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直流电法在探测煤矿井地质因素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水和煤与围岩相比有明显的物性差异的原理,利用直流电法手段探测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井的煤层赋存特征及老窑积水区范围,对优化矿区采掘工程布置及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瞬变电磁法已成为煤矿水文地质勘查方面首选的物探手段,但受勘探精度所限,在以巷采方式为主的老窑积水勘查中应用较少。利用瞬变电磁法多年来所取得的探测经验,通过对OCCAM反演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应用该反演方法对探测资料进行解释,在宁夏盐池某煤矿成功探测了老窑积水的位置及分布范围,并得到了后期钻探验证,勘查成果为矿井防水系统的设立和综合防治水体系的构建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基础资料。采用瞬变电磁法探测以巷采方式为主的老窑积水,选取有效的反演方法予以解释,可以在浅、中埋深地区取得较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3.
刘小平  刘森  钟秋 《地下水》2014,(1):117-118
对甘肃某矿井老窑采空区以及采空区积水的分布范围进行调查研究,利用瞬变电磁法进行探测,获得了该区350米以浅老窑采空区以及采空区积水的分布,结果表明该矿区主要有6个富水异常区,这些富水区一类是含水层相互渗漏的富水区域,另一类是采空区积水区域。探测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成果,并且在矿井开拓大巷过程中得到验证,说明瞬变电磁法勘探在此种复杂地表条件下探测水文地质因素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通过矿区勘探的三个典型实例,介绍了PROTEM67D瞬变电磁系统在探测煤层底板富水区、导水通道老窑积水等方面的应用及取得的地质效果.说明瞬变电磁法是煤矿水文地质勘探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资源整合矿井因开采时间较长,废弃老窑及采空区多,存在老窑采空区资料不祥、采空区边界不清、积水情况不明等问题,严重威胁整合矿井采掘安全。贵州水城某资源整合矿井1202工作面,在其回风巷左侧位置存在采空区。为查明采空区的边界位置及富水性,采用瞬变电磁法在迎头左侧沿上倾30°平面及垂直平面分别设计了7个、9个不同探测角度。对比分析上倾30°平面和垂直方向视电阻率剖面图,两个方向探测的低阻异常位置非常吻合,据此推断拟采掘设计巷道约63m处为老窑采空区边界,且采空区富含水。  相似文献   

6.
淮北煤田矿井充水因素与防治水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军战 《中国煤田地质》2006,18(3):43-45,49
淮北矿区矿井突水的主要充水水源是老窑积水、新生界松散层底部含水层(组)水、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水、太原组与奥陶系灰岩水。矿井众多重大突水事故表明,加强太原组、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和断层破碎带的探测与疏放工作,是降低煤矿突水风险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河南省汝州市庇山煤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认为矿井主要充水水源为上部老窑积水、第四系孔隙水、砂岩裂隙水及灰岩岩溶裂隙水.除第四系松散孔隙含水层富水性较强外,其它各含水层富水性均较弱,对井下煤层开采威胁不大,老窑积水是构成上部煤层开采充水的主要因素,充水通道为采空塌陷带及构造断裂带.建议开展水文地质物探工作,为矿井防治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景云  严昊伟 《矿床地质》2010,29(Z1):153-159
物探电法是寻找金属矿产的一种重要手段,尤其是对地下深部盲矿体的预测上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文章以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1017高地铅锌多金属矿为例,在系统分析了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和地球物理特征后,对含多金属矿体和围岩进行了电性参数的测定,矿体上表现为低阻高极化率特征、围岩上表现为高阻低极化率特征,通过测定的结果表明:该区有利于电法工作的开展。根据在该区实施的激电中梯扫面和电测深工作成果推断的成矿有利区段,以及经过钻孔验证发现多金属矿体,说明物探电法测量在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掘进工作面上设计多点电流源双频激电法探测电极布置方式,根据稳定电流场性质,建立多点电流源电场线微分方程,基于变步长四阶五级Runge-Kutta-Felhberg算法,对微分方程组进行求解。定义探测电场空间立体角和电场线边界角概念,分析探测电场平均电流密度随主屏流比系数及距掘进断面距离变化规律,确定聚焦效应探测时主屏流比系的取值范围。同时改变约束屏流比系数和主屏流比系数,分析探测电场偏转角的变化规律及对其影响的主要因素,确定偏转效应探测时约束屏流比系数的取值范围。工业性试验表明:利用该方法进行超前扫描探测,根据视幅频率和视电阻率异常激电效应参量变化规律,能够有效识别工作面前方围岩地质构造特征及低阻含水异常体的方向,但含水异常体距工作面的准确距离和含水量的大小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利用综合物探方法探测地下水流通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充电法需要充电点,但对已知进口或出口的浅埋藏地下水流通道,追踪其走向,该法具有简单、直观、快速的优点.自然电位法对隐伏的地下流体表现突出,但干扰异常多,不易分辨.充电法和自然电位法均可对异常进行定性判断,但不能很好确定地下水流通道的空间分布特征.高密度电法可获得近地表较为精细的空间电性分布.对断层控制下形成的地下水流通道,宜采用浅层地震反射法.当场地受限,探测深度大,需要精细探测时,可采用跨孔电磁波透视.但高密度电法、浅层地震反射法、跨孔电磁波透视法不能对异常进行定性判断.结合探测实例,考虑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探测成本,对如何选择最佳的组合方法来探测地下水流通道,确定异常性质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无线电波透视法最初用于寻找比围岩导电率高几百倍的緻密矿体。目前苏联已在铜-镍矿床,多金属矿床、黄铁矿床和其它一系列矿区进行过试验,证明有很大成绩,同时也常用它来解决普查任务,在普查中利用电波透视法所发现的新矿体已被钻探证实。当然,铀矿床和其它矿床有很大的区别。铀矿的导电率比其围岩并无显著的增高。在文献中曾发表关于国外使用无线电波透视法勘探铀矿床的资料,但在这些文章中既未提出工作条件,又没有所得结果的说明,所以当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地球物理勘探教研室提出关于在铀矿床上应用这种方法的问题时,曾引起了很大的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勘探实例,介绍了地面电法、三维地震等地面物探手段在采空区、断层及陷落柱探测中的应用,结合地质背景及煤矿采掘情况,对采空区积水、断层及陷落柱的含(导)水性进行了分析,多数解释成果得到了矿方验证,效果良好。根据当前煤炭资源勘查形势,地面物探技术应从煤矿安全生产需求出发,致力于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的探测,注重加强在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物探技术应用研究,将采空区积水、断层及陷落柱导水等精细探测技术作为物探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STING-SWIFT高密度电法系统可以应用于多金属、金属硫化物矿,地下水、浅部煤矿等资源勘探,也可以从事工程质量、无损检测,隐患勘探等.在金矿勘探中主要采用偶极-偶极装置,电极数42个,可以探测150 m以内的电阻率和充电率的精细结构,以推断精细的地质和电子性导电矿物结构.通过对黑龙江金厂、河北峪耳崖、青海门源多拉隆洼等金矿区的工作表明,该系统不同的参数设置往往会给结果带来很大差异;尤其是对于不同的矿区,灵活调整工作参数、极距、最大偶极距、测量时间、误差限等,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大功率多道密集排列滚动方式三极测深是在传统电测深法基础上经过装置变换、改进而来的新型实用测深技术,相比常规的高密度直流电法,具有探测深度大、横向分辨率高、提供信息丰富(可同时提供视电阻率、充电率)、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近几年广泛应用于多金属矿勘查、地质隐患调查、工程地质探查等领域,文章介绍了该方法的装置特点和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三维地震及瞬变电磁法探查老窑、采空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矿采空区富含水或瓦斯而对煤矿安全生产构成事故隐患,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可查明落差5m以上的断层、直径大于20m的陷落柱,控制采空区边界,其平面位置误差不大于20m,是探测煤层采空区边界行之有效的手段。瞬变电磁法可查明含水地质体如岩溶洞穴与通道、煤矿采空区、深部不规则水体等。利用三维地震结合瞬变电磁法探查显德旺矿老窑、采空区破坏范围及积水情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胜利煤矿6#煤层老窑采空积水区对本煤层及下部煤层开采造成的重大隐患,运用瞬变电磁法对胜利煤矿6#煤层进行井下物探,按照该方法的理论对探测结果进行解释分析。根据积水采空区电性最低,实体较高,无水采空区视电阻率最高的特性以及视电阻率的大小,得出在侧面沿主斜井方向视电阻率剖面图内,6#煤层与高阻异常区(采空积水区)相交且穿过,可推断出该段交线处中央部分为采空积水区,且采空范围较小,两侧为未采区。经现场井下钻探技术对物探结果进行验证,最终确定了6#煤层采空区积水范围。  相似文献   

17.
充电法已用于圈定结晶岩中的断裂带。在瑞典的Finnsj(?)和Stripa地区已进行了该项测量工作。在Finnsj(?)地区的测量表明:充电法可用于确定断裂带的方位及空间状态。从供电电极到可被探测到的有意义的大断裂带的最远距离是150米。 Stripa在矿区的工作中,尽管测量电极只限于在几个钻孔的矿上进行测量,充电法测量也提供了有关垂直钻孔底部的大断裂带形状的有用资料,在Stripa的测量中。供电电极与测量电极之间的距离几乎达到500米。视电阻率被定义,并用于数据的定性解释。这种定性解释在Finnsj(?)地区的测量中获得成功,那里电位数据可在大面积上获得。还利用半定量模型作了解释,在模型中使一个导电薄板的导电率、宽度和方位拟合实测数据。在Stripa地区应用这种模型测得一个大断裂带的方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理论上对电法探测由数层地质构造组成的海岸带水层的淡盐界面的可能性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对太平洋沿岸某地区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测量设置在海岸附近及分布于海岸纵深方向的调查井铅直方向导电率的同时,在调查井附近进行了电探查.结果表明,电法探测的淡盐界面的深度与依据井水导电率区分的混合区域上端几乎一致,即电法探测的淡盐界面的位置在混合区域的上端.因此,该方法作为一种监测海水入侵的手段是非常适宜的,且与以往的手法比较,也是一种简单、快速、成本低廉的确定淡盐界面深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煤矿老窑采空区探测一直是煤田地质勘探的难点。文章从目前探测老窑采空区的主要工作方法研究入手,分析了采空区地质及电性特征,采用瞬变电磁法对甘肃河西某煤矿浅部老窑采空区进行了探测,合理解释了低阻异常,圈定了采空区边界。结合二维地震解释成果及区内其它已知资料,综合分析认为该方法分辨率高、对低阻地质体反应灵敏,能够较好的解决采空区探测等地质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吴彬  李远强  张国华 《城市地质》2015,(Z1):101-105
目前采空区探测的技术手段主要有地质调查,地球物理探测和钻探。对于老采空区,往往无矿产勘查资料和历史矿产开采资料,地质调查远不能准确固定采空区范围,只能依靠地球物理探测工作来确定采空区范围.深度和边界,之后用钻探验证。对于浅部小窑采空区,目前常用电磁类方法有高密度电阻率法和地质雷达。本文通过分析高密度电阻率法和地质雷达探测采空区的成果案例,总结了浅采空区电磁异常特征。通过对比分析自然条件下地层和采空区地层的电磁场特征,研究判定采空区边界和深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