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 0 3年 4月 6— 1 1日 ,由欧洲地球物理协会(EGS) ,美国地球物理协会 (AGU)和欧洲地球科学学会 (EUG)共同举办的 2 0 0 3年度联合学术大会在法国尼斯召开。会议的主题包括以下 1 4个领域 :固体地球科学(包括动力地质学、地震学、构造及沉积过程、地磁及岩石物理、火山学、地球化学及岩石学 )、测地学、水文学、海洋科学、大气科学、气候学、太阳—地球系统科学、太阳系与行星科学、地球物理中的非线性方法研究、自然灾害、生物地球科学、低温层研究、能源—资源—环境问题研究、地球物理仪器等方面。大会还有协会内部的一些会议和研讨…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台湾海峡及其两岸地学问题的学术交流,推动该区域的国际合作研究,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地球科学部和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于1987年9月1—4日在福州联合举办了“台湾海峡及其两岸地质与地震研讨会”。来自国内外地学界30个单位的专家、学者携带70多篇论文参加了会议,其中50篇在大会和分组会上报告交流。专家、学者们就该区及其邻近海域的大地构造、构造地质、  相似文献   

3.
电磁测流法     
电磁测流法在国际地球物理年(1957—1958)的海洋观测中曾有着广泛地应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于1957年在黄渤海的测流工作中应用过,但由于有潮海区海深较浅,海底地形变化较大,因而K值很不稳定。现在发表谢海观同志编译的这篇文章,供有志于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4.
苏联科学院“勇士号”所进行的海洋调查工作是举世闻名的。为完成国际地球物理年的科学任务,这艘船航行了几千海里,最后一次航行是在太平洋。苏联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H.舍索也夫领导了这次调查工作。 他说:苏联科学家用“勇士号”进行了四次航行。最后—次是在太平洋的北部,历时160天,航  相似文献   

5.
一、日本海洋开发产业的产生日本产业界真正着手进行海洋开发的时间是六十年代初期。1948年,美国开发路易斯安娜海底油田首先获得成功。随后,在世界各海区相继发现和开发了大型的海底油田。通过“国际地球观测年”(1957—1960年)和“国际印度洋观测年”(1959—1961年)等大型海洋调查活动,发现在太平洋海底存有大量的含锰、镍、钴等团状矿物——  相似文献   

6.
韩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探行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的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始于1996年。最初的研究工作只是集中在实验分析和基本信息收集。初期的近海地震勘测之后,在2000—2004年间,韩国地球科学和矿产资源研究院(KIGAM)使用大河2号考察船在日本海的郁龙(Ulleung)盆地进行了区域性地球物理和海洋地质调查,为确定日本海的天然气水合物储量提供了地质和地球化学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科学联盟国际委员会决定把2007—2008年定为第三届国际极地年。发起者包括世界气象组织及其他与地球科学有关的专业机构。第一届国际极地年是1882—1883年,发起人是法兰士—约瑟夫地的首次发现者KWeg-precht。目的不是为了简单地发现新的土地,而是深入研究发生在北极的地  相似文献   

8.
大洋钻探计划是地球科学领域内一项重要的国际合作计划。以前,地质学家们对地球的了解局限于地表本身,他们通过对地表岩石、化石和地质构造的分析了解,建立了地壳演化和生物演化理论。他们对海底深部的了解,一般借助于地球物理方法和海底取样。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迫切希望对地壳深处作进一步探测,以更好地解释地球的演化过程和预测其未来的发  相似文献   

9.
地球两极,一片遥远而陌生的地域,即便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这里对于普通人来说依旧陌生。为了发展极地事业,2007—2008国际科学联合会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发起了《2007—2008国际极地年研究计划》。2007年,我们将向您介绍一些有关国际极地年的知识,为您揭开冰山的一角,带您领略冰雪世界的瑰丽神奇。  相似文献   

10.
近海湾口潮汐沉积特征通常以地质资料进行描述,而很少以地球物理资料进行描述。或仅利用某种地球物理资料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利用多波束、侧扫声呐、单道地震、多道高分辨率地震和磁法等多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和技术,针对胶州湾近海湾口潮汐沉积的地球物理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获得了近海湾口潮汐沉积典型的地球物理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