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地理标记语言GML3.x文档的创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光  王峰 《现代测绘》2008,31(1):44-46
地理标记语言GML是基于XML的地理信息传输、存储和编码的工具,为空间信息交换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本文通过一个具体例子,论述了GML文档创建的方法和过程,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GML的多源异构数据交换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地理空间数据共享与互操作模式是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是国家空间信息建设以及空间数据利用的前提。本文在分析了GIS数据集成、互操作以及GML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GIS数据集成和互操作的系统框架;提出了基于GML空间数据交换和基于SVG的信息可视化模型。  相似文献   

3.
李彤 《北京测绘》2018,32(3):281-285
GML和GeoJSON是地理信息数据共享与集成中的两种数据交换格式。基于GML的数据交换是当下最常用的交换方式,但其存在编码和解码时间过长的问题,而GeoJSON是一种新兴的更加简洁的数据格式。针对这两种数据格式,本文理论分析了GML和GeoJSON的要素编码差异和传输开销差异;并以中国地区的ShapeFile数据为例,设计实验对比GML和GeoJSON编码时间、编码后相应文件大小、解码时间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相比GML格式,GeoJSON格式更为简便、传输开销较小、编码和解码性能更高,为地理信息的共享和集成提供了一种快捷途径。  相似文献   

4.
空间地理数据由于内容和来源的差异导致数据之间转换十分困难,而基于不同空间数据模型、不同软件平台的数据,由于通常都具有各自的数据标准和数据格式,并且软件平台相对独立而封闭,因此,也无法直接进行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本文对GML的空间信息表达和时空拓扑分析进行研究,将GML技术与时空表达相融合,并以地籍信息管理为例,将GML应用在地籍数据建模上,对于数据的交换与传输、共享与集成都是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袁斌 《测绘工程》2012,21(2):64-69
GML是OGC制定的国际地理编码标准,用于描述复杂的地理内容,同XML一样,GML遵循内容和表达分离的原则,因此,对于GML的图形化和编辑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文中设计一系列可复用的GML地图控件,可直接加载GML文档显示为地图,对地图缩放、平移、更新等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基于GML 3.1的地理要素拓扑编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GML对地理信息进行编码能够很好地解决数据模型不统一造成的诸多问题。介绍了GML的基本特征和核心模式,探讨了地理要素拓扑编码的GML实现。GML 3.1拓扑模式的引入使地理信息的建模更加方便和准确。  相似文献   

7.
DXF格式地理空间实体的GML表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奚砚涛  谭海樵  杨奎奇 《现代测绘》2003,26(4):32-33,37
在详细研究DXF文件格式和地理标识语言(GML)的基础上,实现了DXF格式空间实体的GML表示,为实现互联网环境下地理空间信息的共享和互操作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公共平台)是推进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转变地理信息服务方式的基础平台。针对地理标记语言(GML)在描述、存储、传输、解析地理信息数据方面较强的可理解性,该文提出以GML数据层、GML服务器为支撑的4层技术架构的通用型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重点研究其逻辑模型、总体架构、服务层设计,阐述了GML服务器与公共平台的关系,最后以数字驻马店为例验证了该公共平台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互联网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地理信息的获取、共享和发布既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是一个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研究领域。然而,现有的基于连接的网络GIS体系结构难以满足(移动)Internet环境下GIS应用的需要。移动Agent作为一种新的分布式计算技术所具有的跨平台移动性、稳健性、容错性等优点,使得它能够更好地适应异构、自治、协同、低带宽、非稳定连接的Internet环境;而GML的出现为网络地理信息的交换、集成和共享提供了的新途径。将GIS、移动地Agent和GML技术相结合,提出了基于移动地Agent和GML的分布式WebGIS构想,并对相关的理论和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GML 3.X架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ML这种以XML为基础的编码标准,将为地理空间信息的管理及数据传输开启一个全新的领域。从GML3.2的3个主要核心模式入手,对OGC制定的基于XML的地理空间数据编码标准的实现规范GML进行了探讨,最后举例说明了GML核心模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GIS技术下的地理信息共享表现为GIS数据共享,在研究GIS数据共享时,是以最终实现地理信息共享为目的的。为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必须解决数据本身的共享问题,其次要解决数据所表达的语义的共享问题。探讨了构建基于GML(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的顾及语义的空间数据交换标准,并利用这一标准进行数据转换从而实现GIS语义共享。  相似文献   

12.
GML is becoming the de facto standard for electronic data exchange among the applications of Web and distribut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However, the conventional query languages (e.g. SQL and its extended versions) are not suitable for direct querying and updating of GML documents. Even the effective approaches working well with XML could not guarantee good results when applied to GML documents. Although XQuery is a powerful standard query language for XML, it is not proposed for queryings spatial features, which constitute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s in GML documents. We proposes GQL, a query language specification to support spatial queries over GML documents by extending XQuery. The data model, algebra, and formal semantics as well as various spatial functions and operations of GQL are presented in detail.  相似文献   

13.
GQL: Extending XQuery to Query GML Documents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IntroductionThe 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 (GML)[1]is anXML encoding in compliance with ISO 19118 forthe transport and storag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model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ual modeling frame-work used in the ISO 19100 series and includingboth the…  相似文献   

14.
基于GML的空间数据转换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GML的空间数据转换方法,按照GML描述地理要素的统一数据模型,将Internet中多源异构的空间数据进行编码,生成GML数据,实现GML数据与多格式空间数据的相互转换。并利用JavaWebStart技术将转换后的Java应用程序通过Web页面运行,客户端的GIS用户将以GML数据作为标准,进行空间数据的转换,以达到数据共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GML和SVG实现WebGI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异构数据到GML文档的转换,提出了通用的GML应用模式,同时定义了GML中注记的描述模型;讨论了GML文档到SVG文档的转换原理,并建立了两者间的对应关系;试验了SVG图形的一般GIS功能;最终提出了一种以GML文档的形式传输、存储数据,通过SVG格式在浏览器端显示图形的四层B/S结构的WebGIS方案。  相似文献   

16.
GML数据的Web可视化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GML是GIS领域的通用交流语言,然而目前的浏览器并不支持GML,因此GML的Web可视化仍是GML应用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组件的可视化策略。该策略采用文档对象模型(DOM)进行GML模式文件和实例文件解析,按地理要素对GML进行数据分流/分层,然后分层可视化的办法,实现了GML数据的Web可视化。实践验证,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且对于GML数据量较大时尤为有效。  相似文献   

17.
基于GML的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集成框架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基于GML的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集成将GML技术与空间数据集成技术相结合,能解决网络环境下地理信息资源相互不兼容的瓶颈问题,有效的实现数据的互操作。本文在分析GML数据格式特征的基础上,基于J2EE网络环境提出一个基于GML的多源异构空间数据应用集成框架。重点介绍了E00格式的空间数据规格定义以及向GML格式转换处理过程,并以福建省主要公路数据集为样本数据验证了集成结果。结果表明,采用GML作为多源异构数据集成的描述格式,可在数据层上有效地实现空间数据的集成和互操作。  相似文献   

18.
GML(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地理标记语言)用文本的形式来表示地理信息,提供了一种可扩展的、标准化的空间信息编码方式。目前GML空间数据的管理以文档存储管理方式为主,数据的查询更新效率低下,特别在文档较大时,对内存的要求也比较高。为此,这里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PostgreSQL的GML数据管理系统,其中包括元数据查询、属性到图形的查询、空间信息到属性的查询和基于点位的查询,同时设计和实现了将查询到的WKT(the Well-Known Text)格式空间数据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19.
目前GML已成为空间数据编码、交换的国际标准,大量GML空间数据的不断涌现,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即如何有效地管理、操纵这些GML格式的数据,如何建立良好的索引机制以高效地检索数据量大大增加的GML文档。本文结合开源纯面向对象数据库引擎db4o和传统的空间数据库技术,研究了GML空间数据的原生对象存储方法、索引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