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万全寺银金矿床位于张宣幔枝构造东侧的侏罗纪断陷盆地中,成矿时限晚于133.33Ma~101.82 Ma.通过硫、铅、氢、氧、碳及稀有气体同位素研究认为,成矿物质应源自地球深部,在中生代冀西北幔枝构造演化过程中集中成矿.成矿热液以岩浆水为主并加入了部分天水.  相似文献   

2.
冀北万全寺银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全寺矿区位于张宣幔枝构造东侧的侏罗纪断陷盆地中,成矿时限晚于101.82 Ma和133.33 Ma。通过硫、铅、氢、氧、碳及稀有气体同位素研究认为,成矿物质应源自地球深部,在中生代冀西北幔枝构造演化过程中集中成矿。成矿热液以岩浆水为主并加入了部分天水。  相似文献   

3.
从江南加铜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大欢  姚益祥  石磊 《贵州地质》2004,21(2):86-89,80
从江南加铜矿是受断层控制的脉状铜矿。矿床地质特征,硫、氢、氧、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和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上地幔,但有壳源物质的加入;成矿热液的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矿床成因类型应属热液石英脉型。  相似文献   

4.
冀西石湖金矿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作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湖金矿101、116矿脉深部延伸稳定,品位有所提高,产状变化不大,南于深部探矿进展较好,而使其成为太行山中段大型金矿.石湖金矿的矿脉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总体属岩浆期后热液石英脉-断裂构造蚀变岩型矿床.本文采用幔枝构造新视角开展研究,通过对地质背景研究及铅、硫、硅、碳、氢、氧同位素的分析表明:石湖金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球深部,成矿溶液主要为岩浆水,混有部分大气水.进而探讨了其成矿作用,建立了成矿模式,提出了具体找矿建议.  相似文献   

5.
铲子坪金矿位于雪峰山构造岩浆岩带的白马山复式花岗岩体外接触带附近。本文通过对铲子坪金矿床岩石地球化学以及稳定同位素的研究,探讨其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金属硫化物的δ34S介于-7.58‰~+0.32‰,平均为-2.44‰,富轻硫,表明硫化物中的硫主要来自花岗岩浆,有部分地层硫酸盐中的硫混入;铅同位素组成相对稳定,变化范围很小。根据铅构造模式图解和△γ-△β图解,铅同位素主要来源于地幔,有部分地壳铅的加入;氢、氧同位素表明成矿流体具有变质热液和岩浆热液的双重性,成矿晚期热液有大气水成分加入;碳同位素表明成矿流体与砂质板岩关系密切,与地幔或深部流体有一定的关系,矿床成矿流体中的CO2很可能为壳幔混合;锶同位素研究表明,铲子坪金矿床的(87Sr/86Sr)i组成特征与华南陆壳重熔性花岗岩初始岩浆水的(87Sr/86Sr)i组成特征基本一致,表明其成矿作用可能与岩浆热液有关。铲子坪金矿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  相似文献   

6.
山东沂南金铜铁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李科  顾雪祥  董树义 《矿床地质》2009,28(1):93-103
山东沂南矽卡岩-热液型金铜铁矿床位于沂沭断裂带西侧,矿床受控于燕山期中酸性杂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及围岩中的构造薄弱带(不整合面、层间破碎带、滑脱带),矿体围绕岩体呈环带状产出.文章在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沂南金矿床的氢、氧、碳、硫、铅同位素以及钕锶同位素的组成特征,探讨了成矿热液类型和成岩成矿物质来源.研究表明,成矿热液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后期有部分大气降水的加入,且两者均与围岩发生了同位素交换作用;热液中碳主要为深源岩浆来源,少量来自海相碳酸盐岩的溶解作用;硫化物矿石中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反映了硫源具有深源岩浆硫的特征;铅主要为放射性成因的"J型铅",其源区年龄(2.37 Ga)暗示了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于结晶基底(新太古代泰山群);铷锶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含矿中酸性岩体的成岩物质来源为幔壳混合型.  相似文献   

7.
梁婷  王登红  蔡明海  陈振宇  郭春丽  黄惠民 《地质学报》2008,82(7):967-2008-01-30
为了查明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本文对不同类型、不同产状矿体的硫、铅同位素的组成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大厂不同类型或产状的矿体,其成矿物质来源是相同的;硫同位素特征显示,锌铜矿体为典型的岩浆硫来源,锡矿体为混合硫来源,硫同位素比值的变化与成矿过程和环境有关,反映深部来源成矿流体在由下向上的运移过程中,有围岩组分的加入。铅同位素特征表明,铅的来源主要为与岩浆作用有关的壳源铅,但也有上地壳及壳幔混合来源的铅参与  相似文献   

8.
论治岭头金银矿床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冀桂清  邵军 《地质与资源》1998,7(4):250-257
治岭头金银矿床矿体为含冰长石、蔷薇辉石的玉髓状石英脉体,矿石具环带状构造,围岩蚀变具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蚀变特征,成矿流体是一种低盐度、近中性的还原性流体.矿床硫、铅、氢、氧、碳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下深部(甚至上地幔),成矿热液表现出低温热液演化特点.成矿作用与加里东晚期浅成岩浆侵入活动有内在的成因联系.治岭头金银矿床属浅成低温热液(次火山热液)型金银矿床  相似文献   

9.
冀桂清  邵军 《贵金属地质》1998,7(4):250-257
治岭头金银矿床矿体为含冰长石、蔷薇辉石的玉髓状石英脉体,矿石具环带状构造,围岩蚀变具典型的民低温热液蚀变特征,成矿流体是一种低盐度、近中性的还原性流体。矿床硫、铅、氢、氧、碳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下深部(甚至上地幔),成矿热液表现出低温热液演化特点。成矿作用与加里东晚期浅成岩浆侵入活动有内的成因联系。治岭头金银矿床属浅成低温热液(次火山热液)型金银矿床。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甲乌拉大型Pb-Zn-Ag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甲乌拉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为近年来发现的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矿床矿体分布完全受到断裂构造的控制,金属矿物组成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辉钼矿及磁铁矿等。文中重点分析了矿床的硫、氢、氧、碳和铅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硫化物δ34S集中为1.37‰~4.10‰,平均为3.10‰(n=13),极差为2.73‰;石英和方解石δ18Owater的变化范围较大(-18.96‰~+1.08‰) (n=9),均值为-11.36‰;δDV SMOW的变化范围比较集中(-133.6‰~-103.4‰) (n=9);27件样品的铅同位素组成为:206Pb/204Pb=18.228 3~18.758 7、207Pb/204Pb=15.457~15.880和208Pb/204Pb=37.841~39.049,矿床的铅组成基本为正常的放射性成因铅;方解石δ13CV PDB变化范围为-5.2‰~-8.4‰,平均为-6.8‰(n=2)。矿石硫化物的硫同位素及方解石的碳同位素均指示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深部的岩浆活动;石英和方解石的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早期以岩浆流体为主,成矿晚期加入了大量加热补给的大气降水;铅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中铅的来源主要为幔源,矿床形成过程中混入少量的壳源铅。矿床稳定同位素组成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深部的岩浆热液,特别与燕山晚期的火山次火山热液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在流体演化过程中大气降水的加入对矿床成矿元素的聚集和沉淀也起到有利作用。成矿作用的发生是在一种总硫浓度比较低、中等氧化环境、相对开放的非平衡体系中进行的。矿床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为一种岩石圈大规模快速减薄的过程。甲乌拉大型Pb Zn Ag矿床的成因类型属于火山次火山热液脉状银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1.
布敦化铜矿是大兴安岭中南段一个斑岩-热液脉型复合铜矿床,包括南部的金鸡岭斑岩型铜矿段和北部的孔雀山热液脉型铜矿段。本文在详细的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通过对矿体的氢、氧、硫和铅同位素系统研究,探讨了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以及成矿机制。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金鸡岭矿段与孔雀山矿段早期成矿流体主要以岩浆水为主,至成矿晚期有大气降水的参与。硫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金鸡岭矿段相对富集重硫,成矿热液的硫同位素组成为+2.54‰-+2.60‰。而孔雀山矿段相对富集轻硫,成矿热液的S同位素组成为-1.84‰--1.71‰,两矿段的硫同位素组成表明硫主要来源于地球深部,铅同位素组成则表明铅具壳幔混合的特点,其来源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结合大兴安岭中南段区域地质演化历史认为,布敦化矿床两个矿段的成矿作用均是由流体混合而导致黄铜矿等金属硫化物的大量沉淀。  相似文献   

12.
葛军 《化工矿产地质》2003,25(4):213-218
河南省水洞岭铜锌多金属矿床硫同位素特征显示出海相火山岩型矿床特有的混合硫(幔源硫+海水硫)特征;矿区内铅同位素组成比较均一,在铅构造模式图上主要落在地幔及造山带之间,反映其源区以地幔铅为主,并混有造山带、上地壳铅的特征,表明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火山作用。由此建立该矿床的火山喷发沉积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3.
云南白秧坪地区东矿带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东矿带是云南白秧坪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体明显受逆冲推覆构造主推覆断层及反冲断层的控制,多产于上三叠统三合洞组碳酸盐岩地层中。矿床中发育一套典型的中低温热液成因的矿物组合,成矿流体性质主要为来源于深部的中低温热卤水。硫、铅、碳、氧同位素分析表明成矿物质的深源特征,矿石稀土元素组成显示均有明显的δEu异常,构造热流体活动是成矿的主导因素。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东矿带的矿床成因类型为与推覆构造有关的中低温热卤水铜银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卡尔却卡铜多金属矿床的物质来源, 探讨其成岩、成矿机制, 通过现场调查, 结合矿床地质成矿条件, 对矿区典型的岩浆岩、围岩及矿石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分析及S、Pb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 矿区岩体属中酸性岩, 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 源于深部, 上侵时受地壳混染, 具同源特征.不同地质体稀土配分曲线均为右倾轻稀土富集型, 岩浆岩、矽卡岩和矿石为同一成矿系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显示矿区花岗岩产于火山弧环境.矿石硫同位素δ34SCDT值为4.4×10-3~11.0×10-3, 处于岩浆硫跟围岩混合硫范围内, 成矿物质具多源性.矿石铅同位素Th/U值范围为3.46~3.69, μ值为9.46~9.52, 均低于9.58, 介于地壳与原始地幔值之间, 反应矿石铅具深源铅和壳源铅特征.铅同位素特征参数示踪、构造模式示踪和Δβ-Δγ图解示踪的结果表明: 铅来源与岩浆作用有关, 以壳源铅为主并混合少量深源地幔铅.总结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 少量来源于周围地层.矿区岩体成矿演化过程复杂, 在岩体中形成斑岩型铜、钼矿化, 在与碳酸盐岩接触带形成矽卡岩型铅、锌矿化, 及至后期热液作用形成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化, 是一个多因复成矿床.   相似文献   

15.
冀东地区东梁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梁矿区位于冀东地区宽城凹褶束东南边缘。金矿床主要产于燕山期火成岩与中元古界长城系、蓟县系碳酸盐岩地层的接触带部位,受构造、岩浆活动控制。矿区岩(矿)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中的硫、铅主要来源于深部,与深部岩浆活动有关;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原生岩浆水;金矿床成矿温度125~305℃,成矿深度1.5km,成矿时代为燕山期火山活动晚期。认为在燕山期板块构造影响下,东梁金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活化变质岩系,属岩浆热液型中低温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粤东嵩溪银矿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成矿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嵩溪银矿位于粤东晚古生代梅县-惠阳坳陷带的北段,晚侏罗世陆相火山岩盆地的边缘。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表明,晚侏罗世是粤东构造岩浆活动最强烈时期,火山岩的原始成岩物质来源于下地壳。地质勘探表明矿体在空间上呈脉状分布于早、中侏罗世的地层中,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的结构构造和蚀变的分带性说明矿床具典型的热液矿床特征。矿石的铅同位素组成具壳幔混合铅特征,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岩浆;矿石硫同位素组成和与成矿有关的石英脉的氢氧同位素、方解石脉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说明成矿热液以岩浆热液为主。根据矿床的矿化蚀变特征和成矿物质、成矿热液来源,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周边岩浆岩分布特征和岩浆岩成份及其来源的综合分析,认为嵩溪大型银矿床的形成与晚侏罗世陆相火山作用有关,矿床成因类型为陆相火山岩浆期后热液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17.
新疆三岔口铜矿床成矿流体性质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燕 《地质与勘探》2009,45(3):235-239
三岔口铜矿床含矿岩体为海西中期的斜长花岗斑岩,矿体受构造控制.流体包裹体以气-液型为主,气液比较小,变化介于3%~7%之间.均一温度为140~280℃,成矿流体为低盐度、中低温热液.在成矿过程中随着硫化物的形成硫逸度降低,流体由弱酸性变为中性直至最后成为弱碱性.矿石硫同位素组成显示出幔源硫的特征,石英脉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后期大量地下水加入成矿热液.矿石铅同位素组成为异常铅,富集放射成因206Pb和208Pb,样品线性关系良好,具壳一幔混合成因的特点.成矿模式年龄为245Ma.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活动,同时与地壳物质的加入也有密切的关系.该矿床为与中深成相形成的斜长花岗斑岩有关的中-低温(岩浆-地下水)热液交代-充填型铜(钼)矿床.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福建德化东洋金矿床的成因,进行了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和氢-氧、硫、铅同位素的系统研究。结果显示成矿流体接近于大气降水;硫元素具有深源硫的特征;铅同位素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古老下地壳。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的初始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低密度、低盐度的岩浆热液,沸腾作用以及大气水混合是成矿物质卸载的主要因素,矿床成因属于与次火山岩岩浆作用有关的浅成热液低硫化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辽东庄河金矿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目前为止,对辽宁庄河金矿尚没有做过系统的矿床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本文在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庄河金矿床的氢、氧同位素、硫同位素、铅同位素、碳同位素以及Rb-Sr同位素的组成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并与围岩发生了同位素交换;硫同位素和碳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深部;矿石和花岗斑岩脉具有非常相似的铅同位素组成,暗示该矿床的形成和物质来源与此岩浆活动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为143.0±5.8Ma,表明金的成矿期为燕山期。  相似文献   

20.
提要:安徽逍遥钨多金属矿床是江南隆起带的一个W-Ag-Zn-Pb-Cu-Mo矿床,钨多金属矿化主要呈透镜状、似层状、脉状产于岩体接触带附近。该矿床的方解石δ13C特征表明碳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同时少量碳可能是具有大气降水来源的地下水从地层中淋取而来。硫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磁黄铁矿、黄铁矿和黄铜矿之间硫同位素分馏未达到平衡,其硫源来自岩浆,在成矿过程中受到了部分围岩地层硫的混染。根据铅构造模式图解和其参数综合分析,表明铅源与岩浆作用密切相关,整体上显示下地壳来源特征,具有壳幔混源特点。碳硫铅同位素数据表明,燕山期逍遥地区大规模的构造-岩浆活动不仅带来了大量的成矿物质,而且使地层中的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并在有利的构造部位沉淀富集,从而形成钨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