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高层建筑,以及智能建筑物的防雷很重视,具体的防雷措施也做的很到位.但相对于一些古建筑物来说,特别是砖木,砖石结构建筑,在防雷方面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现阶段能够大量保存的砖木、砖石结构建筑大部分都是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革命遗址、纪念建筑物、古文化遗址、古城址、古窑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古民居、石刻等文物,因此对这些建筑的防雷措施应该更加重视.本文做了关于砖木、砖石结构建筑闪电分流系数研究,仅供参考,希望对砖木、砖石建筑物雷电防护工作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文物建筑雷电灾害规律的分析,提出将文物建筑的重要性、雷击密度、所处环境、服务设施、文物建筑高度、周围树木、自身结构、雷击史等作为文物建筑防雷分类的评估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根据文物建筑保护等级、遭受雷灾规律、雷电活动情况以及现行国家标准将评估指标分类,参考里克特量表及等权指标体系对评估指标进行评价,建立了文物建筑防雷分类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3.
仓颉庙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庙内现存建筑年代多为元、明、清三朝代,庙院内古柏参天、郁郁葱葱、生长茂盛,计有古柏46株,古槐10余株,且整体树龄年代久远,树形奇异,与陕西黄陵、曲阜孔庙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庙柏树群.庙内树龄在两千年以上的古柏24棵,有"活文物"之称,而这些古树又屡屡遭到雷击,损失惨重,且无法挽救.例如2006年夏季一个雷将仓颉庙内的一棵千年古槐劈死了一半.据了解,目前大部分古建筑物和古树未得到有效的防雷保护或防雷装置设施不完善,加强古建筑物和古树的防雷保护,使珍贵的古代建筑和古树遗存免遭雷击毁坏.可见对国宝级的古树采取防雷措施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嵩山历史古建筑群申遗项目防雷工程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在外形和结构上有很大差异,因此在古建筑上采取的防雷措施也与现代建筑不同.针对嵩山历史古建筑群申遗项目中样式种类繁多的古建筑,制订了相应的防雷方案:对于一般具有屋面结构的古建筑,根据屋面结构特点采取敷设避雷带进行保护;对于古树、石碑之类特殊的地上文物,采用避雷塔或仿真树避雷针等形式进行保护.同时这些防雷装置在选材和安装工艺上也根据古建筑的特点做出了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5.
1山西发展空冷发电机组的背景调查山西是我国的能源大省,多年向省外提供的煤炭,占到全国省际外调煤炭的80%,同时也是全国外调电力的第一省:2003年外调电力是2.33×107M W,2004年外调电力是2.5×107M W。截至2003年底,山西省境内共有发电厂191座,装机容量15770M W;其中水电厂有5  相似文献   

6.
鲁翠英 《湖北气象》2005,24(1):26-27
联系秭归县凤凰山复建文物建筑防雷设计与施工实际,介绍了该防雷工程的设计思路、现场勘察与调查方法以及防雷类别确定方法,简述了复建文物建筑防雷装置的安装技术和高土壤电阻率地质条件下的防雷接地技术,指出了防雷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乌鲁木齐市气象处的电解水制氢设备(高压泵储氢式),在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苗工程师、尹梁同志,山西省气象局张灵保同志参加和指导下,在乌鲁木齐市气象处、区局业务处、供应处协同下,10月17日已在市气象处探空组安装调试完毕并正式投入业务使用,受到探空组制氢人员的欢迎.与化学制氢比较,电解水制氢操作简便、省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的古建筑有数千处之多.现存古建筑的防雷存在防雷引下线少、不易采取均衡等电位措施、没有防球形雷防护措施和安防、消防电子设备频遭雷击等诸多问题.但是古建筑的防雷设计又不能完全按一般建筑物的防雷要求进行设计,除了从古建筑本身外,还要从电源、通信、火灾报警、安防报警线路防护等方面引起重视,要注意综合防护、特殊对待,以尽量不破坏原结构为宜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打开《中国气象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种不同字号的标题。标题是新闻的门面,像人的眼睛,它是最先与读者见面的。新闻能不能吸引读者,标题起很重要的作用。有人说:标题是新闻通向读者心灵的一座桥梁,这个比喻非常贴切。因此,《中国气象报》的通讯员、记者和编辑人员,应该通力合作,建筑一座畅通漂亮的“桥梁”,把气象新闻迅速传到广大读者的心中。  相似文献   

10.
浙江种茶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是全国重点产茶省,产量居全国首位。唐朝陆羽撰写的世界第一部专著《茶经》,其中很多原始资料取材于浙江龙井、紫笋、瀑布等名茶区。琳琅满目的中国茶谱中,浙江名茶品种最多,约占全国名茶总数1/4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