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光福 《地质科学》2009,44(1):347-348
谢窦克研究员,1935年5月生于江西九江,祖籍四川省内江市.1956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曾先后在地质部北京地质研究所(1956~1961)、安徽省地质局地质研究所(1961~1962)和国土资源部(原地质矿产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1962~2001)工作.2001年至今为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科学顾问.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的前身是1958年8月9日经中共北京市委工业部、中央地质部批准成立的北京市地质局,曾隶属于国家地质矿产部。2000年7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地勘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正式划归北京市人民政府管理,是负责管理本市地质勘查工作的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正局级)。所属主要地勘单位有: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北京市地质研究所、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北京市地热研  相似文献   

3.
吴磊伯     
著名地质学家吴磊伯,湖南临湘人.1938年北京大学(西南联大时期)地质系毕业后,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助理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50~1951年,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1952~1953年任长春地质学院教授、矿物教研室主任、地勘系和物探系副主任.1953~1955年,先后任地质部资料局编译室主任、地质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1956年起到地质部地质力学研究所工作,曾任副所长,兼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副主任等职.他还是  相似文献   

4.
地质部门的遥感地质工作是在一九七八年上海地质会议将遥感技术列为我部重点发展的五大新技术之一以后普遍开展起来的.几年来,在原地质部区调局和物探、石油、水文地质等专业局的领导下,不论在组织机构、人员培养、技术装备方面,还是在普及推广遥感技术、扩大应用效果方面都做了许多工作.特别是在一九七九年关于建立遥感地质站的决定、一九八○年遥感地质站工作汇报会、制订“应用遥感图象进行1:20万区调的技术要求(试  相似文献   

5.
李鄂荣  王根元 《地质论评》1980,26(4):367-367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于1980年4月11日在北京召开第二次筹备会,宣告正式成立。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地质部书刊编辑室、武汉地质学院、湖北省地质局、地质博物馆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情报研究所及科学出版社,地质出版社、全国地质图书馆  相似文献   

6.
由地质部下达,山东省地质局、长春地质学院、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北京市环境保护研究所、济宁市环保局参加的《山东省济宁市地下水水质模拟及其污染趋势预测试验研究》科研项目,经过全体参加人员三年多来的努力奋斗,刻苦攻关,已经正式向国家提交了研究报告,最近有关部门约请水文地质界著名专家、学者以及科研、生产单位的代表四十余人,在山东济南召开了该项目的  相似文献   

7.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2012,(1):F0002-F0002
郑绵平院士 男,汉族,1934年11月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著名盐湖学家和矿床学家,中国盐湖科学研究及其盐湖矿产资源开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57年被分配至地质部矿床地质研究所,1987年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8.
简讯     
区域地质测量工作会议不久以前,在沈阳召开了东北、华北两区地质部系统区域地质测量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东北、华北两区的六省(自治区)地质局,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两区的地质科学研究所以及其它单位的代表。会议听取了地质部地质科学院朱效成副院长关  相似文献   

9.
(一) 11月5日—12日,华北地质科学研究所在河北省蓟县召开了蓟县震旦系现埸会议。全国有关省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等27个单位的8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华北地质研究所、地质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河北省局区测队分别介绍蓟县震旦系剖面研究成果。第二阶段:采用系统和重点参观相结合的方法组织现埸地质参观。代表们由  相似文献   

10.
在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指导下,为切实加强地质科学研究,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项目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原地质部决定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地质局的地质研究所合并,于1962年10月在西安成立了地质部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1982年5月更名为地质矿产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相似文献   

11.
耿元生 《地质论评》2022,68(5):2022092004-2022092004
原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和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都曾为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但是,在1949年以前总体地质人员少、部门分散。为解决解放初期矿产资源紧缺和地质人员短缺的矛盾,1950年8月经政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及其领导下的矿产地质勘探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开始了地质界一元化的机构改革。1951年5月7日新成立的三个机构开始运行,在运行初期实行地质研究人员的双重身份制度,即在矿产地质勘探局为技正,在研究所为研究员。1952年6月初步确定了各单位内设机构和人员,同时各专业地质队陆续成立,开始了人员的再次分配。1952年8月地质部成立,矿产地质勘探局,逐步转变为地质部的不同部门,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全面接受地质部的领导。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在这次变革中人员被分散到新成立的三个部门和有关单位,原来的内设机构被彻底分解,事实上被撤销。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以调查为本、调查与研究紧密相结合的研究风格和特色,在解放初期,不论是矿产地质勘探局还是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都围绕国家急需的矿产资源开展工作,都谈不上与中央地质调查所的机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2.
欣逢沈其韩院士从事地质工作 60周年及 80华诞 ,我谨代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向他表示热烈的祝贺。沈其韩先生 1 92 2年生于江苏省海门县 ,1 946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1 946~ 1 949年在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新中国成立后 ,历任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技术员 ,地质部湖北大冶 42 9队和山西垣曲 2 1 4队工程师、副科长、技术负责 ,地质部地质 (矿产 )研究所副主任工程师 ,青海研究队队长、铁矿和铁铜研究队副队长、研究室负责人 ,地质矿产部地质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所长等职务 ,并担任中国地质学会第 3 3、3 4及 3 7届…  相似文献   

13.
耿元生 《地质论评》2023,69(1):316-338
原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和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都曾为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但是,在1949年以前总体地质人员少、部门分散。为解决解放初期矿产资源紧缺和地质人员短缺的矛盾,1950年8月经政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及其领导下的矿产地质勘探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开始了地质界一元化的机构改革。1951年5月7日新成立的3个机构开始运行,在运行初期实行地质研究人员的双重身份制度,即在矿产地质勘探局为技正,在研究所为研究员。1952年6月初步确定了各单位内设机构和人员,同时各专业地质队陆续成立,开始了人员的再次分配。1952年8月地质部成立,矿产地质勘探局,逐步转变为地质部的不同部门,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全面接受地质部的领导。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在这次变革中人员被分散到新成立的3个部门和有关单位,原来的内设机构被彻底分解,事实上被撤销。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以调查为本、调查与研究紧密相结合的研究风格和特色,在解放初期,不论是矿产地质勘探局还是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都围绕国家急需的矿产资源开展工作,都谈不上与中央地质...  相似文献   

14.
水利部于1957年12月3日召开了地质勘测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北京、黄河、长江、淮河等水利设计院,各省(自治区)水利厅(局)的地质、钻探、化验的负责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代表,并邀请了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力部水力发电总  相似文献   

15.
罗马尼亚地质工作管理有几次变动.1971年以前为地质委员会;1971~1981年改为矿业、石油、地质部;1981年以后分设矿业部、石油部、地质部.地质工作管理的突出特点是:管理集中,层次清晰,衔接默契,为矿山建设服务思想明确.  相似文献   

16.
嵩山地质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日伦 《地质论评》1960,20(5):191-197
一、引言 1958年7月地质部地质研究所秦岭研究队在未到秦岭以前曾先到河南嵩山区域观察了这里的古老地层。因为那里的前寒武纪地层及下古生界都很发育,可以作为研究秦岭地层的对照区域。尤其是张伯声、冯景兰、张尔道、马杏垣等先后曾在这个区域作过工作,  相似文献   

17.
受地质部科技局委托,由河南省地质局主持,于1980年5月16日至5月31日在商丘召开了有关包气带水份运移机理和计算方法的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武汉水电学院、北大、清华、长春地质学院、中国科学院、水电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北京市地质局、吉林地质局、河南地质局等29个单位的代表共59人。 这次学术讨论会是我国建国以来,首次集中了地质、水利、应用数学、土壤、地理、灌溉等各学科的专家和科技工作者,共同对包气带水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进行了探讨,会上主要由武汉水电学院张蔚榛教授和北京大学肖树铁副教授系统地重点介绍了非饱和水运动的数学模型,讨论了入渗、蒸  相似文献   

18.
冶金工业部地质研究所1979年学术年会于12月21~26日在桂林市该所新址举行.应邀参加年会的有冶金部地质司、首钢勘探公司地研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冶金部天津地质调查所、广西地质学会、广西地质局、广西冶勘公司、桂林冶金地院、地质部岩溶地质调查所、广西地质局一队、武汉地院北京研究生部、成都地院、南京大学、中南矿冶学院、冶金部物探公司、北京钢铁学院、桂林市文化局、新华社等十八个单位,共四十多人.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以下简称水工环地质工作)几乎是在空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50年代,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创建发展时期.当时,由地质部承担着全国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作.“一五”计划开始时,只有几十人的队伍,至1959年发展到1万多人.50年代中期,各工业部门也陆续建立了自己的工程、水文地质勘测队伍,与地质部分工协作,各有侧重地进行工作.初期,地质部以工程地质工作起步,1956年转向以水文地质为主.  相似文献   

20.
1952年4月在列宁格勒全苏地质研究所()举行了由地质部召集的关于成矿作用与区域金属矿源()理论问题的会议。会议进行了六天,地质部、黑色有色冶金部、苏联内务部等生产部门的地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