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捷 《地质论评》1936,1(3):311-322
此段地質係民國二十二年所調查,因吾師丁在君先生對於西南地質礦産,素極關心,其生前於川湘雲貴以及廣西等省,貢獻特多,西南地質系統得以奠定基礎者,丁師之功居多也。本段地域雖狭,但屬丁師注意之區,故草此篇,藉作紀念。黄金寺門均位於羅城縣治東北四十里,黄金圩在北,寺門圩  相似文献   

2.
李學清 《地质论评》1936,1(3):237-240
地質論評爲紀念丁在君先生發行專刋,崇德報功,禮也。丁先生之才德學問,中外報章,騰布已廣,毋煩贅辭。茲所寫者,僅就作者個人之所受知於先生,及先生曾爲國立中央大學地質學系所擘畫者,追述一二,藉作紀念而已。前清宣統三年,余肄業於上海南洋中學,其時丁先生甫自歐  相似文献   

3.
王剑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0,30(3):F0002-F0002,I0001
金秋时节,喜逢刘宝珺先生八十华诞。虽耄耋之年,先生依然精神饱满,思维敏捷,风趣幽默,心态平和;虽耄耋之年,先生依然枥骥千里,身体力行,躬身项目研究,关注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焦奇  安丽芝 《地质论评》2017,63(4):61041127-61041131
正丁文江是中国地质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地质研究、矿产调查、创立地质学会、兴办地质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值此丁先生诞辰130周年,缅怀地质先辈,是很有意义的也是很有必要的。1丁先生主要生平履历丁文江,于1887年4月13日生于江苏泰兴县黄桥镇,字在君。早年抱着"科学救国"的理念,于1902年留学日本,1904年转赴英国留学,1911年毕业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取  相似文献   

5.
说中国冰期     
丁骕先生是我国老一辈地理学家、地貌学家,1949年前长期担任中央大学教授,现定居美国。本刊全文转载丁骕先生1981年发表在《华学月刊》第一一八期的《说中国冰期》一文和1986年4月29日给施雅风理事长、何兴编辑的《关于中国第四纪冰川问题通信》(题为编者加),旨在介绍海外学者对中国第四纪冰川及环境问题的观点,勾通海内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以推动我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的深入发展。相信国内学者将会从丁骕先生的论述中得到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6.
浙江龙游奥陶纪笔石地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 1958年底,张日东、沈平、杨达铨、王捷、金品林、方心浦等同志和笔者在浙江龙游志棠一带作地质调查时,采集了一些奥陶纪的笔石、三叶虫化石,其中笔石经穆恩之先生观察,认为有下奥陶统顶部的笔石带存在,中、下奥陶统之间可能并无缺失。因此,于1959年8月,笔者和张德明、景延祥等同志重赴龙游志棠详细测制剖面,系统采集化石。此决  相似文献   

7.
羊拉铜矿是金沙江成矿带内规模最大的铜矿床。文章在大量分析研究前人在该区已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羊拉铜矿区及其南部地区已有地表工程及深部工程成果,从地层、构造、岩浆岩、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及遥感影像特征等方面对羊拉铜矿及其南部通吉格-虽丁-加仁地区铜矿床(点)成矿地质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认为羊拉铜矿体往南进行了延伸。同时通过对羊拉铜矿以南地区铜矿床(点)成矿条件、控矿因素和矿化分布特征等进行总结,初步建立了羊拉铜矿以南地区铜矿体成矿模式,并依据成矿模式和地质条件进行了找矿预测,提出了格日-通吉格找矿靶区及虽丁-加仁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8.
杨崇辉 《地质通报》2007,26(9):1077-1078
作为年青的一代地质工作者,我曾有幸跟随地质大师程裕淇先生一起工作。先生在我心中永远是高山仰止,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我于1987年到地质研究所工作,1991年转入程老等开创的变质岩和前寒  相似文献   

9.
四川华蓥山二叠系调查追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鼎乾 《地球学报》1984,6(2):109-118
<正> 1932年汲清师发表《中国南方二叠系》之后,一直有意再继续深入研究下去,因为这项工作不仅在国内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占有一定地位,具有重要意义。1942年夏决意抽出时间前往华蓥山亲自作一番详细的野外工作。笔者随行学习,同行还有李陶先生。 华蓥山二叠系是四川东部二叠系标准剖面之一,野外调查历时二月。地层观察由老到新。逐层分段仔细研究。遍访全山露头,常为弄清一个问题,虽坡陡沟深也不辞辛苦,决不放过一丝可疑现象。在现场露头下,面对面的详细记载所观察到的一切,因此野外记录内容详尽,真实有据,决不一眼而过回到“家”里再作“回忆录”。  相似文献   

10.
湖北长阳花桥下奥陶统几丁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孝红 《现代地质》1994,8(3):259-263,T002
本文介绍了湖北长阳花桥下奥陶统几丁虫的分布发育规律,讨论了几丁虫的地质意义,并与国内外同期地层作了对比,指出了该几丁虫动物群生物古地理的亲缘关系,并对部分几丁虫种进行了拟定与描述.  相似文献   

11.
自丁在君先生不幸謝世,全國人士,同聲哀悼,獨立評論及本刋已先後爲之發行紀念專號,本會西文會誌第十五卷第一期亦已刋印丁氏遺像及紀念文字。但丁先生爲我國地質界之先輩,中  相似文献   

12.
作为年青的一代地质工作者,我曾有幸跟随地质大师程裕淇先生一起工作.先生在我心中永远是高山仰止,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我于1987年到地质研究所工作,1991年转入程老等开创的变质岩和前寒武纪研究室工作,但一直到2000年初才有机会亲炙其门下,在太行山地区进行深熔作用和早前寒武纪地质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孙枢  李继亮 《地质论评》1992,38(2):190-193
朱夏先生虽与世长辞了,但他全心全意为地质事业作贡献的精神是永存的!朱夏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地质学家,在地球科学、特别是在石油地质科学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呕心沥血完成的地质学著作是留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沈其韩先生是著名的地质学家。沈先生长期致力于前寒武纪地质、变质地质学和矿产勘查研究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学问、学识、学养广为业界所赞誉。先生虽已过鲐背之年有六,仍勤于工作,笔耕不缀,亲历亲为指导第二代全国变质地质图的编制,对我国前寒武纪地质、变质作用与地壳演化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不断有诸多重要成果问世,其成就令人敬仰,其精神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15.
岩组分析实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嘉荫 《地质论评》1943,8(Z1):107-114
附图一版前於民国二十九年,曾以岩组分析方法,作一概述(1)以无适当材料,未能付诸实行,迟迄於今,已经两年。本年五月底,奉命赴湖南,随张寿常邓玉书两先生观察湘南系之山字型  相似文献   

16.
刘国纬 《水科学进展》2011,22(2):294-294
王锦生先生离开我们已经5年了.我虽与王总共事的时间不多,但他对水文测验事业的执着、工作之勤奋与严谨,以及对中国水文测验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一直在我记忆中留有深刻的印象.王锦生先生是山东诸城人,1928年出生于辽宁省锦州.  相似文献   

17.
当代建筑创作及设计(上海)国际论坛于7月7日~9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由建设部外事司李先逵司长作了关于建立我国自己的建筑论坛的开幕发言,上海市建委宣传处韩强处长致欢迎词。宣读了原部长萧桐先生及原部总工许溶烈先生对论坛的贺词,以及论坛主题致辞。会上由:①本纳道·霍先生作了题为《走向明天的新建筑》、②时匡先生作了题为《建筑壳体的转化》、③蔡镇钰先生作了题为《中国化与生态化》、④邢同和先生作了题为《面向21世纪的上海  相似文献   

18.
研究浙江平阳矾矿之经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叶左之先生为纪念丁在君先生专刊而作,其目的在叙述在君先生负责任为工作而努力之热心,故文中除评述研究经过外,仅及於矿量之测定,及成分之分析,至於其他层构造及生成原因等则另有专文发表。左之先生以其丰富之学织经验,及精细之工作态度,完成礬矿之研究,奠定开发资源之基础,使後学者逐得是所遵循。  相似文献   

19.
1937年李捷和张文佑先生在“地质论评”上发表了“安徽(贝于)贻县女山火山口”一文,对女山的生成及其附近的地质,作了正解的解释。1953年夏高振西先生曾同北京地质学院的同学来此采集标本,首次大量发现冰长石及橄榄石。1955年与1956年春,笔者为了采集标本,曾先后由南京经明光到女山附近各工作了一星期,因此,有机会对本区的地质作一些实地的观察。在丰嘴村附近(图1)子女山玄武岩与凤阳层之间,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南方大地构造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在20世纪的前50年,地质学的研究主要是“就事论事”,也就是先找出地质事实,然后去观察(包括野外观察),作分析(可能有化学分析、矿物分析等),把观察和分析的结果堆砌在一起,再用逻辑推理的方法作出结论。指导研究工作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一定要找事实”,对所作结论对其它学科以及对其它地区的因果如何,就很少有人去讨论它了。但是,各地所表现出来的地质事实都不可能是完全的。以不完全的事实为依据,往往会导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