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老松公路10标边坡开挖后的稳定性分析表明,地表及地下水是影响其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排水不畅使边坡体饱水处于欠安全状态,稳定性难以保证.针对该边坡体的特点,采用了支撑盲沟和排水盲沟联合作用并结合坡面防护的处治措施,疏干坡体内地表及地下水,增大抗滑力,达到了提高边坡稳定性,保护生态环境,美化公路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膨胀土是一种广泛分布的难处理的问题土。膨胀土边坡容易发生失稳破坏,要找到最佳的防护方法,需要从其破坏机理着手。总结失稳机理的已有研究成果,指出膨胀土边坡具有区别于一般黏性土边坡的特殊破坏机理,主要在于膨胀土的裂隙性,需要特殊对待。对膨胀土边坡的特殊防护机理进行了分析,主要为通过控制边坡水分变化来限制土体裂缝开展。按照防护机理的不同,将现有的膨胀土边坡防护方法分为两类:限制裂缝开展和不限制裂缝开展,前者包括土工膜法、换填法和化学改性法等,后者包括支挡结构法、坡面防护法、土工袋法和物理改良法等。对这些防护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比较,以供工程运用选择作参考。对膨胀土边坡防护方法的设计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汪会帮  陆锡铭  吕庆  许建聪 《岩土力学》2004,25(Z2):479-481
对金丽温高速公路K81高边坡进行接触大变形有限元动态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路堑边坡开挖,导致滑面的法向应力减小、抗滑力下降,是引起古滑坡复活的根本原因.研究结果也说明了接触大变形有限元分析方法可以较好地分析潜在滑面的力学作用,是研究滑坡的滑动机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ABAQUS-ANFIS-MCS的岩质边坡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晟  孙冰  杨仕教  戴剑勇 《岩土力学》2007,28(12):2661-2665
针对岩质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中参数的不确定性,基于ABAQUA建立了平面破坏型边坡有限元分析模型。并用该模型进行了边坡稳定状态的数值模拟,以获得进行ANFIS分析的数据。同时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建立了岩体力学参数与边坡抗滑力和下滑力的映射模型,分析得到抗滑力和下滑力的统计特征。根据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用MATLAB语言编写了求解边坡的破坏概率和可靠度的计算程序,对湖南雪峰水泥原料矿山的露天矿边坡进行可靠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避免编写冗长的有限元计算程序、节省机时、计算精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贾志波  陶连金  边金  文虎  张海祥  王志岗 《地球科学》2022,47(12):4513-4522
加固结构所的抗滑力常被简化为恒定值,不能反映其随时间的变化.为了更准确评估地震下桩-锚组合结构加固边坡的稳定性,引入非线性的模型,实现了抗滑力的实时更新.推导了安全系数和位移计算公式,讨论了结构系数对评估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引入指数非线性模型后,抗滑桩和锚索力均表现出明显的时间效应.屈服加速度随结构的变形而增大.(2)地震初期抗滑桩无加固作用.随着边坡滑动,抗滑桩的力快速增长,最终起主导作用.(3)将结构的抗滑力等效为固定值虽然简化了计算,但是忽略了达到设计值所需的位移,这可能导致边坡的危险性被低估.在加固设计时,应该考虑抗滑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桂柳高速公路边坡病害特征及主控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柳高速公路K380~K450路段内,边坡变形破坏的分布特点与其所处的特殊地形地貌、地质环境、气候条件及人类活动因素有关。本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边坡变形破坏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滑坡滑带土的综合内摩擦角与滑坡坡度的经验公式,该公式对类似地区边坡开挖及防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路基边坡的植物防护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目前公路边坡防护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较系统地介绍了多种路基边坡植物防护方法,并指出了公路路基边坡植物防护方法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伟 《广西地质》2009,(5):25-26
抗滑桩类型不同,其抗滑力的计算方法也不同,有简单也有复杂的,还有各种计算模型等方法,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求全面考虑影响因素。文章从简单实用的角度出发,针对“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中的平面滑动”问题,在充分考虑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下,应用物理力学平衡法分析其中的受力状况,提出了一种简便可行的计算抗滑桩抗滑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陈磊  张强  贾朝军  雷明锋  黄娟  胡晶 《岩土力学》2024,(5):1423-1434
堆积体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大江大河的河谷地带,在降雨条件下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大坝的安全稳定。设计了水库库岸堆积体边坡强降雨离心模型试验系统,开展了强降雨诱发库岸堆积体边坡失稳离心模型试验,对降雨作用下滑坡地质演化及灾变过程进行研究。基于试验结果,进一步开展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满库容不同降雨强度下强降雨对不同库水位及堆积体渗透性的边坡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水库蓄水阶段堆积体边坡前缘在浮托力和泡水软化作用下造成抗滑力下降。但指向坡体内的渗透压力对坡体起到加固作用。两种竞争机制作用下产生的后缘细微裂缝对降雨阶段边坡变形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降雨主要造成坡表侵蚀及径流,少部分从裂缝入渗造成后缘浅层下沉。若不加处理,则边坡有可能发生推移式整体破坏。因此,库岸堆积体边坡后缘裂缝的处置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易武  孟召平 《岩土力学》2007,28(12):2529-2533
在分析岩质边坡失稳过程中岩体力学性质和声发射产生的微观机理基础上,通过岩石声发射试验和岩质边坡声发射监测实例,研究了岩质边坡声发射特征,提出了岩质边坡失稳破坏的基本力学分类及其声发射的监测预报方法和判据,实现对岩质边坡失稳的预测预报。研究结果表明,边坡破坏前存在一次或多次声发射高峰。应用AE技术可以确定边坡在变形过程中应力集中活跃区;以抗滑力减小为主的岩质边坡,其失稳预报判据为大事件率在15次/ min以上,预报时间为几分钟至数小时。以下滑力增大为主的岩质边坡失稳的预报判据为大事件率在26次/ min以上,破坏时间为第一次声发射峰值期后的30~45 d。  相似文献   

11.
废弃露采矿山环境治理工程规划投资估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废弃露采矿山治理概化为岩质边坡绿化和废弃地整治两大工程,采用单位面积标准投资估算法,分析确定治理工程投资的社会经济状况、岩质边坡形态特征、环境破坏程度等影响因素系数,并用工程实例确定岩质边坡工程绿化单价系数和废弃地整治单价系数。根据上述方法估算了镇江市规划期内(2006~2010年)废弃露采矿山环境治理工程总投资。  相似文献   

12.
土钉墙因其造价低、施工方便等特点在基坑支护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设计和施工经验也越来越多。但是,盲目使用土钉墙会给基坑工程带来安全隐患。通过海口某基坑边坡垮塌事故,分析了基坑事故发生的原因,并给出了处理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福建某高速公路K286 290~K286 345段右侧路堑边坡设计为一至四分级坡,最大坡高近30m,坡体岩石差异风化.且局部发育不良软弱结构面。2002年8月该段四级坡段发生滑坡,阻断了交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从坡体岩土结构出发,详细分析了该段边坡失稳的原因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治理加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尹刚 《贵州地质》2003,20(2):111-114
通过贵州关岭至兴仁二级公路K105 300~510段路堑边坡治理工程设计、施工与工程监理的观察,结合工程特性,对不同坡度的顺向滑坡,按滑坡形成的地质地貌条件及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采取不同区段的治理方案,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滚石防护加筋土挡墙是工程上常见的落石防护工程结构, 通常用于拦截大体积或高速滚落的山坡落石。滚石防护加筋土挡墙能有效拦截具有高冲击动能的岩块滚落。但由于其结构较大, 受滚石撞击时会发生不可逆的诱发性破坏变形, 加筋土体应力-应变性状非线性, 不同加筋材料与土体界面特性及作用机制相当复杂, 目前防滚石撞击的加筋土防护挡墙的设计方法不够完善。通过总结已有文献的研究成果, 重点阐述了受滚石撞击的加筋土挡墙结构响应性状, 从落石轨迹控制和挡墙稳定性两个方面对挡墙设计方法进行了讨论。同时指出滚石旋转动能不可忽略, 已有成果在滚石冲击力计算、结构撞击响应分析方法等问题的研究仍显不足, 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郑玉元  覃仁辉 《贵州地质》2003,20(4):234-238
本文根据勘探和试验资料及其工程地质类比分析对K4 450K4 780地段工程滑坡进行定性,定量计算并提出了工程治理措施。认为工程滑坡是在一定的岩土工程地质背景下以及边坡在大面积的切坡基本成型,支护及路基工程还未完成时发生的,切坡产生工程滑坡的时间一般多在雨季或暴雨后。为山区工程建设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兰家火山露天矿边坡岩体中结构面的研究分析,论述了不同类型的结构面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强调生产矿山开展岩体结构面分析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朱彦鹏  郑恒  李忠 《岩土力学》2006,27(Z1):746-750
以极限平衡理论及框架预应力锚杆边坡支护结构的滑动面破坏模式为基础,采用毕肖普法,并考虑竖向条间剪力对滑移面抗剪强度的影响,建立了边坡最危险滑移面的搜索模型,并推导了稳定系数的求解公式。运用遗传算法对支护结构最危险滑移面进行动态搜索和确定,计算其稳定性系数。该方法避免了在优化设计中陷入局部最小值的缺点,更具有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Impact and analysis of geotechnical processes on earthfill dam breaching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For over three decades, emergency planners have used numerical models to predict breaching in earthfill dams due to extreme events such as overtopping. However, current models neglect the role of the unsaturated zone present within the downstream face of an earthfill dam. This leads to an incorrect estimation of the time and space evolution of the breaching process, as such models often oversimplify governing geotechnical aspects such as the presence of the unsaturated soil medium in the vicinity of the breach channel. The stress state in the soil due to matric suction acts as a stabilizing force for the breaching mechanism and influences the erosion of the breach channel, especially during the initial phases of the breaching. The side-slope failure mechanism observed along the breach channel is also influenced by the negative pore-water-pressures in the soil.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research program carried out in the Hydraulics Labora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Ottawa, Canada, several new concepts are proposed to incorporate geotechnical factors and techniques which must be considered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arthfill dam models for laboratory testing. Two main findings emerged from this experimental work. First, the installation of a drainage mattress at the downstream toe of the dam depressed the phreatic surface through the earthfill dam body, which caused a lag in the breaching process due to the infiltration and reduced erosion occurring in the breach channel. Second, it is essential to control compaction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arthfill dam model, since thi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the erosion, as well as the side-slope failures which occur in the breach channel. Future studies are under way by the authors with the purpose of scaling of parameters such as the matric suction and soil erodibility.  相似文献   

20.
山体滑坡的综合防治措施在渝怀线古城南平山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于渝怀线古城南平山路堑边坡所发育山体滑坡形成的地貌条件、岩石条件、构造条件气候条件以及施工技术条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研究,根据先期发生的小型山体滑坡,从地质学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综合对比了几种治理措施的优劣,提出了较好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