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夏季(6~8月),我国旱情主要出现在长江以南区域,华北中北部、东北南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内蒙古中部和西部、黄淮、江淮、江汉以及西南地区北部等地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旱区农业、人畜饮水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仍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2013年秋季(9~11月),我国旱情主要出现在江南、西南地区南部和东部、黄淮、江淮以及西北地区中部和东部的部分区域。其中黄淮西北部地区旱情持续时问长,从9月上句发生至11月上句结束,但影响较小;而江南中西部地区旱情持续时问短,从10月中旬发生至11月上旬结束,但旱情较重,影响较大。大气环流异常仍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垂直运动和水汽条件不利于降水,是造成上述地区干旱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2012年(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我国西南大部、华北、江淮、黄淮、江汉、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大部、华南大部以及西藏中东部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其中,主要存在4大旱区5大干旱事件,分别是西南地区的春旱和秋冬连旱、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西部的春旱、江淮和黄淮区域的初夏旱以及华南地区的秋旱。旱区农业、人畜饮水以及江河水位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不利于水汽的输送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2010年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与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2010年3月-2011年2月),全国大部分省份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旱情,旱区农业、人畜饮水以及江河水位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不利于水汽的输送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2011年夏季(6~8月),我国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江西、湖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甘肃、陕西、宁夏以及内蒙古等省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旱区农业、牧业、人畜饮水、江河及湖泊水位、水利发电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仍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2011年秋季(9~11月),我国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大部、西南大部、西藏东部以及华南、江南的局部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旱区农业、林业、人畜饮水及水库蓄水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仍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2010年春季,我国四川、云南、西藏、广西、贵州、甘肃、宁夏、青海、山西、湖南、海南以及黑龙江等省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旱区农作物受旱形势严峻,河流流量减小,部分小水库及河渠干涸,人畜饮水困难。大气环流异常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3~4月持续的环流异常及无有效的动力和水汽条件造成西南、西北中东部地区、华中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进入5月以后,水汽和动力条件都有所改善,部分地区干旱状况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8.
2011年春季(3~5月),我国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云南、四川、贵州、甘肃、陕西、宁夏、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江西、湖南、湖北、广东以及西藏等省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旱区农业、人畜饮水、江河及湖泊水位、渔业生产、水运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仍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2010年夏季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与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夏季,我国内蒙古、西藏、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云南、贵州、甘肃、陕西、江苏、山东、河南、海南等省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使农业、牧业以及人畜饮水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气环流异常造成的高温少雨仍是导致各地干旱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2014年秋季(9~11月),我国内蒙古中东部、东北中南部、华北东部、黄淮北部、江南、华南以及西南地区西部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其中,主要有3个明显的干旱区,分别是内蒙古中东部、东北中南部、华北东部以及黄淮北部组成的东北和华北旱区、华南和江南组成的南方旱区以及四川和云南组成的西南旱区。旱区农业、人畜饮水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仍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2014年春季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与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春季(3~5月),我国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大部、华北、黄淮、江汉北部、西北地区中东部、西南地区以及华南西部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主要存在2个明显的干旱区,分别是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华北、黄淮以及西北地区东部组成的东部旱区和西南、华南西部组成的西南旱区。旱区农业、人畜饮水以及江河水位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仍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2014年夏季(6-8月),我国旱情主要发生在长江以北的黄淮、江汉、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中东部、东北中南部以及内蒙古中东部区域,黄淮、西北地区东南部以及东北中南部的部分地区存在重到特旱,其余大部以轻到中旱为主。旱情给旱区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仍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2009/2010年冬季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与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2010年冬季,除东北大部及内蒙古东部、新疆北部气温偏低外,全国其余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西南大部、西北地区中部和东南部、华北中南部、黄淮西北部及湖北西部、湖南西部等地降水偏少3~8成;云南、广西、贵州、西藏、四川、甘肃、青海、陕西、安徽以及河南等省份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西南地区旱情尤为严重。持续发展的干旱给旱区各省农作物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干旱还造成人及牲畜饮水困难、湖泊及水库干涸、部分河流水位持续下降、森林及草原火险气象等级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14.
2009年秋季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秋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全国有3个主要旱区:内蒙古中东部及东北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内蒙、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江西、四川、西藏、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省份都有不同程度旱情出现。持续发展的干旱造成旱区农作物受旱面积较大,给各省农作物造成严重影响。干旱还造成旱区人及牲畜饮水困难、湖泊及水库干涸、部分河流水位持续下降、出现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航道堵航等干旱衍生灾害。  相似文献   

15.
2009年夏季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夏季我国旱区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西藏、吉林、辽宁以及湖南等省份,全国大部分地区温度较常年同期偏高1 ℃以上.持续发展的旱情给各省农作物造成了严重影响,其中山西省受旱面积达106.6×104 hm2,内蒙古全区受旱面积达到256.1×104 hm2,河北省受旱面积达98.3×104 hm2,辽宁受旱面积达169.3×104 hm2,吉林省全省受旱面积187.7×104 hm2.干旱还造成人及牲畜饮水困难,牲畜死亡,中小河流断流,水库蓄水减少、干涸.受干旱影响,山西省玉米病虫害红蜘蛛进一步加重,内蒙古草场共发生虫害136.9×104 hm2,西藏旱区出现蝗虫等虫害.  相似文献   

16.
<正>《干旱气象》主要刊载干旱气象及相关领域学科有一定创造性的学术论文、研究综述、简评,国内外干旱气象发展动态综合评述、学术争鸣以及相关学术活动。具体包括:国内外重大干旱事件分析、全球及干旱区气候变化、干旱气象灾害评估及对策研究、水文与水资源、生态与环境、农业与气象、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地理信息与遥感技术的应用等。本刊还免费刊载干旱气象研究成果、研究报道、学术活动、会议消息等。1来稿要求  相似文献   

17.
阳泉市1997年夏季干旱及其成因李润春李素敏(阳泉市气象局045000)11997年夏季阳泉市干旱严重平均而言,阳泉雨季由5月下旬起到9月下旬,汛期由7月上旬到8月下旬,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平均6~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六成以上。1997年从5月...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2001年干旱特征和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甘肃省 6 3个气象台站建站至 2 0 0 1年的月和旬降水资料 ,对 2 0 0 1年前春旱和春末至夏季连旱的持续时间、范围、强度与历史同期进行对比分析 ,同时对干旱的成因也进行了诊断分析 ,并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2 0 0 1年河东干旱与 1 971年基本相似 ,河西与 1 96 5年基本相似。干旱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程度之重为近 70a所少见。  相似文献   

19.
1997年汛期黄河流域干旱气象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表明,1997年汛期500hPa中纬度地区盛行纬向环流,西风带冷空气路径偏比、偏弱;盛夏期间黄河流域先后受贝加尔湖阻塞高压和青藏高原高压控制;副高偏比、偏西、台风异常偏少。正是受上述主要环流系统的影响,1997年汛期黄河流域出现了持续性严重干旱,黄河下游利津站出现了有资料记录以来主汛期最长断流时间和最多断流次数。  相似文献   

20.
2008—2009年宿州秋冬低温 干旱成因分析与影响评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李德  杨太明  张学贤  张丙振 《气象》2011,37(5):615-621
为分析评估2008-2009年度宿州秋冬低温干旱成因及其影响,利用1953-2009年气象资料和大田灾情调查数据,结合冬小麦生育规律,采取相似年对比法和积分回归等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认为:(1)2008 2009年度秋冬低温干旱的成灾主因是长时期降水稀少、麦田失墒和小麦未经抗寒锻炼而突遭-10℃以下低温所致;(2)旱灾与冻害对小麦的危害属于重旱和2级冻害;(3)57年间,共发生类似灾害2次,类似2008-2009年度旱灾的重现期为16.5年;(4)旱灾和低温是通过抑制分蘖和阻碍幼穗分化来对产量产生影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