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问卷调查统计,对溱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实证研究,归纳总结出溱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亟需解决的问题。结合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旅游资源的特色,对其生态旅游开发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EI理念规划的湿地公园更注重生态保护,可科学地保护湿地和可持续利用湿地,实现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服务价值。以宁德东湖湿地公园的EI生态开发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态环境、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开发等方面对湿地生态开发旅游进行分类定量评价。通过构建基于多因子的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综合评价体系,对各评价因子进行分类计算及定量分析,比较东湖湿地生态环境与其他湿地公园的差异,研究结果可为闽东地区的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规划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观鸟生态旅游开发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观鸟旅游在国内外的发展进行概要梳理之后,分析了杭州湾湿地公园发展观鸟旅游的条件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杭州湾湿地公园发展观鸟生态旅游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现有湿地公园仅对湿地公园个案进行研究,研究结果难以上升到理论高度,探索了利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研究湿地公园。通过对杭州西溪、黄山太平湖和淮北南湖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情况和生态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与比较研究,指出了湿地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生态旅游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山东省生态旅游的热点地区之一,对其开发潜力进行评价可以为该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提供依据.以山东省东营市6个代表性湿地旅游区为研究对象,从资源禀赋条件、旅游开发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和客源市场条件4方面,建立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对6个湿地旅游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这6个湿地旅游区都具有开发潜力,适合湿地旅游开发,其中,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最大;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研究区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思路和战略性对策.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包含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重要湿地等多种类型。基于环保部、国家林业局等公布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及湿地公园相关数据,对广东省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建设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广东省湿地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湿地资源破坏严重、结构不完善、布局不合理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生态旅游以其生态和环保特性成为湿地资源的一种有效的开发方式。在分析湿地生态旅游研究概况和中国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关注视角:关注湿地价值构成;关注湿地生态旅游受益群体;关注湿地生态旅游开发规模;关注湿地生态旅游管理模式。对扎龙湿地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东洞庭湖湿地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是地球上一种很重要的生态系统,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很高的生产力。中国湿地类型多样齐全,东洞庭湖湿地是洞庭湖区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拥有典型的湿地生态旅游景观和湿地动植物资源,东洞庭湖所在地岳阳是湖南两大旅游增涨极之一,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具备了良好的客源基础和前景,但目前湿地范围不断缩小,湿地动植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科学地开发东洞庭湖丰富的湿地旅游资源显得尤其紧迫。在调查评价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该区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提出开发的对策和建议,着重保持生态平衡,改变当地社会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局面,既是防止东洞庭湖现有湿地资源进一步破坏,实现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方法,又是打造湖南旅游强省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吕咏  陈克林 《湿地科学》2006,4(4):268-273
湿地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湿地保护开展较早的国家和地区的通常做法是:选择国际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不同类型的湿地建立保护区或湿地公园,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保护管理措施,建成具有指导性的样板。同时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湿地作为合理利用湿地环境和水禽资源的示范点,借鉴示范点的经验和做法,指导其它湿地的保护管理、合理利用和科研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使整个国家的湿地生态系统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在中国,湿地公园作为新生事物,把湿地恢复、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效地结合起来,已经受到了人们广泛赞誉。湿地公园的发展,为湿地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必将推动湿地整体保护事业的更好发展。通过分析浙江绍兴镜湖城市湿地公园开展生态旅游的巨大潜力,并结合国内外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经验,提出了镜湖城市湿地公园开展生态旅游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家湿地公园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对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成效进行科学、客观和全面的评价对保障其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层次分析法,根据国家湿地公园的特点,提出并建立了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态保护成效、社会成效、经济成效、基本建设成效和可持续性成效5个方面25个指标。以湖南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其建设成效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湖南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效的评价结果为(0.080 7,0.351 6,0.423 3,0.132 1,0.012 4),处于"中"的状态;其生态保护成效、社会成效、经济成效、基本建设成效和可持续性成效的评价结果分别为"中"、"良"、"中"、"差"和"良";地表水水质、旅游人数、科普宣教、科研监测、保护管理设施设备和收入支出比值是湖南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效的主要影响因素。该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其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效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旅游资源评价与湿地资源评价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及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并从客观实际出发,应用层次分析法(AHP),从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三方面着手,构建了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并据此进行计算机处理、排序和检验,提出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等级指标及赋分标准,为科学评价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薛亮  任志远 《湿地科学》2007,5(3):237-242
以西安灞柳湿地公园为例,在综合考虑湿地公园对城市生态安全影响的多种因素下,建立了湿地公园对城市生态安全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层次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建立加权求和定量评价模型,对西安灞柳城市湿地公园建成前后西安市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城市湿地公园的建立使西安市城市生态安全等级由建成前的相对不安全(0.646)提高为相对安全(0.665),这说明城市湿地公园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所在城市的生态安全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为进一步建设生态城市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旅游资源评价与湿地资源评价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及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并从客观实际出发,应用层次分析法(AHP),从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三方面着手,构建了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并据此进行计算机处理、排序和检验,提出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等级指标及赋分标准,为科学评价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城市湿地公园是践行“节约型园林、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公园城市”理念的重要载体。以苏州市虎丘湿地公园为例,系统梳理了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理念: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分期建设、休养生息的建设理念,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管理理念。开展虎丘湿地公园和虎丘风景区一体化区域设计和圈层渐进开发建设模式,采用低干扰的多样化生境营造、低成本维护的植物景观设计等技术,以期为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规划和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湿地公园为例,对湿地公园规划理念、功能区划、景区布局、资源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实现公园保护与开发利用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成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湿地资源开发的有效方式。黑河中游湿地资源丰富,是西北干旱区重要的湿地分布区之一,开展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条件十分优越。以黑河中游湿地即张掖市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态旅游资源条件进行评价;结合生态安全理论,以保护性开发为基础,提出功能分区、生态旅游产品导向和社区共管模式结合的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最后,提出黑河中游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的举措,以期达到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合理开发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实现黑河中游湿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根据湿地恢复学理论,以陕西千湖国家湿地公园为案例,分析西北干旱区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和恢复模式,阐明在西北干旱区发展湿地公园,应以"生态节水"为主,推广低碳运营模式,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湿地是一类特殊的旅游资源,应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在开发过程中必须要进行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计算。本文对阅海湿地公司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做出了系统测算,并提出了旅游调控策略。最后还对旅游承载力这一概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回顾了国内关于城市湿地公园及国家湿地公园的概念,结合目前政府对我国国家湿地公园的界定,提出了建设和规划湿地公园的“三圈四区七层”新理念,并结合东江湖国家湿地公园、莲花湖湿地公园等概念性规划实践,提出了这种理念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20.
游憩机会谱(ROS)是一种有效规划和管理游憩资源的方法,它以游憩需求为导向,依据不同的环境因素对游憩区域进行分类管理。基于游憩机会谱理论,以野鸭湖湿地公园为例,从等相环境质量、游憩活动质量、科普宣教功能和管理质量4个方面构建城市湿地公园游憩机会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环境因子进行重要性分析。建立城市湿地公园游憩机会谱,划分为4种不同类型的游憩机会谱系,以期为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分区的科学规划提供参考,为发挥城市湿地公园的综合效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