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壤吸附相态汞测量法是一种有效的寻找深部隐伏矿体、推断隐伏构造的方法。常规Rhg测量法通过测定土壤中各相态汞的总含量,认定其为致矿异常进行找矿预测,忽略了非致矿汞异常的干扰。对此,在研究常规土壤吸附相态汞测量法基础上,提出"阶梯升温式Rhg测量法"。为进一步研究两种方法的差异性,选择在西藏隆子姐纳各普金多金属矿区已知金矿体0线剖面,进行对比实验。通过对0线剖面土壤样品测试分析,确定两种方法最佳测汞时间为150″,最佳释汞上限温度为150℃,200℃,280℃,400℃及650℃。对比两种方法在不同释汞上限温度释汞曲线与0线剖面金矿体对应情况,得出阶梯升温式Rhg测量法优于常规Rhg测量法,并选定阶梯升温式Rhg测量法150℃(Hg0),280℃(HgCl)及650℃(HgSO_4)测汞曲线为区内主要找矿标识。结合测区地质情况和阶梯升温式Rhg测量法对未知区进行找矿预测,圈定了3个有利成矿靶区,为矿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2.
遵循由已知推测未知的原则,在河南洛宁县石寨沟已知矿体剖面进行标准样品的最佳热释温度测试可行性实验。共采集21件土壤样品,以热释汞的峰值为标准并结合已知矿体剖面地质情况,找出土壤热释汞的最佳热释温度测试条件。通过土壤热释汞赋存分析,明确汞的赋存形态主要为硫化物(HgS)。通过热释温度可行性试验,结合Au,Cu,Pb,Zn元素进行特征分析,260℃的土壤热释温度下能清晰的指示矿体的赋存位置,并且伴随有显著的Au,Cu,Pb,Zn异常,在PMID18号点,260℃的土壤热释温度下汞含量为9.121 8×10~(-9),地电提取金质量分数为12.33×10~(-9),土壤次生晕金质量分数为43.49×10~(-9)。经过不同热释放温度变化区间可行性试验,可知在260℃~650℃与260℃~320℃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均能反映已知矿体剖面的位置,与热释温度可行性试验具有相似的结果。对河南省洛宁县石龙山多金属金矿区黄土覆盖未知区域土壤样品的释放形态新做了260℃和650℃两个温度条件下异常分布特征对比,这两个温度条件下在未知区域平面异常的分布具有相似性。该方法实验结论:金矿的形成伴生汞且与硫化物成因有关。结合地质背景对该区进行找矿预测,圈定Ⅰ类找矿靶区、Ⅱ类找矿靶区、Ⅲ类找矿靶区各一个,为河南省洛宁县石龙山黄土覆盖区寻找隐伏金矿明确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李世铸 《地质与勘探》2015,51(6):1150-1158
本文通过对标准样品的重量和时间测试实验,在云南会泽县金红铅锌矿区已知剖面开展温度实验,找出土壤热释汞的最佳测试条件,从而排除影响该方法找矿预测的干扰因素,建立一套适合该区土壤热释汞找矿预测的标准方法。利用该方法实验结论,对该区土壤样品做了300℃和650℃两个温度的条件下的平面异常对比,结合该区地质背景分析验证300℃这个温度条件适合于该区土壤样品测试分析,并在此温度条件下对该区进行找矿预测评价。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解决河南南阳地区寻找隐伏矿的问题,文章有针对性地介绍在该矿区开展地电提取(CHIM)、土壤离子电导率(Con)、土壤热释汞(Hg)等多种新方法找矿预测试验,在测区内共圈出8个地电提取Cu、7个地电提取Ni异常,以及7个电导率异常、11个土壤热释汞(Hg)异常。并结合矿区元素共生组合和成矿作用,在测区内划分了3类4个具有找矿前景的综合异常靶区,其中Ⅰ类靶区1个、Ⅱ类靶区2个、Ⅲ类靶区1个,初步建立了该地区地电化学理想的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5.
热释卤素找矿方法是一种深穿透地球化学找矿方法,但一直未推广应用。笔者选择了湿润中低山丘陵冲洪积物覆盖地球化学景观区的狮子山矿田胡村深部铜钼矿,开展了热释卤素找矿方法可行性研究。将土壤热释卤素及常规土壤测量结果对比发现:土壤热释卤素(F、Cl)异常能够有效指示深部矿体,且能有效排除岩体等因素的干扰;常规土壤卤素异常对深部矿体指示意义有限,但不具普遍性;常规土壤测量元素异常受岩体、接触带及浅表矿化影响较大,对深部矿体指示意义具有局限性,其中Ba负异常对热液蚀变带具有一定指示意义。土壤热释卤素异常位置与深部矿体赋存空间有良好的对应,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异常表现为多峰形式,而且异常一般形成于矿体垂直投影正上方,这与前人研究结论相似。初步认为,在长江中下游冲洪积物覆盖区深部矿体定位阶段,可以试用土壤热释卤素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6.
侯以霆 《地质论评》1987,33(4):381-384
一、应用热释CO__2方法找矿的地质前提热释CO_2找矿法,是运用地球化学的理论,通过分析土壤和岩石中与矿有关的CO_2含量,获得CO_2异常进行寻找隐伏矿床。它是在基本搞清某区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并确认成矿条件较好、有找矿远景,地表尚未出露矿体或矿体出露不好的地区找矿。  相似文献   

7.
汞气测量找矿方法是一种深穿透地球化学找矿方法。选择铜陵矿集区胡村铜钼矿进行汞气测量找矿方法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中酸性岩体头部、外接触带及矿体上覆土壤中具有明显的汞气和热释汞富集,对岩浆热液及隐伏矿体指示作用明显;土壤中汞气含量变化趋势对矿体埋深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矿体头部异常明显高于中尾部;对比土壤中汞和热释汞2种测量方法,Hg异常区分度更高,指示效果更好。初步认为,在长江中下游冲洪积物覆盖区深部热液成因矿体定位阶段可以试用汞气测量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8.
岩石、矿物、矿石、土壤等地质样品及一些纯氯化物的氯热释谱特征表明,与成矿关系密切的金属氯化物多数是易挥发性化合物,氯的热释峰温小于650℃。在该温度条件下所获地质样品的热释氯谱,能提取到更有效的找矿指示信息。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厚层覆盖区地球化学找矿的方法和手段,国内外近几年试用了气体地球化学方法,它是寻找掩埋矿、盲矿,直接圈出隐伏的含矿、导矿、控矿构造的一种有效的新途径。 国外近几年有些关于用热释CO_2寻找隐伏的有色金属矿床,测定土壤或岩石中吸附状态和低溶的碳酸盐中中CO_2(与矿有关的)方面的报道。为了扩大找矿深度,我们自1982年先后在湖南、广东、上海、南京等地区的已知矿床上,对土壤和岩石热释CO_2这一找矿方法作了探索性的试验研究工作。通过铁铜铅锌四个不同类型矿床测定了六条土壤削面和一个钻孔  相似文献   

10.
针对运积物覆盖区找矿面临的技术难题,引入土壤热磁组分测量方法,以冀北蔡家营热液型铅锌银矿、东天山沙泉子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以及野马泉地区矽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为例,选择运积物覆盖地段开展剖面及面积性方法试验研究。蔡家营与沙泉子研究区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土壤测量方法获得的弱小异常相比,热磁组分测量地表异常显著,能够很好地反映出深部矿体空间位置及展布形态,具有强化弱异常、发现新异常的优势;野马泉地区试验结果表明,在运积物覆盖达百米以上的已知矿区或勘查区,热磁组分测量均有异常显示,异常元素空间套合较好,并为已知区外围覆盖区找矿勘查提供了新的找矿靶区。经实验证实,土壤热磁组分测量技术为解决运积物覆盖区找矿难题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丁家山矿区外围土壤剖面、土壤汞气和岩石剖面的测量,结合重新编制的丁家山矿区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对丁家山矿区深部和外围进行成矿预测。结果表明,丁家山矿区外围土壤中Hg、Ag、Au等元素异常和土壤壤中汞气、热释汞异常明显。异常与下伏侵入的燕山期岩脉密切相关,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侵入及其成矿(矿化)作用是元素成晕的主导机制。将丁家山矿区与城门山矿区对比,认为丁家山矿区及其外围具有较好的成矿前景,应注意在丁家山矿区外围志留系砂岩中寻找银金矿化,在其深部(-500~-1000m)寻找以钼(铜)矿化为主的矿体。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丁家山矿区外围土壤剖面、土壤汞气和岩石剖面的测量,结合重新编制的丁家山矿区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对丁家山矿区深部和外围进行成矿预测。结果表明,丁家山矿区外围土壤中Hg、Ag、Au等元素异常和土壤壤中汞气、热释汞异常明显。异常与下伏侵入的燕山期岩脉密切相关,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侵入及其成矿(矿化)作用是元素成晕的主导机制。将丁家山矿区与城门山矿区对比,认为丁家山矿区及其外围具有较好的成矿前景,应注意在丁家山矿区外围志留系砂岩中寻找银金矿化,在其深部(-500~-1000m)寻找以钼(铜)矿化为主的矿体。  相似文献   

13.
二道河铅锌银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和产出的大地构造背景优越,其矿区及外围存在隐伏矿体的可能性较大。为深入研究矿区外围的找矿潜力,通过对二道河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合区域成矿背景,利用地质简测、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和激电中梯测量相结合的综合信息找矿方法对矿区外围河口林场预测区进行了隐伏矿体预测。结果表明,河口林场预测区具有与二道河矿床相似的成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异常套合程度高。通过靶区优选,区内共圈定出3 个重点找矿靶区和1 个次重点找矿靶区,推测其为铅锌银矿体赋存的最佳部位,为矿区及外围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了解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寻找隐伏铀矿的成效,探寻浙江江山—长台地区隐伏铀矿找矿技术指标,解决类似区域深部找矿问题,在该地区开展以地电提取测量法为主,以土壤离子电导率、土壤热释汞测量法为辅的找矿预测研究。对地电提取U、Th、Pb、Zn、Cu、Ag、Mo、V、W共9种元素进行R型聚类分析、R型因子分析显示,Th、Pb、Zn、Mo、Ag与主成矿元素U关系最为密切,可以作为寻找类似隐伏铀矿的参考指标。地电化学异常分布特征揭示,断裂构造以及接触带为该区重要的控矿因素。根据地电提取单元素异常平面特征、因子得分异常展布情况,综合土壤离子电导率、土壤热释汞异常平面分布特征,结合研究区地质条件,在其范围内圈划出7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东胜地区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壤天然热释光方法是通过测量在地表一定深度采集的土壤样的热释光强度进行找矿的方法技术,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总结出了内蒙东胜地区土壤样热释光测量的最佳测试条件,给该地区的土壤样热释光测量测试条件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干旱-半干旱草原覆盖区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半干旱草原覆盖区,由于露头稀少、风成沙干扰明显,利用常规化探方法难以取得理想的找矿效果.以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为研究区,进行了土壤电导率测量和土壤元素活动态测量找矿方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已知矿区,土壤电导率测量能明显反应下覆矿体的存在,土壤元素活动态含量在矿区和非矿区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别.在未知区,土壤电导率测量获得3处异常,土壤元素活动态获得1处综合异常,所得各异常在对应位置均有不同程度的套合.通过2种方法在未知区的应用效果研究,土壤电导率测量和土壤元素活动态测量均能很好的圈出异常范围,浓集中心明显,并且土壤元素活动态测量具有进一步强化异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大厂锡矿田已知矿床土壤中汞量、卤素和硫化氢找矿测量方法的试验研究,未知区预测找矿验证,肯定了壤中热释汞对锡石硫化物类型矿体的指示意义及F、I和Sn、Cu、Pb、Zn次生晕化探综合详细找矿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否定了硫化氢测量方法对矿体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厚覆盖区找矿评价历来是地质找矿的难点。通过内蒙新巴尔虎右旗额仁陶勒盖银矿区的方法实验,认为在干旱、风成沙干扰大的厚覆盖区,选取采样深度40cm、粒度-140目,采用离子电导率(搅拌时间在1min以上)、热释汞(炉温取800℃)、元素活动态的水溶态和吸附态测量可以很好地发现异常。在阿敦楚鲁、哈如勒敖包远景区应用这些方法,圈定的异常比常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异常吻合性好,浓集中心明显。  相似文献   

19.
达雪娟  伊海生  陈兰 《地质论评》2010,56(5):739-744
矿物和岩石的热释光是矿物晶体特征中研究程度较低的领域。将采自滇东南地区中三叠统的锰矿样品分类后进行热释光实验研究。实验发现:上矿段褐红色锰碳酸盐集合体的热释光谱线多两峰型,前特征峰位于250~350℃之间,后特征峰位于350~430℃之间,且前峰的峰值明显低于后峰,热释光强度最大值均出现在最高温度——450℃处,前峰均存在,后峰偶有缺失;下矿段黑色锰氧化物集合体的热释光特征是在280~340℃处为第一峰,而在390±10℃范围内为一拐点,420±10℃处为另一拐点,使热释光谱线呈现阶梯状,但部分样品第一峰缺失。将上、下矿段同类矿样的热释光谱线对比发现:上、下矿段内部的同类型矿石的热释光特征具相似性,上、下矿段之间的同类型矿石的热释光特征几乎无可比性,说明矿石形成时所处环境对热释光谱线的影响大于矿物成分对矿石热释光谱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基础上,对梁家沟矿区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单元素异常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Ag、Pb、Mo、W为矿区具有一定潜力的找矿指标。结合矿区内异常元素组合特征、地球化学—地质成因和找矿远景分析,圈定矿区内冰冷沟、苇子沟和乔沟为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