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访茶     
每年,都会有杭州的友人不远千里送来明前龙井,给我的案头沏出缕缕温馨. 几回到杭州,只要季节合适,龙井村总是要去一去的.绿荫掩映中,随处找一户农家,撩一把竹箩里的鲜茶,再比划着学老乡的样子在温热的铁镬里用手掌将鲜茶翻炒,伴着吴侬软语和茶农们随意聊聊家常.言到深处,家里的菜泡饭就该端上来了.我最喜欢的,是佐一碟斜桥榨菜,一碟青豆,几片腌肉.餐后抹一抹嘴,一溜排开杯子,就该泡上各种不同等级的新茶,细细品味了.只有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用这种方法,你才能进入对龙井的享受过程.  相似文献   

2.
汽车的对话     
各式各样的车坐多了,仿佛各式各样的人见多了,见惯不怪. 我坐过的最好的汽车,是越南的旅游大巴,冷气和舒适的座椅让窗外风景显得更加优美.从岘港开始,直到顺化的越南1号公路上,窗外的风景优美得令人难以置信,想起一首诗:赴京之道十八曲,山青水绿如画里.  相似文献   

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刚才,各位同事和朋友们给了我很多的表扬和赞美.其实,作为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我只是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情,但党和人民给了很高的荣誉,我非常感动,也备受鼓舞.我从1962年武汉测绘学院毕业,一直从事测绘科研工作,至今已有45个年头了.几十年的学习和工作历程,我最深刻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吴忠性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图学教育家.近40年的交往,他给我的印象是一位正直、朴素、勤奋、诲人不倦的学者.50年代中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刚设立地图制图专业,为提高师资水平,曾组织一批青年教师去北京军事测绘学院制图系参观学习.我就在这次机会有幸见到了这位久闻其名而未曾谋面的学者.自此以后,我们在专业活动、学会工作与学术会议上常能见面.由于主要从事相同的专业学科,更多了一些交往.所有这些接触使我受益匪浅,可以说我是他门墙外的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刚才,各位同事和朋友们给了我很多的表扬和赞美.其实,作为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我只是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情,但党和人民给了很高的荣誉,我非常感动,也备受鼓舞.我从1962年武汉测绘学院毕业,一直从事测绘科研工作,至今已有45个年头了.几十年的学习和工作历程,我最深刻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2008年11月26日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陈述彭院士不幸仙逝的信息传来,我深感悲痛.回忆起9月30日我到北大医院探望陈述彭先生,当时他坐了起来,精神状态还可以,我们交谈了一个小时.11月7日又去医院探望时,他身体状况明显差了,更为消瘦.我把喻沧和我合著的140多万字的<中国地图学史>最后打样稿简要给他介绍,他非常高兴地翻阅书稿.因他曾答应写个序言,这次说:"序言写不了啦,我用毛笔给书题词吧".我告诉他我马上要去美国.  相似文献   

7.
2014年4月2日,早上6点多,刚起床的河南省焦作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丁长春感到身体不适,爱人劝他去医院看看,可他说:“参加省厅会议的几个代表上午要走,我得去送,局里还有很多事,我得去安排.”9时20分,硬撑着身子回到办公室,丁长春突然趴在了办公桌上,再没起来.11时10分,丁长春永远离开了.  相似文献   

8.
《地图》2005,(3):F003-F003
2003年暑假,丹巴境内发生泥石流,两对来此旅游的青年教师夫妇不幸遇难。为此我曾撰写过一篇短文强调为防万一,到川西高原旅游之前,须就地势、天气和道路状况作一基础性的了解——看来此文还不是“无的放矢”。就在2004年国庆节期间,此地接连发生两起重大交通事故:一广州游客自驾车坠入大金川,死3人;一重庆大巴在去九寨沟的途中于平武境内坠河,死21人。此外,不久前丹巴境内还发生过岩崩。所以,川西高原有诱人的一面,也有不尽理想的一面,陌生人进入须谨慎从事。因看到《地图》2005年第2期的《丹巴,一朵暗香梅》一文,特此提醒。王祖荫/四川成都…  相似文献   

9.
"佛乐之航"     
《地图》2007,(5)
亲眷们到北京来,我总是建议他们到博物馆去看看.在我个人看来,来北京游览,除了天安门、长城、颐和园、天坛几处不可不看的胜迹,与其看某些新造"古迹"或"全球拙劣抄袭"的"公园",还不如看看那些纯粹独一份的特色博物馆.  相似文献   

10.
田俊华  田率 《地图》2009,(1):61-61
我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生人,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胡同串子”。我家原来住在菜市口,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每逢周末便约上几个发小儿一起去陶然亭游玩。那时候觉得陶然亭的湖面是那么的宽阔,湖水也很清澈。一到暑假,我们几个淘气的秃小子经常下水撤欢,扎几个猛子,游上它一下午,十分解暑。  相似文献   

11.
一提到镇远,我就会想起苗族歌手阿幼朵那首柔美流畅的《美丽镇远》: 我向往我想要去镇远,去古老的小城找春天; 踏着那府城街的青石板,感受那光阴似箭; 我想念我想要去镇远,去寻找那梦里的家园; 站在那玉皇阁上望一望,美丽的天上人间. 在中国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单中,有一个不起眼的小城叫"镇远".她位于贵州省东端与湖南省交界处,隶属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贵州省唯一形若江南水乡的古城.  相似文献   

12.
<正>前记:如果我把一滴眼泪留在普达措,这滴眼泪能不能浇灌到这块土地上成为这里生命的一部分?我是否会把生命的一部分留在这里?2016年秋的休假,我选择了心中向往已久的丽江和香格里拉,其实最想去的还是被称为"香格里拉之魂"的普达措国家公园。在丽江游览了两天后,我坐上去香格里拉的大巴。在离开丽江的时候,我看着窗外的风景,还有远处的雪山,心中总有思绪缠绕,这两天在玉龙雪山和拉市海的游览让我不能忘怀,那么香格里拉会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桂雅文 《地图》2012,(3):118-125
M:您是典型的博物馆达人了,从求学到创业,都围绕着博物馆文化,能说说在您心目中,究竟什么是博物馆?它都具有什么样的魅力呢? G:其实我还蛮怕成为一个专家,给一个定义,然后大家听我的.我只能说,我此刻想的,博物馆是一个说故事的地方,让我的创意的灵魂能享受片刻跟其他创意的灵魂相遇,这些灵魂可能是在15世纪或16世纪或是不同国家,具体不知道.这个短暂的相遇在博物馆里就像电光火石一样,我自己形容叫被"电"到.当然,有很多创作的人,像文字工作者、画家、广告人啦,他们常常要进到博物馆,其实是有意识的想要看到精品或者之前的文明所留下的东西,给他一个刺激.国外有非常多的艺术教育拉到博物馆去做,搞不好就是这个原因,想要被"电"到.  相似文献   

14.
康静 《地图》2008,(2):44-47
很少有哪座山会被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同时视为神山和发祥地,可长白山是其中一座。中国的满族、朝鲜族以及韩国人、朝鲜人都把长白山视为其先祖和神灵所在的神山。长白山地处吉林省东南,是中朝界山。在中国一侧的最高峰是白云峰,海拔2691米。莽莽的长白山,以瀑布、湖泊、峡谷、森林、温泉为几大主体,幽静壮观、神秘险峻,景观多样。山的东南部与朝鲜毗连,主峰天池为中朝界湖,湖面海拔约2 189米,水面宽9.8平方公里,最深处373米,平均深  相似文献   

15.
东亚地区的中国和朝鲜山水相连,地域邻近,自古以来就有密切的关系,朝鲜和中国的宗藩关系基本贯穿于明清两代. 在明清两代,中国与朝鲜之间频繁遣使.根据学者统计,明代277年中,朝鲜使臣出使中国共1252行次,平均每年出使4.6行次.明朝使臣出使朝鲜王朝共1 53个行次,平均每年0.6个行次.清代,两国的遣使行次也相当多.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1月24日晚,我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离开了已经深睡不醒的恩师陈述彭先生的病榻,真的不愿意面对眼前残酷的事实.不久前,我每次去探望病中的陈先生都和老人家约定,要给战胜了病魔的陈先生做九十大寿,要邀齐陈先生桃李满天下的弟子们,把大家的进步全面汇报给他老人家,作为弟子们最好的祝寿礼物.  相似文献   

17.
张遂喜 《地图》2004,(3):78-78
去年4月的一个午后我在巩义市新华路新华书店购得《巩义市游览图》和《巩义市标准政区图》出来,乘大巴参观完康百万庄园,径直奔向杜甫陵园。也许是远离闹市的缘故.陵园偌大门厅显得十分冷清.购了价格不菲的门票.入园后方  相似文献   

18.
丁刚 《今日国土》2008,(7):12-12
1994年初,我去挪威小城利勒哈默尔采访第十七届冬季奥运会。在体育之外,有三件事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是这届运动会的全部用纸都做到了回收再生;二是组委会的全体人员均骑自行车上下班;三是这届冬奥会就餐用的盘子都是用土豆做成,回收后可制成饲料。组委会的新闻官告诉我,  相似文献   

19.
地图缘     
李蓬 《地图》2004,(6):100-100
童年时.因母亲在外地教书.每年只有寒暑假的时候母亲才能回来。因此,6岁以前.都是父亲带着我在武汉生活。由于我儿时的玩劣.常给邻居带来“麻烦”,这让父亲很伤脑筋——总是要想办法来束缚住我的手脚。经过多次尝试,效果均不理想。直到有一天.他带回来一本地图册.在图上给我指出母亲工作的城市.并告诉我去那儿要经过的路线。他还向我许诺:“如果表现得好,  相似文献   

20.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惜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当我准备写一写桂林的时候,这首20年前的、流行一时的老歌《我想去桂林》就一直在脑子里打转.想想那年头儿云南尚且神秘,西藏更遥不可及,没人去三亚过春节,也不敢赴西塘求艳遇.去桂林,几乎成为当时的中国人对于旅行的终极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