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矿区三面环山,地形陡峭,北部有浑江由东向西流过,年平均径流量170米~3/秒,洪水时最高达5880米~3/秒;年平均气温5.2℃、最高35.5℃,最低零下32.1℃,年降水量877.6毫米,最大日降水量145毫米,降水多集中6—8月,平均蒸发量为1211毫米。 矿床赋存寒武纪馒头组地层中,矿层顶板为泥岩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以下简称会同站),正式建立于1960年。它位于我国亚热带的湘黔桂边境的杉木中心产区——湖南省会同县广坪林区。 该区属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6.5℃,年降水量为1200—1400毫米,年蒸发量为1100—1300毫米。全年生长期长达300天左右。海拔高度为300—1000米间。林  相似文献   

3.
藏北高原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气候倾向率方法,对藏北高原1971-2006年6个气象站年、季小型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36年藏北高原年蒸发皿蒸发量各站点均呈现显著的减少趋势,平均减少61.7mm/10a(通过99%显著性检验),以夏季减幅最明显。就地域分布而言,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主要表现在藏北高原的中西部。蒸发量减少幅度随经度的增加减小,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加大。影响蒸发皿蒸发量的主要气候因子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平均相对湿度、降水量表现为显著增加,平均气温显著升高,平均最低气温的升温速率(0.54℃/10a)明显比平均最高气温的升温速率(0.17℃/10a)大,导致气温日较差的减小(-0.37℃/10a)。藏北高原平均气温日较差和日照时数的显著减小,以及平均相对湿度的明显增加可能是蒸发皿蒸发量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降水量的增加和平均风速的明显减小在蒸发量减少趋势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
近半个世纪来中国西北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利用中国西北地区(新、青、甘、宁、陕及内蒙古西部地区)1960—2003年131个测站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及年平均地面风速等资料,分析了近44年中国西北地区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研究表明:近半个世纪来中国西北地区基本都表现为显著的增温趋势,增温速率普遍为0.2~0.9℃/10 a,大部分地区高于0.22℃/10 a的全国平均水平,与全球变暖的大背景相一致,并且在1994年还发生了一次增温突变。西风带气候区年降水量表现为小幅增加趋势,而季风带气候区表现为小幅减少趋势。近44年来西北地区水面蒸发量表现为显著的减少趋势,且在1976年左右发生了减少突变。整个西北地区平均地面风速减少、日照时数减少、平均日较差减少、相对湿度增加及平均低云量增加可能是水面蒸发量减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中国北方喀斯特水的某些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宇彬 《中国岩溶》1982,1(2):135-142
<正> 我国北方喀斯特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南部、华东和中南北部以及西北东部,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广阔区域内。区内除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和淮河平原外,多为丘陵、山地和高原地形。有辽河、海河、黄河、淮河等水系。主要属亚干旱——亚湿润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局部地区小于400毫米;蒸发量为1500~1800毫米(大部地区);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5~70%。溶蚀量为10(晋北)及30(鲁中)毫米/千年。   相似文献   

6.
五道梁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青藏公路线上,在可可西里山中的一个山间盆地边缘。地理坐标介于东经93°10′,与北纬35°16′的交汇处,海拔4600多米。据当地气象站资料,1971-1980年年平均气温为-5.4℃,气温极值最高达22.4℃,最低-33.1℃。年平均降水量为259.4毫米,蒸发量1421.4毫米,相对湿度57.6%,是多年冻土地区。 笔者有幸于1972年随钻机去五道梁打供水井,在打井过程中,进行了确定冻土层下限的工作。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喀左县位于辽宁省西部山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00毫米,年蒸发量约500毫米。区内多年干旱,大部份地带缺乏地表水。境内山区火山岩出露较为普遍,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中以安山岩为主。自75年以来,我们在安山岩山区施工基岩井37眼,其中有21眼单井涌水量在5升/秒  相似文献   

8.
牛最荣  安冬 《水文》2013,33(6):85-89
利用黑河流域东部子水系中上游10个水文站近60年气温、降水、蒸发观测资料,分析3个要素地域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气温总体地域变化特征表现为从南向北随着海拔高程逐渐降低,多年平均气温呈现逐步升高的趋势。2000年以后气温平均升高0.9℃;(2)降水量总体地域变化特征表现为从南向北、从东向西随着海拔高程的逐渐降低,多年平均降水量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各站历年降水过程呈锯齿状高频振荡,深山区、走廊平原区(荒漠边缘区)降水量长期变化总体上是呈缓慢上升的趋势,浅山区降水量长期变化总体上是呈缓慢下降的趋势;(3)蒸发量地域分布规律跟降水量、气温地域分布规律密切相关,蒸发量总体地域变化特征表现为从南向北随着海拔高程逐渐降低,多年平均蒸发量呈现逐步增大的趋势。19802011年间深山区多年蒸发量变化趋势平稳,无明显增大或减小的变化趋势;浅山区和走廊平原区均呈现出蒸发量逐年减小的总体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东干渠为呼图壁河下游东河水库放水干渠,担负芳草湖总场四、五、六分场及总场直属单位的灌溉引水任务。该灌区规划面积60万亩,其中可耕地43.8万亩,目前灌溉面积为12—15万亩。 根据总场气象站1962—1980年资料,历年最高气温为43.8℃,最低为-41.9℃,多年平均气温为6.2℃,多年负温最早开始于10月,最晚截止于3月,多年负温平均天数127天,冻结指数为1455度·日。历年最大降水量157mm,最小64mm,平均降水量114mm,多年平均蒸发量1819mm。干渠沿线大部分为砂壤土及砂土。土壤一般从11月10日开始结冻,第二年3月10日解冻,最大冻深103cm。地下水埋深150—250cm。  相似文献   

10.
岩溶热水灌溉增产的启示 云南省宜良县狗街公社位于宜良盆地的近南端靠东山脚下,除沿南盘江狭窄的冲积阶地地势稍平外,其余全为由坡地开成的梯田、梯地。作物大春以水稻为主,小春以小麦、蚕豆为主,一年两熟。耕植层由砖红壤及山地红壤组成,以山地红壤为主。海拔1500—1600米。年降雨量多年平均为970毫米,蒸发量1723毫米。降雨集中在5—9月,有明显的干、雨季之分。年平均气温17℃,最高31℃,历史最低气温为  相似文献   

11.
一、概况本场区位于三宫河水磨河冲积平原下游,气候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为74——200mm,年蒸发量1780——2463mm。冬季严寒,夏季酷热,年最低气温为—43℃,最高气温为40℃。冰冻期约140天,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坡度为1.0~1.5%。建场20年来,农场大部分地区只灌不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17,(4)
通过对哈密气象站1951-2015年降水量和蒸发量资料进行分析,给出该区域降水、蒸发的分布特征及年内、年际变化。结果表明:哈密市降水量呈明显增加趋势,速率为2.6 mm/10a,特别是1987年以后降水量增加更加明显,较1986年以前平均增加11.4 mm,增幅33.5%;蒸发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平均下降速率为168.7 mm/10 a,1987年后较1986年前平均减少586 mm,减幅为19.6%。  相似文献   

13.
一、水文地质特征水源地位于南京东郊仙鹤门一带,处于其林门一射乌山复式向斜中。为丘陵之间狭长的喇叭形盆地,西南高,东北低。横穿水源地中部的九乡河为长江支流,枯水期流量为2米~3/秒,洪水期可达200—300米~3/秒,最高水位15米,河床坡降3‰左右。区内属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区,汛期六月至九月,枯水期十月至翌年五月。历年最大降雨量1516毫米,蒸发量1570毫米,年平均气温15.2℃。水源地为隐伏型盆状储水构造,长15公里,宽1—3公里,面积35平方公里。向斜轴向65°,与区内主要构造线方向一致。地层出露较简单、多为中生界、含水层为周村冲组(T_2z)角砾状灰岩,碎屑灰岩,白云质角砾状灰岩,角砾成分以灰岩为主,局部见有砂岩、石英、  相似文献   

14.
施德鸿 《地球学报》1990,11(1):138-140
<正> 研究区位于东经114°20′—119°15′,北纬35°00—40°15′,北起燕山山麓,西靠太行山脉,南以黄河为界,东临渤海,地处我国著名的华北大平原,面积13.8万km2,海拔标高100m以下。区内主要有海河,滦河水系,年平均气温13℃,多年平均降水量400—600mm,其中75%分布在7—9月份。年蒸发量1000—1400mm,属于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常形成春旱秋涝。  相似文献   

15.
沙坡头站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包兰铁路沙坡头车站附近,距宁夏中卫县城20公里。包兰铁路迎水桥—沙坡头—孟家湾三车站区间沿线全为高大密集的流动格状沙丘,在沙坡头村一带流沙逼近黄河河岸,该站就座落在黄河北岸流沙之上。 该站地处草原化荒漠带 年平均降水量为185.6毫米,年平均气温9.7℃,植物生长期150—180天。 通过三十年的治理和开发利用,这里以流沙入侵为特征的沙漠景观已大为改观,试验地已形成了荒漠新绿洲。它是兰州沙漠研究所和我国沙漠科学研究的野外综合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16.
洛川黄土地区区域地下水资源及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川黄土地区是我国典型的黄土塬之一——洛川塬的所在地。黄土塬区历来是黄土高原中的主要农业基地。在较干旱缺水的洛川黄土地区对地下水的需求尤为突出。 该区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553.7毫米,年降水量50%以上集中于7—9月,以暴雨为  相似文献   

17.
苏干湖沉积碳酸盐稳定同位素古气候意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干湖盆地是嵌套在柴达木盆地中的一个封闭盆地。苏干湖是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中心,也是地下水的循环基准面,由源自小苏干湖的苏干河及其以南的天鹅河、绿草河与水鸭子河补给,这些河流均为地下水出渗形成的河流,具有较低的矿化度;湖水面积103.68km2,平均矿化度31.83g/L,现代湖水为ClSO4NaMg型。盆地地势东高西低,平均海拔高度3000m;盆地西部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8.7mm,蒸发量为2967.2mm,属于极端干旱区;苏干湖地区年平均气温为0~3℃;盆地植被稀少,盆地东部山麓地带、中部努呼图一带以及地下水出渗的湖泊东部小苏干湖  相似文献   

18.
苏干湖盆地是嵌套在柴达木盆地中的一个封闭盆地。苏干湖是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中心,也是地下水的循环基准面,由源自小苏干湖的苏干河及其以南的天鹅河、绿草河与水鸭子河补给,这些河流均为地下水出渗形成的河流,具有较低的矿化度;湖水面积103.68km2,平均矿化度31.83g/L,现代湖水为ClSO4NaMg型。盆地地势东高西低,平均海拔高度3000m;盆地西部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8.7mm,蒸发量为2967.2mm,属于极端干旱区;苏干湖地区年平均气温为0~3℃;盆地植被稀少,盆地东部山麓地带、中部努呼图一带以及地下水出渗的湖泊东部小苏干湖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暖对长江源径流变化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 20世纪60年代以来, 长江源区气温年和四季增温显著, 蒸发量、 径流量总体呈增加趋势; 进入21世纪后, 源区降水量呈增加趋势。沱沱河作为长江源区的主要径流, 以此为代表研究长江源区气候变暖对径流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1981 - 2015年沱沱河水文站径流量资料、 沱沱河同期气象站降水量、 气温、 蒸发量的实测资料, 分析了长江源区沱沱河降水、 气温、 蒸发量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结果显示: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 近35 a来沱沱河流域年及四季平均气温、 平均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均呈显著增加趋势; 年及春、 夏、 秋季降水量增加而冬季降水量减少; 春、 冬季蒸发量呈增加趋势, 年及夏、 秋季蒸发量呈减少趋势。沱沱河流域降水量是影响径流量大小的最主要的气候因子, 夏季降水量的增多与夏季径流量的增多关系密切, 年平均最低气温升高导致的冰川和积雪融水对径流量的影响次之, 蒸发量对径流量的影响明显低于前两者。  相似文献   

20.
重庆是一座有名的山城。市区位于长江、嘉陵江交汇地带,为半岛状河间地块。两江交汇处(朝天门)常年枯水位高程约为160米。市区最高处的浮图关高程为394米。市中区东西最长处约7公里,南北最宽处约2.4公里,总面积14.5平方公里。由于河流切割,沿江多陡斜坡,边坡变形破坏现象较普遍。 重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潮湿多雾,一月极端最低温度-1.8℃;夏季炎热,绝对最高气温达44℃。降雨集中在5—9月,多暴雨,最大日降雨量可达200毫米以上。朝天门常年迅期洪水位约为180米;1968年7月洪水位约为180米;1981年7月16日洪水位为193.4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