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软钢屈服耗能器的疲劳性能和设计准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X形钢板屈服耗能器的疲劳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建立了耗能器钢板的弹塑性应变分析方法。在选择恰当的疲劳模型的基础上,确定了应变疲劳参数,建立了X形和三角形钢板耗能器的疲劳设计准则,为这两种钢板屈服耗能器的参数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双环软钢耗能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本文提出了“利用两个或多个耗能元件协同工作,同时耗能来设计新型耗能器”的思想,研究设计了双环软钢耗能器,并对三种不同构造的双环软钢耗能器进行了循环加载试验,考察了耗能器的工作特性和耗能性能,揭示了耗能的机理,给出了耗能器的恢复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双环软钢耗参器是一种初始刚度和屈服力高、变形性能好、耗能能力强、工作性能稳定、构造简单、制作与安装方便的新型耗能减震装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摩擦型与软钢屈服型耗能器的性能与减振效果的试验比较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本文通过两类四种百余个耗能器(其中摩擦类型的两种,普遍摩擦型和Pall摩擦型;软钢屈服类型的两种:X钢板和三角钢板屈服型)的静力反复加载和低周疲劳试验,进一步了解这些耗能器的滞回特性和疲劳性能。其次,通过分别安装上述四种耗能器的单层剪切型钢框架模型在输入地震动分别为EICentro、Taft和天津记录等五十余种工况下的振动台试验,较全面地揭示了这些耗能器的减振效果。最后,在试验的基础上较好地建立了  相似文献   

4.
组合钢板耗能器—一种新型耗能减震装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吸收普通钢板耗能器和Pall摩擦耗能器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合钢板耗能器,建立了相应的力学分析和计算模型;通过地震反应分析检验了其减振效果,并与普通钢板耗能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组合钢板耗能器是一种构造简单,耐久性好,减效果和经济效果俱佳的抗震效果,具有广阔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加劲圆环耗能器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提出了“耗能器应具有多道耗能减震防线”的思想,研究了设计了国圆环耗能器,并对其进行了循环加试验,考察了耗能器的工作用耗能性能。  相似文献   

6.
钢板屈服耗能器的薄膜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钢板屈服耗能器的薄膜效应分析,指出了薄膜效应是此类耗能器中不忽视的因素,然后提出了反复荷载作用下薄膜应变的计算方法,建立了考虑薄膜效应的疲劳验算准则,为这类耗能器的参数设计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智能型压电-摩擦耗能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本文利用压电陶瓷驱动器的电致形变特征和摩擦耗能器的紧固力决定摩擦力大小的特性,提出了智能型压电-摩擦复合耗能器。文中首先提出了叠层压电陶瓷驱动器与Pall摩擦耗能器复合的基本结构;其次,提出了压电-摩擦耗能器可调紧固力的计算方法,分析了耗能器形状参数的影响;最后,具体设计了可调摩擦耗能型和拟粘滞型两种压电-摩擦耗能器。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安装粘弹性耗能器结构在常遇地震作用下层间最大剪力的分配情况,给出了层间最大剪力在结构构件与耗能器之间按刚度分配原则进行假想分配后,所得假想层间构件力与层间最大构件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假想层间附加力与层间最大附加力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罕遇地震作用下安装粘弹性耗能器结构与安装软钢耗能器结构的层间弹塑性变形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工字型钢铅组合耗能器的非线性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铅组合耗能器将钢和铅2种材料巧妙地进行组合,具有制作工艺简单、经济性好等优点。在一种工字型钢铅组合耗能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考虑钢和铅2种材料本构模型的非线性以及2种材料之间的接触作用,建立了这种耗能器的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模型,对耗能器进行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对安装耗能器的Benchmark结构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能够准确描述耗能器的力学性能,耗能器具有良好的滞回性能和稳定的耗能特性,是一种优良的耗能元件;工字型钢铅组合耗能器减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耗能减震结构的受力分析与层间弹塑性变形简化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安装粘弹性耗能器结构在常遇地震作用下层间最大剪力的分配情况 ,给出了层间最大剪力在结构构件与耗能器之间按刚度分配原则进行假想分配后 ,所得假想层间构件力与层间最大构件力之间的关系 ,以及假想层间附加力与层间最大附加力之间的关系 ,探讨了罕遇地震作用下安装粘弹性耗能器结构与安装软钢耗能器结构的层间弹塑性变形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城市交通系统抗震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本文通过对城市交通系统各组成单元可靠性的研究,从系统网络全局出发,以单元可靠度作为控制参数,对交通系统网络的可靠性进行研究。文中指出了震后救护队的最佳选址以及需要改建、加固的路段等,从而为震前交通系统的防灾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泰安市交通系统抗震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网络可靠性理论,针对泰安市交通系统网络模型进行抗震分析研究;采用Monte Carlo随机模拟技术,以及道路、桥梁单元可靠性分析方法,给出了不同烈度下网络中各节点的可靠度。分析了网络系统存在的薄弱环节,为泰安市防灾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生命线工程系统中供电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在元件可靠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供电网络系统工程地震可靠性分析,提出了供电网络系统功能失效分级及失效等级的判定方法,并建立了功能失效系数的概念,给出了供电网络系统功能失效系数的计算方法,从而实现了供电网络系统功能失效分析的定量化。  相似文献   

14.
本论文介绍和总结了目前桥梁结构可靠度问题的研究现状,建立了桥梁结构在随机地震荷载作用下可靠度分析的模型,讨论了桥梁结构在地震力作用下危险截面的选取问题,解决了功能函数的复杂性和难于求导的问题,利用遗传算法对桥梁结构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并与JC算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本方法可为桥梁结构地震可靠性分析和加固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将有限元反应及其灵敏度分析与结构可靠度分析的近似解析方法结合起来,可以进行具有隐式功能函数的大型复杂结构的可靠性分析。在基于位移的非线性纤维梁柱单元及其灵敏度直接微分表达式的基础上,通过力学变换、概率变换和反应灵敏度,将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FORM和SORM与有限元方法有机地集成在一起。依据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建立了钢框架结构典型构件承载能力和结构层间变形能力的抗震极限状态方程,利用地震作用的等效随机静力模型,采用非线性有限元静力可靠度方法,对一实际工程结构的抗震可靠度及其灵敏度进行了概率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尽管在大震作用下该结构的层间弹塑性变形可靠度较高,但是构件极限承载能力的可靠度指标较低,仍然存在失效的可能性。因此,仅验算“小震”作用下结构的承载能力可靠度和“大震”作用下结构的变形能力可靠度是不够的,还需要验算在“中震”和“大震”作用下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可靠度。  相似文献   

16.
将有限元反应及其灵敏度分析与结构可靠度分析的近似解析方法结合起来,可以进行具有隐式功能函数的大型复杂结构的可靠性分析。在基于位移的非线性纤维梁柱单元及其灵敏度直接微分表达式的基础上,通过力学变换、概率变换和反应灵敏度,将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FORM和SORM与有限元方法有机地集成在一起。依据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建立了钢框架结构典型构件承载能力和结构层间变形能力的抗震极限状态方程,利用地震作用的等效随机静力模型,采用非线性有限元静力可靠度方法,对一实际工程结构的抗震可靠度及其灵敏度进行了概率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尽管在大震作用下该结构的层间弹塑性变形可靠度较高,但是构件极限承载能力的可靠度指标较低,仍然存在失效的可能性。因此,仅验算"小震"作用下结构的承载能力可靠度和"大震"作用下结构的变形能力可靠度是不够的,还需要验算在"中震"和"大震"作用下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可靠度。  相似文献   

17.
通过14根铰支焊接工字形支撑在不同特征的循环轴向位移荷载下的低周疲劳试验,研究了循环轴向位移荷载的位移幅值、平均位移幅值及加载次序等因素对钢支撑低周疲劳及耗能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对称循环荷载中幅值越小,支撑翼缘局部屈曲发展越晚,其耗能及承载力退化也越平缓。文中提出了支撑在幅值6δ≤Δδ≤12δy的对称循环荷载下的疲劳寿命经验公式。试验表明,循环荷载的位移幅值是支撑疲劳损伤及耗能退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过载峰效应及适当的平均压位移幅值改善了钢支撑低周疲劳及耗能性能。  相似文献   

18.
Unit hydrographs (UHs), along with design rainfalls, are frequently used to determine the discharge hydrograph for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hydraulic structure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various uncertainties in its derivation, the resulting UH is inevitably subject to uncertainty. Consequently, the performance of hydraulic structures under the design storm condition is uncertain. This paper integrates the linearly constrained Monte-Carlo simulation with the UH theory and routing techniques to evaluate the reliability of hydraulic structures. The linear constraint is considered because the water volume of each generated design direct runoff hydrograph should be equal to that of the design effective rainfall hyetograph or the water volume of each generated UH must be equal to one inch (or cm) over the watershed. For illustration,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is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overtopping risk of a hypothetical flood detention reservoir downstream of Tong-Tou watershed in Taiwan.  相似文献   

19.
Unit hydrographs (UHs), along with design rainfalls, are frequently used to determine the discharge hydrograph for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hydraulic structure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various uncertainties in its derivation, the resulting UH is inevitably subject to uncertainty. Consequently, the performance of hydraulic structures under the design storm condition is uncertain. This paper integrates the linearly constrained Monte-Carlo simulation with the UH theory and routing techniques to evaluate the reliability of hydraulic structures. The linear constraint is considered because the water volume of each generated design direct runoff hydrograph should be equal to that of the design effective rainfall hyetograph or the water volume of each generated UH must be equal to one inch (or cm) over the watershed. For illustration,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is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overtopping risk of a hypothetical flood detention reservoir downstream of Tong-Tou watershed in Taiw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