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文鑫《历代日食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现代天文计算结果来全面研究整理中国古代日食记录,首推朱文鑫先生的<历代日食考>.他开拓的利用现代天文计算方法系统考察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的研究,成为中国天文学史研究中的显学.介绍了<历代日食考>一书的内容和学术价值,比较了各个研究者对中国各代日食记录的统计,并对错误较多的西汉日食记录做了进一步的考证,以续朱先生言.分析指出,西汉日食记录的错误,许多是由另一条正确记录衍生出的.其错误的形态显示,原始记录只有年月,而日干支和所在宿度,是衍生错误已经发生之后加注的.  相似文献   

2.
《诗经 .小雅》明确记载了发生于十月辛卯的日食 ,其时代和地域背景也比较清楚。但是精确的现代天文计算却找不到对应的事件。对公元前 8- 6世纪的全部辛卯日食、厉王至幽王时代的全部十月日食以及相关的天文因素进行了全面的计算和讨论 ,以期对史学界关于文献背景的讨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明代大食分日食记录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明代开始,地方志中出现大量的日食记录,其中全食、近全食记录对于现代天文学研究具有特殊意义.明代此类记录共有270条,由于流传中的混淆,其中大半错误.现以(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表}为基础,根据现代天文学计算结果和原文的文字特征,对每一条记录进行考证和说明,试图恢复记录原貌,以便使其中宝贵的信息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4.
清代正史日食记录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清代正史日食记录的全面复算,对清代正史日食记录作了分析和讨论。根据前人和我们的分析,《清史稿》、《清实录》、《清朝文献通考》等正史里的日食史料来自日食预报,清朝正史中的日食记录包括了清代发生的日食的绝大多数;从1735年开始至清末,清代日食预报的时刻精度比之前提高了5分钟左右,得益于《历象考成后编》的编纂;《历象考成》、《历象考成后编》、《仪象考成》的编纂是清代日食预报中太阳所在宿度精度提高的主要原因;《西洋新法历书》的计算方法中日食方位是按太阳的地平方位来定位的,而《历象考成》和《历象考成后编》则自日面顶点计算日食方位。《历象考成后编》中日食方位的计算方法比《西洋新法历书》的方法有了极大改进。  相似文献   

5.
郭守敬,字若思,河北省邢台人,生于231年,卒于1316年(2011年是郭守敬诞辰1780年),元代杰出的科学家,在天文、数学、水利、仪器仪表制造等方面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明代中期兴起的地方志和私人著作,记载了许多天象事件,日食记录是其中重要内容.地方性日食记录的精华集中在对日全食现象的生动描述,地方志记录的最大价值是一次日全食的多个见全食点.明代中国东部地区发生了15次中心日食.明后期的10次中,8次都有大量的地方性记录.讨论了明代地方性日食记录的各种特点,并重点展示了这8次日全食在全国各地的观测地点分布以及对日全食景象的生动描述.  相似文献   

7.
刘次沅 《时间频率学报》2002,25(1):70-73,80
作者由“天再旦”日食说证实西周懿王元年为公元前 899年。夏商周断代工程以此为支点之一 ,得到西周年代表。针对读者的质疑 ,在历史文献的可靠性、天光视亮度的表达和计算方法、地球自转长期参数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李勇 《天文学报》2012,53(1):62-71
考察明末邢云路所撰《古今律历考》中述及的日躔推步实例与先期恢复的《授时历》和《大统历》方法进行推步比对.采用邢云路改进的《授时历》法推步万历己亥岁(1599年)日躔交宫时间,结果与邢氏的标准偏差为5.93刻(=85.39 min),同时交宫夜半黄道宿度的偏差0.06古度(=0.059°);其中若扣除戌宫可能因数据错误产生的较大误差,则标准偏差将降为1.38刻(=19.87 min)和0.01古度(=0.0099°).其次,采用《大统历》计算该年日躔交宫,与邢云路计算的标准偏差为1.09刻(=15.70 min),交宫夜半黄道宿度的标准误差为0.05古度(=0.049°).据此可认为:基本恢复了邢氏的日躔推步方法;邢云路并未对《授时历》的日躔推步方法作本质上的改进,只是修改了其中的年长、周天分及宫界度.研究表明,邢氏所得《大统历》推交宫的结果与《授时历》偏差过大,原因在于其修改了《授时历》的参数,邢氏有厚《授时》薄《大统》之嫌.  相似文献   

9.
着重考察了《授时历》的步五星术,考校、复原了其推步方法.(1)推步了1299年木星历,并与已有研究进行比对,从而确认恢复方法的正确性.(2)得出《授时历》在1280~1650年间推步五星黄经的精度,木星、火星、土星、金星和水星的误差的绝对值平均分别为0.49°、1.91°、0.70°、2.82°和5.01°,木星、土星的精度较高.(3)指出将现代天文方法获取的《授时历》五星参数(周率、历率、度率、合应及历应)精确值代入《授时历》推步模型,木星、土星的推步精度并未提高,误差分别为1.83°和1.21°,而水星、金星和火星的误差却大幅加大,结果分别为30.04°、54.86°和10.82°.说明某些重要参数的修正并不能改善推步结果.  相似文献   

10.
关于仲康日食的记载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次日食记录,可惜没有记载日食的发生日期.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认为,发生在公元前2043年10月3日、公元前2019年12月6日、公元前1970年11月5日和公元前1961年10月26日的日食都可能是仲康日食的备选者.利用美国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1995年10月24日亚洲将要发生的日全食概况。提出了届时昆明日食的观测选题。文中对时频、射电和色球观测选题的意义和可能的观测结果作了预测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吴光节  张周生 《天文学报》2003,44(2):156-165
中国古代有着大量的对于流星和流星雨的观测记录,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以前。在这些珍贵的记录中,不仅有对于流星的一般描述,而且还有一些至今不能完全理解的特殊流星现象的记录。基于现代对电声变换流星声、流星体的螺旋线形运动、流星的颜色变化和流星的分裂等等的研究,列出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可以查找到的有关记录。这些记录,不仅是世界文化宝库的一部分,而且对于今天的研究仍有实用价值。对电声变换流星声的报道,只是近20年来,才确立了的并非是观测者的臆想。流星的现代彩色照相观测,更真实地记录和展现了其他的特殊流星现象和它们的发生与演变。这些古代记录与现代的流星观测的对比,可以起到相互印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公元580~1979年的陕西大早与大阳活动的关系,得到大旱主要发生在太阳黑子的高值段和下降段以及低值段。第22大阳周峰年已经过去,粗略估计1996年是第23太阳周的谷年。我们预测1995Asl997年大旱1次,1997~2000年基本上无大旱,2000~2005年大旱2~3次。  相似文献   

14.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early endeavours by radioastronomers to detect the weak signature of the Zeeman effect in interstellar neutral hydrogen clouds in an effort to measure the Galactic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The search is set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utral hydrogen programme at Jodrell Bank. (© 2007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Weinhei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