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安庆铜矿原生晕研究发现:该类矿床原生晕不甚发育,不具备典型热液矿床原生晕组分分带性特征。然而元素钡具有特殊性,在矿体及周围形成明显的低值带。对比矽卡岩、蚀变闪长岩与闪长岩的矿物成分和K_2O含量,并结合钡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得出钡的含量变化与钾的含量关系密切,钡可以作为寻找矽卡岩型铜铁矿床的有效指示元素的结论。而热卤水同生沉积型矿床中,Ba的含量特别高,它可作为海底热液活动的证据之一及寻找此类矿床的地球化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张杰  张覃  陈代良 《矿物岩石》2003,23(3):35-38
对贵州织金新华含稀土磷矿床进行的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磷块岩中普遍富集稀土元素,稀土总量∑REE较高,并富集Y元素及La,Nd等轻稀土元素。LREE/HREE比值较高。含稀土磷块岩普遍具Ce负异常,显示其对源区的继承性。指示成磷环境处于氧化程度相对较高状态。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模式曲线、北美页岩标准化模式曲线、Ce元素异常、LREE/HREE比值、微量元素特征及岩石矿物特征表明,织金新华含稀土磷矿床具以正常海相生物-化学沉积等为主伴有海相热水沉积混合成因的特征。在磷矿成矿过程中沉积物沉积时,活体生物及死亡残骸不同程度地摄取和富集了La,Nd,Ce等稀土元素、Y元素及其他微量元素,沉积在含磷层位,构成大量的含稀土、含生物碎屑白云质磷块岩。  相似文献   

3.
本小组自1976至1978年承担了化探找石碌式富铁矿的研究任务,经组内同志的努力及有关方面的支持、配合,实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石碌式富铁矿的基本指示元素为钡和锰,以常规的化探方法能够达到找矿目的.石碌铁矿赋存在海西地槽一套浅变质岩系-石碌群中.本群分七层,其中第六、七层为含矿层,以六层为主.矿区有大小矿体30多个,赋存在复式向斜的槽部,大部份为富赤铁矿.在主矿体的底部还有6个铜矿体、4个钻矿体.矿床成因为受变质的沉积铁铜钴矿床.铁矿床的指示元素一、指示元素的选择方法:石碌铁矿为优质铁矿,矿石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极低,种类亦少.如果采用传统方法,从矿石中找指示元素,那是很困难的.因此我们针对铁矿受层位控制这一事实,加强了对层位,特别  相似文献   

4.
大巴山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巴山地区跨秦岭、扬子两个一级构造单元,基于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统计计算了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参数,分析研究了元素分布特征、元素相关性及异常元素组合特征,认为研究区Pb、Zn、Ba、Cu、Mn找矿潜力较大,推断研究区所在的秦岭构造单元成矿类型主要为与震旦系—下寒武统黑色岩系有关的低温热液锌铜矿和沉积型钡矿;研究区所在的扬子构造单元成矿类型主要为与寒武系碳酸盐地层有关的低温热液铅锌矿和与震旦系碳酸盐岩有关的沉积型锰矿;在此基础上,划分出杨家坪—葛洞钡锌成矿远景区、镇坪钡锌成矿远景区、黄安坝—迷魂阵锌铜成矿远景区、百羊坪铅锌成矿远景区和修齐镇—石坊乡锰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5.
化探样品中微量银的物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桂芸 《物探与化探》1985,9(4):299-302
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是找矿的重要依据,通过元素的某种存在状态来推断矿异常的存在,则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地球化学找矿的准确性。因此,近年来物相和赋存状态分析在化探找矿中引起了很大注意。化探样品中指示元素的含量通常很低,这就给  相似文献   

6.
底部型铀矿床是以罕见的原生矿物(如人形石,钡钡铀矿,镁铀云母,钡铀云母等)的工业富集为特征。这类矿床出现在未固结的第三纪河流相沉积物内,该第三系覆盖着或邻近火成岩和变质岩体内的主断裂带或地暂构造,沉积主岩呈向上变细的沉积层序;砾岩,砂岩,泥岩,该套沉积层序富含有机物以及铁的硫化物和/或氧化物,一般产于基底杂岩上的古河道内,盖层岩石,除少数例外,均为代表第三纪大陆相火山作用的基性至中性火山岩;火山岩中常常有沉积岩夹层。基底杂岩包括中性一长英质侵入岩和变质岩;一般说来,侵入岩和变质岩都经历了侵入作用或变质作用的多期演化和伸展构造作用的重要时期,基底杂岩中断裂破碎带的密集发育和断裂带的高度沟通,导致了地下水-岩石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从而生成了重碳酸盐型的含铀地下水。诸多底部型铀矿床的成分构成是地下水优先淋出基底杂岩中诸如Ca,Mg,Ba,Pb,P和V等元素的结果。关于此类矿床的成因,需要全面考虑成矿元素来源,迁移机制。古气候,沉积与保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整个成矿作用的发生,发展和保存均得益于有利的构造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伸展构造作用和区域性抬升。  相似文献   

7.
本文按照将成矿的地质环境与因素转化为地球化学的环境与因素,进而再把控矿的地球化学环境标志转化为地球化学找矿指标的思路,通过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证明陕南柞水水阳成矿带菱铁矿铅、银、锌矿床上要是海底热卤水同生沉积成困,矿床受相对封闭的海底洼地和同生断裂构造的控制。但在普查阶段同生断裂与海底洼地是很难从地质上确定的,因此设想应用反映热卤水高盐度的地球化学环境标志(粘土岩类高的硼和钡含量)来代替地质环境因素指示成矿有利地段。经近矿与远矿含矿地层(主要由粘土岩组成)硼和钡含量对比,肯定了上述设想,选择黑沟矿区进行硼量和钡量测量,结果在已知矿段圈出规模较大形态规整的硼和钡异常。研究表明,沉积地层中硼和钡的分布不仅可以很好地反映同生沉积成矿的高盐度环境,而且也是该类层控矿床找矿的有效标志。  相似文献   

8.
呷村含金富银多金属矿床属海相火山喷流-沉积矿床。本文从区域、矿田、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异常模式研究入手,总结出本类矿床的最佳指示元素,建立了矿致异常元素的垂向分带和水平分带序列,指示了矿床的找矿远景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酒西盆地石北地区晚侏罗-早白垩世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姚金福  朱莲芳 《沉积学报》1989,7(4):105-111
本文运用沉积学和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及数理统计学方法,对研究区上侏罗--下白垩统的沉积特征。依地面与井下资料作了综合研究,划分出7种沉积相类型,探讨了相组合分布、相序演化规律及构造运动、古气候、古地形等诸多控制因素,建立了石北箕状同生凹陷沉积模式,并总结出各类沉积相的元素指标及伴随相演化、锶/钡、钒/镍、镁/钙等多项元素比值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元素地球化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沉积学研究,保存的古环境、古生态信息可通过多种指标进行释读。本文总结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同位素和有机地球化学等在沉积学研究中应用相对比较成熟的环境代用指标及其地质意义,认为这些指标在示踪形成构造环境、古气候、古生态、物源区、沉积介质条件等方面具有有效的指示作用;不同指标对剥蚀区和沉积区的古气候指示意义差别较大,需加以甄别;因表生地质环境的复杂性,古环境解释中需注意指标的局限性,应根据研究对象选择多个指标并结合其他沉积学、岩石学特征进行综合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