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一、土地征收程序存在的问题(一)现行法律中“公共利益需要”缺乏明确的界定。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日前,宁波市江北区正式下发《进一步加强江北区集体土地征收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明晰程序、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强化管理”这四项举措将确保江北区体积土地征收工作严格规范、阳光高效。一是明晰程序,严格土地征收依法实施。《通知》具体规定了征收方案报批前以及征收方案报批后的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3.
据广东省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介绍,深圳市政府于1月3日发布了《关于印发深圳市土地闲置费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这标志着深圳市土地闲置费征收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实施。《深圳市土地闲置费征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指出,颁布实施该《办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闲置土地处置管理,盘活存量土地,同时明确规定土地闲置费要全额上缴市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用于土地保护、开发和管理。该《办法》明确了土地闲置费征收工作由市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并对缴纳土地闲置费的主体、土地闲置费征收范围、征收基数、征收额度、征收程序、计算的起止时间以及收支管理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是维护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法律,是规范行政机关公权力、保障人民财产权利的重要民事法律。《物权法》对征收、征用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在法律上作了明确规定,由此必将对我国的征地制度改革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物权法》第四十二条指出:"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第一条 为推进农村征收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征收土地补偿安置机制,规范征收土地补偿安置行为雏护被征收土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实行征收土地补偿同地同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黑龙江省土地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2004,(12):48
今年4月底,国务院决定暂停农用地转用审批半年。日前,国土资源部专门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完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查报批工作的意见》。根据这个意见,国家将在严格控制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报批条件的基础上,部分恢复审批工作,但对违法下放审批权、年度计划指标用完、年底前未足额偿还农民征地补偿费、现有基本农田未落实到地块的,将继续暂停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报批。  相似文献   

7.
正用地审批权下放基于什么考量,将带来怎样的影响,对监管提出了哪些要求?就近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司负责人20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推进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用地审批是我国土地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原土地管理法严格规定用地审批权限和程序,在新增建设用地从严从紧、严格保护耕地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客观上用地审批周期较长,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较大冲突。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  相似文献   

8.
一、依法落实“两公告一登记”工作关于对征地方案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6条规定:“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5条规定:“征收土地方案经依法批准后,由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并将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征用土地的用途、范围、面积以及征收土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和办理征地补偿的期限等,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相似文献   

9.
信息在线     
国家部分恢复农用地转用审批工作 今年4月底,国务院决定暂停农用地转用审批半年。日前,国土资源部专门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完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查报批工作的意见》。根据这个意见,国家将在严格控制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报批条件的基础上,部分恢复审批工作,但对违法下放审批权、年度计划指标用完、年底前未足额偿还农民征地补偿费、现有基本农田未落实到地块的,将继续暂停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报批。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加强黑龙江省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以下简称土地转征)管理,优化报批程序,简化报批手续,提高报批工作质量,规范土地转征审查审批行为,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黑龙江省土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上级规范性文件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存在的问题 1、土地征收补偿测算标准不合理,补偿过低 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征地补偿按照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产值的若干倍来计算。以土地平均年产值作为补偿标准极不合理,它没有考虑到土地的特征,年产值不能体现土地的潜在价值。随着我国农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农业种植结构呈现多元化,种植手段趋向科技化,使得不同农作物种类之间,不同种植手段之间和不同地块之间的农业产值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推进土地租赁制度,搞好闲置土地处置利用,加大地租征收和土地闲置费收缴力度,近日,日照市国土资源局与市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开展地租征收和土地闲置费收缴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一是未开展地租征收和土地闲置费收缴工作的区县,应尽快开展工作。国土资源部门应会同财政部门根据《日照市国有土地租赁实施办法》、《日照市闲置土地处理和利用办法》等的相关规定,制定实施细则,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施行。二是地租征收工作坚持“先易后难,  相似文献   

13.
土地征收是一种基本的土地法律制度,我国土地征收的目的是“公共利益”。但是,在我国的相关法律中,对公共利益的概念、范围无明确的规定或界定,在实践中难以准确把握其内涵,从而导致随意征收、非法征收,严重侵害被征对象的合法权益等问题。“公共利益”的范围明确是征收制度完善的关键。结合我国实际,我们认为我国对公共利益的界定可以采取概括加正面列举的方式。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几个问题:征收行为与目的有因果关系、宪法保障与相关法律的征收程序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正>在征地工作中,经常涉及经济林的补偿问题。补偿的依据是《河南省林业厅关于国家建设征用土地上经济林补偿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称《通知》)。但结合工作实际,笔者对该《通知》的合理性颇有质疑。一、经济林补偿费性质分析根据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目前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两项费用在全省已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伴随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大幅增加,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引发的各种问题、矛盾不断升级。现阶段黑龙江省的土地征收制度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虽然针对实情有所完善,但仍难以满足当前市场经济的需求。土地征收法律制度在征收原则、征收目的、征收程序、征收补偿等方面欠缺可操作性,而且对于土地征收的侵权责任,现行法律更是很少有所规定。因此,很有必要对土地征收法律制度进行全面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土地征收,是指国家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强制性的收归国有的行为,其法律特征在于它是强制剥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为。现行土地征收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暴露出某些缺陷,越来越不适应变化了的事实。一、现行农村土地征收制度现状1.征收目的扩大化《宪法》第10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国土资源》2007,(1):43
●征收是目前老百姓非常关心的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非常关心的问题。对于土地征收问题,立法工作部门进行了反反复复的研究,召开了许多次座谈会。目前物权法草案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并对补偿的内容和原则作了规定。至于具体的补  相似文献   

18.
<正>《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规定,确认林地、草原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确认水面、滩涂的养殖使用权,分别依照《森林法》《草原法》和《渔业法》的有关规定办理。而《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和《防沙治沙法》规定的取得林地、草地、水面滩涂、沙化土地使用权的方式却各不相同。那么,当这些以不同方式取得的土地被政府征收用于建设时,又该如何发放土地补偿费呢?土地取得:各部门法分别规定《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和《防沙治沙法》规  相似文献   

19.
2004年3月14日公布实施的《宪法》修正案将原《宪法》第十条第三款“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一修改直接导致了相应配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亟须修改,并将对完善我国的征地制度,  相似文献   

20.
<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征收土地的,应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地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除特殊性的地上附着物补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