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家阱隧道位于云南中部楚雄、禄丰两县接壤地带,长2.3公里,系勘设中的广(通)下(关)铁路的第一座长隧道。1978年勘测中,在隧道位置附近发现CO_2气苗。为此,我们进一步开展工作,复查和发现CO_2气苗共13处,初步掌握了CO_2气藏的分布规律,探讨了气藏的成因,从而对隧道的气害问题作出了评价。 一、地质概况 调查区位于广通盆地与龙川河谷之间,面积约50平方公里,呈现剥蚀低山地貌。区内最高点  相似文献   

2.
楚雄盆地中东部禄丰-楚雄一带的二氧化碳气及其成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楚雄盆地从南部楚雄杨家阱至北面禄丰县利鸟场,近南北向延伸约7Km,断续有高含二氧化碳气苗。这些气苗二氧化碳含量H76.5—99.1%,甲烷含量只有0.011-0.47%,没有重烃气和硫化氢,普遍含微量氩(0.030—0.34%)。这些气的二氧化碳碳同位素一般为-5.2~-6.2%,个别较轻的为-16%,而重的为-1.2%。根据本区地质特点、气的成分特征与二氧化碳碳同位素组成,讨论了气苗的气原与成因。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对比,作者认为这些二氧化碳的成因是无机的,即与火山-岩浆有关。  相似文献   

3.
周希云 《贵州地质》1994,11(2):146-154
根据气体成分及其含量,结合油气远景预测的需要,贵州84个天然气苗可分成空气型、含烃-空气型、烃-氮混杂型、氮-烃混杂型和烃气型等5类。通过地表与地下天然气显示的对比研究表明,天然气苗中的烃气成分可能来源于地腹,其含量可作为油气远景预测的依据之一。本文将合烃量低于1%的空气型气苗视为背景气苗,含烃量高于1%的其它类型气苗视为烃气异常气苗。根据异常气苗的分布,结合其它油气地质条件,认为黔南坳陷北坡的凯里-福泉-贵阳-安顺区、黔西南坳陷的镇宁-兴仁-贞丰区和六盘水区、黔中隆起的织金、黔西-大方区是有利的油气远景区。  相似文献   

4.
<正>楚雄中新生代红层盆地是扬子地台西南缘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及后期构造活动改造所形成的汇聚型后陆盆地(张志斌和曹德斌,2002)。盆地东侧牟定斜坡带上发育一系列陆相砂岩型铜矿床,大姚六苴矿床为其中规模最大、最典型的砂岩铜矿床。  相似文献   

5.
以往的隧道施工过程中,时常发生煤系瓦斯影响施工的现象,唐家寨隧道施工过程中,揭露的不是煤系,而是栖霞组古油气藏,检测到瓦斯(气苗),并出现不明液体(油苗)燃烧现象,实属罕见,如何对铁路隧道古油气藏进行专项勘察,是一个全新的工程难题。应用了有机地球化学的工作方法,结果表明涌出瓦斯(气苗)主要有害组分为甲烷,不明燃烧液体(油苗)为轻质原油,危害隧道安全施工;该隧道为高瓦斯隧道,瓦斯地段等级为三级;油气来源于栖霞组(P_1q),推测瓦斯工区最大分布范围为栖霞组(P_1q)分布段。  相似文献   

6.
一、第一次海上油、气苗调查一九五七年,石油工业部石油科学研究院马继详,在海南岛西南的驾歌海水道 口外进行油、气苗调查,从海底取得油砂和天然气样品。经化验分析,证实了海底油、气苗的存在,并编有《驾歌海海上油、气苗调查初步报告》。这是中国第一次涉及海上的油、气调查。。、第一次海上地球物理调查 一九五九年,地质部物探局航空测量大队909队为寻找石油远景区,对整个渤海及部分沿岸地区进行了比例尺为1河00万的航空磁测,编有《渤海及周围地区航空磁测结果报告》。这是我国第一次在海怔开展以石油为目的的她球物理调查。  相似文献   

7.
吴海枝  韩润生  吴鹏 《地质学报》2015,89(Z1):198-199
<正>楚雄中新生代红层盆地是扬子地台西南缘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及后期构造活动改造所形成的汇聚型后陆盆地(张志斌等,2002)。盆地东侧牟定斜坡带上发育一系列中小型铜矿床,由北到南依次为团山、大村、凹地苴、六苴、铜厂箐、郝家河、格依乍、老青山等铜矿床,形成著名的滇  相似文献   

8.
层次分析是一种将难于定量化的复杂问题,逐层分解为一系列可定量化的简单问题,进而进行求解的数学方法。将层次分析法用于油气资源定量评价具有较重要的意义。在楚雄盆地定性石油地质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选择生烃条件、储集条件、保存条件、圈闭条件、运移条件、油气微渗漏等专题信息,对楚雄盆地有利油气勘探区带进行了评价,认为楚雄盆地最有利的勘探区是牟定断弯背斜带及黑井凹陷超覆带之间的交际地带;片角凹陷;会基关穹窿背斜带。而有利储集带,长期发育的低势区,良好的圈闭条件是此区成藏最有利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9.
曹仁关 《地质论评》1959,19(7):301-304
一、前言在1958年的大跃进中,由于大面积的普查,在云南中部禄丰、广通、楚雄、双柏、牟定、大姚、姚安、盐丰等地找到了许多含铜砂岩的矿点,因而对于这个地区的地层构造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笔者自去年至现在都参加了禄丰一带的普查工作,今年元月又出席了云南省含铜砂岩现场会议,听了局长、地质处以及各个队的地质报告,故对于这个地区的大地构造单元的性质与特点有一些新的体会和认识,觉得它既不是以  相似文献   

10.
楚雄盆地油气系统分析及勘探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本区基本油气地质条件入手,通过拟三维盆地模拟、分期计算生烃强度等手段,采用油气系统“动态演化-综合分析思路与方法,将楚雄盆地分出了“北部凹陷T3(J2-3)—T3—J2—K(潜在的)油气系统”及“东部的东山-云龙凹陷∈1—D2(O1)—D1-2(推测破坏的)油气系统”。结合对已钻井结果的分析,认为楚雄盆地应以天然气勘探为主,北部凹陷白垩系-下第三系分布区,特别是下第三系膏盐岩盖层分布的地区,应该是楚雄盆地天然气勘探的主要地区,勘探的主要风险是盖层及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断裂改造问题。  相似文献   

11.
楚雄盆地油气系统分析及勘探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本区基本油气地质条件入手,通过拟三维盆地模拟、分期计算生烃强度等手段,采用油气系统“动态演化”综合分析思路与方法,将楚雄盆地分出了“北部凹陷T3(J2-3)-T3-J2-K(潜在的)油气系统”及“东部的东山一云龙凹陷∈1-D2(O1)-D1-2(推测破坏的)油气系统”。结合对已钻井结果的分析,认为楚雄盆地应以天然气勘探为主,北部凹陷白垩系一下第三系分布区,特别是下第三系膏盐岩盖层分布的地区,应该是楚雄盆地天然气勘探的主要地区,勘探的主要风险是盖层及燕山晚期一喜马拉雅期断裂改造问题。  相似文献   

12.
郭赤奇 《云南地质》1992,11(1):21-23
根据楚雄盆地边缘露头分布与盆地内地震勘探成果来预测盆地内不同相带地层的分布。本文对楚雄盆地晚三叠世海相沉积展布进行探讨,认为该层在反射地震剖面上有明显的特征显示,可以确定它的平面展布。  相似文献   

13.
<正>云南牟定戌街位于康滇地轴南段。康滇地轴在新元古代岩浆活动频繁,形成了大量的混合岩、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在牟定地区广泛出露的戌街杂岩体(混合花岗岩)被前人认为是元古代TTG组合的一部分。在戌街水桥村附近大面积出露普登组地层有较丰富的混合花岗岩。前人认为:元谋部分地区见到的片麻岩内有大量的花岗岩脉。康滇地轴处于扬子地台西缘的一部分,因此研究牟定戌街地区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于扬子地台西缘的结晶基地和戌街地区矿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云南楚雄盆地是我国砂(页)岩型铜矿重要矿集区。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根据近年来危机矿山勘查成果,从铜矿的空间分布、地层层位与成矿、构造与成矿、岩性与成矿、浅紫色砂岩交互带控矿、金属矿物组合等方面,总结了云南楚雄盆地砂(页)岩矿床的成矿规律,认为区内铜矿床为典型的沉积-改造型层控矿床,并建立了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5.
云南楚雄盆地波动特征及构造沉积演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云南楚雄盆地是扬子板块西南缘的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 具有复杂的构造、沉积演化历史.应用沉积波动过程分析方法, 研究了楚雄盆地演化过程中的主要周期, 得出楚雄盆地存在3个一级沉积波动周期(2 2 0Ma)、6个二级沉积波动周期(1 0 0Ma)、9.5个三级沉积波动周期(4 5Ma) 以及高频波动周期(1 0Ma、5Ma).通过对不同波动单元的波动曲线对比, 得出楚雄盆地构造沉积演化规律: 在古生代沉积中心位于盆地东部的云龙凹陷; 中生代早期, 沉积中心具有自西南向东北, 由盆地边缘向中心迁移的规律, 晚期受构造运动影响, 沉积中心有自东北向西南回迁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胡煜昭  吴鹏  冉崇英 《地质论评》2013,59(5):893-899
康滇古大陆裂谷的发生和演化造就了楚雄盆地,沉积出煤、铜、盐旋回与含矿建造和矿床组合.铜矿的生成(特别是改造富集)与煤(有机质)、盐(热卤水)密切相关.大姚—牟定式砂岩铜矿以其规模最大而具代表性.它的成矿作用的演化是从风化沉积作用到成岩作用、后生作用再到改造作用.作用的结果是分别产生含铜有机质沉积体、成岩矿层、后生矿层和改造富矿体.层状矿体赋存于砂岩浅紫交互带是氧化性流体与还原性流体相汇于斯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沉积成岩的结果.其金属硫化物的生成顺序与分带是遵循S、O、Fe、Cu热液体系中矿物共生组合规律的,随介质条件、四元素浓度的差异而变化.  相似文献   

17.
云南牟定戌街1101铀矿区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康滇地轴中南段,是我国西南地区产于元古界变质岩中的铀矿之一。通过对矿化区岩石及矿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铀矿的形成条件,揭示了铀成矿规律。研究发现:①牟定戌街地区铀矿化赋存于斜长角闪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和二云母石英片岩等变质混合岩中,主要铀矿物为晶质铀矿、钛铀矿及次生铀矿,含铀矿物有榍石、锆石,硫化物丰富,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赤铁矿化、碱交代等;②牟定1101铀矿化地区混合岩化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高钾钙碱性-钙碱性系列岩石;③研究区混合岩形成于1 056 Ma左右,铀矿形成于845 Ma左右,为新元古代产物;④牟定1101地区铀成矿受构造、岩性控制,与混合岩化作用、构造热液活动及碱交代作用关系密切,属热液成因铀矿。  相似文献   

18.
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法是恢复沉积盆地热史的一种有效方法.以大量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资料为基础,分析了楚雄盆地海相地层热历史及地层剥蚀量。本区测试的各个样品的单颗粒年龄分布特征总体上集中程度不太好,分散性较强,反映这些样品可能均未经历125℃以上的完全退火;封闭径迹长度的分布特征反映本区具有较复杂的热史,这可能与楚雄盆地构造变动强烈并伴有多期次火山活动有关。裂变径迹反映本地区3个主要不整合(D1/O2、T3/D2、K2/J2)具不同的剥蚀量,表明楚雄盐地曾有较为复杂的剥蚀史:其中云参1井3个不整合的剥蚀量分别为220m(D1/O2)、180m(T3/D2)和105m(K2/J2);云龙凹陷露头剖面3个不整合的剥蚀量为263m(D1/O2)、149m(T3/D2)和280m(K2/J2)。  相似文献   

19.
楚雄盆地为中生代形成的典型前陆盆地。三叠纪是其形成的主体阶段和盆山转换的重要时期,也是由海相向陆相沉积环境的转折期,同时上三叠统是楚雄盆地最重要的油气资源层系。通过对楚雄盆地上三叠统进行系统的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和波动地质学分析,在上三叠统识别出3个三级层序,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和高频波动曲线。对层序地层格架内的碳、氧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楚雄盆地晚三叠世诺利晚期—瑞替期沉积具有海相沉积环境的地球化学特征,同时综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指出楚雄盆地该时期为一与海域相接的近海湖盆,并受到间歇性海侵的影响。而海相烃源岩与陆相烃源岩在生烃能力、分布规律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这一认识对于重新评价楚雄盆地晚三叠世烃源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楚雄盆地砂岩型铜矿床分布于扬子地块西南缘,集铜、油气与煤、盐为一体的中新生代陆相红色盆地中,分布煤(T_3-J)、铜(K_2)及膏盐(K_2-E)矿床组合,是我国著名的砂岩型铜矿集区.其中,大姚六苴铜矿床是其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