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观测蒸發时往往感到用量杯量水注入时,易使蒸發皿內的水动蕩,延長了观测时間,也影响現测的准确度,后來我們想了一个办法,使用漏斗注入水量來現测(漏管口徑約为1.5cm)將  相似文献   

2.
在干旱地区,年降水大部分消耗于地面蒸發,只有小部分成为河川徑流,年徑流系数很小(一般在20%以下),年降水量与年徑流量的关系不密切,干支流年徑流量的相关关系,由于其面積大小相差很多,水文情况不尽相同,各支流每年來水量之比例变化很大,其关系往往也不十分密  相似文献   

3.
索科洛夫斯基和斯品格列尔二氏的“经流站工作大纲”發表于1946年,即战后苏联瓦尔达依水文科学研究实驗站开始大規模重建的第一年。其后,通过徑流实验工作的实践,累積了丰富的經验,苏联国立水文研究所复于1954年制定了“徑流站須知”一書,(周曾盛译,水利出版社出版)作为規范性指導文件?容^起來,“大綱”与“須知”在基本精神上,没有什么不同,但在工作要求上,前者较低,同时也比較灵活一些。例如:“大綱中”將徑流站按工作簡繁分作了兩种类型,并对其中一些较复杂的观测項目(土壤蒸發、入渗等)建议在徑流站开始工作后的第三年才开始進行观测。虽然这些比较灵活的規定,在“須知”中已經不見了,但它对于正在开始進行徑流实验工作的我国的当前情况來說,仍具有一定的指導意义?侍乜赜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文》1960,(4)
徑流测站如果能够同时进行观測地下水位、水温,就可以节省設备和提高工效,根据这个要求和測驗規范規定进行設計和制作此仪器。一、結构及性能整个仪器分三个部分: 1.水温表壳兼水位讯号等接触器(图1): ①頸部圓管:直徑22毫米,长250毫米,用白鉄皮制成,內填橡胶塞以便按装水温表。  相似文献   

5.
《水文》1957,(3)
1.創制者:沙市总站泥沙室2.連通式虹吸管結構及說明(甲)用白铁制成口徑約3公分长约1~2公尺的圓管,和6~12根白铁虹吸管,圓管內具有一橡皮活塞和一根8号鉛絲制成的拉杆,应注意各虹吸管面積的总和应小于白铁圓筒的断面積,用以消除水流不暢的情形。(乙)操作时,事先把水样顺测线测点次序  相似文献   

6.
水文計算     
一、水文計算的目的,內容和途徑在制定一个流域或区域的水利規划时,我們需要摸清这个流域或区域內各个地区的水利资源和水旱灾害的情况,以便确定所应采取的除害兴利措施。在設計水庫、渠道、水电站等水利工程以及鉄路公路的桥梁、涵洞时,我們都需要算出工程地点在未来可能碰到的水文情况,以便确定建筑物的大小和运用方式。水文計算的内容一股包括(1)降雨(2)徑流(3)蒸发(4)暴雨(5)洪水(6)泥沙(7)地下水等項。随  相似文献   

7.
鑽粒鑽進時,送入孔内的水量(冲洗液),是根据鑽頭的直徑和送水係數進行計算的。其計算方法,可按以下經驗公式求得: Q=D·K 式中:Q——孔內送水量(公升/分)。 D——鑽頭直徑(公寸)。 K——送水係數(鑽粒鑽進時為1.5~3,合金鑽進時為7.5~12,魚尾鑽進時為10~15)。上式計算時,在鑽粒鑽進時送水係數的大小的選擇,主要是根據井底鑽粒和岩粉多少,以及孔壁的基固情况而決定。這就是說,井底鑽粒和岩粉多,孔壁基固,送水係數要大,如果鑽粒和岩粉少,孔壁鬆軟,那么送水係數就要小。因此,在實鑽前孔內送水量,就可以按上述公式妥當的進行計算。但是,在實  相似文献   

8.
影响水文测站H~Q关系的因素很多,一般学者和書籍僅論及它受涨落率、迴水、冲淤、結冰、水草等因素的影响,很少介紹区間徑流对測站H~Q关系的影响;虽然,区間徑流对测站H~Q关系的影响可以概括在漲落率和迴水影响之內,但作者檢查長江干流一些測站H~Q关系时,觉得尚有独立分析的意义,特选取1954年万縣、漢口、武穴三站H~Q关系受区間徑流影响的部分,加以分析论証。  相似文献   

9.
在用泥漿進行鑽探時,因为泥漿或水內含有不同程度的砂粒雜質,沉澱在缸套下部,因而泥漿泵的缸套與皮碗磨損很快。必須經常更换缸套或皮碗,才能保持足够的水壓或水量。根據對缸套內徑被磨損部位的分析,AB部份磨損最为嚴重(如圖),因此,我們採用了切削磨損缸套內徑,加大皮碗的辦法來延長缸套的使用時間。其具體作法是:當缸套內徑磨損到一定程度時,將缸套內徑削去一層,削去多少,应根  相似文献   

10.
自從發明了用顯微鏡研究煤的方法之後,我們對於煤的內部組織,獲得了清晰可靠的認識,這種研究的發揚光大,就形成了目前大家所知道的在地層學中新興的一门科學——煤岩學。煤岩學家們多年研究的結果,除鑑定了在煤中保存的許多種植物組織的遺跡  相似文献   

11.
干旱区平原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Ⅰ模型结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干旱地区平原绿洲水土资源利用的特点,建立了以农区土壤水为中心的干旱区平原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散耗型模型考虑了水在不同介质和不同形态之间的交换或转化,并重点考虑人类活动如引水灌溉、地下水的开采等对水平衡的影响。模型把研究区划分为河段、泉井、水库湖泊、农区和非农区五类水均衡模块,水均衡模块之间通过地表渠系、地下水侧渗进行水量交换。应用模型可以对研究区农区、非农区各自的蒸发量、农区向非农区地下水迁移量等干旱区主要水分散耗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治淮委員会今年在淮南丘陵区先后設立了二个徑流实騐站,其中以嘉山縣瓦屋刘徑流实騐站的测騐項目及人力配备較为齐全,是准南丘陵区徑流实騐工作的重点站。这个实騐站設站的目的,是探求在丘陵区特征地形、耕作情形、土地利用的具体情况下,地表徑流的特性和規律,并結合小匯水面積雨洪徑流計算,开展一系列的有关实騐項目,以圖通过实验,解决一般性的以及地区的水文計算中所需  相似文献   

13.
干旱区平原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Ⅰ模型结构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干旱地区平原绿洲水土资源利用的特点,建立了以农区土壤水为中心的干旱区平原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散耗型模型考虑了水在不同介质和不同形态之间的交换或转化,并重点考虑人类活动如引水灌溉、地下水的开采等对水平衡的影响。模型把研究区划分为河段、泉井、水库湖泊、农区和非农区五类水均衡模块,水均衡模块之间通过地表渠系、地下水侧渗进行水量交换。应用模型可以对研究区农区、非农区各自的蒸发量、农区向非农区地下水迁移量等干旱区主要水分散耗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1955年5月,前西南地質局所派屬的511普查隊(現四川省地質局華彈隊)开始由四川雷波沿金沙江一帶溯上,直入凉山境界的地質空白区內进行普查找礦工作。經过全队地質普查人員努力工作的結果,到1955年底,先后在凉山区內的金陽、布拖和宁南一带发現了沉積鲕狀赤铁矿矿床,并于其中尋獲Cheirusus sp.化石,經鑑定証实其时代为中奧陶纪。該礦层的时代层位乃与前郭文魁先生在云南鲁甸、巧家一带所發现的铁質頁岩相当。  相似文献   

15.
煤是一種最標準的沉積礦床,它的生成,簡單地說,是由於內陸湖沼或海洋邊緣逐漸下凹沉積的時候,沉積區的本身或是它的附近有足够的造煤物質来源,積水情况和水流的速度合宜,以及參與泥炭化的細菌作用等也都恰當,就會有煤的生成。如果沒有這  相似文献   

16.
溶液法測流     
《水文》1957,(1)
淮河流域部分山区測站,由于河底塊石累累,地势复雜,当枯水季節水深很淺时,流速仪、浮标均無法应用。在平原区有些小溝洫,枯季水深亦不足一公寸,且河底起伏不平,测流也很困难,这就影响了小区域徑流試驗的精度,为了克服上述困难,决定進行溶液法測流試驗。溶液法测流是苏联的一种先進經驗,掘苏联国立水文学院建議:当流量在每秒0.02~10.0秒公方的范圍內,如不可能用他法測量时,应采用溶液。  相似文献   

17.
前言1958年5月中旬,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格·达·罗斯托莫夫专家在北京和南京华东水利学院等地,作了关于“小流域暴雨徑流計算方法”的报告,对我們启发帮助很大。罗氏是来我国帮助开发华东水利资源和規划中苏国际河流的。他在1931年就提出了“小流域暴雨徑流的計算方法”,在这20多年的时間里,罗氏在苏联南高加索地区搜集了12,000多个暴雨資料(按:苏联南高加索是个暴雨区,罗氏  相似文献   

18.
一、地下水间及其與地表水间的水力聯系。 礦床中含水地層间或其與地表水间若發生了水的補給关系,则常易引起水文地質條件的复杂化;若他們之間沒有發生水的補給關係,则在礦床中雖有許多含水豐富的地層存在,或有較大的地表水流過時,亦可以安全地進行生產。因此必需進行礦床的水力聯系的水文地質勘探工作,以便正確和及時地评价礦床,以免造成浪費或積壓國家資金。如第一銅礦,未進行水文地質勘測工作,在生產中,由於地下水间的水力聯系,使礦坑遭到突然湧水而停止生產。又如某粘土礦在地質勘探階段中,未能相應的進行水文地質勘探,至地質詳細勘探完畢後,再補做水文地質勘探工作,結果發現礦床中的含水層與璋河(常年有水的河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來,祖國的各个方面都在学習苏联先進科学和技術經驗,獲得了很大的成績。在地球物理探礦工作中,应用电法勘探地下水方面,同样獲得了很大的發展和提高。 內蒙古草原缺乏水源,解放以前没人去管,也没有方法去找,所以常常打成了“干井筒”。1955年秋季有关單位为了給今后的內蒙古尋找地下水的工作打下基礎,曾抽派电測人員用电位計進行勘探地下水源的  相似文献   

20.
(一)火山作用的根源火山作用是地質作用的一種形式,任何一種地質作用都需要力來引起,而産生這種力就要有能。能的主要来源有二:(1)是太陽的熱能,引起風化、剝蝕、搬運、堆積等地質外力作用。(2)是地球的內熱,有了地球的內熱,才有火山噴發、變質現象、深成岩作用、和造山運動。因此按照產生地質作用的能的來源來說,火山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