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多接收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实现了对Cu同位素组成(δ65Cu)的精确测定,推动了Cu同位素在矿床研究中的发展和应用。在收集铜同位素近年来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系统归纳了不同铜矿床类型(岩浆熔离铜镍硫化物型矿床、接触交代型铜矿床、斑岩型铜矿床、热液型铜矿床、火山气液型铜矿床、沉积型铜矿床等)以及主要矿物(黄铜矿、辉铜矿、黄铁矿等)的Cu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不同类型铜矿床和矿物Cu同位素组成差异较大,岩浆熔离铜镍硫化物型矿床、热液型铜矿床、沉积型铜矿床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接触交代型铜矿床、斑岩型铜矿床、火山气液型铜矿床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黄铜矿、斑铜矿、铜蓝、硫砷铜矿、硅孔雀石等矿物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辉铜矿、黝铜矿、砷黝铜矿、孔雀石等矿物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接触交代型铜矿床、火山气液型铜矿床中的黄铜矿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岩浆熔离铜镍硫化物矿床、斑岩型铜矿床、热液型铜矿床、沉积型铜矿床中的黄铜矿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斑岩型铜矿床中的辉铜矿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热液型铜矿床、沉积型铜矿床中的辉铜矿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接触交代型铜矿床中的黄铁矿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铜的硫化物和氧化物均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  相似文献   

2.
王润民 《地质论评》1958,18(4):302-305
根据对河北省寿王坟矽嘎岩型铜矿床的研究资料,证实该矿床除了能提供相当数量的黄铜矿矿石和磁铁矿矿石等工业原料外,而且还有达到工业品位的钴元素存在。但目前对于该元素在矿床中的富集作用和其存在的形式(是单独的硫化物、复硫化物还是成类  相似文献   

3.
常见硫化物矿物晶格中的金及粒径小于1000埃的分散金均称为不可见金,它们无法用矿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测到。离子探针微量分析(次级离子质谱法)表明,12个矿床硫化物矿物颗粒中不可见金的含量为0.5至1000ppm之间。不同矿床,或一个矿床中不同矿石相间不可见金含量变化很大。最主要的载金矿物为毒砂和富砷黄铁矿。黄铁矿中金与砷含量呈正相关,表明种促进了金进入黄铁矿晶格。当两种或差别大的毒砂共生时,细粒毒砂更富含不可见金。磁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方铅矿和黝铜矿中不可见金的含量通常较低。  相似文献   

4.
吴胜华  孙冬阳  李军 《岩石学报》2020,36(1):245-256
华南包括两个世界级的W矿带,分别是南岭和江南造山带W成矿带。柿竹园W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地区,香炉山W矿床位于江南造山带东北部。两个矽卡岩W矿床都发育硫化物成矿阶段。但硫化物和成矿元素组成存在显著的差异。前者由含Pb、Zn、Ag硫化物和黝铜矿、银黝铜矿、含Ag斜方辉铅铋矿和铁硫锡铜矿硫盐组成;后者主要为磁黄铁矿。柿竹园远接触带Pb-Zn-Ag矿脉中硫化物(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和磁黄铁矿)较富集B、Mn、Cr、Sb、Sn和Hg,香炉山似层状矽卡岩和硫化物-白钨矿矿体中硫化物(磁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较富集W、Se和Bi。两个矿床中黄铜矿、闪锌矿和方铅矿较富集Ag,黄铜矿、闪锌矿富集In和Sn,闪锌矿还富集Cd。两个矿床中的硫化物微量元素分析表明与矽卡岩W矿成矿相关的硫化物可载有多种微量元素。这些元素参与到硫化物中程度由多种因素控制。具体如下,硫化物中B含量高低与成矿相关岩体中B含量相关;在相对高温和还原条件下,硫化物中W含量较高;闪锌矿中Mn和Cd与Zn发生取代作用; Cr可以一定程度进入到硫化物中,并受成矿流体中Cr含量影响; Se与S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取代进入硫化物,并受流体中它的含量控制; Bi在闪锌矿与黄铜矿易形成固溶体;硫化物中Sb含量受初始流体中它的含量影响,方铅矿中易包裹一定的辉锑矿(Sb_2S_3)或含Sb的硫盐矿物; Ag是否形成独立的矿物相和进入哪些硫化物中,取决于流体中Ag的初始含量和硫化物的沉淀次序;硫化物中Hg的含量受温度影响。  相似文献   

5.
该矿床分布于双井子—黑虎山向斜核部大理岩(下石炭统白山组)中,成矿与东西向断裂有关,矿体严格受大理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体接触带的控制,金-铜矿化与移卡岩化密切相关,矽卡岩化愈强烈矿化也愈强烈。矿石类型有3种:黄铜矿-闪锌矿矿石、含闪锌矿黄铜矿矿石及黄铜矿矿石。矿石有益组分有Au、Ag、Cu和Zn等。该矿床成矿过程可划分为3个成矿期和4个成矿阶段,即矽卡岩期,包括无矿阶段和氧化物阶段;石英—硫化物期,包括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阶段和石英-黄铜矿阶段;表生氧化期。从以上认为,该矿床属矽卡岩型金-铜矿床。本文还指出,现已发现的矿体多与激电异常值对应,因此在岩体超覆大理岩部位若发现激电异常高值时,应注意寻找隐伏的金-铜盲矿体。  相似文献   

6.
河北寿王坟铜矿黄铜矿铷锶同位素年龄测定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张瑞斌  刘建明  叶杰  陈福坤 《岩石学报》2008,24(6):1353-1358
本文以黄铜矿及其共生矿物为定年对象,采用亚样品取样和铷锶等时线定年方法测定了寿王坟铜矿的成矿时代.分析测试获得黄铜矿 黄铁矿单矿物组合的等时线年龄113.6Ma,黄铜矿 夕卡岩组合的等时线年龄112.3Ma和黄铜矿 黄铁矿 夕卡岩组合的等时线年龄115.0Ma.对比同一矿石亚样品,认为河北寿王坟夕卡岩型铜矿成矿时代为111.0Ma.实验表明,采用矿石亚样品取样方法和直接测定金属硫化物单矿物铷-锶同位素年龄可以有效地确定矿床成矿时代.  相似文献   

7.
论凤山铜矿床的再生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立生 《矿产与地质》1992,6(6):431-439
凤山铜矿床产于中元古界昆阳群绿汗江组凤山段,其下伏为中元古代晚期的滇中裂陷槽中的狮山铜矿床。凤山铜矿床矿体呈脉状、巢状、囊状,切割围岩,形态产状受断裂构造及狮山段紫色层“刺穿体”的控制,是典型的后生矿床。矿石物质成分(以黄铜矿、斑铜矿为主)、黄铁矿的Co含量(0.6%)及Co/Ni比值(75.71)和硫化物的δ^34S值均继承了狮山铜矿床的特点;矿石具碎斑状、角砾状,细脉状和网脉状等后生矿石构造,凤山铜矿床黄铜矿、斑铜矿对各种波长入射光的反射率均高于狮山铜矿床黄铜矿、黄铜矿的Cu、Au、Ag含量高于狮山铜矿的黄铜矿,而S、As、Zn含量低于狮山矿的黄铜矿。基于上述特征,提出了凤山铜矿床的再生成矿模式。凤山铜矿床的成矿物质来自下伏的狮山铜矿床及狮山段紫色层细碧质火山角砾岩,经后期非含矿热液溶解而沿构造上升,而后在上覆地层的构造中沉淀、富集而形成再生矿床。  相似文献   

8.
J.F.Slack进行的野外调查、文献研究和岩石学工作表明,电气石可能是变质贱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中一种常见副矿物.在产于近源沉积物的矿床中(不列颠哥伦比亚的沙利文矿山,滨海美茵的布莱克霍克矿山),以及在混有沉积岩和镁铁质火山岩环境中(佛蒙特铜矿带的伊利沙白矿山),电气石似乎特别丰富. 变质作用对电气石影响强烈,往往使之显著地重结晶和再活动.受变质而重结晶的电气石与铁-铜-锌矿床中最活动的硫化物——磁黄铁矿和黄铜矿呈定向互  相似文献   

9.
徐强 《江苏地质》2011,35(4):375-378
缅甸联邦实皆省MTT金铜矿床位于曼德勒以西约200km新生代安山岩中,属块状硫化物金铜矿床。对其成矿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有助于在新生代安山岩中发现相同类型的矿床。矿体产在缅甸中部盆地地体之西缘,赋矿地层(即含矿岩系)为陆相安山岩,硫化物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体状。矿石具块状构造,矿石中主要成矿元素为Cu、Au、S;铜矿石品位较高,属富铜矿。该类型矿床的找矿标志是:具有低阻高极化的物探异常。  相似文献   

10.
砂岩铜矿是铜矿床的一种重要类型,牟定清水河铜矿就是该类型的一个高品位矿床。该矿床主要含有辉铜矿、孔雀石以及少量斑铜矿、黄铜矿等。银主要呈矿物状态产于辉铜矿中(达1296.96克/吨)。本文主要是研究银的赋存状态,用电子探针测定了样品,研究结果指出:银和铜的关系很密切,银通常以细粒矿物产于辉铜矿中。分析结果发现的银矿物有角银矿、辉银矿、自然银、硫铁银矿、银金矿等。这些银矿物通常在铜硫化物的胶结带,由表生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11.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伴生金占金保有储量的43.39%.加强伴生金的找矿研究和开发利用不仅能迅速增长金的储量和产量,而且也是提高矿产品经济价值和矿山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我国伴生金矿金矿类型主要有:岩浆型硫化物铜镍矿床、斑岩铜铜矿床、夕卡岩型矿床、火山岩型矿床和热液型矿床.伴生金矿床资源潜力巨大.因此对伴生金矿床特征的研究及找寻是迫在眉睫的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12.
在有些沉积的硫化物矿床中,如含铜页岩中,金属富集具有Cu—Pb--Zn顺序(Weepohl)的层状分带性,有的地方矿化分带,正如Rentzsch所述,穿切了岩石氧化形成层。在这两种情况下,矿化分带顺序都相当于从更为氧化改变到更为还原条件。据Rentzsch(1974),矿物以次为:(1)赤铁矿(2)辉铜矿(3)斑铜矿—辉铜矿(4)斑铜矿(5)斑铜矿—黄铜矿(6)黄铜矿—黄铁矿(7)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8)方铅矿—闪锌矿(9)黄铁矿。  相似文献   

13.
韩秀伶  丁奎首 《地质科学》1997,32(4):521-523
富银黄铜矿发现于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斑洪乡拱丁金矿石英脉内,该矿是以金(银)为主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共生矿物有自然金、银金矿、自然银、银黝铜矿及辉锑铅银矿等。  相似文献   

14.
石磊  周涛发  范裕  张一帆  阎磊  梁贤 《岩石学报》2023,(4):1144-1156
钴是中国极度短缺的关键矿产资源,我国矿床中报道的钴资源量大部分以伴生形式产出,因此估算伴生钴资源量及评价其综合利用前景十分必要。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铁矿床、铜矿床及硫铁矿床中普遍伴生钴,但不同类型矿床中钴资源特征及差异、钴资源量及可利用性评价等研究尚未开展。目前大部分矿山伴生钴综合利用水平较低,钴资源浪费严重。本文通过全面收集整理近年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相关研究资料,系统总结了成矿带不同类型矿床中钴的赋存状态,阐明钴在各类矿床中的富集特征,并估算了伴生钴资源量,评价了伴生钴的可利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铁矿床和硫铁矿床中主要载钴矿物为黄铁矿,少量为磁黄铁矿、磁铁矿等;铜矿床中载钴矿物以黄铁矿、黄铜矿为主,少量为磁黄铁矿、斑铜矿等;独立钴矿物在各类矿床中均有报道,主要有辉砷钴矿、硫铜钴矿、铁硫砷钴矿、硫镍钴矿、辉钴矿、斜方砷钴矿等。钴在铁、铜和硫铁矿床中发生了不同程度富集,其中矽卡岩型铁矿床中钴较为富集,总体达到了伴生钴边界品位;矽卡岩型铜矿床中的钴多数接近或达到伴生钴边界品位,少数未达到伴生钴边界品位;玢岩型铁矿床、斑岩型铜矿床、矽卡岩型和玢岩型硫铁矿床中钴的富集程度低,普遍未达...  相似文献   

15.
高任 《地质与勘探》2022,58(3):514-531
江西城门山铜矿床通过开展深边部找矿勘查,发现其探明的伴生稀散金属资源量达到大型甚至超大型规模,其中碲、铊、镉、硒等稀散金属已综合回收利用,但研究程度还很低。本文收集整理城门山矿床的编录及化验资料,总结该矿床稀散金属的矿化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并探讨稀散金属富集机理和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城门山矿床的稀散元素多倾向于富集在似层状硫化物型矿石中,赋存状态以独立稀散金属矿物和赋存于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等硫化物晶格为主,具有随金属硫化物总量变化而变化的空间分带特征。矿石中的w(Cd)与w(Zn)具明显的正相关性(R^(2)=0.65),其他稀散元素的含量与Cu多呈弱正相关性。本文提出碲与铊与似层状硫化物矿石密切相关,镉的超常富集主要与锌的成矿作用有关,它们在热液流体萃取、运移、沉淀过程中元素分离相对较少,岩浆结晶分异导致热液流体中铟含量降低,铼主要赋存在辉钼矿中,与幔源物质参与密切相关。同时,还建立了城门山含稀散金属铜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硫同位素组成特征的角度,为讨论武山铜矿床的成因以及矽卡岩型矿床、块状硫化物型矿床与花岗闪长斑岩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方面的依据。为此,我们分别在花岗闪长斑岩、矽卡岩型矿床、块状硫化物型矿床、围岩(上泥盆统五通组含砾石英砂岩及上志留统西坑组石英砂岩)中系统地采集了105个金属硫化物样品进行硫同位素分析。其中主要是黄铁矿样品,还有少量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辉铜矿的样品。此外,引用了桂林地质所测定的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等10个样品的硫同位素分析数据,这样我们一共有115个硫同位素分析数据来讨论武山铜矿床硫同位素组成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导了金丛林(Golden Grove)火山成因磁铁矿—硫化物矿床的硫同位素资料,该矿床位于佩思东北50公里的伊尔冈地块穆尔契森省内,是代表西澳大利亚太古宙已知几个具经济潜力的铜—锌硫化物矿床之一。包括几个非层状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层控透镜体的主要矿化层取样,揭示了同位素分布具有小的差异。在主要矿化层获得的δ~(34)S值,显示出平均值为+1.9‰  相似文献   

18.
郭健 《地质与勘探》2018,54(3):634-644
砂(页)岩型铜矿床是全球第二重要的铜矿类型,重要性仅次于斑岩型铜矿,具有巨大的资源量和找矿潜力。本文总结了砂(页)岩型铜矿床的时空分布特点,然后选取该类矿床的典型——赞比亚砂(页)岩型铜矿床来探讨大型砂(页)岩型铜矿的控矿因素。本文系统论述了赞比亚砂(页)岩型矿床的地质背景,报道了赞比亚铜带省典型矿床卢安夏矿床黄铜矿Rb-Sr放射性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501±19 Ma,Sm-Nd等时线年龄为499.1±38 Ma,总结了赞比亚砂(页)岩型矿床的分布规律,探讨了其成矿物质来源,认为赞比亚砂(页)岩型矿床为岩浆期后热液充填矿床。  相似文献   

19.
新疆北部中——大型金、铜矿床的基本成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新疆北部10多个中-大型金、铜矿床的对比研究,探讨了其含矿建造及其岩石化学成分,将这些中-大型金、铜矿床概括为块状硫化物型铜-多金属-金矿系列、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系列、铜镍硫化物型矿床系列、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系列、与夕卡岩有关的铜(钼)矿床系列等5个成矿系列类型、并指出本区金、铜矿床存在“一代,双峰”和“集中成矿,分片富集”的时空分布特点;在探讨有关典型矿床的硫同位素、铅同位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本区中-大型金、铜矿床具有明显的多成矿物质来源和多成矿阶段等基本特性;最后建立了本区中-大型金、铜矿床的区域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0.
银矿床类型一般分两大类,一类是以采银为主的银矿床;另一类是以银为副产品的有色金属矿床。苏联学者把银矿床划分为四个建造类型:即银—硒化物型,银—铅型,银—金型和银—锡型。美国学者把银矿床分为三类:(1)与中、新生代火山岩、次火山岩有关的浅成热液型矿床;(2)中深成热液银—有色金属型矿床;(3)钴—沥青铀矿—银热液型矿床。把以银为副产品的矿床类型分为五类:(1)斑岩铜矿型;(2)块状硫化物型;(3)热液交代铅锌矿型;(4)砂、页岩铜矿型;(5)碳酸岩中层控铅锌矿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