起带对砂砾岩型铜铅锌矿床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萨热克铜矿区主要地层岩矿石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成矿物质来源主要来自于基底隆起区的剥蚀物,为陆相沉积环境。含矿地层库孜贡苏组杂砾岩中稀土元素整体亏损,显示存在强还原性盆地流体作用,矿床在还原性盆地流体作用下改造叠加富集。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反演恢复盆地基底形态特征,揭示富矿体与基底北西向隆起及其两侧的次级洼陷之间的构造坡折带具有密切空间关系,其构造岩相特征控制的同生构造带和层间裂隙带,有利于还原性盆地流体的运移聚集,它们可能是地球化学岩相学圈闭界面并导致沉淀金属元素,为深部找矿预测的构造岩相标志。 相似文献
9.
位于康滇地轴中段、川南滇中中生代断陷盆地中的砂岩铜矿,在五十年代后期,已引起广泛注意.它具有矿点分布众广,品位较富,易采易选等特点,但地表出露面积小,远离岩浆岩体,在岩浆热液成矿论盛行的当时,被认为是一种规模不大的远离岩浆源的中低温热液矿床而没有给予适当的重视.六十年代,随着同生成矿理论的兴起,勘探实践的深入,滇中砂岩铜矿的成因问题和矿体赋存规律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采用同生成矿理论总结的浅紫交互带、矿物分带和水下地形(即众所周知的"三板斧")成矿规律,相继在滇中探明了十余个大中小型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新疆扎吉斯坦铀矿床控矿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扎吉斯坦铀矿床所处的地质构造条件、盆地沉积特征、铀源和还原剂、水文地质条件及层间氧化带发育特征等控矿因素进行分析 ,指出成矿条件最为有利的沉积旋回及有利找矿地段。 相似文献
14.
玉龙矿带中斑岩铜矿的控矿因素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玉龙斑岩铜矿带(下简称矿带)北起恒星措,南至老然。南北长200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在4000平方公里的面积内,发现了多个斑岩铜矿床和矿点,见图。本文仅对矿带中斑岩铜矿的控矿因素和成因提出不成熟的看法,错误难免,敬希指正。 相似文献
15.
16.
新疆萨热克巴依盆内构造样式及对萨热克大型砂砾岩型铜矿床控制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乌恰县萨热克式大型砂砾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受萨热克巴依中生代陆内拉分断陷盆地控制显著,但该盆地内部构造古地理格架和构造样式不明。查明盆内构造样式特征,有助于提升对研究区内成矿规律认识和寻找隐伏矿体。采用构造岩相学填图新技术对该盆地内部构造样式及其对砂砾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控制规律研究表明:(1)阿克苏岩群为盆地下基底构造层和半原地异地地层系统。古生代地层为盆地上基底构造层和原地地层系统。早侏罗世成盆期为山前拉分断陷沉积形成的粗碎屑岩系,演进含煤碎屑岩系,最终为湖沼相黑色碳质泥岩灰黑色粉砂岩煤层。在中侏罗世主成盆期最大湖泛面以深湖相结晶灰岩、湖震相砾屑状泥灰岩泥质砾岩和震积岩相泥灰质同生角砾岩等为标志,揭示三组NE向同生断裂带是成盆主控同生断裂带。早白垩世向上变粗的陆相碎屑岩系揭示该次级盆地萎缩封闭。(2)构造古地理格局为“三面环山,北西连通”,在晚侏罗世初库孜贡苏期发生构造反转后,形成了周缘环山封闭式尾闾湖盆,为萨热克式砂砾岩型铜矿床形成提供了良好构造古地理格局。萨热克巴依次级盆地原型盆地为斜切西南天山造山带的山间盆地,构造动力学类型为中生代陆内拉分断陷盆地。(3)盆地内部构造样式(矿田沉积成岩成矿期构造系统)主要有裙边式复式向斜构造、NW向基底隆起构造带、古构造洼地、构造坡折带和同生断裂带、披覆褶皱等,这些构造样式和组合及后期构造变形样式对砂砾岩型铜多金属矿体控制明显。在隐伏基底隆起构造带上部受层间断裂裂隙带和岩相岩性带圈闭而聚集,推测矿质大规模聚沉机制为在该构造部位富烃类还原性成矿流体与岩相岩性多重耦合,富烃类还原性成矿流体与铜铁氧化物相岩石(含铜紫红色铁质杂砾岩类)强烈地球化学岩相学作用发育,强烈还原作用导致矿质大规模沉淀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深部隐伏花斑岩体群的研究,首次确认黄沙坪矿田中铜矿床的存在,花斑岩是铜矿床的成矿母岩,矿体产出形式受围岩条件、构造部位的控制,构成“四位一体”的复式成矿。 相似文献
18.
黄沙坪矿田铜矿床矿石物质成份及控矿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深部隐伏花斑岩体群的研究,首次确认黄沙坪矿田中铜矿床的存在,花斑岩是铜矿床的成矿母岩,矿体产出形式受围岩条件、构造部位的控制,构成“四位一体”的复式成矿。 相似文献
19.
《矿物学报》2017,(5)
新疆萨热克大型铜矿床含矿地层为上侏罗统库孜贡苏组砂砾岩,与下伏下-中侏罗统煤矿形成"同盆共存"现象。萨热克铜矿石中碎裂岩化发育,并伴有沥青化,金属硫化物以辉铜矿为主,含少量的斑铜矿和黄铜矿等,多与次生石英-方解石等沿砾石裂隙分布。矿石中辉铜矿δ34S=-19.1‰~-13.2‰,辉铜矿206Pb/204Pb比值范围为16.699~18.417,207Pb/204Pb为15.294~15.684,208Pb/204Pb为36.909~38.996。次生石英流体包裹体的δ18OH2O值变化范围为17.9‰~20.6‰,δDV-SMOW变化范围为-82.6‰~-52.4‰。矿石中沥青δ13C变化范围为-20.79‰~-20.35‰,康苏组煤岩δ13CV-PDB值变化范围为-24.7‰~-24.3‰,两者较为接近。上述结果表明萨热克铜矿床中的硫源自地层中大量硫酸盐的还原作用,铅同位素指示成矿金属元素具有多元性,次生石英中成矿流体以变质流体为主,矿石中的沥青等有机质与下伏中-下侏罗统煤层等烃源岩有关。上述同位素资料结合矿床的地质特征显示萨热克铜矿床具有多期多阶段的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20.
新疆萨热克铜矿床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萨热克砂砾岩型铜矿床是萨热克巴依盆地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铜矿床,主成矿期与富有机质还原性盆地流体有关,铜矿石中的沥青-辉铜矿样品钼含量和铼-锇含量较高。其辉铜矿的w(Mo)为0.02%~0.03%,平均0.027%;w(Re)为6.066~5223 ng/g,w(Os)为0.0173~1.0063 ng/g。含辉铜矿沥青样品中的w(Re)为41.543~70.986 ng/g,w(Os)为0.1327~0.2118 ng/g。文章通过沥青-辉铜矿铼锇同位素定年,获得了3组成矿模式年龄和一组等时线年龄,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矿石样品的矿物组合把该矿床的主成矿期划分为3个成矿阶段:(1)早成矿阶段(180±3)Ma~(220±3)Ma;(2)主成矿阶段(166.3±2.8)Ma和(3)晚成矿阶段(116.4±2.1)Ma~(136.1±2.6)Ma。研究结果表明,萨热克铜矿床中的辉铜矿最早形成于上三叠世—下侏罗世,可能主要呈微细粒状存在于富有机质还原性盆地流体中并随其进行迁移,辉铜矿大量重结晶沉淀成矿则形成于晚侏罗世之后,直至早白垩世结束。萨热克铜矿床这种成矿流体的长期活动可能与盆地深部隐伏基性岩浆的长期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