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辽宁本溪大台沟铁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溪大台沟铁矿床位于本溪市桥头镇,是近年来发现的最大的鞍山式铁矿床。该矿床为隐伏的超大型铁矿床,埋深1100~1200m,已控制矿体延长2000m,最大延深840m,最宽处1100m。矿体总体为近直立的厚板状体,夹石很少,为单一矿体。矿石类型为磁铁石英岩(磁铁矿石)、赤铁石英岩(赤铁矿石)及其过渡类型的磁铁赤铁石英岩(混合矿石)。矿石品位较均匀,矿床有害杂质含量低。初步估算333+332类资源量约34亿t。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邢台县谈话石墨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邢台谈话石墨矿含矿岩组大和庄组分为四个岩性段。石墨含矿(矿化)层位为大和庄组二段及四段下部和中部。石墨含矿(矿化)层(段)有7条,分属上述三个矿化层位。石墨矿体有两个,分属两个含矿层,均属大和庄组四段下部的含矿层位。1号矿体长约400m±,斜伸约55m±,均厚2.40m;2号矿体长约560m±,斜伸约55m±,均厚2.50m。矿石类型有两种:斜长石型块状矿石,属1号矿体,品位2.02%~2.93%;蓝晶石型片状矿石,属2号矿体,品位2.40%~5.46%。两个矿体中可综合利用成分均为金红石和蓝晶石。窑子沟村周边大和庄组三段中石榴石含量较高,推测有一定资源量。  相似文献   

3.
铜峪铜矿是陕西地矿局第八地质队1972-1979年勘查探明的一个火山岩型的小型铜矿床,探明铜矿石量1047.88万吨,金属量65064.64吨,平均品位0.62%。共圈铜矿体73条,其中主矿体9条,主矿体储量占总储量77%,矿石量803万吨,金属量49778吨,平均品位0.62%。最大的主矿体7号矿体(盲矿体),矿石量185万吨,金属量13826吨,平均品位0.75%。矿体分布集中,多为扁、鸡窝状,尖灭再现明显,矿体与围岩属渐变过渡关系,没有明显界线,矿体厚度变化较大。开发利用发现矿体厚〈3m时,开采贫化率〉50%,无法开采利用(以往勘查最小可采厚度≥0.8m)。根据这一情况,按照最小可采厚度≥3m,重新对主矿体进行了圈定,开采矿体厚度≥3m的矿体或矿体中厚度≥3m的部分,有效的把矿石的贫化率控制在30~35%之间,实现了矿山规模化生产、保证了矿石入选品位。  相似文献   

4.
金沙江成矿带矿产资源以铜、铅、锌矿为主,之前尚未发现具有经济价值锑矿床。云南羊拉铜矿床为该成矿带内的代表性大型铜多金属矿床,近期在其深部新发现高品位锑矿体,在金沙江铜多金属成矿带内属首次报道。该类锑矿体主要呈似层状和不规则脉状及团块状产出,空间形态严格受NE向断裂及其节理裂隙的控制。已控制的锑矿体长约300 m,厚3~15 m,矿石品位变化范围为11.14%~21.17%,局部富集地段矿石品位可达45.75%,初步估算新发现锑矿体可达到中型矿床规模。研究表明,该矿床锑矿成矿作用与铜矿成矿作用差异明显,对新发现锑矿体和已知铜矿体的成因联系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完善羊拉铜矿床成矿理论,亦可开拓矿区深部与外围锑资源地质勘探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王雪  孙欣  许家玲 《吉林地质》2011,30(4):48-51
老保甲硅藻土矿位于吉林省长白县境内老保甲村西部,赋存于土门子组中。已知矿层厚8.76~18.20 m左右,平均品位(SiO2)70.96%,已控制矿石量为18.26万吨。通过分析成矿环境及成矿规律,认为矿区位于硅藻土成矿有利部位,进一步勘查扩大矿体规模可能性极大。  相似文献   

6.
观音山铁矿赋存于石炭系下统上司组上部和摆佐组下部灰岩、白云岩中,受控于北西向构造断裂,已探明矿体17个。深部矿体以菱铁矿矿石为主,品位为30.74%~39.14%,目前矿床深部还有未利用铁矿石,但控制程度不足。矿床在18号~36+40号勘探线之间,在900m标高以内仍赋存有工业矿体,矿山今后在该区补做勘查工作,有望勘探出可接替的铁矿石资源量1 000万吨。  相似文献   

7.
赣西五宝山钴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傅大捷 《矿产与地质》1998,12(2):106-108
五宝山钴矿床是近年普查中发现的一个中型钴矿床,属层控热液叠加型钴矿床。钴矿化产于上三叠统安源组砂砾岩层中,受NE向逆断层控制,矿体呈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随褶曲变化而起伏,钴矿体品位在0.024%~1.15%范围变化,平均含钴0.4028%。矿石自然类型为砂砾岩型铅锌矿石、铅锌钴矿石和钴矿石,矿石可选性良好。钴矿物主要有辉钴矿和钴毒砂。  相似文献   

8.
孙家沟铅矿主要赋存于层山单元中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为断裂构造控制的低温热液型矿床,铅矿体主要受F2、F3断裂控制.矿右主要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及少量黄铁矿、黄铜矿等.矿石结构主要为自形粒状结构、碎裂-角砾结构、脉状充填结构.矿石构造以角砾状、浸染状、团斑状为主,少数为块状构造、脉状构造等.(1)号矿体铅品位主要介于0.314%~1.309%,平均品位0.601%;(2)号矿体铅品位主要介于0.468%~1.460%,平均品位0.776%.根据工业指标圈定为低品位铅矿石.  相似文献   

9.
提要莲花山磷矿赋存于震旦系下统陡山陀阶,有Ph1和Ph3磷矿层发育,共划定4个矿体,最大矿体长2500m,宽1700~ 2800m,矿体平均厚度4.68m,矿石P2O5平均品位21.12%.矿石类型主要为胶状泥晶结构和粒屑结构条带状磷块岩.矿床成因为海相沉积,磷矿沉积范围广、连续性好、相对稳定,在矿区的西部和矿区的东南...  相似文献   

10.
谢忠 《地质与资源》2016,25(3):265-268
辽宁清原大莱河铁矿位于清原县敖家堡乡大莱河村,属沉积变质再造鞍山式铁矿床.该矿床埋深0~170 m,已控制矿体延长410 m,延深220 m,地表槽探揭露最宽处20 m.矿体总体为倾斜的扁豆状体,倾向北西,向北东侧伏,夹石较少.矿体的直接围岩为斜长角闪岩、含磁铁斜长角闪岩,间接围岩为(含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矿石类型单一,为磁铁石英岩(磁铁矿石),矿石品位较均匀.初步估算332+333类资源量逾300×104 t.  相似文献   

11.
新疆金山沟金矿床赋存在下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中,受火山机构的环状、放射状断裂及叠加的NE向断裂裂隙控制.蚀变发育,分为线型和面型两类蚀变带,进一步划分出成矿期前、成矿期和成矿期后3期蚀变.流体包裹体及氢、氧、碳、硫、铅同位素特征表明,参与成矿的碳为岩浆源和地层的混合碳,硫、铅来源于地幔,金等成矿元素来自火山岩,成矿溶液为大气降水与岩浆水的混合溶液.矿床成因应属浅成中低温火山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12.
六股水磷矿床赋存于下寒武统麦地坪组,包含2个磷矿层、6个磷矿体。矿体水平延伸1200~2700m,均厚1.3~4.88m,深部延深大于120m。矿石类型有块状及白云质条带(条纹)状2种磷矿石,P2O5平均品位29.42%。稀土元素总量低,分布模式呈轻稀土富集型。矿床为生物化学沉积成因,磷经历了复杂的富集过程。  相似文献   

13.
矿体的形成,尤其是矿体的赋存和保存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目标勘查矿点构造控矿特征明显,为摸清勘查区内构造特征,圈定不同地质体及可能矿化体,我们使用DDS-3型甚低频电磁仪,结合高精度GPS开展地球物理勘查工作、圈定出一明显甚低频低阻异常,异常宽30-50m,断续分布,控制长200m.实践表明,使用甚低频磁倾角(D)测量法可以有效地揭示出勘查区内矿体及断裂构造的分布特征,为下一步研究及探矿工作提供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14.
吴春林 《矿产与地质》1991,5(5):364-367
排山楼金矿床是新发现的典型韧性剪切带型(糜棱岩型)金矿床,产于太古宇建平群、矿体严格受韧性剪切带中花岗质糜棱岩控制,主要赋存在蚀变长英质糜棱岩、蚀变黑云斜长糜棱岩和蚀变白云质糜棱岩中,共有4条金矿体,金品位一般在2~5g/t,矿化均匀稳定.目前正在勘探中.  相似文献   

15.
甚低频电磁法在某萤石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蒙古海力敏萤石矿属热液脉型,萤石—石英矿受花岗岩体内NW向断裂破碎带控制。矿区开展了甚低频电磁法找矿勘查研究,在已知矿体上测得明显的甚低频电磁异常,证实了该方法对寻找此类萤石矿床的有效性。在不易识别开采的掩盖区,所测甚低频电磁异常显示控矿断裂带仍存在,极可能赋存萤石矿体。  相似文献   

16.
康如华 《地质与资源》2001,10(4):210-214
掉水洞微细粒浸染型金矿位于湘中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成矿带中部.泥盆系半山组岩石特征有利于金的储存富集,1-3结构式沉积建造对金成矿最为有利.基底断裂、穹隆构造联合控制了金矿床的分布,北西向基底隆起和北西向脆韧性剪切带控制了含金蚀变带的空间分布及金矿体的产出.区域上具较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广西马刚金矿床位于那坡褶皱带坡笨背斜的南东倾伏端。矿体受断裂构造的控制,产出与断裂构造、特定岩性、不整合界面有关,主要以含金破碎带型金矿体形式产出,赋存于矿区内NW向的断裂构造带中,少数产于辉绿岩与围岩的接触带内。结合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总结了矿区内矿体的成矿规律,且指出了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8.
西秦岭南亚带的拉尔玛Se-Cu-U-Ni-Mo-PGE-Au矿床是迄今为止我国仅见的与海底喷流作用有关的金矿床。它赋存于寒武系太阳顶群中,受地层控制明显。太阳顶群由硅岩、泥质硅岩和板岩组成,厚度近千米。现已发现的矿体,80%以上产于硅岩中。控矿的硅岩乃海底喷流的产物,海底喷流作用也导致了Au、PGE、Se以及其它成矿元素的富集,是贵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尤为重要的是,近来在硅岩中发现了Se的矿化现象。因此该矿床是一个较典型的、海底喷流成因的硒-贵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9.
脉地田心铜矿床位于云南省漾濞县,是一个受断裂控制明显的小型铜矿床,矿体分布于白垩系下统景星组下段.矿体呈脉状产于灰白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中,含矿岩石类型简单,以褪色蚀变砂岩为主.矿体规模为小型,矿石氧化率为73.61%~92.64%,属高氧化率矿石.初步推测矿床成因为与“滇西红层”中的层间断层构造蚀变带密切相关的沉积-热液改造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20.
杨渊 《地质与勘探》2022,58(4):756-766
何家垭铜钴镍矿在陕西省秦岭造山带同类矿床中较为罕见,其成矿类型及成矿条件在同类矿床中具有特殊性。本文基于已有的矿化线索,使用重、磁、电等多种物探方法对矿化点进行研究。激电中梯剖面测量和对称四极测深显示了矿体的展布特征,即在平面上呈北东向带状分布,在深部沿对称四极测深DHJC3极化率异常带西侧外接触带延伸。经钻探验证,发现铜、钴、镍矿体2条,主矿体厚度13.65 m,镍平均品位为0.496%,钴平均品位为0.050%,铜平均品位为0.335%。综合研究认为,新发现的铜、钴、镍矿带附近岩体具有水平和垂向分异的特征,在平面上岩体岩性自西向东由中基性过渡为中性,在垂向上岩体岩性由浅至深呈中性-中基性-基性分布。综合分析本区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并结同类型矿床成矿规律,认为何家垭铜镍矿床与岩浆分异作用有关,矿体赋存于中性与基性岩浆过渡带靠近基性岩体一侧,金属硫化物引起的中高极化异常是找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