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应用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方法和Gresens方程,研究了小青山铜(金)矿区交代成因钠长石岩,区分出了两类不同原岩性质的钠长石岩。A类钠长石的原岩为绢云母千枚岩,它们的ΣREE为30.13~101.09,ΣCe/ΣY=1.8~7.8,δEu=0.23~0.91,稀土配分曲线为右倾型;R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强烈亏损。B类钠长石岩的原岩为辉长岩,它们的ΣREE=29.06,ΣCe/ΣY=2.04,δEu=0.93,配分曲线为平坦型,大多数微量元素均为负异常。两类钠长石岩形成过程中K2O、Fe2O3、FeO及MgO等带出,Na2O及SiO2带入。  相似文献   

2.
浙西石炭纪层状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浙西石炭纪地层中存在与地层整合产出的层状硅质岩。硅质岩中FeO、MnO、TiO2、Al2O3、MgO、CaO、Na2O、K2O等含量相对较高,富集As、Sb、Bi、Au、Ag、Ga,Fe2O3/FeO、SiO2/Al2O3、SiO2/(Na2O+K2O)、SiO2/MgO比值较小,稀土元素总量低,Ce弱负异常,重稀土相对富集,包裹体富含气相组份CH4、CO2、N2、CO、H2,具热水沉积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在Fe—Mn—(Ni+Co+Cu)三角图及SiO2—Al2O3、SiO2—Fe2O3图上均属于热水沉积硅质岩。硅质岩中硅、氧同位素也显示其热水成因之特点。硅质岩的硅同位素和稀土元素Ce/Ce※值表明本区层状硅质岩主要是在浅海环境下沉积的。硅质岩的形成温度较高,为98℃~152℃  相似文献   

3.
翟世奎 《矿物学报》1995,15(3):360-364
在冲绳海槽海底浮岩的蚀变中SiO2和Na2O相对含量明显减少,而Fe2O3、TiO2、CaO、MgO、CO2、MnO和P2O5含量则明显增加;Al2O3、K2O、FeO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蚀变作用导致了赤铁矿、针铁矿和非晶质Fe、Mn氧化物和绿泥石等粘土矿物的生成。多数微量元素的含量在蚀变样品中增加,尤其是Cr、Co、Xc、As、Br、Rb和Th。除Nd外轻稀土元素含量增加,大部分重稀土元素含量减小  相似文献   

4.
对辽西阜新地区晚太古宙韧性剪切变形变质岩石岩石学,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的研究表明,在中地壳环境下的韧性剪切变形变质进程中,岩石中的元素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主要表现为随变形强度的增加SiO2,Na2O,Zr等组分规律性减少,而Al2O3,CaO,FeO,MgO等常量元素、稀土元素以及Ba,Cr,Sr,Ni,Rb等微量元素规律性增加,本文认为剪切变形变质岩石的成分变异不仅仅是流体作  相似文献   

5.
BACKANALYSISOFCOMPLEXENGINEERINGSYSTEMTXBACKANALYSISOFCOMPLEXENGINEERINGSYSTEMSHanBeichuanInstututeofGeology,AcademiaSinica,Be...  相似文献   

6.
一个古元古代A型流纹岩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于津海  王德滋 《地球化学》1998,27(6):549-558
山西吕梁群流纹岩是一个古元古代的弱碱性火山岩,它具有高SiO2,Na2O+K2O和Zr,Ga等高场强元素和高FeO^*/MgO,Rb/Sr和Ga/Al比值,以及低CaO,Sr和Eu/Eu^*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于A型花岗质岩石。它形成于大陆边缘裂谷环境,化学成分及同位素特征为高εNd(t)值,低(^87Sr/^86Sr)i值,表明流纹岩的原始岩浆由下地壳晚太古代变质岩受裂谷岩浆和热流作用的影响部分  相似文献   

7.
银厂坡银矿床碳酸盐化蚀变作用与银的矿化富集在空间上紧密相伴,这种蚀变作用导致矿石与围岩中组分有明显差异。本文通过定量计算阐明组分之间的迁移方向;计算表明在银的原生富集过程中,常量组分的带入与带出最不明显;而微量组分Ag和Cu、Pb、Zn、As、Sb、Cd、Ge带入围岩明显。在银的次生富集过程表现为Ag和Cu、Pb、Cd、Ga、Ge、REE、AlO3、Fe2O3、MnO、K2O、P2O5的强烈带入,以Al2O3、Fe2O3、K2O、P2O5带入强度最大,这是由于CaO、MgO被淋滤,体积亏损造成强烈带入的假象,而As、Sb、Zn、V、Cr、Co、Ni、CaO、MgO为自围岩中带出组分,以CaO、MgO带出强度最大。REE除原生富集的弱蚀变白岩→矿化白云岩表现为带出外,其余原富集过程均表现为带入围岩。造成组分发生迁  相似文献   

8.
对辽西阜新地区晚太古宙韧性剪切变形变质岩石岩石学,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的研究表明,在中地壳环境下的韧性剪切变形变质进程中,岩石中的元素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主要表现为随变形强度的增加SiO2,Na2O,Zr等组分规律性减少,而Al2O3,CaO,FeO,MgO等常量元素、稀土元素以及Ba,Cr,Sr,Ni,Rb等微量元素规律性增加,本文认为剪切变形变质岩石的成分变异不仅仅是流体作用的结果,而且与剪切变形变质过程中的体积亏损相关。  相似文献   

9.
嵩山A型花岗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环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薛良伟  尉向东 《岩石学报》1996,12(1):137-144
从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REE等方面讨论了嵩山古元古代钾长花岗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这些岩体属于A型花岗岩,其SiO2、K2O、K2O/Na2O、F、Ga、Hf、Rb、Y、Co、Ga/Al、REE高,Al2O3、MgO、CaO、Na2O、Ba、Sr、V、Th低,Eu为0.15~0.27,A/CNKM<1.10,这些岩体是与古元古代熊耳群火山岩相伴生的钾质侵入岩,两者均形成于非造山的大陆裂谷环境,表明华北陆台南缘在古元古代晚期处于拉张的非造山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0.
CONCEPTIONSOFHEAVYFLOODSCAUSINGLAND┐SLIDE/SLIDETherearemanydisasters/hazardsoccuringontheearth’ssurface.Theseeventspresenteda...  相似文献   

11.
地表微量元素含量对环境及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1:20万区域化探资料,研究了微量元素在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的分布,明确了元素含量在水系沉积物中基本能反映土壤中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通过研究微最元素含量分布对人体健康及农作物的影响,确定了Γ、Cu、Sn、MgO、Be、Mn、Ni、Sr、Cd等元素过剩或缺乏与地方病的关系,明确了Zn、Cu、Mo、P、K_2O、Mn等元素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对区内与地球化学环境直接有关的疾病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1:20万区域化探资料,研究了微量元素在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的分布,明确了元素含量在水系沉积物中基本能反映土壤中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通过研究微最元素含量分布对人体健康及农作物的影响,确定了Γ、Cu、Sn、MgO、Be、Mn、Ni、Sr、Cd等元素过剩或缺乏与地方病的关系,明确了Zn、Cu、Mo、P、K2O、Mn等元素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对区内与地球化学环境直接有关的疾病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胶东蓬家夼金矿区钾玄质煌斑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4  
程小久  程景平 《地球化学》1998,27(1):91-100
胶东蓬家夼金矿区钾玄质煌斑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成分上具有高碱富钾,高铝低钛,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强烈富集及相容元素(Cr,Co,Ni)明显亏损等特点,钾玄质岩浆是由富集地幔通过批式部分熔融作用产生的,而且其原始岩浆在上升和侵位过程中存在橄榄石和辉石等矿物相分离结晶,并伴有陆壳物质的混染,本区煌斑岩具有与陆弧有关的钾质火成岩类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可能与燕山期伊泽奈崎洋向中国东部大陆下的俯  相似文献   

14.
对珠江口和南黄海近海海域10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中67种元素进行分析,试图揭示两海域近海表层沉积物中主要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包括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并通过两海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初步探讨近海沉积环境特征。通过总结两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可以发现,近海海域总体上以陆源沉积为主,除Ca和Sr之外,大多数元素表现出明显的亲陆性。珠江口海域和南黄海海域沉积物元素含量的对比研究显示,前者相对富集As、Cd、Hg、Sb、Sr、Ca、Rb、C,后者相对富集Al2O3、Zr、Hf、Sc、Rb、Ga、Cs、V、Co、Cr、Cu、Mn、Ni、K2O、Na2O、B、Ba、I等。与上地壳相比,Ag、As、Bi、Hg、Li、N、Pb、Sb、Se、Cl、Br、I在两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均发生明显富集;Mo、Sn均呈现分散趋势;Sr、CaO在南黄海海域明显贫化,K2O、Na2O、Ba则在珠江口海域表现出贫化;其他元素与上地壳元素丰度相近。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了广东韶关地区某些有矿、矿化和无矿花岗岩在造岩组分、成矿元素钨、微迹元素及其成岩时物理化学条件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提出K/Na比值、全岩和黑云母的H_2O~+含量、岩体钨丰度及钨随岩浆结晶分异过程的富集程度、黑云母WO_3含量、微迹元素(Mo、Cu、Ag、Bi)的丰度和统计参数、岩体形成过程中压力、氧化条件的变化等特征均可作为评价该区燕山期花岗岩类含矿性的地球化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湖北鸡冠咀隐伏铜金矿床勘查地球化学概念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崇民  徐外生  庞庆恒 《物探与化探》1996,20(3):189-197,172
文章据鸡冠咀铜金矿床的岩石、矿石等介质中元素的分布,阐明了该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确定了与矿床有关的指示元素和元素的分带序列。应用矿上和矿下元素组累乘比值从上至下的递减规律,建立了异常的评价指标,制定了该矿床勘查地球化学异常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7.
新疆三塘湖盆地晚古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新疆三塘湖盆了的早石炭世玄武岩类岩石,具有Al2O3含量高,铁含量低,TiO2含量低,大离子亲石元素及轻稀土元素富集的钙碱性系列特点,利用图式差别表明,该区在早石炭世入于岛弧的的构造环境,早二叠世安山岩的岩石化学特征,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丰度具碱系列中的高钾造山安山岩特征,与安第斯活动大陆边缘安山岩的元素特征相似,证实三塘湖地区在早二叠世时期处于西伯亚利亚板块活动陆缘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8.
加积型红土是中国南方第四纪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陆相载体,其沉积母质显示风成特性,后期经历较强的化学风化。为了明确加积型红土的物质来源,并减弱风化效应对其物源信息的影响,本文提取了庐山北麓JL红土剖面(厚18.46 m)部分样品的粉砂组分(4~63 μm),分析其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并通过元素比值及物源判别指数等方法讨论其蕴含的物源信息。结果显示:1)粉砂粒级化学组成中SiO2、Al2O3和Fe2O3三者的含量可达84.29%,K2O、Na2O、CaO和MgO四者含量仅1.30%,与全岩相比SiO2含量增高,Al2O3和Fe2O3含量明显降低,风化指数CIA值(74.02%)明显低于全岩样品(85.00%);微量元素中,粉砂粒级相对全岩Cu、Zn、Rb、Sr、Cr、La等含量降低,Y、Zr含量则略高。2)Na2O/Al2O3与K2O/Al2O3及Na2O/K2O与CIA的散点图中,粉砂粒级样点间的集聚程度明显降低,暗示风化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此外以洛川黄土和长江河漫滩沉积物为端元的物源指数计算表明,全岩样品消除粒级效应后的物源指数(PIw)与粉砂粒级物源指数(PIfs)吻合度较好,进一步验证了粉砂粒级地球化学特征在削弱风化效应方面的有效性。3)JL剖面上部黄棕色土的PIfs值为0.45,物源上更接近北方黄土,剖面中下部的网纹红土PIfs值为0.57,物源更接近长江沉积物。结合TiO2/Al2O3、Zr/Y、Hf/Ti等元素比值,JL剖面自下而上近源物质的贡献略有减少,远源物质的贡献则趋于增加,这可能意味着晚第四纪以来东亚冬季风不断增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云南姚安碱性杂岩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云南省姚安碱性杂岩体的K-Ar年代学、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Sr、Nd、Pb同位素组成等进行了综合研究表明(1)该碱性杂岩体的岩性从超基性、基性、中性到酸性;(2)各类型岩石化学成分均富碱(Na2O+K2O=6.6%~11.6%)、高钾(K2O/Na2O>1)和富钙(CaO=0.3%~12.5%);(3)微量元素富集Rb、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贫Zr、Nb、Ta等高场强元素(HFSE)。稀土元素富集LREE和正负铕异常不明显;(4)Sr、Nd、Pb同位素特征一致显示姚安碱性杂岩体的源区为EMⅡ型富集地幔,EMⅡ型地幔端元代表了与壳幔再循环相联系的交代成因富集地幔源;(5)岩体形成于陆内非造山的张性构造环境;(6)岩体的形成与古特提斯造山带的演化、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以及进而产生的强烈陆内变形及大尺度新生代走滑断裂这些大的构造事件无论在时间、空间和机制上都有着密切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20.
甘肃北山白山堂铜矿外围找矿靶区地球化学评价方法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北山白山堂铜矿及其外围,以1:20万营盘幅区域化探数据为基础,探讨了综合利用富集贫化两类指标形成的正、负异常圈定找矿靶区并进行靶区评价的可行性示范研究。结果表明,在1:20万区域尺度上,已知白山堂铜矿产出位置出现了成矿元素(Cu)及伴生元素(Zn、Au、Ag、As、Sb、Mo)、常量组分(Fe2O3、MgO)的正异常和亲石分散元素(Ba、Sr)、常量组分(Al2O3、Na2O)的负异常,构成白山堂铜矿整体异常结构模式。以是否出现异常结构模式为标准,利用岩石裂隙充填物测量或岩屑测量结果,对白山堂铜矿外围出现的地球化学异常成矿前景进行了评价。根据示范研究结果认为,利用异常结构模式进行找矿靶区评价是行之有效的,较单纯利用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异常进行靶区评价证据更系统、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