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我院受某政府部门、某城市规划部门、某建设部门的委托,分别承担了沈阳某区企业搬迁后地下遗留管线的探测、某区域道路拓宽地下管线探测、某工程施工过程中地下管线测量的任务。城市地下管线是维持城市正常运转的大动脉,是现代城市高效运转的保证。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随着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地下管线愈趋复杂。  相似文献   

2.
城市三维地质信息系统初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地质问题已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一个集信息输入、数据库管理和三维地质数据可视化分析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三维地质信息系统,可有效满足城市发展对地质信息不断增长的需求。该文阐述了城市三维地质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和研究内容,认为其是一个集城市地表、地上、地下多维、动态空间信息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空间信息系统。介绍了系统涉及的数据、系统功能特征和总体架构,指出了城市三维地质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和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3.
地下管线横断面图是反映地下管线探测成果的重要手段,对于施工、设计、管理都有着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横断面图的设计原理以及运用VBA语言通过对AUTOCAD2008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地下管线横断面图的自动绘制。  相似文献   

4.
城市地下管线日益复杂,探明管线难度巨大,物探技术可以在管线探测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物探应用条件,对不同类型管线物探方法进行分析,进而提高管线探测精准度。  相似文献   

5.
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中三维模型的快速构建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规模三维模型的快速构建一直是影响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DUGIS)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3DUGIS中景观模型的表达原则与分类,分别针对抽象的点、线、面状对象提出符号匹配和三角剖分的批量三维模型构建方法.这种建模方法方便、快捷、自动化程度高,可广泛应用于城市景观中地面、河流、道路、绿地、规则建筑物、地下管线等地物的三维建模.通过对上述三维模型快速构建方法的实现,验证了三维模型生成的效果和效率.  相似文献   

6.
唐军 《中国地名》2011,(6):70-71
一、地下管线探测原理及方法 1、工程概况 龙口市黄城区测区。其范围:东至凤凰山路,南至龙泉路,西至南山路,北至北外环。面积约15.7平方公里。探测内容为测区内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的地下管线,探测的管线种类有给水、排水、燃气、热力、供电、交通信号、电信、移动、联通、军用、广播电视、监控、综合管沟等管线。并编绘管线平面图(综合管线图和专业管线图),建立管线数据库。  相似文献   

7.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可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和工程建设提供重要决策支持。该文以合肥市滨湖新区为例,构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质量三维评价方法:利用三维隐式建模方法融合多源数据进行三维地质建模,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构造和不良地质体等方面构建三维评价模型,利用三维距离场分析、三维空间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三维评价因子进行分析、提取,最后基于确权和综合评价方法得到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质量三维综合评价结果。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评价结果的深度方向分辨率,相关成果可为城市地下空间精细规划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8.
旅游景区三维可视化场景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旅游景区的三维建模方法进行研究,着重探讨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三维表现,包括地面三维信息与地下三维体、物质与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三维显示;提出三维数据采集的质量控制方法及建模规范,并以浙江省温州市江心屿景区为例,实现了该旅游景区的三维场景构建。  相似文献   

9.
地下管线探测是城市建设重要内容之一,探测效率、准确度、操作便利性直接决定了后续工程建设能否顺利进行。但地下管线探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尤其是平行布置的近间距管线,对此,应根据其特征采取合理可行的探测方法。针对平行布置的间距较近的地下管线,提出几种管线定位与定深探测方法,然后结合实例,对这些方法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分析,以此为实际工程中采取合适的探测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怀宁县地下管线探测为背景,针对电力、燃气、给水等不同类型的管线特点及遇到的疑难问题,运用金属管线探测仪和综合地球物理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判别,来解决复杂区域地下管线探测,同时归纳了多条平行管线、纵横交叉管线、上下重叠管道、深埋管道、大口径管道探测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城市化建设速度也越来越快。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保证城市建设的美观性,为人们提供更加整洁的城市环境,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将基础设施通过地下掩埋的方式进行施工。在这样的建设模式下,为城市节约了大量的地面空间,但同时也形成了非常复杂庞大的地下管线系统。因此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地下管线系统进行详细的了解,才可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本文从地下管线的种类以及特点入手,对物探技术的主要方法和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更好地提升管线探测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广大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城市地下管线的测绘工作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测绘工作中,有着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本文将针对这些注意事项,讨论地下管线测绘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隐患以及避免这些问题的措施。旨在为城市地下管线测绘工作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老旧小区内地下管网分布复杂、材质类型多且记录不完整,如何高效探测老旧小区地下管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可以采用地质雷达、管线探测仪、质子磁力仪和惯性陀螺定位仪4种地球物理勘探仪器进行探测。受地下水位影响,地质雷达探测精度、深度比理论值降低50%以上。质子磁力仪法实施容易、探测效率高、资料解释清晰、探测成本低,但常被作业人员忽略,应该在城市中心老旧小区地下管线探测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穆杰  张霞 《西部资源》2011,(5):21-21
巴彦门肯国家一等三角点位于鄂尔多斯市东胜经济开发区内,该三角点是东胜区周边唯一的国家一等三角点,也是经济开发区规划的巴音门克公园的重要风景点,兼具测绘与观光的双重作用。巴彦门肯国家一等三角点有三大功能,一是为东胜区城市测绘(城市现状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城市平面、高程控制网测量、地下管线的测量、建筑用地界  相似文献   

15.
资料集锦     
正上海已建立全国领先的地理信息更新机制上海的地理信息资源日益丰富。多年来,上海致力于多维、多源、多分辨率的空间地理信息资源获取,建成了大地、地形、影像、管线、地图等基础地理数据库,形成了"既有地上又有地下、既有线划又有影像、既有二维又有三维、既有现状又有历史,既有基础又有专属"的地理信息,基本满足了多层次的需求。上海的测绘科技创新能力领先发展。初步建立了  相似文献   

16.
该文分析了三维数据重建的研究现状 ,提出了基于表面模型的三维数据重建方法 ,给出了具体的算法和应用实例。实例证明算法是收敛的 ,具有较高的精度。该方法对于三维数据重建、三维GIS以及数字城市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场地土壤污染物含量三维刻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染场地精准修复与再开发利用是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场地土壤污染物含量三维刻画是精准修复与再开发利用的基础。然而,场地环境是一个耦合地上地下多要素的复杂三维系统,使得基于离散稀疏土壤钻井样点和空间统计推断模型的场地土壤污染物含量刻画结果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本文梳理了场地土壤污染物含量三维精细刻画的目的和钻井布设方式、常用的三维刻画模型和相关案例,分析了土壤钻井数据的“稀疏偏性”特征对刻画结果的影响,总结了“非平稳浓度场”条件下三维土壤污染物含量插值模型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多情景、非平稳、非线性、多源数据融合、多类模型耦合和复合污染刻画6个方面,展望了场地地下“黑箱”环境土壤污染物含量精细刻画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8.
该文分析了三维数据重建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基于表面模型的三维数据重建方法,给出了具体的算法和应用实例,实例证明算法是收敛的,具有较高的精度,该方法对于三维数据重建,三维GIS以及数字城市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利用机载三维遥感技术能够同步获取三维位置和光谱数据的一体化信息。三维遥感信息处理系统利用获取的三维遥感数据生成遥感地学编码图像和DEM (数字表面模型 )。该文阐述了此信息处理系统的数据处理流程和软件构成 ,同时对该系统的各处理模块进行了描述。通过对中关村地区 30 0多km2 的三维遥感信息数据的处理 ,检验了三维遥感信息处理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三维地质建模若干基本问题探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由于地质数据及其应用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备等特点,使得三维地质建模成为制约三维GIS研究及其应用的主要瓶颈之一。讨论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的设计,提出“多元数据—多方法集成—多层次干预”的“三多”建模思路;从建模尺度、数据源、建模工具等方面对建模方法进行分类;分析三维地质建模的关键技术,包括三维地质模型构建、海量模型数据操作和多元数据一体化耦合显示;针对三维地质建模系统的开发提出6项建议,分析近期三维地质建模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