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引言1982年6月16日甘孜发生M=6.0级地震以来,四川省内已四年无M≥5.0级的地震.这样长时间的平静是否意谓着异常?对这一多方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地震活动的历史记载进行探索对资料的取用按以下约定:1)地区范围:对南北地震带的分段有多种意见.通常对南北带中段有以下不同的划定法:(1)四川省行政区范围内105°E以西部分;(2)27°~34°N,99°~105°E这个范围;(3)27°-33°N,99°-105°E所定的范围连同小江带北段及永胜、华坪地区,在文献[1]中年最大震级分布拟合表明第二种划定法比起(1)与(3)更符合地震活动的某些内在规  相似文献   

2.
《四川地震》1990,(2):49-64,T002
1989年6月9日22时46分四川省石棉县安顺场发生5.2级地震。仪测震中:北纬19°16.4′,东经102°13.2′,宏观震中:北纬29°15.6′,东经102°15.5′,震中烈度Ⅶ度。它发生在1986年度地震重点监视区的中段,是石棉附近1951年3月16日5.1级地震后,38年来的第一次 M≥5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地震局立即组成包括雅安地区行署地震办、石棉县地震办、姑咱地  相似文献   

3.
1、1982年6月16日7时24分,在四川省甘孜县发生了6级地震。微观震中为北纬31°50'',东经9°51''。宏观震中在甘孜县下扎科公社麦玉弄村附近,即北纬31°52'',东经99°45''。震源深度17公里。震中烈度Ⅶ度强。  相似文献   

4.
张毅光 《内陆地震》1992,6(2):202-205
0 前言 1990年6月14日北京时间20时47分19.7秒,原苏联斋桑地区(东经85°03′,北纬48°06′),发生7.3级强烈地震;8月3日17时15分,该地区(东经84°43′,北纬48°29′)又发生6.8级强烈地震;随后10月25日7时38分16.7秒在乌苏发生5.2级、7时46分59.6秒又发生5.0级地震;11月12日,原苏联伊塞克湖又发生6.7级地震。1991年6月6日16时16分,和静县北部阿拉沟附近发生5.2级地震;9月18日乌鲁木齐东南发生4.5级地震。这几次地震前,21号井温泉动水位和温泉温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短临异常。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四室提供的资料,2000年6月份首都圈地区(38.0°~41.0°N,113.0°~120.0°E)共发生ML≥2.0地震16次,其中ML≥3.0地震4次(见表1).6月25日14时39分发生在陡河的ML 4.4地震是本月最显著的事件,本月地震频度明显高于上月,震中主要集中在首都圈东部和西部,首都圈中部较为平静.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四室提供的资料,1999年6月份首都圈地区(38.0°~41.0°N,113.0°~120.0°E)共发生ML≥2.0地震16次,其中ML≥3.0地震1次(见表1).6月14日22时发生在钱营的ML3.0地震是本月最显著的事件.本月地震频度与上月相比,明显减少.震中主要分布在首都圈西部和唐山余震区,中部相对较为平静,应县地震已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7.
1993年6月份华北地区(33°—42°N,111°—125°E)共发生M_L3.0地震7次,其中最显著的事件是1993年6月26日太原发生的M_L4.5地震(见下表)。地震活动水平仍然偏低。  相似文献   

8.
1990年6月14日北京夏令时21h47min在北纬48°、东经85.1°(斋桑湖)发生M_s=7.3级地震,震源深度14—19km。6月15日我局有关领导和科技人员赶赴境内地震现场进行监视考察。这次地震使新疆北部哈巴河、吉木乃、和布克赛尔三县部分房屋倒塌、损坏。境内最大烈度为8度。 这次大地震发生在过去地震频度和强度都不高的斋桑湖地区,1970年以来,该区至哈巴河、布尔津一带发生3级以上地震20次,1982年3月20日发生的5.0级地震为最大。斋桑湖  相似文献   

9.
根据历史记载,对吉林北缸窑地震进行了调查研究。确定了该地震的地震参数:地震发生于1937年6月11日1时56分10秒;震中N44°12′,E126°39′;震级为5级。  相似文献   

10.
根据甘肃地震台网测定,1982年6月8日17点40分49.6秒在北纬37°40'',东经102°34'',即武威县上坊寺一带发生一次4.0级(Ms)地震。震中区听到地声,有感强烈,人们惊逃户外,个别干垒土坯墙摇倒,上坊寺林扬路连陡坡塌方。  相似文献   

11.
据我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测定,1978年6月12日16时11分13秒(北京时间)在日本本州岛东部,即北纬38.3°,东经142.6°处发生了 Ms 7(1/4)级地震。现根据截止到6月29日的日本等外电报纸对此次地震的有关报道综合汇编如下(其中所提烈度均为日本七度烈度表)。  相似文献   

12.
1982年12月28日15时30分04秒在我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县普文公社发生了一次M_s=5.4级地震,微观震中位于:东径101°00′;北纬22°19′(根据昆明台测定)。经考察得出,宏观震中位于普文农场三中队附近,地理座标是:东径101°02′,北纬22°17′。极  相似文献   

13.
1990年6月21日凌晨伊朗西北部发生强烈地震。应伊朗德黑兰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邀请,国家地震局派出6人考察组于7月5日前往伊朗地震现场进行考察。 这次伊朗地震是自1976年唐山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大陆地震,据德黑兰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报告,该地震称西北伊朗地震,于当地时间6月21日0时30分发震,震中位置为东经36°49′、北纬49°24′,位于吉兰省鲁德巴城(Rudbar City),在德黑兰西北200多公里,震级为里氏7.3级,造成了4万人死亡,10万人受伤  相似文献   

14.
1987年1月24日新疆乌什县英阿瓦提西北约十公里处发生较大中强地震,其简况如下: 一、地震参数发震时刻:16时09分18秒(北京时间)震级:Ms=6.4级(全国台网)仪器震中:北纬4°26.5′,东经79°17.5′宏观震中:北纬41°26′50″,东经79°17′40″震源深度:10—12公里  相似文献   

15.
1978年9月16日伊朗霍拉桑省塔巴斯地区发生强烈地震。据我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测定:这次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2.4°、东经54.7°;发震时刻为北京时间9月16日23时35分35秒,震级为里氏7.7级。这次地震造成了伊朗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极大损失。现将外电、外刊对此次地震的成因机制、震源参数、灾情等的报道和评论综合汇编如下:  相似文献   

16.
1 地震基本参数发震时刻:1992年8月17日04时16分。震中位置:微观震中在墨竹工卡县尼玛江热乡北(北纬30°00′,东经91°54′);宏观震中在墨竹工卡县羊日岗乡脚岗村(北纬30°00′,东经91°58′)。震级:M_3=5.1。震中区烈度:Ⅶ度。震源深度:h=14公里  相似文献   

17.
1992年4月份在首都圈(38.5°—41.0°N,113.0°—120.0°E)范围内,共发生 M_L≥2.0地震17次,其中2.0—2.9级地震16次。震级最大的是4月24日渤海 M_L3.0地震。地震活跃地区主要集中在唐山、大同两个老震区。参见下表。  相似文献   

18.
1999年震情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全球地震活动概况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 ,1 999年全球发生 7级以上地震 2 1次 (表 1 ) ,最大地震为 8月 1 7日土耳其 7.8级地震 ,其次为 9月 1 6日台湾南投 7.6级和 1 0月 1日墨西哥南部沿海 7.6级地震 (图 1 )。  表 11999年全球 7级以上地震目录序号月日时 分 秒纬度经度地点     震级0 10 2 0 70 5 47 49.7 12 .1°S 16 7.0°E新赫布里底群岛北 7.20 2 0 30 82 0 2 5 48.45 2 .2°N 15 8.2°E堪察加 7.30 30 32 0 18 47 48.2 5 1.4°N 177.9°W阿留申 7.00 40 40 5 19 0 8 0 3.80 4.8°S 15 0 .7°E巴布亚几内亚 7.…  相似文献   

19.
在地震孕育过程中,由于应力的集中、积累,导致岩石介质磁性发生变化,即产生震磁效应。研究表明地磁短周期变化与地震发生前后出现的地磁扰动关系密切,不同频率的电磁感应场,携有不同频率电磁波穿透深度地层的介质信息。对地磁扰动场信息进行提取,计算,分析,可以获得与其相关的地震前后地磁场的变化特征。1997年1月21至4月16日,新疆伽师地区(76.6°~77.2°E,39.3°~39.8°N)发生了强震群活动,6级以上地震7次,5级以上地震4次。随后在5月17日,6月24日又分别发生两次5级地震。该震群活动6级地震时间间隔短、分布范围小,仅在3个月的时间内,连…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提供的资料,1999年6月份华北地区(33.0°~42.0°N,111.0°~125.0°E)共发生ML≥3.0地震10次(见表1),无ML4以上地震发生,22日13时43分发生在牟中的ML3.8地震是本月最显著的事件,华北西部(116°以西)地震活动保持以往的水平,华北东部(118°以东)的地震活动水平有所减弱,而华北中部,相对较为平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