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Alcock 彗星是英国人 Alcock 于1963年3月19日在天鹅座星附近发现的,本台在3月20日用口径15公分、焦距1.5米的折光望远镜对它进行了照相观测.观测时均以彗星为导星,露光10—20分钟.至目前已有13次观测资料列于下表.  相似文献   

2.
利用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分米波(700—1500MHz)射电频谱仪”和“四波段太阳射电高时间分辨率同步观测系统”分别于2001年6月24日和1990年7月30日观测到了两个稀少事件,前者是一个小射电爆发,其上升相伴随有短周期(约29、40和100毫秒)的脉动,后者是一个射电大爆发,在2840MHz上产生了周期约30毫秒的射电脉动,还着重讨论其甚短周期(如29—40毫秒)的脉动现象,甚短周期脉动可能是归因于起源在日冕深处不稳定区域的哨声波束周期链对射电辐射的调制,或沉降电子束驱动的静电高混杂波,经由波-波非线性相互作用导致甚短周期的射电脉动。  相似文献   

3.
二00九年三月的新疆,还带着冬的味道,春分3月21日那个周末。乌鲁木齐结结实实下了一场大雪,计划被迫推迟一周。3月28日,高兴老师带领着天文小组,在乌鲁木齐天文站进行梅西叶马拉松观测。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AR5395的微波观测结果。1989年3月6日至19日,云南天文台三波段快速采样射电望远镜(4.00GHz,2.84GHz和1.42GHz) 的加强观测、获得每日的完整流量值。10.6cm流量在3月6日前,日流量值均不超过190s.f.u.。6日AR5395活动区出现在日面东边缘、流量密度超过200s.f.u.,随着黑子面积的发展流量在变化。最小  相似文献   

5.
报导云南天文台26cm太阳望远镜对AR5395活动区所作的高分辨光球和色球观测结果。刊登该活动区从3月8日到16日的每日色球照片和观测到的耀斑表和照片,选  相似文献   

6.
本文列表给出了乌鲁木齐天文站1989年3月对活动区AR5395观测到的1级以上色球耀斑及5M级以上X射线耀斑相对应的色球耀斑数据,并选登了3月9日—18日活动区AR5395的演化及3月10日冲浪后色球耀斑相对应的色球照片。本文还对活动区AR5395及3月10日、13日两次耀斑活动形态作了初步分析。本工作得到了中国科  相似文献   

7.
彗星情报站     
最新发现2007年3月里发现并命名了4颗彗星。2007年3月13日 G.J.Garradd 报告他在进行 SidingSpring 巡天观测时发现一颗新彗星,亮度15等,编号为 C/2007E1(Garradd),彗星将于2007年5月23日过近日点,近日距1.29天文单位,这是 Siding Spring 巡天观测项目发现的第31颗彗星。澳大利亚昆士兰州 Thornlands 的业余天文爱好者 Terry  相似文献   

8.
天文学的新革命——虚拟天文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3月25日至27日是中国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分配给张彦霞博士使用我国口径最大的2米光学望远镜进行观测的时间。为了这次观测,张博士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早在前一年她就向兴隆观测站提出了观测申请。由于国内外的天文学家都可以申请使用这架2米望远镜,观测站要从众多的申请中筛选出计  相似文献   

9.
结合紫金山天文台的太阳射电观测资料,对太阳耀斑中的射电漂移结构进行研究。过去的观测发现,漂移结构太阳耀斑产生的射电爆发伴随一种特殊的结构。观测特征是其中的细结构是由许多小脉冲组成,但整体随时间漂移。过去观测到的这种结构是向低频漂移。观测上他们与太阳耀斑中的等离子团抛射相对应。2003年3月18日,紫金山天文台射电频谱仪观测到的漂移结构是漂向高频。  相似文献   

10.
彗星情报站     
2005年2月里没有新发现的彗星,3月也只发现了两颗。其中C/2005 E2(McNaught)到明年2月份预报亮度会达到9等,天黑后在西方低空出现。可观测期在今年12月到2006年3月。2005年2月28日、3月1日、2日,澳大利亚的Michael Jager用20厘米口径的施密特望远镜加CCD重  相似文献   

11.
裴春传  曾琴 《天文学报》1998,39(1):103-105
使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13.7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于1996年12月10日至1997年1月2日和1997年3月25日至1997年4月4日对海尔-波普彗星的CO分子J=1—0转动跃迁谱线(频率为115.27120GHz)进行了观测.观测谱线表明,CO分子相对于地心的速度比彗星整体相对于地心的速度要小些,即有蓝移现象.这反映了CO分子是由该彗星迎着太阳的面以一定的速度产生出来的.从观测谱线中还初步估算了该彗星CO分子的产生速率.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实现软件积分研制成的天文视频图像采集、处理系统。利用该系统 ,我们对 1 997年 3月 9日黑龙江漠河日全食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 ,结果证明 ,该系统完全达到预期研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1997年3月9日,紫金山天文台在3.2cm波段上日偏食观测概况及所得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1989年3月8日到19日,观测到AR5395活动区中许多物质抛射,它们在空间位置上或发生时间上与耀斑有密切的联系。本文选出五个这种事件予以报导,并对它们与  相似文献   

15.
行星于太阳黄经相差180度的天文现象称为行星冲日。冲日时,当太阳西沉降入地平线,行星则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整夜都可观测到行星。因此,冲日前后是观测地外行星(行星运行轨道在地球轨道外边的行星)的最好时机,对于地内行星则不会发生冲日现象。今年5月4日23时发生木星冲日。今年1月到3月初,木星在天秤座顺行(由西向东运行),3月5日留后在天秤座逆行直到7月7日。5月4日冲日时木星的亮度达到-2.5等。左图为今年木星运行示意图。  相似文献   

16.
1989年3月日面出现了近四十年来最大的黑子群,发生了剧烈的太阳活动,产生了重大的地球物理效应。对这些事件的联测取得了大量日地物理的资料。为了推动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中国科学院第22周太阳活动峰年日地系统整体行为研究专家组于1990年4月23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了“1989年3月和8月重大日地事件观测与分析研  相似文献   

17.
2008年2月1日至3月14日和3月17日至4月30日,历时三个月共两期国际小行星搜寻活动(International Asteroid Search Campaign,简称IASC)已经圆满结束。中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摩洛哥、波兰、葡萄牙、美国、加拿大等9个国家的几十所学校参加了活动。到目前为止,两期活动共发现主带小行星6颗,证认了近地小行星34颗,获得虚拟撞击体观测结果6次。中国学生在此次活动中发现主带小行星1颗,证认了近地小行星4颗,获得虚拟撞击体观测结果1次。  相似文献   

18.
黑洞暂现双星MAXI J1820+070于2018年3月的明亮爆发为研究光学快速测光能力提供了重要机遇. 以快速光学相机(Fast Optical Camera, FOC)为终端设备分别在2018年4月22日、5月26日和8月31日(UTC)使用云南天文台丽江观测站2.4m望远镜对爆发中的黑洞双星MAXI J1820+070进行了亚秒时标的测光观测. 通过观测数据分析, 研究了相机的快速测光性能.对全帧和1/4帧两种观测模式的帧间间隔(frame time), 测得平均帧间间隔为(22.866 pm 0.679)ms和(5.868 pm 0.169)ms. 通过视场中多颗明亮参考源校准,提取了观测对象和参考源的光变曲线, 获得了光变曲线的傅里叶功率谱, 区分了观测对象本征光变和仪器或望远镜等观测因素带来的非本征光变, 成功探测到目标黑洞双星MAXI J1820+070中的光学波段低频准周期振荡信号, 并判别了观测中来自仪器设备或与观测条件相关的时变信号. 这成功验证了相机高速稳定的测光性能和对短至5ms时标光变信号的探测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利用简单的视频图像采集系统 ,对 1 997年 3月 9日用PanasonicNV -S880EN型摄像机拍摄的黑龙江漠河日全食黄光 (加GG1 1滤光片 )和白光日冕观测资料进行计算处理 ,得到大于 1 .5R⊙ 的太阳活动低年外日冕结构及其相对强度分布。  相似文献   

20.
彗星动态榜     
最新发现: 2008年5月发现并命名了6颗彗星。 2008年5月2日A.Boattini报告他在进行Catalina巡天项目时发现了一颗新彗星,彗星得到了许多观测者的证实,A.Hale目视观测到的亮度为13.4等,编号为C/2008 J1 (Boatti—ni),初步观测得出的轨道显示彗星已于2008年3月17日过近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