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所述的“对称迁移”是指地震按一定对称图式依次所作的规则迁移。利用对称迁移图象可望预测强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自1976年以来,已较好地对应了5次强震.这或许能说明对称迁移图象可作为地震长期预测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分析研究固体潮与地震发生的相关性的物理机制出发,探讨了用观测固体潮的方法来预测地震发生的可能性.首先,根据地震发生的物理力学过程,给出了地震产生所需要的应力应变条件.实验室岩石力学实验结果和地震应力的观测以及计算结果给出,完整地壳岩石的强度界于10~103 MPa之间,断层介质的强度界于1~10~2 MPa之间.其次,将固体潮所引起的全球地壳变形在某个活动断裂带附近产生的形变值与地震触发的应变值进行对比,讨论了固体潮触发地震的可能性.计算分析表明:固体潮在地表对应的应变在10~(-8)的量级,对岩石介质所引起的应力最高可以达到1.6×10~(-2)MPa量级,这样的载荷水平不足以引发地震.最后,本文结合固体潮观测资料表明,地震活动性与固体潮的周期性变化无明显相关性,固体潮对于临震前的含有活动断裂的岩体在某个方向发生地震可能有触发作用,但是由于这种触发作用与地震发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关系的不确定性,从而无法用来作为地震预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地震及其前兆的观测研究与地震预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通过对地震灾害及预测观察研究现状的分析,解析了地震预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出了地震及其前兆观测在预测研究中的作用,同时认为,地震前兆观测既不能盲目,也不能随波逐流也进行,其进展以决于地震孕育机理的深入理解和有效观测途径或方法的选择,并简述了20年来在震前准静电场观测研究中取得进展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以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为基础,详细介绍了各种地震预测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潮汐力谐振-共振波法、电离地层常规-异常观测法、氢同位素法、GPS法、钻孔应力变化观测法、地应力法、水下异常观测法和电磁异常法等多种方法。明确了未来发展的需要和应关注的重点,对于地球圈中的物理-化学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同时对未来地震预测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研究地震前兆的机理将是未来地震预测方法研究的要点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能量及其有关参量预测地震的一些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马陵 《内陆地震》1989,3(2):153-157
  相似文献   

6.
地震预测的信度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直是地震预测中处理不确定性的主要方法,但这一方法也有其局限性。为此我们引进了一种新的不确定性处理方法——证据理论的信度方法。此前,该方法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还未见报道。本文首先介绍了信任函数及其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方法,包括问题表达和信息综合两个方面,并提出了加权的D—S规则。然后简单讨论了联合信任函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并通过与概率方法的比较,说明了这一方法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信度方法处理地震预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有其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要研究地震预测的可能性,客观评估预测结果必不可少。鲜少发生的大地震和小地震的发生概率大相径庭,预测成功时的评估也大不相同。地震活动程度中的地域差也与评估相关。首先,需要确立适合各地域的基于以往经验的地震活动的基准预测。作为评估概率预测成绩的手段,信息增益比较合理。当新的预测模型被提出时,对比基准模型的预测,即可评估预测能力是否提高及其提高的程度。赤池信息量准则AIC及ABIC是仅仅使用现有的数据预先对提议模型将来预测准确度进行推测并给出评估分数是有用的。由于预测的演算方法和经验尚处于发展完善过程中,有时难以给出概率的数值预测。因此,大多数都属于警告型预测(二值预测)。本文将进一步就评估警告型地震预测的图示法和赌局计分法进行说明。为此,仍然必须设定地震的大小程度和活动度的基准概率(行情)的经验值。也就是在基于行情的公平的赌局中,比较警告型预测的成功或失败结果的得失分数的评估方法。作为经验基准概率,将古登堡-里克特关系(指数分布)当作地震大小的出现频度。时间和空间一样的地震发生模型(平稳泊松过程)可以考虑。然而,更为现实地将相应地震活动性空间不一致的泊松过程和地震的连锁过程等设定为基准模型,则现今的警告型预测要得到比基准预测更好的评估结果将变得更难。  相似文献   

8.
Until recently main attention was given to the quality methods of the earthquakeprediction.“Anomalies”were selected,which were then connected with known seismic eventsand the forecast was reduced to the detection of these“anomalies”.The new,permittingmathematical and geophysical techniques have appeared to formalize the process of forecastand to save subjective estimation.In the Institute of Seismology under MES RK suchactivities have led up to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The new numerical…  相似文献   

9.
板块地震迁移链与汶川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56年开始沿印度洋—亚洲和太平洋板块边界的地震迁移触发了2008年5月12日M8.0中国汶川地震。迁移链为东西两条,彼此相向迁移,在缅甸弧附近的中国大陆汇合,并触发地震。迁移持续约50年。与此相类似的迁移发生在1902—1957年,迁移触发了1950年西藏东部M8.5地震和1957年蒙古M8.3地震。预计1956—2008地震迁移可能尚未结束,可能会继续触发大地震。  相似文献   

10.
11.
地磁场的空间相关性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扼要叙述了震磁关系研究的现状,阐述了“震磁效应”分析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空间相关”和“现象相关”两种“震磁效应”分析的基本方法。作者应用我国华北地区若干台站资料,以局部地区地磁场空间相关性的分析为基础,重点讨论了“空间相关法”,给出了具体震例分析的初步结果。最后,就有关“震磁效应”分析的几个问题进一步做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扼要叙述了震磁关系研究的现状,阐述了“震磁效应”分析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空间相关”和“现象相关”两种“震磁效应”分析的基本方法。作者应用我国华北地区若干台站资料,以局部地区地磁场空间相关性的分析为基础,重点讨论了“空间相关法”,给出了具体震例分析的初步结果。最后,就有关“震磁效应”分析的几个问题进一步做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3.
水化学地震前兆短临预报指标和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玉华 《地震》1995,(1):65-72
本文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1.单项异常的判别和确认:2、短临预报指标的提取和地震三要素的预测。根据苏,浙,沪,皖水化测报区多年的预报实践和震例资料,从多种角度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日常预报经验,初步建立了反映现阶段资料状况和认识水平的统计性短临预报指标和地震三要素的预报方法。经检验,具有实用性和可操性作。  相似文献   

14.
强震群体活动转移特征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人 《地震》1993,(1):21-25
对中国大陆及邻区的5个强震区的强震群体进行了划分及t检验。 近80年来,由喜马拉雅板缘碰撞带向我国大陆板内强震区强震群体活动呈现时空的有序迁移。这种迁移特征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幕式碰撞有关,由此产生的向板内的能量和物质的输入是强震群体迁移有序性的根源。据此,对我国大陆今后10年的地震大形势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Bayes方法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锦英  王碧泉 《内陆地震》1996,10(2):121-129
对Bayes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将其应用于华北地区强震的预测,结果较好。内符合检验、阈值试验、FH检验、时间窗移动试验等一系列控制试验表明识别结果较稳定。  相似文献   

16.
马宗晋  李献智 《地震地质》1992,14(2):129-139
本文对中国大陆南北中轴地震带、天山地震带、山西地震带和燕山地震带等4条地震带内地震迁移现象进行了研究,证明了迁移的定向性,发现了迁移快波和慢波现象,求得迁移速度(V_M、V_m),提出了迁移的基础不是地震断裂的连续伸延,而是边界动力源脉动式推压引起的动力波的传播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文献[1]中给出的公式: q_(N+1)=a_1q_N+a_2q_(N(?)1)+a_3q_(N(?)2)+………+a_pq_(N-p+1)对甘肃地区的地震序列(M≥4.0)、南北带北段地震序列(M≥4.0)及全国的强震序列(M≥7.0)进行线性外推,预测未来某时段的震情,经检验,其效果是较好的。  相似文献   

18.
从地震成因人手,总结得出地震成因理论——Y-地震成因假说.并基于此理论,研究出临震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强震预报的连续性方法与丽江7.0级地震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淑蓉 《地震研究》1997,20(1):21-25
作继《云南强震活动的连续性探讨》后,提出云南强震活动的连续性方法:即一次强震前4个月内的中等地震丛集区几何中心150公里内地区,在经过数月至数年的孕育后将演变成强震发生区。据此连续性方法,1993年1月27日普洱6.3级地震后即在《震情研究》上预报“未来3-5年省内的7级大震将发生在永胜期纳(26.4°N,100.6°E)附近地区。另外,缅甸(22.5°N,98°E)也可能发生7-8级大震”。上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对α径迹法在径迹蚀刻、判定、读数方法、误差来源等方面作了讨论,並做了一些相应规定,使α径迹法在地震预报中取得了一定效果。本文还对陇西3.6级地震前α径迹法的观测结果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