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国产仪器,对APDC/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测定海水中微量铜方法的基本条件,作较全面的研究,在选定的500/15的相比,2%APDC 5毫升,MIBK 15毫升的用量,5分钟的振荡时间,15分钟放置时间等萃取条件和仪器最佳测定条件下,可在较宽的pH范围内,测定0.2-100ppb的微量溶解铜,方法准确度、精密度均可满足微量分析的要求,适用于大批量、大体积水样和多元素联测的海洋调查和常规海水分析。  相似文献   

2.
袁有宪 《海洋学报》1987,9(1):51-55
以Triton X-100为增溶剂,向红亚铜灵为络合剂,将其与还原剂盐酸羟胺和pH为4.5的乙酸缓冲液配制在一起作为试剂载流.内径0.8mm的反应管道长度为140cm,载流流速2.5ml/min,进样体积50μl,检测波长479nm,建立了铜的流动注射分析.铜的线性范围为0-6ug/ml,检出限0.05μg/ml,进样频率可达100样次/h.用于海洋沉积物中微量铜的测定,变异系数为3.3-5.0%,铜的回收率为90-100%.  相似文献   

3.
微量稀有元素矿物中微量成份的测定,常常是分析工作者感到麻烦而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选择了灵敏度较高的苯芴酮光度法,测磷钼杂多酸中钼的间接比色法测定磷,测定下限为10~(-7)克磷。根据钼酸盐与硅酸、磷酸生成硅钼杂多酸和磷钼杂多酸之性质,用乙酸正丁酯萃取磷钼杂多酸,而硅钼杂多酸留在水相。我们试验了磷、硅钼杂多酸形成的酸度、温度。研究了用正戊醇萃取硅钼兰的条件,在有机相中比色,大大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微量矿物中微量磷、硅的连续测定。  相似文献   

4.
通过一次培养、极谱滴定测定研究一次培养过程中叉边金藻细胞渗出物对铜、镉的络合容量及常数的变化;培养介质的营养水平;加入微量营养元素铁、锰和重金属铜对细胞生长和渗出物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次培养过程中,从接种到稳定生长期细胞渗出物的铜络合容量从1.49×10~(-7)mol/dm~3增加到8.34×10~(-7)mol/dm~3,条件稳定常数LgK′_(CuL)从7.57变化到7.11。培养介质的营养水平愈高,单个细胞渗出的有机物量增加,铁明显抑制细胞渗出物的释放,铜在细胞中可容忍的浓度范围内刺激细胞渗出物的释放。  相似文献   

5.
詹滨秋 《海洋科学》1987,11(6):57-61
海洋污染和微量元素在海洋及河口天然循环研究中,微量金属元素的准确测定多年来一直受到科学家们的重视。为了估价环境的污染程度,研究微量金属分布和变化特征以及迁移过程,准确测定海洋中微量金属的背景值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的铜已有许多报导,然而这些方法都是测定沉积物中铜的总量。双硫腙-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测定铜,虽是测定沉积物中生物有效态铜的方法,并已被编入《海洋污染调查暂行规范补充规定》中,但该法因使用分离富集等萃取步骤,操作比较麻烦,同时也会增加沾污的可能性。本方法用灵敏度较高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生物有效态部分的铜,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7.
用不同浓度的铜来处理海带(Laminaria japomca Aresch)雌配子体和幼孢子体中,发现:①海带雌配子体和幼孢子体对微量的铜是很敏感的,在铜浓度为10ppb的情况下,营养生长和发育排卵受到了明显的抑制。②50ppb的铜可以完全抑制海带雌配子体的排卵。③在铜浓度为250ppb的情况下,雌配子体和幼孢子体不能健康生长,而趋于死亡。④海带幼孢子体对同一浓度铜的敏感性高于雌配子体。  相似文献   

8.
铜对海带雌配子体和幼孢子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不同浓度的铜来处理海带(Laminaria japomca Aresch)雌配子体和幼孢子体中,发现:①海带雌配子体和幼孢子体对微量的铜是很敏感的,在铜浓度为10ppb的情况下,营养生长和发育排卵受到了明显的抑制。②.50ppb的铜可以完全抑制海带雌配子体的排卵。③在铜浓度为250ppb的情况下,雌配子体和幼孢子体不能健康生长,而趋于死亡。④海带幼孢子体对同一浓度铜的敏感性高于雌配子体。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海洋生物中的铜、镉,一般都是在酸性介质中进行。实验发现,在酸性介质中(pH为1.5—2.5),用悬汞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生物体中的铜、镉时,铜峰不太理想,往往影响了重现性和准确度。经过实验对比,本文提出采用硝酸-过氧化氢消化,制成1%盐酸溶液,而后在柠檬酸三铵-乙二胺介质的弱碱性条件下(pH为7.5—8.5)进行测定铜、镉,这样可以使得铜的溶出峰得到改善,重现性和准确度都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东海间隙水中若干微量金属离子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沉积物中间隙水的元素分析测定,我国研究得不多,特别对于间隙水的微量金属元素测定就更少。六十年代初期,有人用压取法分析测定了沿岸及海湾间隙水中的几种常量元素及营养盐,但收集的资料是零星的,且方法也不够完善。  相似文献   

11.
铜对海洋生物毒理学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元素是人类和海洋生物必需的微量金属元素之一,对于海洋生物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但过量的铜也对海洋生物造成危害.本文归纳了近几年国内外学者采用不同铜源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毒理机制研究的相关资料和实验结果;总结了海洋生态水环境、养殖环境等标准中铜元素的限量以及检测方法;并在主要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富集过程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层析分类一气相色谱法分析天然水中的石油烃、多氯联苯等有机污染物,本法主要是用有机溶剂萃取、回流、层析柱分离和气相色谱测定的方法.该法不仅适用于各种类型微量有机污染样品的分析,而且能以此来评价所测区域的有机物污染状况,同时对于水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激光荧光法快速测定海水中微量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常用分光光度法和固体荧光法测定海水中微量铀。这两种方法的缺点是用样体积大、需要进行冗长的分离和富集步骤。1978年,罗宾斯[1]曾用一种名叫弗拉伦(Fluran)的铀荧光试剂,在以氮分子激光器为激发光源的UA-3型铀分析仪上,不经任何分离与富集步骤,直接测定了天然淡水中微量铀,检测限达0.05 ppb,由于此试剂抗干扰性能不够强,未见有人用它直接测定海水中微量铀.  相似文献   

14.
离子交换法广泛用于微量组成的分离富集,特别是用于测定海水中的微量元素已众所周知。近些年来,由于螯合离子交换树脂(以下简称螯合树脂)的研制和发展受到人们普遍重视,并且较快地应用于对一些复杂组分的分离和分析。由于海水中的化学组分非常复杂,对海水中微量成分的分析,若采用共沉淀、溶剂萃取、离子交换、电解和泡沫浮选等  相似文献   

15.
C18SEP-PAK反向液相色谱在海洋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杰  洪华生 《海洋学报》1991,13(5):657-661
本文简述了C18SEP-PAK微型色谱柱的反向液相色谱技术在测定海水中微量有机物、微量金属和金属有机络合物等方面的应用。C18SEP-PAK反向液相色谱技术和其他仪器的联用,为海水微量元素形态的测定开辟了新的简便,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锌(卷)-镉法测定天然水中的硝酸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硝酸盐的测定方法很多,目前常采用镉-铜法和锌-镉法[2]。镉-铜法还原率高,无盐误差,为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测定硝酸盐的标准方法[3],但测定速度较慢,还原柱的前处理工作较为繁琐。锌-镉法测定硝酸盐简便快速,但其还原享受盐度影响很大,在淡水中其还原率仅为20%左右。于志刚等[1]发现锌-镉法在盐度10~75时还原率保持恒定为74%,从而采取向样品中加入固体海盐的方法来消除盐误差,获得较好结果。但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振荡采用往复式振荡器,体积庞大不适合现场操作。作者采用超声波振荡法,并对试验条件进行了改…  相似文献   

17.
程德温 《海洋科学》1987,11(4):69-70
偶氮双安替比林是钙的灵敏显色剂。华东师大化学系合成了间磺酸基偶氮安替比林,并用于铁矿石中微量钙的测定,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采用他们合成的具有相同特性的间氯偶氮安替比林,测定了海水、氯化钠和氯化钾等样中的微量钙,亦获得满意的结果。该法灵  相似文献   

18.
陈春华 《海洋学报》1997,19(5):69-75
本文对用半微分极谱阳极溶出技术与预平衡络合滴定的方法测定海水表现络合容量出现的异常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数据处理改进的方法。在理论和实验上对表观络合容量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论证。通过对Cu、Pb、Cd表现络合容量的测定,分析确定铜作为测定表观络合容量时络合滴定参考金属的合理性。海口湾海域海水的表现铜络合容量变化范围为166.4~320.0nmol/dm3,平均值为240.9nmol/dm3,最高值出现在生活污水排污口,其他各站平面分布较为均匀;条件形成常数变化范围为3.46×10 ̄7~4.76×10 ̄8,平均值为1.7×10 ̄8.根据铜离子与海水中的有机络合剂的1:1络合模型及生物致毒游离态铜离子浓度的限制值,估算了海口湾海域海水对铜的自净容量,指出海口湾海水陆源排入铜浓度达7.43μg/dm3,仍对生物生长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石墨中微量钼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萃取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测定超细石墨中微量钼,对石墨样的预处理方法、萃取介质酸度、萃取剂的组成及用量等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该方法测定石墨样品的微量钼的灵敏度为5μg/L。干法回收率95 .3 % ,显法回收率为98 .1 % 。  相似文献   

20.
1967年以前,虽然测定海水中硝酸盐的方法很多,但都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方法不是对低浓度硝酸盐的水样不够灵敏,就是受海水中其它组份干扰比较严重,或者测定步骤太繁,太费时多。Riley曾对这些问题进行过较详细的评论。1967年Wood和Armstrong等提出镉—铜还原法测定海水中硝酸盐的方法,由于该方法回收率高(99±1%),简便快速,成为测定海水中硝酸盐的例行分析方法。 不少作者对此方法做了改进。近来Gardner等为了简化分析操作,提出采用镉(丝)——铜还原硝酸盐的自动分析,仅需要几毫升水样即可。我们使用wood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