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盛泽  高国英 《地震学报》1992,14(7):612-620
根据新疆及其邻近地区1931 1990年122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研究了区内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基本特征,表现为:(1)应力场有明显的分区特点,主压应力 P 轴方位有3个优势方向,北东(0——10),(30——50),北西(10——20),说明区内不是单一的近南北分布的压应力;(2)P 轴仰角平缓,说明区内现代构造应力场是以水平挤压为主.区内的现代构造应力场与印度板块北移并同亚欧板块碰撞,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塔里木、准噶尔块体的挤压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地震资料并结合地质资料,讨论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在中国周边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中国应力场的影响,指出两板块在喜马拉雅山前断裂地区碰撞,碰撞边界向西延续到35°N,74°E附近,其主要挤压方向为NNE,并形成SE方向的物质流动.帕米尔地区有强烈的构造运动,并存在俯冲带形态的构造.在26.5°N,97°E附近,板块边界的走向发生突变,并形成东倾的缅甸山弧俯冲带,但印度板块挤压造成的主压应力方向为NNE向.在安达曼—尼科巴—苏门答腊—爪哇岛弧,印度板块俯冲于欧亚板块之下,在中国南海一带形成NNW向或近Ns向的主压应力.  相似文献   

3.
黄骅坳陷井壁崩落法现代构造应力场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井壁崩落椭圆的特征、识别标志及其测量方法,对黄骅坳陷区内32口井的四臂地层倾角测井和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应用Stereonet程序对几千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了黄骅坳陷区域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最大水平主应力优势方向为N70°—80°E,而枣园油田区局部应力场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N50°—60°E,其结果表明黄骅坳陷区域NEE向水平挤压应力场与黄骅坳陷内的北北东—北东东向断裂现代右旋走滑活动相一致,而枣园油田区由于受风化店构造的局部影响,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向北发生了20°—30°的偏转,这表明在统一的区域应力场状态下,局部构造应力场受局部构造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的区域大致在N24°—N26°,E99.5°—E102°的范围内,位于喜马拉雅—缅甸弧形构造带的东缘,构造现象丰富多彩,地震地质问题鲜明突出。 本文建立在对中新生界的发育与变形的分析基础上,指出自上新世以来,本区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影响下,受到强大的南西西—北东东方向的挤压应力作用,地壳迅速收缩并增厚,基底断裂,盖层褶皱,推复构造发育,准平原解体,山系和盆地形成,这种构造运动目前仍在继续,是本区地震发生的基本因素。 另外,我们扼要地分析了对区内构造发育起控制作用的深断裂,并讨论其在本区地震地质学中的位置。 对于区内的构造应力场与地震应力场、地震与构造问题,作者也提出来讨论。  相似文献   

5.
红河断裂的GPS监测与现代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中德合作于1988年和1991年两次用GPS监测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场区现代构造运动及红河断裂的地壳形变,两期观测的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滇西GPS观测基线相对定位精度接近10^-7。利用两期观测资料得到的基线变化,并结合构造应力场应变模型,估算得到场区近期构造应力场的应力特性参数,结果表明:该地区应力状态以挤压为主,兼有拉张和右旋剪切,其主压应力方位为N17°±12°E;由于印度板块在场区西侧的侧向挤  相似文献   

6.
崔效锋  谢富仁 《中国地震》2001,17(3):280-288
通过对华北地区1963~1998年间126个地震(Ms≥4.7)震源机制解的逐一筛选,运用逐次收敛法对中国华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进行了反演分析,发现该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方向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演变特征①中等主应力σ2基本上是近垂直的,最大主应力σ1和最小主应力σ3都接近水平,σ1、σ3的方位在时间和空间上则存在着一定的变化;②1976年唐山地震以前,该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方向基本一致,最大主应力σ1的方位角为68°(北东东向);③1976年唐山地震以后,华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方向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华北北部地区和郯庐断裂带以东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方向没有明显改变,最大主应力σ1的方向仍为北东东向,方位角保持68°不变,而华北中南部地区最大主应力σ1的方位则发生了顺时针的转动,方位角变为87°(近东西向).  相似文献   

7.
华北东部新生代构造应力场变化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分析了华北东部地堑构造发育特征、地震断层和震源机制等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早第三纪,本区受到了北西—南东向的强烈拉张,其应力场主要受太平洋板块活动的影响;自晚第三纪以来本区主要受北东—北东东向挤压应力场控制。其应力场主要受印度洋板块活动的影响,而太平洋板块活动的影响已相对减弱  相似文献   

8.
中国海区及其邻域的原地应力状态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钻孔崩落.应力解除和水压致裂等方法得出的137个应力数据以及部分油井压裂资料,分析了中国海区及其邻域的原地应力状态和构造应力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有关力源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海区的构造应力场有一定的分区特点,它是中国东部的华北和华南两大应力区向海域的延伸.其中渤海、黄海及其邻域受 NEE 向挤压应力场控制,区内的断层活动性质以走滑为主.而东海、台湾海峡及其南海则处于 NWW-NW-NNW 向挤压应力场的作用下,其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由内陆向东南沿海呈辐射状展布.主应力方向随深度增加更趋稳定一致.在华北地区及邻域断层活动以走滑为主,而华南地区及其邻域则大致以1700m 深为界,上部以逆冲为主,下部以走滑为主.另外,研究区构造应力场的力源主要来自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基本特征   总被引:37,自引:12,他引:37  
谢富仁  祝景忠 《地震学报》1993,15(4):407-417
通过区域范围大量活动断层擦痕的观测,利用由断层滑动方向反演构造应力张量的计算方法,获得西南区41个测区(点)上58个构造应力张量的方向结构特征,并综合震源机制解、原地应力测量,得出中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基本特征:(1)中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自第四纪早更新世末期或中更新世以来是持续稳定的;(2)构造应力作用以水平为主;(3)最大主应力轴方位由北到南呈规则转动的趋势.在北部松潘、龙门山地区为NEE-SWW 方向,到中部川西地区转为近 E-W 方向,再到云南地区转为 NNW-SSE 或近 N-S 方向;(4)区域构造应力场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5)地壳深部与浅部应力状态在主方向和应力结构类型上有较好的一致性.此外,构造应力张量分期研究的结果还初步表明,在第四纪早期,西南地区主要受到来自印度板块的侧压作用.受此侧压的影响,区域构造应力场主要表现为北东-近东西方向的挤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陆现今实测地应力场的状态与板块构造环境、活动断裂带分布、地形地貌以及地壳结构呈现一定相关性. 在中国大陆西缘,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陆发生陆碰撞,在中国大陆东缘,菲律宾海板块、太平洋板块俯冲到欧亚板块之下. 中国大陆内部被大型活动断裂带分割为多个块体,各个块体的地壳结构和厚度呈不均匀分布,地形地貌起伏具有很大的差异. 笔者以中国大陆块体模型为基础,把板块构造作用和重力势作为主要影响地应力状态的两个主要要素,在现今活动构造、GPS和实测地应力等成果的约束下,利用线性黏弹体球壳有限元模拟分析了中国大陆现今地应力场的分布特征和控制因素. 结果表明: (1)构造应力场总体上呈现出西部挤压,东部拉张的特征,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持续碰撞形成了青藏高原及其周缘的挤压性质的构造应力场,而东部菲律宾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形成了黄海、东海和环渤海区域的拉张性质的构造应力场,中间为拉张环境和挤压环境的过渡,最大主应力的方向受到板块构造环境和活动构造分布的控制;(2)重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形梯度大和地壳厚度结构变化大的地壳浅部区域,在藏南、滇西北局部地区的地壳浅部由于受到重力势控制,呈现为张性应力场,在塔里木地区由于重力势引起的应力场与构造应力场同为挤压性质,因此该区的挤压强度得以增加;(3)中国大陆浅部地应力场的状态主要受到区域板块构造环境、块体边界活动构造带的展布和地形的控制,总体上以南北构造带为界,西部以较强的压性构造环境为主,东部为较弱的压性构造环境,藏南和滇西北局部地区存在有张性构造环境;构造应力对地应力的贡献比重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加;(4)采用黏弹性模型的构造应力场模拟结果比完全弹性模型的模拟结果能够更好地与实测地应力场相吻合,利用完全弹性模型分析由地震等诱发的地应力瞬时变化是有效的;(5)青藏高原东南缘最大主应力方向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其主要控制因素有:印度板块持续的碰撞、中下地壳对上地壳拖曳以及印度板块通过实皆断裂对欧亚板块的剪切拉伸作用. 中国大陆现今地应力场是整个地壳岩石黏弹特性长期演化和断裂活动的结果,是地应力场动态演化过程中在现今时间点上的状态,受到板块构造环境、大陆内部活动断裂分布、地形地貌和地壳结构等因素不同程度的控制,模拟结果为中国大陆地应力场提供了一个定量的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11.
华北地壳应力场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壳应力场的研究是地震学中的一个基本课题。本文根据对四个方面资料的分析得到了华北地区(φ30°-41°N,λ105°-124°E)地壳应力场的基本特征。这些资料是:1.地震机制,包括1937年至1979年地震的断层面解和最近十多年中的小地震综合断层面解;2.地震时的地面裂缝;3.公元143年至1976年41次M≥6地震的等震线的长轴方位;4.某些大地震地区的大地测量结果。这是一个一致性相当好的应力场,其最大压应力轴为北东东向,最小压应力轴为北北西向,并且都近于水平向。 从一些大地震的观测事实来看,具有这种一致性应力场的范围要比华北地区大,在远离华北的地方,仍表现出同华北以内相似的地壳应力场。这个事实表明,上述地壳应力场的来源,不限于华北地壳内部,而同更大规模的构造运动有关。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同太平洋板块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华北所处远离板块边缘的特殊位置,可能是造成该应力场特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汤加—克马德克俯冲带是太平洋板块向澳大利亚板块俯冲碰撞的动力作用区,是全球俯冲带动力学研究的热点区域.本研究基于EHB地震目录,对汤加—克马德克俯冲带(18.5°S—28.5°S)区域进行平面拟合,得到该范围内俯冲带走向约为196°,倾角约为48°;利用该俯冲带研究区域内Global CMT目录,对不同位置、不同深度进行区域应力张量反演,得到汤加—克马德克俯冲带研究区内精细的应力图像.结果显示:(1)俯冲带浅部(60~300km)应力结构非均匀特征明显,主应力轴倾伏角变化多样,并且最大主压应力轴方位在24°S左右发生明显偏转,我们推测这可能与洋底构造路易斯维尔海链俯冲有关;(2)中部(300~500km)最大主压、主张应力轴由北向南逐渐发生偏转,这可能与由北向南流动的地幔流对俯冲板片产生推挤作用有关,并且这种推挤作用向南逐渐减弱;(3)深部(500~700km)最大主压应力轴沿俯冲方向分布;(4)本文的结果还发现了主俯冲带深部西侧"偏移"板片与主俯冲带应力结构不同,表明"偏移"板片与主俯冲带是分离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观测应力场的大华北地区动力学机制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伪三维有限元方法, 利用观测应力场应力取向和应力状态作为主要约束, 对华北地区的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 结果显示, 华北地区应力场主要受到来自太平洋板块和青藏高原挤压作用的控制. 太平洋板块的北西西向的挤压作用对这一地区, 尤其是华北平原地区构造应力场的影响更大. 同时, 上涌地幔沿盆地边缘法线方向的引张, 对这一地区的应力场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71年1月至1982年12月的地震资料,研究了千岛岛弧地区的地震分布及震源机制解,进而讨论了贝尼奥夫带的形态及应力状态。地震分布于沿海沟展布的NE向的弧形带上,除地壳内地震外,形成明显的贝尼奥夫带,贝尼奥夫带最深达619公里,两侧较浅,少于200公里,倾向近于NW55°,倾角为45°。地壳内的压应力轴位于NW方向,且接近于水平,反映了太平洋板块的挤压;俯冲带上应力轴随深度变化:114公里以上的T轴沿俯冲方向,114公里至175公里震源机制解分为两组,T轴沿俯冲方向和P轴沿俯冲方向;320公里至440公里范围内P轴有接近俯冲方向的趋势,但较为分散;515公里以下P轴相当集中,且沿俯冲方向。本文对这种应力分布的成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There exist many methods for studying recent crustal stress field.One of the most commonmethodsis to use focal mechanismsolution data of earthquakes to deduce the recent crustal stressfield.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feasible and the data obtained is reliable.Yan Jiaquan,et al.(1979)usedthe method to study the recent tectonic stress field in China and its adjacent areas andgave a rough configuration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ess field.Li Qinzu(1980),WeiGuangxing,e…  相似文献   

16.
在太平洋板块向西对欧亚板块俯冲以及印度板块向北推挤的共同作用下,河北省及其邻近地区的主压应力轴是北东东-南西西向。在这样的应力场作用下,河北省的主要构造运动特别是新构造运动形态是以太行山前断裂带为界,其两侧有大面积的继承性的升降差异运动,在升降运动中同时还有右旋的水平分量。与此相应,十六世纪以来,河北省的地震活动在时空分布上有以太行山前断裂带为“中脊”呈南北向迁移的特征。在进一步探讨了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与1830年磁县7.5级地震的前震活动特征之后,提出1980年前后河北省北部有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 Lulong is located about 70 km to the northeast of Tangshan city, Hebei Province. On October 19, 1982, a MS=6.1 earthquake took place about 4 km to the northeast of Lulong county with the epicenter of 39°57′N, 119°04′E and the original time of 20h45min (Beijing time). Lulong is lo-cated at the connection part of Yanshan block and North China plain block according to the divi-sion of active blocks in Chinese mainland (ZHANG et al, 2003). There is a WNW-trending tec-toni…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福建省地震台网、广东省地震台网和台湾"中央"气象局17个台的宽频带记录,使用CAP方法反演了2018年11月26日台湾海峡M_S6.2地震震源机制解,得到节面1走向/倾角/滑动角为89°/82°/-173°,节面2走向/倾角/滑动角为358°/84°/-7°,最佳拟合深度14km,矩震级5.8.使用双差定位获取了94个M_L2.0以上地震的精定位结果,结果显示,主震位于北纬23.36°,东经118.62°,震源深度10.43km.根据小震分布和构造应力场反演得到余震断层面走向和倾角分别为88°和60°.研究认为,台湾海峡6.2级地震发震构造为近EW向的台湾浅滩断裂,受南海板块张裂拉伸发育而成,孕震过程中有东山隆起东缘断裂的参与,推测在菲律宾板块对欧亚板块NW-SE向挤压碰撞背景下,近EW向的台湾浅滩断裂与近NS向的东山隆起东缘断裂交接部位属于强度薄弱区,最终产生高倾角右旋走滑错动而引发地震,余震主要沿台湾浅滩断裂分布.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 The Tianshan Mountain is the youngest cordillera in the present-day continental Asia, and its tectonic evolu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llision and subduction between Indian Plate and Eurasian Plate in the Himalayas orogen since Cenozoic…  相似文献   

20.
The regional stress field and seismic dynamics along the border zone between Fujian, Guangdong and Jiangxi Provinces are studied based on the seismo-geological data, GPS measurement, and seismic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principal compressional stress of the stress field is oriented in NW-SE direction and the principal extensional stress is in NE-SW direction; (2) the WNW-ward compression and collision of the Philippine Sea Plate to the eastern coast of Taiwan Island are the most direct and most important dynamic source for preparation and occurrence of strong earthquakes in the Taiwan area and along the border zone between Fujian, Guangdong and Jiangxi Provi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