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理论上阐述工业地域组合的函义与性质,它的组合类型和组合模式,并分析与评价了各种不同的地域组合类型系统和地域组合发展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论工业区的地域结构与地域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仁彩 《地理研究》1993,12(2):19-26
本文分析了工业区地域结构的特点和演变规律,把工业区划分为5种地域类型,并阐述各类工业区的地域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3.
在理论上阐述了工业地域组合的函义与性质,它的组合类型和组合模式,并分析与评价了各种不同的地域组合类型系统和地域组合发展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收集湖北省各市州1994~2000年经济发展数据及其相关数据,利用GIS常用多层面复合分析和大样本数理统计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湖北省近6年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规律。其结果显示:湖北省各市州的经济发展的组合方式及综合指数在地域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和差异性,根据一定经济发展原则将湖北省17个市州近6年的经济发展分为劳动效益促进发展型、结构效益推拉发展型和综合发展型等3种经济发展地域组合类型;在计算其综合指数的基础上,通过叠加分析进一步揭示了湖北省各市州的3种经济发展地域组合类型与其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在地域分布上并没有很好对应的这一事实。最后.利用灰色关联法将人均GDP和综合指数的各自地域分布作了关联分析.其得出的关联度较大.表明此种研究可行性较强。此研究结果可望为该地区的地域开发及协调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经济社会地域分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本文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及GIS技术 ,选取反映地区发展状况的 12项主要指标 ,对西部 10 6个地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分析了西部经济社会地域分异特征 ,揭示了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分异规律。文章认为 ,影响西部经济社会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包括 :西部自然环境地域分异决定了社会经济地域分异的基本格局 ;农业资源的地域组合决定着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 ;能矿资源的地域组合及开发决定了能矿工业基地和一些矿业城镇的地域分异 ;重要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区域沿主要河流沿岸和交通沿线扩展的点 轴式地域分异规律 ;区位、资源、劳动力、技术、市场、政策等要素的地域组合 ,决定着经济地域类型 ;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在地域分异上较高的相关性 ,导致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不相协调的矛盾十分尖锐 ,生态环境已经对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了强约束。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主要农业自然灾害的类型和特点,以及农业自然灾害的地域组合规律,提出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7.
珠江三角洲工业地域分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本文从专业化部门的数量和发展水平以及专业化部门地区分布和组合两方面揭示珠江三角洲工业地域分工的基本特点。指出新形势下虽然不少县市存在专业化部门多而不精,工业结构趋同的问题,但珠江三角洲地域分工格局已开始形成。文章还讨论了形成工业地域分工特点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地域分工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主要农业自然灾害的类型和特点,以及农业自然灾害的地域组合规律,提出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9.
论海港地域组合的形成机制与发展过程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陈航 《地理学报》1996,51(6):501-507
海港地域组合客观存在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本文着重对其形成机制,原理,条件和发展规律进行专门的探讨与论述。  相似文献   

10.
冯建美 《地理教学》2011,(7):18-19,50
一、教材分析 在分析了工业的区位因素、区位选择和工业地域的形成之后,教材从传统工业区的概念入手,以传统工业区的典型代表“德国鲁尔工业区”为案例,分析传统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衰落的原因及综合整治的主要措施。使学生通过从“个”推知“类”,通过典型事例理解普遍规律与原理。通过完成“比较德国鲁尔区和辽中南工业区区位形成条件的异同”这个活动,学生实现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1.
工业区的工业企业成组布局类型及其技术经济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所指的工业区,包括城市的工业区和不依附于城市的独立的工业区。其范围一般为几平方公里到几十平方公里。不涉及大范围内的工业地域组织问题。 工业区工业企业成组布局是指将生产过程中原料、燃料、辅助材料及半成品方面有供  相似文献   

12.
海港地域组合及其区划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陈航 《地理学报》1991,46(4):480-487
本文对海港地域组合的概念、形成背景、研究意义,以及海港组合区划的原则、指标和方法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论述。并在这基础上,对中国海港组合区的划分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长江沿岸港口体系规模组合与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曹有挥 《地理科学》1998,18(3):255-262
借助差异指数和罗化兹曲线等技术废划了安徽沿江港口体系规模组合与空间结构的地域差异特征;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该港口体系规模组合与空间结构地域差异的成因机制;最后在定性与定量上阐述了该港口体系规模组合与空间结构的动态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4.
区际联系—区域地理学的近期前沿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李春花 《地理学报》1995,50(6):491-496
本文首先指出50年代以来区域地理发展滞缓的问题所在,结合实例,阐述60年代以来区域地理学研究中关于空间关系与空间组织、功能区和优化地域组合的研究进展,认为现阶段区域地理学的前沿在向区际联系的研究方向转移。区域地理学的研究究领域从物定区域的独特性,转向地域分异,现阶段又上述基础上向际联系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长山群岛港口地域组合空间结构演化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构建了港口联系强度指数和综合基尼系数,对1986~2004 年长山群 岛港口地域组合空间结构的演化特征进行定量分析,认为从1986 年到2004 年,大长山港口组合单元一直是长山 群岛最重要的门户港,长山群岛港口地域组合整体上看是趋向集中。并对长山群岛陆岛连接方案进行论证,对陆岛 连接工程建设后长山群岛港口地域组合空间结构进行情景分析,“大连———长山群岛”之间的连接、联系方式、途径 发生了变化,这将使长山群岛港口地域组合的空间结构大为改观。对长山群岛港口地域组合空间结构的演化趋势 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6.
兰州市地域结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杨永春  曾尊固 《地理科学》2002,22(4):468-475
兰州市是西北干旱地区典型的河谷盆地型城市,通过分析了兰州市域地域结构的特征,模式以及市区的结节地域和均质地域,讨论城市地域结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兰州市域地域结构呈现带状分散多中心组团结构形态,而且各功能区的均质度,紧凑度都比较低,城市结节地域结构虽然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但仍遵循六边性构造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地区煤炭与水资源、地理位置与交通运输、资源组合与调配等条件的系统分析和综合平衡,确定煤、电、冶、建和化等部门为长治-焦作地域工业综合体的主导工业方向;利用重点企业项目、专业化工业部门及综合经济发展之间的数量关系——投入产出控制模型,构造综合体的结构,继尔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四个地域单元进行时序安排和空间部署。  相似文献   

18.
区际联系──区域地理学的近期前沿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春芬 《地理学报》1995,50(6):91-496
本文首先指出50年代以来区域地理学发展滞缓的问题所在,结合实例,阐述60年代以来区域地理学研究中关于空间关系与空间组织、功能区和优化地域组合的研究进展,认为现阶段区域地理学的前沿在向区际联系的研究方向转移。区域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从特定区域的独特性,转向地域分异,现阶段又在上述基础上向区际联系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鲁奇  吕鸣伦 《地理译报》1997,16(1):31-36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传统的“南粮北调”格局愈益明显地被“北粮南调”格局所取代,对有关统计资料的分析表明,这一调运格局变化乃是生产地域重心由南向北逐渐推移的结果,粮食生产重心渐趋北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粮食需求压力,生产知识和技术进步,经济体制变革是最基本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0.
横断山区地域分异明显。各自然地理要素作地带性组合,自然地理环境呈水平分异,农业土地利用也大体呈纬向带状分布。根据温度和水分条件的地域组合及地势差异,将横断山区划分为5个自然地带、9个自然区,并与以往的方案进行了比较,阐述了自然地带界线的划分及各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