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中心式喷发形成的大椅子山火山碎屑降落堆积物,主要为玄武质火山渣和浮石,其次为火山弹、超镁铁质岩包体和岩屑。在强劲西风的影响下,该火山经过110多次脉动式喷发,形成了耸立的火山渣锥和低缓的火山碎屑席。在平面和剖面上,降落火山碎屑的组成、厚度、最大粒径、分选系数和中值粒径都呈有规律变化。构成碎屑席的火山渣分下、中、上三层,主要发育平面平行层理和递变层理。降落火山碎屑的各种特征表明,大椅子山火山的喷发过程非常复杂。  相似文献   

2.
<正>阿舍勒铜锌矿床距离新疆哈巴河县北西向30 km。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泥盆系托克萨雷组、阿舍勒组和齐业组中酸性-中基性火山岩及钙质沉积岩。矿化主要集中在中泥盆统阿舍勒组,是一套玄武质-英安质海相火山-沉积建造,有2个火山喷发亚旋回,每个火山喷发亚旋回都以酸性和中酸性火山岩浆喷发开始,而以基性岩浆喷溢而告终。矿体受特定岩性的层位控制,赋存于火山喷发-沉积韵律层上部的英安质角砾凝灰岩中,表明火山喷发末期成矿。主矿体上部为似层状块状硫化物矿体,与火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部广泛出露的新生代玄武岩与大陆热点或大陆裂谷构造环境有关.与新生代玄武岩有关的非金属矿床包括了玄武质火山喷发有关的玄武岩、浮石和火山灰,玄武岩携带的包体矿物刚玉、贵橄榄石等形成的宝石,火山期后热液充填有关的玛瑙、紫水晶和贵蛋白石,玄武岩喷发沉积或后期风化改造的膨润土、凹凸棒石和铝土矿,以及与玄武岩共生、与沉积有关的硅藻土和石膏、煤和油页岩等.研究表明,这些非金属矿床与玄武岩的共生并非偶然,而是具有成因上的联系.它们具有相同的构造环境,玄武岩的喷发和沉积为这一成矿系列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环境.由于成矿作用的叠加和成矿微环境条件的转化,形成了成矿系列内多种非金属矿床的共生.  相似文献   

4.
皮亚图博火山喷发期始于1991年6月9日,似已于1991年8月31日终止。它的喷发高潮在6月15日,以高达40km的高喷出柱为其特征。6月12日-16日普尼林式喷发期间大体上产生了总量由大约7000m~3的火山碎屑流沉积和大约3000m~3火山灰雨组成的火山喷出物。我们从这-20世纪以来最大的一次火山喷发中得到了许多教训: 1、台风经过正在喷发的火山附近时,能明显改变火山灰雨的分布。当皮亚图博火山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开展大量致密油层的基础地质研究工作,越来越多原本被称作含油气的黑色泥岩,被发现其成因与水下火山作用密切相关。然而由于受到矿物粒度细小,与正常陆源搬运成因泥岩难以区分,以及难以开展对现代水下远端沉积物的采集等问题的影响,国内关于水下火山喷发沉积特征的研究明显薄弱。在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基础上,分别叙述了水下火山喷发作用产生的沉积物的破碎、搬运、沉积作用研究进展。并以三塘湖盆地芦草沟组纹层状泥岩与白云岩中的特殊夹层为研究对象,发现:(1)这些夹层中的矿物成分成熟度低,磨圆差,多呈自形晶体或鸡骨状,显示火山物质来源。(2)夹层呈纹层状和薄层状2类;前者底部具冲刷层,内部具正粒序,且颗粒多具有平行层理的定向性,显示侧向牵引流沉积作用;后者呈混杂堆积,无明显内部结构,显示高密度碎屑流沉积作用。(3)夹层在层序上往往具有局部性和重复性,代表火山脉动式喷发沉积。认为这些夹层可能由水下火山—热液喷发沉积作用形成。最后,对内碎屑、陆源碎屑以及深源碎屑,水下喷发与陆表喷发区别,以及水下喷发沉积岩命名3个问题展开讨论。并建议以宏观微观相结合、超微观岩矿学观察、重视与火山相关的热液喷流沉积作用、与多学科交叉研究4个方面为今后的研究方法与方向。  相似文献   

6.
金川泥炭沉积中火山喷发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金川西大甸了干玛珥泥炭沉积中部一段泥砂状物质进行鉴定,首次发现火山玻璃,确定为近原火山一次爆炸式喷发的原地沉积物。在排除来自长白山天池火山和龙岗金龙顶子火山约1600a前喷发的可能性后,据该火山喷发物主要化学成分特点,推测其为龙岗 山群早于金龙子火山约1600aBP喷发的另 一次喷发产物。据该火山喷发物所在泥炭层的年龄,推测这次喷发的可能年代为15BC-26AD。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湖南花垣民乐锰矿床为例,研究了矿床中火山碎屑物质的分布及特征,用硫同位素氧、碳同位素等成因地球化学特征阐明该区裂陷盆槽盆或地堑盆地中海底火山喷发对锰矿形成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成矿模式,认为湘西北锰矿床属离火山喷发中心较远的海底火山喷发-沉积锰矿床。  相似文献   

8.
东天山喀尔力克康古尔塔格组火山岩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兴龙  郑玉洁  倪梁 《新疆地质》2004,22(3):296-299
准噶尔板块南缘喀尔力克古生代岛弧带内的中泥盆世火山活动较为频繁,喷发韵律主要为溢流-沉积及爆发-沉积,每次火山活动后均有停歇间断,间歇期沉积火山碎屑沉积岩和正常沉积岩.爆发相中岩石出现较多的熔结凝灰岩,沉积相中出现植物化石,是陆相火山-沉积体系的特点.火山喷发系数由西向东为61.94%~30%,其中具溢流相岩石减少,爆发岩相增多的演变特点,根据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研究,反映火山活动具陆缘弧构造环境的特征.除上述火山岩相外,还存在古火山机构——火山颈相的岩石,具中心式火山喷发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松辽盆地白垩系营城组古火山机构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系统总结Hawaiian等7种喷发方式、互层状火山等3种火山机构的岩性岩相和垂向序列特征与识别标志基础上,通过剖面火山机构剖析及其与盆内埋藏火山机构对比,总结出营城组2类古火山机构特征。营城组玄武岩火山机构自下而上为枕状、渣状集块熔岩(占总厚度30%),气孔杏仁和致密块状熔岩(70%),喷溢相为主,火山口附近隐爆角砾岩发育,为夏威夷式喷发。火山机构厚度以200~500 m居多,顶面盾状,相对高差100~250 m,以坡角小于10°为特征,属于盾状火山。营城组流纹岩火山机构的纵向序列300~700 m,内部结构呈现上中下三段式:下部火山碎屑(熔)岩为主(30%),爆发相为主,以基浪(base surge)沉积为标志,喷发方式主要表现为高粘度岩浆强烈气射作用的培雷式喷发;中部主要为气孔、石泡和流纹构造流纹岩(60%),构成火山机构的主体,喷溢相为主,火山口附近常见侵出相珍珠岩穹隆,喷发类型接近于斯通博利式;上部主要为细粒(层)凝灰岩(火山灰湖相沉积,10%),爆发相为主,以普林尼式喷发为主。流纹岩火山机构顶面呈丘状,相对高差200~300 m,以坡角多大于15°为特征,属于互层状火山。  相似文献   

10.
本区原岩建造是-套基性—酸性火山凝灰岩(主要)+铁硅质岩+沉积岩组合。整个层序反映了一个较完整的火山喷发沉积旋回。含铁建造与沉积旋回在时空和物源上存在着密切的成因联系。铁矿的形成及分布并非受控于某一种岩石,而是受控于火山喷发沉积旋回。本文从岩浆分异、火山活动、沉积作用及构造运动等的发生、发展、演化的角度较全面地分析了火山喷发沉积旋回的控矿作用。  相似文献   

11.
峨眉山玄武岩喷发期间,随着大量原始森林被焚烧,产生大量细小木炭碎屑和玄武质火山碎屑漂落在东部广阔浅海,沉积形成富含木炭碎屑玄武质沉凝灰岩,木炭屑具多孔蜂窝状极似浮石碎块,但薄片中不透明,光片中其反射率明显高于造岩矿物,它是炭的火焚丝质体。在黔西南广泛发育于贞丰、兴仁、睛隆、关岭等地的二叠纪龙潭组地层中。  相似文献   

12.
新疆北部火山活动与铜铅锌成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北部地质构造复杂,古生代火山活动很强烈。从寒武纪到二叠纪都有火山喷发,以泥盆、石炭纪火山喷发活动最强。铜铅锌矿的成矿与火山活动关系最密切。铜铅锌矿主要产于火山活动强烈,火山岩发育地段。依据铜铅锌矿成矿特征与火山活动的关系,新疆北部具有火山喷发—沉积、火山热液、次火山岩等类型的铜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3.
“红透山式”块状硫化物铜锌矿床的成矿作用主要出现在三个较大的火山喷发-沉积旋迴中,双峰式火山岩构成了“红透山式”矿床的含矿岩系。呈透镜状、扁豆状的火山碎屑岩的发现为研究该类矿床提供了较为直观的地质依据。稀散元素和硫同位素特征亦表明该类矿床为古火山机构控制的海底火山喷发-沉积矿床。总结归纳了火山作用与成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哈母白祖熔岩铁矿位于大红山铁铜矿区东部.矿体均赋存于大红山群红山组变钠质熔岩、绿片岩中,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石以磁铁矿为主。矿床的形成与古元古代的海相基性岩浆喷发作用关系密切,具有火山喷溢和火山喷发沉积的特点,后期又经历了区域变质作用的改造,是经过多次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多成因复合型矿床,成因类型初步判断为火山岩浆喷溢-喷发沉积-变质改造复合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15.
燕山造山带中生代火山喷发及岩浆演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燕山造山带是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火山喷发主要有早侏罗世南大岭阶段、晚侏罗世髫髻山阶段、早白垩世东岭台阶段和东狼沟阶段。多阶段火山喷发可分为早侏罗世近EW向喷发带、晚侏罗世NE向喷发带和早白垩世NNE向喷发带。火山—沉积盆地主要有早侏罗世继承性坳陷盆地、晚侏罗世继承性断陷盆地、早白垩世新生性上叠式断陷盆地。火山喷发主要有南大岭阶段夏威夷型喷发、髫髻山阶段斯特朗博利型喷发、东岭台阶段普林尼型喷发3种类型。岩浆成分变化规律为:早侏罗世南大岭阶段以基性岩浆为主, 晚侏罗世髫髻山阶段中性岩浆规模大, 早白垩世东岭台阶段酸性岩浆活动强烈。  相似文献   

16.
莲花山火山群位于五大连池火山群的西南。其岩性和五大连池相同。但喷发强度较弱,规模较小,末期喷发的浮石、火山渣充填了火山口,春时代属更新世。其上为晚更新世硅藻土层所覆。火山岩中含深源包体和绿辉石巨晶。文中还论述了火山作用和高岭土,硅藻土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7.
许敏  薛林福 《吉林地质》1997,16(3):31-35
通化中生代断陷盆地以频繁的沉积作用和火山作用为特征,形成了多旋回的火山沉积序列,表现为火山爆发相,溢流相与冲积扇相, 湖泊相的反复交替,并发育了湖相火山碎屑浊积岩系。盆地演化经历了早期非补偿阶段,早期熔浆充填期,火山喷发期后非补偿沉积阶段,晚期熔浆充填期,构成二个大的火山-沉积旋迥。  相似文献   

18.
东川裂谷因民期火山——岩浆活动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东川裂谷因民期火山—岩浆活动强烈,也是重要的铁铜成矿期。火山活动旋回均经历爆发—喷发—喷溢—(喷流)阶段。主要发育在裂谷中心落因火山链和蓑衣坡火山盆地中。落因火山链早期形成火山—沉积角砾岩段,火山活动以喷溢的火山熔岩为主,主要有钠质基性熔岩、玄武岩、安山岩,均已蚀变,并有钠长斑岩的侵入活动。中期火山喷发形成凝灰岩类、火山碎屑岩类,发育了铁铜矿化。在蓑衣坡火山盆地中因民期火山—岩浆活动发育两次火山—沉积旋回,即两次爆发(角砾岩)—喷发(凝灰岩)—喷溢(熔岩)—喷流(硅质岩),在喷流相发育赤铁矿层和含铜硅质岩层。  相似文献   

19.
白银地区火山—沉积岩系为大陆裂谷火山作用的产物。震旦系火山喷发旋回划分为13个喷发韵律和3个喷发亚旋回,成岩环境为半深海相沉积环境,具古陆壳陆内初始裂谷阶段背景;寒武系火山喷发旋回划分为13个喷发韵律和两个喷发亚旋回,黑茨沟组的成岩环境为半深海相沉积环境,是继震旦纪白银岩群后陆壳进一步拉张裂解的产物,代表了裂谷的发展阶段,香毛山组具海底扩张阶段的大陆边缘裂谷沉积背景。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主要铅锌矿床类型及其与锰质矽卡岩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福建省铅锌矿床概括为五种类型,以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变质-岩浆热液改造型、沉积(火山沉积)-改造型和矽卡岩型最为重要;含锰和锰质矽卡岩化对中酸性岩体外接触带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之间层间构造破碎带内的矽卡岩矿床形成,以及晚元古代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初始矿源层的顺层渗滤交代、叠加改造和矿体最终定位均起重要作用;广泛发育的锰质矽卡岩建造与其所处的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及中新生代强烈构造-岩浆侵入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