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省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委会、第四纪地质与环境地质专委会、广东省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委会、广东省海洋湖沼学会和珠海市科委联合召开的《华南沿海经济开发区环境地质与区域稳定性分析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2月20—23日在珠海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省内和广西、湖北地区的生产、科研及高校等22个单位38名代表。会议收到论文51篇,会上宣读论文21篇。会议除进行学术交流外,还组织了野外考察。 会议由省地震学会常务理事、构造地质专委主任刘以宣研究员致开幕词,省地质学会副秘书长陈君拔高工代表地质学会致贺词,省地质学会与地震学会副理事长黄玉崑教授致闭幕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委员会与广东省海洋湖沼学会、广东省地震学会联合召开的华南沿海经济开发区构造地质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8月25至30日在深圳市召开。由构造专委主任、广东省地震学会常务理事刘以宣研究员主持了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和来宾有来自我省及京、津地区的生产、科研及教学等20个单位37个代表与来宾,会议收到论文摘要37篇,在会上宣读22篇。会议进行学术交流两天半,野外考察和参观两天。  相似文献   

3.
由广东省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委会、广东省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委会和第四纪地质与环境地质专委会、广东省海洋湖沼学会海洋地质专委会及广东省地理学会地貌专委会等四个学会的五个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华南沿海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及其对策研讨会》于1991年9月10至14日在广东省阳江市召开。阳江市政府予以了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1992年10月19日至20日,广东省地质学会、省海洋湖沼学会、省地震学会和省地理学会的有关学科专委会联合在三水县召开“三水盆地中更新统现场考察”会议。参加这次学术活动的有中山大学、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科院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广州地理研究所、地矿部第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省地矿局水文地质二队、省地震局等共52人。省地质学会名誉理事黄玉昆教授、省海洋湖沼学会海洋地质专委主任刘以宣研究员、省地震学会理事长丁原章研究员等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地震地质》1986,8(3):32
中国地质学会构造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福建省地质学会和福建省地震学会,于1986年5月7—15日,在福建省联合召开了“全国东南沿海大陆边缘构造实地考察学术讨论会”。有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150多名代表参加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6.
为响应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的号召,切实加强和提高对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的监测、防治及科学研究与普及工作,努力开创华南沿海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研究与对策的新局面,为保障华南沿海地区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建设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使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广东省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委会、广东省海洋湖沼和海  相似文献   

7.
《地震地质》1991,13(3):212
由张虎男、陈伟光等著,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华南沿海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环境》一书,已于近日与读者见面。全书共7章,51万字,插图130多幅。本书系统地论述了华南沿海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构造地貌特征,第四纪地质,活动断裂,断块构造,地震活动等。着重探讨该区全新世乃至现代的构造运动与环境演  相似文献   

8.
华南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研究: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华南陆块是由华夏地块和扬子克拉通在新元古代早期碰撞拼贴形成,在古生代时期其北侧、西侧和南侧受到古特提斯洋消失的影响,在晚古生代末期在南、北两侧分别与印支陆块和华北陆块发生碰撞形成现今中国大陆东部的基本格架,自中生代起受到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的影响.因此,华南陆块经历了三大构造体系的作用,产生了叠加复合型构造样式.华南与周边地区有关中生代地质的对比研究表明,尽管华南陆块中生代紧邻西太平洋俯冲带,但东缘尚未发现有新生的弧型地壳,华南中生代地质特征主体表现为吉大陆边缘再造至陆内构造,缺乏洋岛玄武岩和大陆弧安山岩.研究华南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的重点,是确定华南中生代岩浆岩的时空展布和构造演化.本文通过总结华南具有挤压.伸展构造转换的三条结合带的岩浆岩记录,结合构造变形和深部地球物理资料,试图推动华南地质研究,使其成为发展板块构造理论的典型靶区.  相似文献   

9.
东南沿海活动地块的初步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南沿海地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华南中强地震多发区,西文度菌 从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相结合的角度,并根据地震学、海洋地质学及深部构造物理资料,对东南沿海活动地块作一个初步划分,并对其地震活动性作了初步分析,得出了地块内部比较统一的地震活动图像。  相似文献   

10.
由广东省地震学会、地质学会、海洋湖泊学会联合举办的“华南地震灾害及地质灾害学术研讨会”于 1 2月 3~ 7日在广东肇庆市召开。这次学术会议得到了三个学会会员的热情响应 ,来自三个学会的 5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共收到学术论文摘要 55篇 ,涵盖了地震地质、工程地震、地震观测、工程地质等领域。中国地球物理研究所陈运泰院士应邀出席会议 ,并作了题为“防震减灾与经济建设”的报告。肇庆市常委莫友莲、广东省科协及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的领导出席会议并作了讲话。有 1 8位专家在交流了学术报告。达到了交流学科信息、研讨学术、开阔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于1981年12月5—14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大陆地震构造及地壳动力学学术讨论会。会议代表主要来自国家地震局及所属的省局、研究所、分析预报中心及专业队,并有地质部、建工部、中国科学院及有关大专院校,共计39个单位136人。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交流与讨论近几年来在大陆地震构造、地壳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并讨论1982年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的学术活动计划。 通过大会及小组会的学术交流,检阅了我国在大陆地震构造及地壳动力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在大陆地  相似文献   

12.
《地球物理学报》2013,56(12):1-1
正张培震,男,1955年生于河南省,1979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1982年获中国科技大学硕士学位,1987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1987-1991年在美国内华达大学新构造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1991年回国工作至今,现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培震院士长期从事地震地质和新生代构造地质研究,在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变形、青藏高原生长与动力学、活动断裂习性与强震复发规律、新构造与气候变化、利用GPS技术研  相似文献   

13.
地震构造是地震孕育和发生的载体,也是地震危险性预测的基础.中国大陆地震构造具有鲜明的分区特征.不同地区的地震活动都有其自身的强弱变化,很难用统一的活动期或平静期来涵盖.地震活动强度与各个区域的断裂活动水平有较好的一致性.如东、西部断裂活动水平相差约一个数量级,大震发生的频度也相差一个数量级.地震不但与活断层有关,而且与地震构造块体的关系也相当密切.前兆异常和地震不是因果关系,是伴生或孪生的关系,它们都是构造活动的产物.本文从中国大陆地震构造环境出发,研究了典型地震构造块体和主要地震断裂带与地震危险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大陆未来十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大震活动的地区主要在西部.重点应该注意塔里木块体沿南北两侧边缘断裂带由西向东发展的趋势.在川滇地区应重点关注鲜水河-安宁河-小江断裂带及毗邻地区.东部可能会有多次中强地震发生,发震地点可能与渤海-张家口-河套地震断裂带和郯庐地震断裂带有关.  相似文献   

14.
集结“中国(东亚)大陆构造与动力学”为主题的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的11个论题,梳理了中国(东亚)大陆构造与动力学领域的四大关键问题:(1)古大陆、古环境、古构造及中国(东亚)古大陆的形成;(2)中国大陆增生与碰撞造山系的造山过程;(3)中国大陆的盆.山体系及近海新生代盆地的形成演化;(4)中国大陆的现代地壳活动及深部结构.综述了中国(东亚)大陆在长期地质历史中的聚合、裂解、碰撞和造山的过程,突显中国大陆构造体制的长期性、复杂性、叠置性、再造性和与洋.陆转换的成因联系.中国(东亚)三大构造域的关系、地体边界的超高压变质带和深地幔作用、印度/亚洲碰撞和青藏高原的隆升、近海新生代盆地的形成,大型断裂与地震、华南大地构造等问题已成为当前中国大陆构造及动力学领域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渤海、黄海和东海等中国东部海域在地质构造上是大陆向海的自然延伸,海域内的构造方向与大陆一致,均为NNE-NE向,但属于不同的二级大地构造单元,渤海和北黄海属于华北地块,南黄海属于扬子地块,东海属于华南地块.由于各地块与现今活动板块边界位置不同,构造与地震活动性差异较大,渤海和北黄海地区地震活动主要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地震形势分析与防震减灾对策研讨暨1996年度地震趋势会商会召开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华南特别是广东省地震形势的认识,广东省地震局、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8951办公室、广东省地震学会于1995年11月23—24日在广州联合召开了广东省地震形势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1985年5月7日—15日在福建省泉州和厦门召开的“全国东南沿海大陆边缘构造实地考察”学术讨论会概况。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75个单位的近15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除大会报告外,还分区域构造、新构造地震和矿产三个组进行讨论,其中与地震地质、地震活动有关的主要有:①长乐一诏安断裂变质带;②东南沿海升降速率;③滨海断裂带;④北西向构造;⑤华夏古陆等五个问题。大陆边缘构造是国际岩石圈计划的一部分,对此深入研究,对寻找矿产、保护环境和减轻地震灾害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取得了东堪察加1997年12月5日克罗诺茨地震构造状况和深部结构的一些资料。同时还取得了震源显示出的地震和地质资料。研究了主震及其几个最强前震和余震的震源机制。在结果中给出了亚洲陆块活动的大陆边缘地震地震错动的地球动力学解释。  相似文献   

19.
1.前言近年来,在海洋地球科学领域中,正广泛利用多路地震勘探(MCS)进行地质构造研究。利用多路地震勘探进行海洋地壳调查研究就是以地震波图像的形式把中央海岭系存在的岩浆房和海沟系海洋性基底的俯冲以及陆地一侧附加体的形成或大陆边缘的堆积盆深部构造和堆积环境等直接展示出来  相似文献   

20.
分析中国大陆与周边板块边界、尤其是西部地震“大三角”地区强震活动的关系认为,中国大陆与周边板块边界带的强震活动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而不完全是后者对前者的触发作用。进而根据中国大陆地震构造环境、大尺度地壳运动变形动态与强震活动状况,研究和探讨了这种“互动关系”可能的构造动力机理和我国大陆未来地震活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