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通常认为中国东南大陆中生代时地壳裂解作用发生在燕山晚期。对赣南地区广泛分布的双峰式火山岩和A型花岗岩进行了Rb-Sr同位素定年研究,确定基性端元玄武岩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70-180Ma,酸性端员流纹岩和A型花岗岩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60-180Ma,表明它们形成于中侏罗世早期。由此提出东南太陆中生代时最早的裂解作用应该始于燕山早期。  相似文献   

2.
追索北峪奥长花岗岩与围岩接触关系,发现北峪奥长花岗岩已侵入于围地层中,表明其为早元古代岩浆型侵入体。使用全岩Rb-Sr等时线方法测定北峪奥长花岗岩时代,获得的年龄为2107±59Ma(2σ),由此推断北峪岩体成岩时代为2100Ma,代表了本区绛县运动岩浆成事件年龄。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碾子山晶洞碱性花岗岩岩体年龄及其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K-Ar法和和Rb-Sr等时线法测定了碾子山晶洞碱性花岗岩的年龄,花岗岩及其围岩安山岩、正长斑岩、碱流岩、玄武岩和闪长岩脉的年龄分别为123、141、135、120、108和80Ma。该期碱性花岗岩的侵位反映了大兴安岭南部早白垩世以形成拗陷盆地为物质特征的构造岩浆活动。碱性花岗岩与其主要围岩构成了同一Rb-Sr等时线,表明它们是同源的;Sr同位素初始值和其他同位素证据表明它们是由上地幔来源的母岩  相似文献   

4.
陕南汉中碑坝地区是扬子克拉通少数可能存在太古宙结晶基底的地区之一。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表明,后河“群”主要岩石类型之一的TTG片麻岩形成时代约为2400Ma,其REE和岩石化学特征与新太古代TTG片麻岩类似;混合岩类Sm-Nd同位素模式年龄表明其原岩或源岩的形成时代约为2700Ma的新太古代,在岩石化学成分上与钾质花岗岩或闪长质岩石相当,与太古宙高级区新太古代典型钾质花岗岩相近似;区内斜长角闪岩形成于2200Ma,与区内混合岩化作用发生的时代稍早或基本一致;局部存在的变流纹岩与火地垭群铁船山组双峰火山岩属同一岩浆作用过程在区内不同区段的体现;后河“群”各类基底岩石有基本同一的Rb-Sr等时线年龄(1201Ma±240Ma),反映了元古宙中晚期构造热事件对早期各类岩石Rb-Sr同位素体系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北秦岭东段峡河岩群中斜长角闪岩Sm—Nd同位素年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秦岭造山带东段的牌楼沟地区,峡河岩群中的斜长角闪岩测得全岩Sm-Nd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605±76Ma,钕同位素初台比值为εNd=+5.3,表明峡河岩群变质岩系形成于中元古代。斜长角闪岩来源于亏损的地幔源区。  相似文献   

6.
追索北峪奥长花岗岩与围岩(早元古代绛县群变富钾流纹岩)接触关系,发现北峪奥长花岗岩已侵入于围岩地层中,表明其为早元古代岩浆型侵人体。使用全岩Rb-Sr等时线方法测定北峪奥长花岗岩时代,获得的年龄为2107±59Ma(2),由此推断北峪岩体成岩时代为2100Ma,代表了本区绛县运动岩浆深成事件年龄。其87Sr/86Sr初始比值为0.7023,呈现出幄源花岗岩的特点,但结合其铝过饱和特点以及具高的O全岩比例,推测其主要来源于下地壳麻粒岩相变质的沉积岩,但可能存在地幔物质添加或已遭受地幔交代作用的改造。  相似文献   

7.
阿尔泰地区中、新生代岩浆活动的同位素年龄证据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张前锋  李启新 《地球化学》1994,23(3):269-280
长期以来,对阿尔泰地区有无印支、燕山期岩浆活动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得到以下年龄结果:将军山花岗岩(^40Ar/^39Ar坪年龄)220Ma、康布铁堡花岗岩(^40Ar/^39Ar高温视年龄)214Ma、尚可兰花岗岩(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176Ma、阿拉尔花岗岩(^40Ar/^39Ar坪年龄)131Ma。以上数据和与本区处在同一构造单元的前苏联矿区阿尔泰及山区阿尔泰12个浅色花岗岩锆石U-Pb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冈山县中部有汉花岗闪长岩和贺阳花岗岩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和Sr同位素初始比值。它们的主岩相年龄分别为92.0±6.5Ma和81.2±5.5Ma,SrI分别为0.70696±1和0.70684±10。  相似文献   

9.
祁连山金佛寺岩体的岩石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金佛寺岩体位于北祁连山区山前断裂南侧,属加里东晚期侵入体。由金佛寺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大草滩二长花岗岩及干巴口二云母花岗岩3个侵入阶段的岩体组成。前两阶段岩体的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419.87±0.4Ma和403.7±0.08Ma。表明其侵位时代为志留纪中晚期。岩体定位以后经历了3次抬升和两次沉降。  相似文献   

10.
北秦岭造山带东段的牌楼沟地区,峡河岩群中的斜长角闪岩(原岩为基性火山岩)测得全岩Sm-Nd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605±76Ma,钛同位素初始比值为εNd(T)=+5.3,表明峡河岩群变质岩系形成于中元古代。斜长角闪岩来源于亏损的地幔源区。上述测定结果,为阐明北秦岭造山带在中元古代时期的构造演化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11.
杨建文 《江苏地质》1998,22(3):176-181
广东塘蓬岩体中发育两类不同成因及时代的花岗岩,采用Rb-Sr等时线年龄测定,确定塘蓬主岩体的成岩时代为海西期(204Ma);应用Sm-Nd同位素,采用二元混合模型确定塘蓬岩体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改造型花岗岩,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为同熔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2.
晋南中条山北峪奥长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野外工作发现,北峪奥长花岗岩侵入于绛县群变富钾流纹岩之中,结合其2107±59Ma的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应为早元古代岩浆侵入的产物。北峪岩体具高的Al2O3含量和高的δ^18OSMOW(‰)比值,表明为铝过饱和的S型花岗岩。其高的Al2O3含量和低的Yb含量及强烈分异的稀土图谱,表明形成于大陆环境。在LILE元素特点上,北峪奥长花岗岩亏损U,Th,K,Rb,具低的Rb/Sr比值和高的K/Rb  相似文献   

13.
敦煌地块变质岩系时代新认识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敦煌地块的中深变质系敦煌群,哟1/5万区调获得Sm-Nd等时线年龄值2935Ma,3487Ma,归属于太古界。北山南带的中深-浅变质岩系,经1/5万区调及1/20万区调修测,中深变质岩系中获得Sm-Nd等时线年龄值2949Ma,2956Ma,3237Ma及2059Ma,分别划归敦粕群和厘定为早元古代。在浅变质岩系中获得Sm-Nd等时线年龄值1622Ma,1624Ma及Baicalia等叠层石,归属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锡林浩特锡林郭勒杂岩的原岩年代和变质年代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郝旭  徐备 《地质论评》1997,43(1):101-105
锡林浩特市西南白音塔拉地区锡林郭勒杂岩出露在华北板块北缘古生代褶皱带中的强烈变形变质地层中,主要由石英片岩,黑云母石英片央夹斜长角闪岩组成,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为1286±26Ma,应相当于锡林郭勒杂岩的原岩形成年龄,εNd(t)值为8.5±0.6。说明岩浆来源于亏损地幔源区,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为659.9±29.3Ma,被解释为主期变质变形年龄,该年龄表明华北板块北部大陆边缘演经历史中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给出的滹沱群下亚群青石村组玄武岩Rb-Sr、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为2045.8±17和2369±30Ma(Z),角门石40Ar-39Ar坪年龄和最高视年龄为1364±19和1932±19Ma(1);中亚群河边村组玄武岩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图的投点呈完全离散状,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为2322±31Ma(2),角门石40Ar-39Ar坪年龄和最高视年龄为1360和1742±17Ma(1)。根据上述Rb-Sr、Sm-Nd数据与已知青石村组、河边村组单颗粒锆石U-Pb法确定的成岩年龄2450±10和2400±20Ma(2)的明显差别,40Ar-39Ar均揭示为较典型受扰动的年龄谱和较发育的透人性构造、晚期岩脉等地质证据,认为Rb-Sr、Sm-Nd是重设的同位素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六届侯德封奖评选委员会公告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内蒙古苏左旗地区古生代造山带中的花岗岩可分成两个序列,即白音宝力道序列和巴颜哈拉图序列。前者主要由角闪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及花岗闪长岩等同源岩石组成,化学成分以富FeO、MgO、Na2O、Co、Ni、Sr和贫SiO2、K2O、Rb为特征,稀土分布型式为平坦型,负铕异常不明显,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414~418Ma。后者主要由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组成,化学成分以富SiO2、K2O、Rb和贫CaO、FeO、MgO、Co、Sr为特征,轻重稀土较强分馏,负铕异常明显,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363Ma。两个序列花岗岩在空间上密切共生,均呈近东西向带状分布,并平行于其南侧的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带和高压蓝片岩带。白音宝力道序列属于岛弧型花岗岩类(I型),巴颜哈拉图序列属于碰撞型花岗岩类(S型),在构造上它们分别代表古生代期间华北板块相对南蒙微板块俯冲及其互相碰撞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陈斌  徐备 《岩石学报》1996,12(4):546-561
内蒙古苏左旗地区古生代造山带中的花岗岩可分成两个序列,即白音宝力道序列和巴颜哈拉图序列。前者主要由角闪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及花岗闪长岩等同源岩石组成,化学成分以富FeO、MgO、Na2O、Co、Ni、Sr和贫SiO2、K2O、Rb为特征,稀土分布型式为平坦型,负铕异常不明显,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414~418Ma。后者主要由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组成,化学成分以富SiO2、K2O、Rb和贫CaO、FeO、MgO、Co、Sr为特征,轻重稀土较强分馏,负铕异常明显,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363Ma。两个序列花岗岩在空间上密切共生,均呈近东西向带状分布,并平行于其南侧的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带和高压蓝片岩带。白音宝力道序列属于岛弧型花岗岩类(I型),巴颜哈拉图序列属于碰撞型花岗岩类(S型),在构造上它们分别代表古生代期间华北板块相对南蒙微板块俯冲及其互相碰撞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Pb、Sr、Nd同位素体系在石油定年与成因示踪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新疆乌尔禾、塔里木盆地印干村等地和贵州西部地区的沥青与干酪根的Pb-Sr-Nd同位素分析工作,对固体同位素在石油与沥青的形成时代及成因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讨论。根据Pb-Pb等时线,塔里木干酪根岩的形成时代为(630±150)Ma和(457±130)Ma;根据Rb-Sr等时线,乌尔禾沥青形成于(286±12)Ma,印干村沥青形成于(852±210)Ma。在成因研究方面,干酪根岩代表了表壳岩的同位素体系特征,而沥青的同位素体系特征表明其与深部来源有关:乌尔禾沥青的来源与再循环地幔源有关,而塔里木的沥青则来源于下地壳。  相似文献   

19.
山东蒙阴金伯利岩侵位年代研究新成果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报道了山东蒙阴金伯利岩全岩及单矿物Rb-Sr同位素的系统定年结果,认为全岩—基质金云母Rb-Sr等时线年龄值(560Ma±10Ma)代表了蒙阴金伯利岩岩浆侵位的主要活动期。  相似文献   

20.
华南诸广山复式岩体中段花岗岩的碱交代蚀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诸广山复式花岗岩体中段某大型铀矿田中的部分花岗岩广泛发育碱交代蚀变作用。据对313个碱交代蚀变花岗岩样品的岩石化学分析资料及岩相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地碱交代蚀变是以钠长石化为主的多阶段钾、钠叠加交代(即混合交代),蚀变强度大多较弱,局部可较强并生成二长石岩、钠长石岩等交代蚀变岩。测得该碱交代蚀变岩石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32.1±5.8Ma,在时序上它与主体侵入的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Rb-Sr等时线成岩年龄为215.2±6.3Ma)、补体侵入的细粒少斑黑云母花岗岩(测得Rb-Sr等时线成岩年龄为155.2±5.45Ma)构成一连续演化序列,推测碱质可能源自该产铀花岗岩岩浆演化钠转折分异阶段的产物;该蚀变岩属铀成矿前已遭剥蚀的钨、锡矿化矿根相,成为随后工业铀矿化(U-Pb法测得成矿年龄为103.2±0.6Ma)的有利围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