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我省地震传输台网测定,1983年5月28日11点28分04秒,在景洪县普文东南发生了一次5.7级(M_L)地震。震中在北纬22°22′,东经101°07′。 据了解,宏观震中在大钠塘一带,人们感觉强烈,但房屋无破坏,人畜无伤亡。 这次地震前,于5月26日20点07分08秒,震中附近曾发生过一次5.3级(M_L)地  相似文献   

2.
1983年6月4日17时34分40秒,在云南省滇东北的鲁甸西南发生一次5.2(M_L)级地震(M_S=4.9),微观震中为北纬26°59′,东经103°22′,宏观震中在鲁甸、会泽、巧家三县交界的落红、水塘、者海一带。 这次地震在巧家、会泽、昭通、大关及东川等县市均有感,震中区有倒墙、掉瓦、掉土及墙裂等破环现象,但人员无伤亡。  相似文献   

3.
1993年8月份在首都圈(38.0°-41.0°N,113.0°-120.0°E)范围内,共发生M_L≥2.0地震30次(见下表)。其中2—2.9级的23次,3级以上的7次,无5级以上地震发生。震级最大为8月30日山西浑源东北M_L4.5地震。大同余震区(山西浑源东北)自8月29日起至9月5日出现一组震群活动,最大震级为M_L4.5,其中4级地震4次,3级5次,总计发生1级以上地震131次。  相似文献   

4.
1992年4月份在首都圈(38.5°—41.0°N,113.0°—120.0°E)范围内,共发生 M_L≥2.0地震17次,其中2.0—2.9级地震16次。震级最大的是4月24日渤海 M_L3.0地震。地震活跃地区主要集中在唐山、大同两个老震区。参见下表。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提供的资料,2003年4月首都圈地区(38.0°一41.°N,113.0°-120.°E)共发生M_L≥2.0地震13次(见表l),其中M_L≥3.0地震有5次。24日02  相似文献   

6.
1993年6月份华北地区(33°—42°N,111°—125°E)共发生M_L3.0地震7次,其中最显著的事件是1993年6月26日太原发生的M_L4.5地震(见下表)。地震活动水平仍然偏低。  相似文献   

7.
1 河北省地震活动概况据河北省地震台网测定,1992年1月1日至12月30日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共发生地震1863次,其中M_L<2.0级地震1606次,2.0—2.9级231次,3.0—3.9级15次,M_L≥4.0级地震3次,最大地震为7月22日宁河(39°17′N,117°56′E)M_L≥4.9级,河北省M_L≥3.0  相似文献   

8.
1992年5月份在首都圈(38.5°—41.0°N,113.0°—120.0°E)范围内,共发生 M_L≥2.0地震17次,其中2至2.9级地震15次,3至3.9级地震2次,震级最大的为5月15日滦县北 M_L3.7地震,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9.
1992年7月份在首都圈地区(38.5°—41.0°N,113.0°—120.0°E)范围内,共发生 M_L≥2.0地震9次,其中小于等于2.5级地震7次,震级最大为7月22日宁河 M_L4.9地震,活动水平相对偏低(见下表)。  相似文献   

10.
据云南省电信传输地震台网和全国地震台网速报测定,1985年4月18日13时52分53秒在北纬25°50′、东经102°51′,发生一次6.1级地震。震中位于禄劝县转龙区境内,震源深度5至10公里。据云南省地震局核定,该次地震后2分多钟随即发生一次4.9级强余震,也是迄今最强的一次余震。初步统汁,6.1级地震发生后9天中共发生1.7级以上地震近600次,其中4级以上余震23次。  相似文献   

11.
1993年4月份,首都圈(38.5°—41.0°N,11 3.0°—120.0°E)范围内共发生ML≥2.0地震10次,比上月有所下降,震级最大为4月25日山西繁峙东南M_L≥3.5地震。唐山地区的最大震级为M_L≥2.8,地震发生频次也明显低于上月水平(见下表)。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提供的资料,2003年4月华北地区(33.0°~42.0°N,111.0°~125.0°E)共发生M≥3.0地震11次(见表1),24日02时39分宁河M_L4.3地震是本月最显著的事件。本月地震频度与上月相当,M_L≥4的地震频次增高。参考1992年以来的月平均地震频次,4月略偏高,地震活动月能量释放处于中等状态。  相似文献   

13.
1992年8月份在首都圈(38.5°—41.0°N,113.0°—120.0°E)范围内,共发生 M_L≥2.0地震9次,其中2至2.9的8次,震级最大为8月26日山西代县 M_L4.0地震。与其他月份相比较,山西北部地震活动有所增强。(见下表)  相似文献   

14.
1993年6月份首都圈(38.0°—41.0°N,113.0°—120.0°E)范围内,共发生M_L≥2.0地震23次(见表),其中2—2.9级地震19次,有4次3级以上地震,最大震级为M_L3.4。  相似文献   

15.
据全国地震台网测定,1985年12月2日北京时间08时43分55秒在贵州省水城东南约20公里处发生一次M_s=5.0级地震,微观震中位置为北纬26°.5、东经105°.0,宏观震中在米落区。初步反映:震中区内有50多户居民的房屋遭到不同程度损坏;水城感觉强  相似文献   

16.
张毅光 《内陆地震》1992,6(2):202-205
0 前言 1990年6月14日北京时间20时47分19.7秒,原苏联斋桑地区(东经85°03′,北纬48°06′),发生7.3级强烈地震;8月3日17时15分,该地区(东经84°43′,北纬48°29′)又发生6.8级强烈地震;随后10月25日7时38分16.7秒在乌苏发生5.2级、7时46分59.6秒又发生5.0级地震;11月12日,原苏联伊塞克湖又发生6.7级地震。1991年6月6日16时16分,和静县北部阿拉沟附近发生5.2级地震;9月18日乌鲁木齐东南发生4.5级地震。这几次地震前,21号井温泉动水位和温泉温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短临异常。  相似文献   

17.
华北地区(33°-42°N,111°-125°E)1993年7月共发生M_L≥3.0地震5次(见下表)。地震主要分布在平原带和山西带南端,其中最显著的事件是1993年7月3日山西曲沃发生的M_L4.3地震。  相似文献   

18.
1986年3月13日16时41分19秒,在云南省鹤庆县北衙区、黄坪区(北纬26°12’、东经100°11’)一带发生5.3级(M_s)地震。极震区烈度为六度强,长轴北西方向,长16公里、宽4公里。地震使北衙、黄坪两区的房屋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环,有八人受轻伤。1987年5月18日10时03分08秒,该处又发生一次5.0级(M_s)地震,震中为北纬26°11’,东经100°11’,极震区烈度为六度,长轴仍为北西向,长9.5公里,宽3公里。  相似文献   

19.
1993年5月华北地区(33.0°—42.0°N,111.0°~125.0°E)共发生M_L≥3.0地震5次(见表),其中最显著的事件是1993年5月15日黄海发生的M_L3.4地震。较上月地震活动水平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0.
据我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测定,1979年4月15日14时19分42秒(北京时间)在南斯拉夫门的内哥罗(黑山)共和国,即北纬42.3°、东经18.5°处发生了_S7.1级地震。该震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的破坏和伤亡。现根据4月15日至5月25日的外电有关报道,对这次地震的震源参数、灾情概况、地震趋势和地震成因等情况综合汇编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