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河东金矿构造物理化学场结构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均  陈守余 《物探与化探》2000,24(3):161-166,177
采用成矿构造物理化学场结构分析方法,研究了河东金矿床的成矿构造应力场结构特征和成矿物理化学场结构特征,并对成矿构造物理化学场结构与金矿体空间定位的对应耦合关系及其找矿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以“构造-物性-物质组合控矿”理论为方法学基础,提出并讨论了隐伏矿体定位预测中的成矿构造物理化学结构预测方法,并以典型脉状金矿床为例,进行山东河东金矿成矿构造应力场结构,激电异常场结构,原生晕异常场结构,成矿构造物理化学场组合结构分析和矿区外围找矿靶区优选及深部隐伏矿体定位预测准则的实例剖析。  相似文献   

3.
阜山金矿床构造物理化学界面与成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涛  吕古贤  刘杜娟  舒斌  夏林 《地球学报》2002,23(2):123-128
以场的概念出发,通过分析成矿作用时矿床的地质界面、流体物理化学界面,力图揭示构造应力应变对成矿物理化学环境的影响。指出,构造应力应变是通过流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来影响各构造物理化学参量的分布,进而影响成矿过程。矿化大多发生在构造物理化学参量值的突变(界面)部位,成矿温度场、压力场和成矿物理化学场的分布同矿化区带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高精度预测模型及其构建方法——以脉状金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场理论—场结构—场分析—场模拟”方法构建了具有时空结构框架,能反映局部异常精细结构特征,可对多元预测信息进行有效提取和集约 化分析的高精度预测找矿模型。该模型是对致矿异 常结构、矿化结构和信息结构的耦合分析与关键预测信息提取及优化相匹配和深化后的最佳 表达方式。其技术关键是预测对象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场和成矿场的精细结构 分析以及矿体空间定位产状模式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构造变形岩相形迹概念———受地壳构造作用影响或控制的,能反映其形成构造地质环境、物理化学条件的那部分构造岩石单元或构造岩相建造要素。以胶东玲珑焦家式金矿床典型矿区为例,在该区用基础地质图件进行大比例尺构造变形岩相形迹填图,把能体现出成岩和成矿、各阶段蚀变和各阶段成矿作用的构造岩石单元区分开来,从而恢复各阶段的变形场和应力场;进而研究了构造应力场转化成矿的问题,建立了该区构造蚀变岩带的构造成矿演化模式;为探讨矿化、矿脉分布规律提供科学评价依据,为分析构造作用下流体成矿的构造物理化学场结构与界面提供基  相似文献   

6.
成矿系统及综合地质异常   总被引:40,自引:9,他引:31  
翟裕生  邓军 《现代地质》1999,13(1):99-104
矿床综合异常是成矿预测的重要标志。在概述成矿系统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地质异常与成矿系统的关系,提出矿源场异常、矿液通道异常、矿石圈闭异常(储矿场异常)等概念,建立了成矿系统与综合异常的相关性模型框架。提出了矿床综合异常的研究方法,并依据对胶东金矿和赣西北铜矿地质异常的实际研究,提出对找寻热液金属矿床有重要意义的4种异常带:①异常浓集带;②异常急变带;③异常复合带;④异常叠加带。并强调指出,对控矿地质因素和矿化类型的详细研究是评价异常和成矿预测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河南祁雨沟爆破角砾岩型金矿床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谢奕汉  范宏瑞 《矿物学报》1991,11(4):370-376
本文通过包裹体研究了祁雨沟爆破角砾岩型金矿床成矿流体来源、性质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为该类型金矿找矿与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构造物理化学成矿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造物理化学成矿研究涉及以下新的认识:构造体制下矿源岩系演化序列,构造动力热液淬取成矿机制,构造附加动力驱动热液成矿机制,构造应力场转化成矿机制,成矿流体水-岩反应的浓缩成矿机制以及构造物理化学场结构与界面成矿特点。  相似文献   

9.
毛先成 《地质与勘探》2009,45(6):704-715
文章针对矿产资源GIS评价中成矿信息尤其是地质信息提取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模型的成矿信息提取方法即成矿信息场分析方法,并以桂西-滇东南地区锰矿为例进行了成矿信息的场分析提取实例研究.通过成矿信息的距离渐变性和影响叠加性的特征分析,引入场论概念,讨论了成矿信息的场模型表达方法,包括成矿影响场模型和成矿距离场模型.利用场论叠加原理和空间距离分析方法,借助参数方程和积分方法,推导出了地质体(点状、线状和面状)的成矿影响场数学模型和成矿距离场数学模型.在成矿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成矿信息场分析方法,建立了同生沉积断裂和成锰沉积盆地的成矿信息场模型,分析了同生沉积断裂和成锰沉积盆地的成矿信息场与锰矿化分布的空间关联关系.实例分析表明,成矿信息场分析方法可有效地提取研究区同生沉积断裂、成锰沉积盆地的控矿信息,提取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效果和明确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成矿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由于地质自身的不确定性、原始数据采集和处理的不当、预测方法中经验参数的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的叠加,造成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结果中潜在大量不确定性.在科学认识这些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如何降低不确定性是预测评价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以地质异常理论和成矿动力学为指导,双向预测评价方法是降低地质异常分析...  相似文献   

11.
物质场 能量场 空间场综合成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彬  李忠 《现代地质》1998,12(4):501-505
摘 要  物质、能量、空间是成矿的3个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成矿作用的物质场、能量场和 空间场十分必要。重点介绍了物质场、空间场、能量场的原理、数学模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广西南丹芒场锡多金属矿田为例,对构造地球化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构造应力场与地球化学场的关系进行了半定量的研究,说明了进行这方面研究的必要性和研究方法。总结了芒场沉积-岩浆热液叠加型层控多金属矿床在其形成过程中的热液活动期,构造应力场与Sn,Zn,Pb,Cu,As,Ag等元素富集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从上述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对这种关系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13.
渗流场与应力场相互关系研究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徐则民  杨立中 《矿物岩石》1998,18(1):102-107
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模型应反映双场相互作用的真实过程;双场耦合模型必须以概念模型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塔河油田、普光气田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相继发现了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四川盆地普光气田为代表的一批大中型油气田。本文系统对比了塔河油田、普光气田碳酸盐岩储层基本特征、成岩作用和控制因素。礁滩型储层一般物性较好,储集类型为孔隙型或裂缝-孔隙型,非均质性弱;风化壳岩溶型储层一般物性较差,储集类型多样,非均质性极强。白云石化是超深层(〉6000m)碳酸盐岩储层形成的重要机制,白云岩较灰岩储层平均孔隙度可提高3.5%~4.0%。硫酸盐热化学还原(TSR)反应主要是对储层进行强烈改造,改善程度并不大。沉积相、构造作用对不同类型储层的影响程度、影响方式不尽一致:对于风化壳岩溶型储层,沉积相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岩石可溶性、透水性的控制上,在岩石可溶、透水的基础上构造作用控制了储层的发育范围及程度;礁滩型储层受沉积相的严格控制,构造作用形成的裂缝对储层物性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山东阜山金矿区构造应力场及其转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估算了阜山金矿区成岩成矿期的构造差应力值后,获得约2km2区域内的主压应力和差异应力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矿体部位往往对应于应力或应变强烈变化的区段,而非应力或应变的极高值或极低值处。依据应变测量和磁组构分析,研究了阜山金矿成岩期和成矿期的构造应变场特征,指出:阜山金矿在成岩和成矿期间构造应力场经历了由NE向挤压转为NW向挤压,构造应力场的这种转化对该区的成矿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应用自然电场法研究地下水流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俊业 《物探与化探》2002,26(2):140-142
讨论了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自然电场“8”字图特征,对评价输水管线等渗漏引起的环境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阿干井田扩大区构造特征及应力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大文 《甘肃地质》2003,12(2):44-48
阿干煤矿随着矿井不断开采,+1350水平以上的煤炭资源已接近枯竭,该水平以下(扩大区)的煤层赋存情况好坏直接关系到矿井能否继续生产。通过对扩大区构造特征及应力场分析,认为由于平行F5的雁行断裂的作用,导致扩大区煤层变深。但扩大区的煤仍是矿井生产的后备资源。  相似文献   

18.
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在地质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石油勘探、成矿预测及斜坡稳定性评价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9.
天桥泉域岩溶水系统水动力场、水化学场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通过对天桥泉域岩溶水系统水动态和降雨量资料、万家寨水库水位与岸边岩溶水水位动态关系以及岩溶水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分析,确定了研究区岩溶地下水的流动方向和强径流带的分布位置;总结出了动荡型、滞后型和消耗型三种类型的岩溶水动态变化特征,得出黄河岸边岩溶钻孔水位与水库水位变化同步等结论。在此基础上,对黄河进行了分段渗漏量计算,渗漏量可达6. 926m3 /s;绘制出了反映天桥泉域岩溶水化学成分变化的水化学三线图。   相似文献   

20.
运用Basin2盆地模拟软件,对南堡凹陷进行的温度场、压力场的模拟结果表明,南堡凹陷主体属常温、常压范围,仅局部地区存在轻微程度的温、压异常,综合其它资料说明其具有富油、贫气的特征;流体势模拟结果显示,南堡凹陷的烃源岩主要来自沙河街组和东营组,含烃流体的运移和聚集主要发生在东营组一段以及明化镇组和第四系地层沉积期间,且流体势的低值区应是有利的成藏区,是今后勘探的重要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