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华林  陶九庆 《地震研究》1995,18(4):397-404
本文论述了剖面逆断层束的特点和形成机制,提出了用剖面逆断层束研究古地震事件的准则。通过一些典型的实例证明了这一认识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它对活断层和古地震的深入研究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3.
概述了古地震断层和能动断层活动年代测定研究的现状和进展。提出了应用多种测年方法对古地震断层和能动断层的最新活动年代的测定进行综合研究。指出了当前在断层活动年代的测定工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同时也初步提出了今后改进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通过大探槽开挖和断层陡坎分析,揭示出发生于1679年8级地震的新夏垫断层自距今约2万a以来共发生了4次地震事件。前两次为砂体液化显示的事件;后两次为可见直接断错证据的事件。分析得到的1679年地震最大垂直位移为1.75m,前1679年事件为1.41m,是两次震级非常接近的特征地震。4次事件发生的时间分别为距今约20000,13000,7500和317a,平均重复间隔时间为(6561±691)a,显示了准周期重复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南定河断裂带断层活动特征与古地震事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朱玉新  任金卫 《中国地震》1994,10(4):347-356
南定河断裂带是滇西南地区一条重要的北东向断裂构造,它由东、西两分支断裂组成。本文根据沿断裂带发育的串珠状盆地展布、沉积物的分布以及第四纪地层的变动情况,分析了该断裂带的活动特征,西支断裂第四以来活动强烈且明显的差异性,东支断裂从晚第三纪末起已停止活动,对于这条缺少地震历史载和仪器记录的活动断层,古地地震研究也是一个进一步认识其活动强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石树中  柏美祥 《内陆地震》1997,11(2):148-153
通过对地震断层陡坎演为过程的分析,应用均匀物质扩散理论建立地震断层陡坎的形态方程,推断古地震断层陡坎的年龄,从而确定古地震事件的期次及年代。用该方法对二台活断层古地震断层陡坎进行计算,所得结果与用其它方法确定的古地震事件的期次及年代对应较好。  相似文献   

7.
本分析了讨论不同组合类型地震断裂的剖面断层和构造楔的特点,提出了不同组合类型的剖面断层和构造楔形成,演化机制,恢复古地震事件的准则。通过一些典型实例证明了这些认识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并进一步探讨了与之有关的几个问题,本获得的认识和成果将在活断层和古地震的深入研究中的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逆冲型破坏性地震频发,这对于逆冲型破裂的古地震研究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逆断层角度的变化,在地震中可能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破裂样式。通过对南天山大量古地震探槽开挖和古地震事件分析研究中发现,低角度逆断层的古地震具有一些常见的破裂类型。本文中挑选了位于南天山三个重要山前逆断裂褶皱带:西段柯坪推覆系、中段库车坳陷的秋里塔格褶皱带和东段焉耆盆地北缘和静逆断裂褶皱带的7个典型探槽剖面,对这类低角度逆断层的古地震进行变形模式、事件识别和位移量计算的总结归纳。低角度逆断层古地震破裂具有以下几种样式并具有各自识别古地震事件和计算位移量的方法:1一条断面对应一次事件的破裂形式,利用断面上断点位置识别古地震事件并判断事件的先后顺序。每个断面各自的位移量正好代表一次事件的位移量。2单条断面多次破裂的样式可以通过上下不同地层的位错量差异判断古地震事件,各个相邻地层之间的位错量差值代表古地震事件的位移量。3多条断面同时破裂的情况表现为多条断面被相同一套地层覆盖,事件位移量为多条断面的位错量之和。4挠曲变形和"推土机"作用是低角度逆断层古地震破裂常见的变形方式,这部分变形量不能忽略,可以通过线平衡和面平衡方法获得断层水平缩短量。  相似文献   

9.
河北怀来—涿鹿盆地北缘活断层的古地震事件与断层分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以五万分之一活断层地质填图所获得的资料为基础,通过探槽剖面分析阐述了怀来-涿鹿盆地北缘活断层的古地震事件及其重复序列。以古地震重复序列的差异为主要标志,参考断层的几何形态及其它活动性状,把断层划分为五个段落。段落长度在7.5—14km之间。单个段落的古地震重复时间最短为3500—7000年,最长为17000—20500年。整条断层的古地震重复时间在750—8500年之间变化,平均3300年左右。晚更新世中期以来,此断层有过三次地震群集活动,在群集期内,三次以上地震事件的平均重复间隔时间小于1500年。  相似文献   

10.
安宁河断层与则木河断层是青藏高原东南川滇地块东边界断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晚第四纪以来变形样式主要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安宁河断层走向近SN向,以冕宁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北段古地震复发周期500~700a,全新世以来左旋平均位移速率约4mm/a。南段的古地震研究程度较低,通过在月华一带开挖探槽及大量14C测年限定其大地震平均复发间隔为600~800a。则木河断层北接安宁河断层,全新世以来平均左旋位移速率为2.4~3.6mm/a,大地震复发周期约2 300a。对比安宁河断层与则木河断层的古地震行为,发现安宁河断层大地震复发间隔相对较短,平均左旋位移速率稍大,存在着古地震行为的不协调性。安宁河断层与则木河断层走向不一致、螺髻山的快速隆升以及安宁河断层南侧SN向展布的走滑断层系统等可能是造成安宁河-则木河断层古地震行为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河北怀来黄土窑古地震剖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最近,我们在执行国家地震局下达的延庆—怀来盆地活断层填图任务的踏勘中,于怀来县城西北8公里的黄土窑村发现一古地震剖面(图1)。古地震表现为第四纪断层的形式。在剥露剖面的长11米范围内共有十余条断层,它们的走向为北45°西,倾向南西,倾角60°到近于直立,主断层宽度达2—4米(  相似文献   

12.
河北矾山盆地北缘断层八营段的古地震重复模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通过实测断错地貌面,开挖在探槽以及系统的地层年代采样,推断和揭露出矾出盆地北缘断层八营段9万年来总移量量为34m。经7.5万年来共发生过9次古位移事件。其中大探槽揭露的4次事件分别发生在距今:A,2.8万年;B.1.4万年;C,0.75万年和D,656年(?)左右。该段落古地震地重复模型分为两个阶段:9 ̄1.4万年间符合“时间可推测模型”;1.4万年来以来则为“位称衰减模型”。  相似文献   

13.
14.
古地震学、地震复发性及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25年中,地震地质学家和古地震学家们在确定单个古地震的时间和强度方面取得了重要信息。全球大部分地区,历史地震记录都短于地震轮回长度(发生一次会释放出某个地区长期累积的平均地震  相似文献   

15.
酒西盆地断层活动特征及古地震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2,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室内航片判读和野外调查 ,在酒西盆地发现 3条全新世活动逆掩断层 ,它们全新世以来的垂直活动速率都很接近 ,为 0 18~ 0 2 5mm/a。通过探槽揭露出的 3条断层全新世以来各发生两次古地震事件。根据探槽揭露的古地震年代及断层活动所形成的微地貌特征分析 ,阴洼山断层是独立活动的 ;北大河断层和新民堡断层上的古地震事件在时间上可能非常接近 ,具有丛集特征 ,或者是一次地震事件分别破裂这两条断层 ,但目前的测年手段还无法区别它们是一次破裂事件形成还是时间上非常接近的两次事件所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北京延庆断层崩积物记录的古地震事件释光测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北京延庆西羊房古地震探槽西壁采集的10个崩积物和坡面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细颗粒(4-11μm)多测片的红外释光(IRSL)和绿光释光(GLSL)测年。其中4个样品既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用Daybreak仪器作了测量,也在澳大利亚Adelaide大学物理系用Risφ仪器作测量,其结构基本一致。该探槽剖面见4个断层崩积楔,可视为4次古地震事件的记录。释光测年表明,最新一个崩积楔有可能是公元294年延庆东居庸村6级地震的质记录,大约在1.7-20kaBP或1.724kaBP期间至不有两次强烈地震事件。本文还对比了细颗粒GLSL与IRSL的测年结果。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山西省境内多年来发现的全新世古地震的基本特征,并将其分为七大类和若干种。文章对每种古地震遗迹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9.
老鸦陈断层和地震勘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扼要介绍了围绕老鸦陈断层开展的几次地震勘探工作,认为由此得出“老鸦陈断层是第四纪活动断层”的结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0.
乌鲁木齐西山断裂层组展布于北天山山前断展褶皱系与博格达推覆构造系的转换部位,为盆地向S推覆的构造,由4~5条长度十几公里至近30km的断层组成,其滑脱面埋深约11km。通过地质地貌调查、探槽开挖,结合深部构造特征分析,西山断裂组晚更新世中晚期有明显的活动。断层F1—F3最年轻的2次事件基本都被限制在距今(22.7±5.2)ka和40ka左右。而F4和西山断裂最年轻的事件被距今31.0ka和38.0ka的地层覆盖。这显示西山断裂组晚第四纪活动有分组和组合破裂的特征。断层F4和西山南缘断裂为一组,F1—F3为另一组。坎前堆积地层、断层与堆积地层的切错关系和不同间断面或标志地层在断层两侧的累积位差的突变,是识别地表破裂型逆断层古地震事件的重要标志。降低逆断层古地震识别的不确定性,关键在于识别事件的标志需要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有多证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