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地名》2012,(6):30-33
华丽堂皇之形貌宏伟壮观之气势神圣雅致之精华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因初唐才子王勃作《滕王阁序》让其在三楼中最早扬名天下,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  相似文献   

2.
杨贵妃(710-756)名杨太真,小字玉环。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其父杨玄琰,曾任蜀州司户参军。杨玉环原为唐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之妃。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十八岁的杨玉环被年已五十三岁的公公玄宗看中,天宝四年(公元745年)被封为贵妃。由于她年轻貌美,晓音律,善歌舞,深受玄宗宠爱。她的父兄也被封官列士,势倾天下。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爆发了“安史之乱”,杨贵妃随玄宗怆惶逃往四川避难。途中诸将不满,行至马嵬坡(今陕西兴平西),将士怒杀杨国忠(杨贵妃堂兄),并胁迫玄宗下令将杨…  相似文献   

3.
容闳,原名光照,号纯甫,1828年出生于广东香山 (今中山县)的南屏镇,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他7岁赴澳门学习,1847年远涉重洋赴美留学,1854年 毕业于耶鲁大学,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留美毕业 生。 “以西方之学术,灌溉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 富强之境。”1855年,带着满腔爱国救国热忱回国后的 容闳,怀揣教育救国的理想四处奔走,但却处处碰壁。 1857年,他一面在上海译书,一面通过一些社会 名流结交清朝达官。这时,太平军早已攻克南京,改南 京为天京,正式建都。太平天国的干王洪仁玕曾久居香 港,…  相似文献   

4.
“我白天向望的,晚间祈祷的,梦中缠绵的,平时神往的──只是爱的成功,那就是生命的成功”。徐志摩把爱看作他的生命,他把对陆小曼透心肺腑的爱看作他生命的一切。尽管这之前,小曼是罗敷有夫,他自己是使君有妇。然有情人终能成眷属。徐志摩与陆小曼婚后,初住在上海环龙路(今南昌路)花园别墅11号,这是一幢三层洋房。后又迁福熙路(今延安中路)四明村923号,那是一幢上海滩老式石库门洋房。陆小曼租了一幢,每月租金银洋100元左右。楼下当中为客堂间,陈设简单,只作穿堂,边厢房为小曼父亲卧室,二楼亭子间是陆老太太的房间。新房…  相似文献   

5.
卫玠(286年-312年),字叔宝,我国古代著名美男子,著名的清谈名士和玄学家。初任太傅西阁祭酒,后任太子洗马。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中原战乱渐起,他便辞别家人,渡江南下,先至江夏(今湖北武汉市),两年后,又往豫章(今江西南昌),病故。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名》2012,(6):34-37
城下沧浪水江边黄鹤楼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黄鹤楼巍峨耸立于湖北省武汉市蛇山,享有"天下绝景"之称,与湖南岳阳楼、山东蓬莱阁、江西滕王阁并称"中国四大名楼",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关于黄鹤楼的得名,有"因山"、"因仙"两种说法。一说,曾有仙人驾鹤经此,遂以得名。一说,曾有道士在此地辛氏酒店的墙上画  相似文献   

7.
华安二宜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安二宜楼郑敏雅(厦门集美师范专科)一、二宜楼的建置时代背景华安二宜楼是漳州土楼中名闻遐尔的一座圆土楼,是现今唯一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漳州土楼追溯其产生原因,应是与各地土楼一样,都是从土堡、山寨、圆楼发展起来的。不过漳州土楼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在距今...  相似文献   

8.
王玉倩 《中国地名》2013,(11):74-75
郑光祖(生卒年不详),字德辉,汉族,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所作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郑光祖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齐名,后人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相似文献   

9.
黄炜 《中国地名》2014,(10):50-51
孙过庭(646—691),名虔礼,字过庭。唐朝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官右卫胄参军,一说官率府录事参军。工楷、行、草,师法二王。宋米芾以为唐草得二王法者,无出其右。然也有论者如窦巫讥其书为干纸一类、一字万同者。有的说他足岗阳(今浙江富阳)人,有的说他是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他在《书谱》中自称“吴郡孙过庭”,应该是苏州一带的人。  相似文献   

10.
赵国军 《中国地名》2014,(12):78-78
上峰岭之战,是在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五月,在台州之战中,参将戚继光率军在台州上峰岭(今浙江临海西北)伏击倭寇的作战。是年五月,倭寇2000余人自健跳、圻头登陆,掳掠大田(今浙江临海东北),欲攻台州(今浙江临海)。时台州守军仅1500人。戚继光率军迅速进至大田与倭寇对峙。倭寇见无隙可乘,冒雨西窜,欲掠处州(今浙江丽水)。戚继光率兵赶至倭寇必经之上峰山设伏以待。初五日晨,倭寇2000余人成一字长蛇阵通过上峰山南侧狭谷。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名》2010,(3):26-30
温州——今澌江温州,唐高宗时分括州始置.以温峤岭得名。渭州——北魏置,治襄武(今甘肃陇西东北)。唐时曾属吐蕃,收复后复置,治平凉(今属甘肃)。参见“平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名》2009,(4):47-49
晋州—①北魏以唐州为晋州,治白马城(今山西临汾)。宋政和中升为平阳府。②成吉思汗所置晋州在河北,即今凿县。晋安——晋在今福建东部与南部置晋安郡,治侯官(今福州),隋废。又有晋安县,本名东安,晋改,在今福建南安东晋江北岸。隋改为南安。  相似文献   

13.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东10公里,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殿阁峥嵘,宝塔高耸,庄严肃穆,巍然神圣,令人神往。 《水经注》记载,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1923年的历史。白马寺的起源,有一个神奇的传说。据寺内福印法师介绍,相传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夜梦一身高六尺、项有白光的金人在宫殿内飞来飞去。醒来说于朝臣。臣傅毅解梦说:“金人为西域之神,尊名曰‘佛’。”于是汉明帝派遣郎中蔡谙、博士弟子秦京为使者,去西域寻求佛法。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西域大月氏(今阿富汗)巧遇天竺国(今印…  相似文献   

14.
沅江地名考     
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522),析益阳县置药山县,治今沅江市三眼塘,亦为药山郡郡治。辖境相当于今年沅江市大部及益阳县北部。随开皇九年(589)废郡,合药山、重华二县为安乐县,属巴陵郡,治原药山县治,辖境与原药山县相当。随开皇十三年(593),治移今沅江市区。隋开皇十八年(593),改安乐县为沅江县,治驻原址。自此沅江称名于世。沅江县何以为名?历有二说,一说以沅水“流水归宿之地”而得名。  相似文献   

15.
“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建瓯传统茶业的盛况综述赖少波(建瓯市第二中学)建瓯植茶大约可追溯到公元前202-300年的战国末期和秦汉初期。至唐中叶,建瓯已盛产茶叶。陆羽(729-780年)在其所著的(茶经)“八之出”中就提到建州(即今建瓯)...  相似文献   

16.
沪杭苏地区若干文化遗址的孢粉——气候对应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刘会平  王开发 《地理科学》1998,18(4):368-373
运用对应分析方法研究沪、杭、苏地区三个文化遗址孢粉与气候的关系。结果表明,马家浜文化期和崧泽文化期(属全世新大西洋期)比较温暖,年平均温度比今高1 ̄3℃,而良渚文化期(属全新世亚北方期)相对凉爽,年平均温度比今低1.5℃左右。年降水量各有所不同,但以马爱浜期末和崧泽期最为潮湿,年平均降水量比今高150 ̄300mm。  相似文献   

17.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沙俄政府根据不平等的《东省铁路公司续修南满支路合同》,在奉天(沈阳)修建了火车站(今沈阳站北货场),同时把铁路两侧(东起今徊平大街,西至兴工街东侧,北起北七马路,南至南八马路)约6平方公里土地,划分“铁路用地”,归俄人管理。  相似文献   

18.
彭雪开 《中国地名》2014,(12):63-65
《宋史·卷四九三》:“初,北江蛮酋最大者曰彭氏,世有溪州。州有三,曰上、中、下溪……总二十州,皆置刺史。”国史始载“下溪州”。古丈县域,战国属酉阳邑地,汉为酉阳县地,隋唐为大乡县地。五代晋天福五年(940)溪州治所从老司城迁今会溪坪,改名下溪州,又称誓下州。元为保靖州和会溪施溶等处长官司地,治今永顺县王林(芙蓉镇)。明置田家润长官司,治今田家洞,属永顺宣慰司。清初为永顺县地,道光二年(1822)析古丈坪厅,治今古丈坪(古阳镇),属永顺府。民国二年(1913)改为古丈县。县治古丈坪。民国二十三年古丈坪改为古阳镇。  相似文献   

19.
1899年,著名古文字学家王懿荣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从中药的“龙骨”上发现了商代文字──甲骨文。甲骨文是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一种古代文字。后经罗振玉多年留意探寻,直到1908年才知道甲骨文出土地应在河南安阳小屯讨。他曾记述说:“光绪戊申予既访知贞卜文字出土之地为洹滨之小屯。”(1)随着甲骨文搜求的增多,也扩大了罗振玉研究的眼界。1910年他在《殷商贞卜文字考》序文中认为小屯是“武乙之墟”。1914年他进一步地认为小屯即“洹水故墟,旧称 甲。今证之卜辞,则是徙于武乙去帝乙。”(2)罗振玉是第…  相似文献   

20.
银冈书院     
银冈书院文/荒原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河北定州一位26岁的年轻人来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幸中进士第,被朝廷授刑部主事,两年后又改任湖广道御使,巡按四川。正当他仕途有成鸿图大展之时,却因为揭露了平西王吴三桂手下一员大将的跋扈不法行为而遭诬陷,一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