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质环境是自然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场所.地质环境是个动态系统,在自然和人为活动影响下不断发生缓慢的或突发性的、对人类有利的或不利的变化.开展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是保证在国土开发和经济—工程建设中,合理地利用和改造地质环境,预防地质环境恶化,防治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地质环境应实行全面规划、分级监测、综合评价和谁利用谁保护的政策.为了使地质环境监督管  相似文献   

2.
程巨能 《湖南地质》2003,22(2):87-89,106
地质资源包招矿产资源、地质旅游资源、土地资源和地下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源泉,是国民经济和杜合发展的物质基础.地质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开发利用地质资源应遵循适宜、适度、综合性开发和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否则将合破坏地质环境,甚至形成地质灾害,直接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护地质环境是关系到人类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必须采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予以保证。  相似文献   

3.
地质灾害综合评价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及管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山城市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环境改造频繁,地质灾害频发,给城市规划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成为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以抚顺市采矿活动导致地质环境恶化地质灾害频发为例,简要的论述了城区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地质环境对城市规划的制约作用,指出了地质灾害评价为城市规划服务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的重大问题,提出了城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的方法,论证了地质灾害综合评价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规划管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江润黎  李兰 《地球科学进展》2004,19(13):262-266
矿山城市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环境改造频繁,地质灾害频发,给城市规划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成为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以抚顺市采矿活动导致地质环境恶化地质灾害频发为例,简要的论述了城区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地质环境对城市规划的制约作用,指出了地质灾害评价为城市规划服务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的重大问题,提出了城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的方法,论证了地质灾害综合评价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规划管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地质灾害状况及制定地质环境管理办法论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文从北京市自然地质背景和资源现状出发,根据目前资源开采中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灾害程度以及地质环境发展趋势,论述了北京应尽快制定、颁布与实施地质环境管理办法的必要性、迫切性、可行性和相关依据。北京市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以及矿山环境污染,而针对这些问题开展的监测预报工作还很少。纵观北京市社会、经济及资源的利用与发展,已逐步显现出地质灾害、矿山环境等地质环境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诸多困扰。目前地质灾害及地质环境管理的现状都显示出本市地质环境监测与预报工作还很薄弱,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也不健全。因此,制定地质环境管理办法已迫在眉睫,应使地质环境管理有法可依,改善目前地质环境,保证北京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矿业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地质问题——以攀枝花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成江  倪师军  徐争启 《矿床地质》2006,25(Z3):527-530
矿业活动在为国家的建设和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矿业活动对城市地质环境的扰动包括物理扰动和化学扰动两个方面,前者主要表现为减载或加载作用使矿区的稳定性降低,导致地球物理场和地下水动力场以及地质结构系统的变化,产生地质灾害、地面沉降、地裂缝、水土流失、地下水位下降等地质环境问题。后者主要影响地球化学系统和生态系统,主要表现为水、土、气的污染及其生物效应。文章以西部典型矿业城市攀枝花市为例,探讨了矿业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芳 《甘肃地质》2011,(3):71-74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区内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复杂,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扰动不断加剧,市区经济发展面临着多种地质环境问题的制约,其中以地下水资源衰减、地下水污染、地质灾害以及特殊土地质环境问题最为突出。本文在研究上述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对地质环境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评估,提出了环境地质问题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环境地质学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环境地质学是一门应用地质学科,是地质科学和环境科学两者相互渗透、重新交叉组合而形成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它以人-地质环境系统为对象,研究地质环境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及其发展、演化趋势,重点是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协调人-地质环境关系,有效地预防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西藏自治区矿山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丰富,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矿山环境问题,特别是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日益显现,不仅影响到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危害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本文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基础上,论述了矿业开发在西藏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及矿业开发存在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以期达到合理开发和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促进人与资源、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可分为三大类:社会环境,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所形成的社会环境,人是环境的主体;自然环 境,是不以人类意志发展的自然界环境,自然界是主体;地质环境,它也可以说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但它具有其 特殊性,人类是与地质环境的组成部分,人类与地质环境共同发展,而地质环境是主体。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地质 问题是淡水资源危机、土地资源的流失与荒漠化、严重的地质灾害造成的环境问题,地球化学循环的环境问题,城 市发展中环境问题,以及人类活动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等。其中,地质灾害在我国日趋严重,直接危害人民生命财 产,给国家造成很大损失,2003年的统计全国实发性地质灾害隐患点约有16万处,受威胁的人口约1155万人,财 产约2014亿元。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  相似文献   

11.
合山市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广西合山属于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正在经历的市域经济转型与大规模城市建设,使得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成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划分为两个层次,即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和城市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评价。选取矿山地质环境条件、矿山开采状况、矿山地质环境问题3个地质环境要素,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率、岩土体工程特征、矿山分布密度、煤层倾斜角度、煤层采深采厚比、土地资源破坏强度、水资源破坏强度、地质灾害发育强度9个评价指标,首先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第一层次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然后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进行了第二层次的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显示,影响严重区、较严重区、一般区分别为62.87,118.84,175.99km2,各占市域面积的17.6%、33.2%、49.2%。评价结果可作为合山市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抚顺市市区地质灾害遥感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抚顺市是中国重要的大型煤炭工业基地之一。由于长期的采掘施工,其采矿场和采矿坑不断扩大加深,导致了矿区及其周边地带地面不稳定性的不断加剧,且已发生了局部的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直接的威胁,并严重地影响着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工作采用遥感技术手段,快速地查明该地区现有的地质灾害类型、数量及其表现形式,以及地质灾害与断裂构造的相互关系,从而为在该地区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鄂东南大冶矿区地质环境影响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矿业城市的地质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需要探索一套适合于区域矿山地质环境影响性评价的技术方法,以指导矿业城市或重点矿区的矿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以鄂东南大冶矿区(即大冶市)为例,以遥感调查数据为基础,建立了由地质环境背景、已有地质环境问题和矿山开采活动三方面组成的区域矿山地质环境影响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别对自然状态下矿区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和采矿状态下的矿区地质环境影响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自然状态下,大冶矿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较高易发区、较低易发区及低易发区分别占评价总面积的3.29%、12.55%、24.53%及59.62%;(2)采矿状态下,大冶矿区地质环境影响性严重区、较严重区、一般、轻微区分别占评价总面积的13.63%、22.96%、33.95%及24.96%。评价结果可作为大冶矿区矿产开发规划和综合性地质环境治理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大部分城市长期超强度开发利用资源,大量排放“三废”,导致资源破坏,环境恶化,人为产生了一系列地质灾害问题。由于城市地质灾害具有危害性、潜在性、突发性、隐蔽性、社会性等特点,因此全面加强城市防灾减灾,不但特别重要,而且十分紧迫。近年来,地球物理技术的应用范围得到了迅速地扩展。在各种城市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防治工作中,地球物理方法同样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这里针对崩塌、滑坡、泥石流、海水入侵、地下水资源污染、岩溶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几种常见城市地质灾害,概述了我国城市中的危害及发展现状,并结合实例介绍了地球物理方法在城市地质灾害勘察中的应用。实践证明,地球物理方法在城市地质灾害勘察的监测、探测和防治中具有特有的优势,是一个前景十分广阔的领域。  相似文献   

15.
环渤海地区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环渤海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面对区内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地质灾害严重,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有效保护地质环境,是实现环渤海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中以环渤海地区地下水资源与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现状为基础,围绕区内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就环渤海地区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调查下一步工作进行了探讨,提出重点应放在优化调整地下水开采布局和层位,充分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利用滨海河谷建设地下水库;利用地下空间和雨洪水资源,实施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调度;扩大咸水资源改造利用;勘查、建立城市应急(后备)水源地;开展地下水污染调查;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与研究等措施,建立以城市、港口为重点的地下水供水安全保障体系。环境地质调查重点则放在确定海岸基准线,开展重点城市、港口以及湿地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建立海岸带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和地质灾害预警系统,构建海岸带地质环境保障体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南海是我国海洋开发的重点海区之一, 调查潜在地质灾害因素, 科学地评价海洋工程地质条件至关重要。本文根据20多年的调查资料, 研究了南海可能产生的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分布特征、形成机制和诱发因素, 分析了南海地质灾害因素主要特征, 提出今后研究方向, 为科学开发海洋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50余年的地质勘查和矿山建设,奠定了湖南作为我国矿产资源大省的地位,赢得了“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的美誉.在经历了计划经济和过渡时期的管理模式之后,湖南省的矿产资源管理正逐步由行政手段为主转为以法律手段为主,由直接组织或干预地勘单位的勘查和矿山企业的开采活动转为以矿业权管理为核心的新型管理模式.湖南省矿产资源面临看自然禀赋存在缺陷,开发成本高、难度大,保有储量消耗过快,接替资源不足,地勘投入短缺,矿业结构失调,经营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等一系列严峻问题.为此,应采取逐步建立和完善矿业市场,实现地勘业和矿业开发管理体制创新,加强处质勘查,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加强矿山环境保护等措施,保证矿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全省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利用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而我国矿业企业正处于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上市难度大,还需不断完善矿业资本市场,加速发展矿业资本市场风险投资以解决日益凸昱的资金缺乏问题,促进我国矿业企业发展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矿业集团.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露采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江苏省露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资料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露采矿山地质灾害易发性和自然环境影响程度两方面的12个评价指标,建立江苏省露采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在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和评价分级标准的基础上,以ARCGIS作为系统运行平台,生成江苏省露采矿山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图、自然环境影响程度区划图、矿山地质环境综合区划图。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突发性地质灾害发育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西省地质灾害发育.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12个省份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据已开展的34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截止至2003年底)资料统计:全省崩、滑、流、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点共10163点。规模一般较小,但造成的损失大。影响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因素为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地质构造、地下水、降雨、人为工程活动等。江西省中低山及丘陵地形面积大,山坡坡度较大;岩浆岩类、变质岩类、碳酸盐岩类分布面积广,岩石较为破碎,残坡积层与强风化层相对较厚;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人为工程活动频繁;这些为地质灾害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对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有利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有利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