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965年以来,我们用主导环流系统,结合单站要素特点,划分了夏季天气阶段。近几年,我们又探索用西风带大型高值环流系统划分冬半年的“天气阶段”,并应用在中长期预报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冬半年西风带大型环流系统的分型 某个区域内,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约15—30天)天气演变趋势保持相对稳定。这一时段我们称之为“天气阶段”。气象要素和天气演变呈现“天气阶段”的原  相似文献   

2.
《气象科技》1975,(2):30-31
我们河南省气象台在制作长期预报过程中,提出“天气阶段”这一概念,运用“天气阶段”制作夏季旱涝预报收到了一定效果。一、什么是天气阶段根据我省广泛流传着的“久雨必有久晴”,“久旱必有一涝”等谚语体会到,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冷暖空气活动规律及天气过程和要素变化具有相似  相似文献   

3.
我区地处中原,除有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外,天气变化还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阶段性。在河南省台1965年提出天气阶段概念的基础上,近十年来,我区台站对天气阶段的划分和应用于预报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收到一些效果。本文介绍我区天气阶段的划分及划分天气阶段的一种基本工具——全年统一座标曲线图,并概要介绍天气阶段在长中短期预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按我区自然天气季节的划分,初夏为6月14日至7月15日,初秋为8月31日至9月14日。在每个天气阶段内,根据影响我区天气的形势特征划分环流型,按型建立预报方程,这是我们改进MOS预报的一个方面。从投入业务使用的效果来看,按自然天气季  相似文献   

5.
单站多年逐日压、温、湿平均值的变化特点,可以看作是当地大气环流平均演变情况的反映,而单站气候背景划分的不同阶段,反映了大气环流在各个阶段内的平均状况,因此,利用单站多要素分析气候背景,能较客观地反映大气演变的内在规律。在不同阶段,选用不同的,较稳定而持续的要素特征量,或要素显著变化量,作为划分各个天气阶段的标志。这样划分的天气阶段,目的在于分析历年各天气阶段的气候特点和差异,掌握各天气阶段的变化特征及相互间的关系,为气候分析和天气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大尺度数值预报与局地具体天气预报联系起来的途径之一是将数值预报输出的结果,通过统计的办法,利用计算机,转变为局地天气的预报信息。实现前述的目标至今有二种主要的方法,一种称为“完全预报法”(Klein,1959),即将局地天气要素与环流的观测参数建立起多元回归方程,并将数值模式所得到的环流参数的预报值当作观测值从而预报未来的天气。另一种是代号为MOS的“模式输出统计法”(Glahn和Lowry,1969),是将前期数值预报的输出结果与观测的天气要素建立相关关系,从而预报未来天气。对MOS来说,它将数值预报的误差及不精确性统计地考虑进预报体系,而且它能够包括许多重要的因子如垂直速度、边界层的风和温度等等。而这些好处均为“完全预报  相似文献   

7.
在总结去年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做了两方面的改进,一是划分本地区的自然天气季节,按自然天气季节建立预报方程,打破了以月为时段的惯例。再是在建立预报方程时,根据需要对环流进行分型,建立分型预报方程。一、晴雨 MOS 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山东冰雹预报研究”一文中所总结出的影响我省降雹天气的环流形势及天气分型为基础,再结合青岛十一年(1978—1988年)冰雹天气资料,对青岛冰雹天气的短期预报问题做了初步探讨,现总结如下。 一、青岛冰雹的短期预报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强对流天气是一种中小尺度天气现象,它比暴雨预报难度更大。“警戒形势”的制作是以强对流天气产生的环流机制及其物理意义的理论为依据,在天气图上挑选因子制成的,它只能作大范围的趋势预报,为台站作强对流天气预报提供环流背景。  相似文献   

10.
张德寅 《气象》1981,7(2):15-15
出现一次明显的天气过程,必有相应的同期环流形势为背景,而同期环流又与前期某一段时间环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种前后变化的相互关系,在单站要素上必然有一定程度的表现。依此思路,我们以温江县春播期间的低温冷害(以下简称冷害)为例,用1960—1976年的资料,分析产生冷害天气与同期环流的关系,以及同期环流与前期环流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9月平均温度与平均绝对湿度的距平和来预报春播期间的冷害天气。经4年试报和实际使用,效果较好。另外,还用与温江站相邻的5个站资料作试验,结论与温江站基本一致。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区强对流天气展望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依据1983~1992年6~8月间276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研究北京地区强对流天气的形成条件及其展望预报方法。通过500 hPa逐日分型,将影响北京地区的大尺度环流型划分为5种类型。在各型中随机抽取出现和不出现强对流天气样本共298个,分别作合成分析,研究各环流型出现和不出现强对流天气的合成形势及差异。结果表明,出现和不出现强天气的环流系统特征、结构及物理量分布都有明显不同,从而概括出概念模式,导出各环流型预报着眼点。在此基础上,从各型计算的数十个物理量参数中,筛选出最佳预报因子,采用判断树预报流程,逐  相似文献   

12.
方慈安 《气象》1979,5(5):14-16
天气过程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在同一阶段内往往重复出现相似的天气过程。天气过程的阶段性是与整个北半球对流层中上层大型环流的稳定维持相联系。而大型环流的特征可以认为是由长波和超长波的波长、振幅和位相所决定的。当长波和超长波发生变化,大型环流特征也随之改变,相应的短波系统活动的特点也发生改变,从而形成另一种中期天气特色。为了定量的表征大型环流演变过程中长波和超长波的变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正如许多分析研究工作所指出的:天气过程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在同一阶段内往往重复出现相似的天气过程,天气过程的这个特点,除了与直接控制和影响天气的环流系统有关之外,往往与整个北半球环流背最的稳定维持相联系.有人从超长波逐日演变情况,分析这些天气过程的承替关系。本文讨论春季超长波的活动,根据其演变特点,提出多雨时段中期预报的背景.  相似文献   

14.
本文叙述了用天气-统计学方法制作中长期亚洲范围内大气环流型预报的一种客观方案。本方案是以统计学方法划分自然天气季节和对每个自然天气季节内的候平均环流型进行分类为基础的,着重点在于强调以认识大气中的物理过程为基础来选择预报因子。本文的结果指出,用经验方法制作长期天气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烟台冬季持续性低温天气的环流特征与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普查1965-95年历史天气图基础上,对烟台持续性低温天气的气候特点和环流特征作了详细分析。将低温天气发生前24小时的环流形势归纳为“深厚冷涡型”“两涡一脊型”和“阶梯模型”三类预报模式,并选取冷中心强度,锋区强度,地表状态等因子编码组合制作预报。  相似文献   

16.
从长期预报着眼,季节应按天气特征来划分,这样划分的季节称为自然天气季节。在同一自然天气季节内,作为季节背景的环流形势能够持续地出现,其时段就是一个自然天气季节的长度。与天文季节不同,每年的自然天气季节的长度,出现及结束的早迟是不同的。它反映了各年天气状况的不同,这正是农业生产所需要和长期预报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正确地划分自然季节无论对农业生产及长期预报都是十分有益的。我国自然天气季节划分曾有过  相似文献   

17.
1.长期预报 目前长期天气预报实际应用的方法,基本上还是预报经验结合资料统计,D·L吉尔曼形象地称长期预报方法是“经验技巧和统计技术的“烹调”混合物”。预报方法缺乏充分的物理基础,长期数值预报虽燃正在试验,如国外的大气环流模式(GCM),它通过逐日积分作月平均环流预报。预报的月平均环流距平同观测值的相关系数约为0.4,达不到业务化的水平。何况,即使环流预报正确,也不能报出一个月内的具体天气过程及相应的天气特征,应在如下方面进行工作:  相似文献   

18.
徐群 《气象科技》1984,(5):24-28
(一)长期预报能否取得质的进展,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掌握长期天气过程形成、演变的规律。目前,我们在寒潮、台风路径的短期预报方面已达到基本可信的水平,就是因为已经基本掌握了寒潮、台风的短期天气过程。长期天气过程自然复杂得多,但只要我们始终沉迷于统计技术,而不从基本原理上掌握长期天气过程演变的来龙去脉,长期预报工作就始终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偶然性。苏联莫氏学派从她二十年代建立之时起就重视长期天气过程的划分和分析研究,他们在环流分型、划分自然天气季节、探索前后各月(季)优势环流型的继承规律和韵律关系,可以说这是长期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初肇庆罕见持续低温阴雨天气的成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及数值预报产品等,从大气环流形势特征、冷暖空气活动和中尺度南支波动、单站要素变化特征等方面,对2008年1月13日-2月2日肇庆低温阴雨天气的成因,以及2月3日转折天气的预报技术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大气环流异常是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发生的主要原因;把单站要素变化特征与大型环流演变结合,将会提高分析、预报能力;日本数值预报产品对肇庆低温阴雨结束期的环流形势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余鹤书  晁淑懿 《气象》1981,7(9):42-44
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一种主要的灾害性天气,寒潮爆发时天气出现急剧变化,气象服务工作中迫切需要准确的寒潮中期预报。寒潮天气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与大型环流的急剧变化有关,特别是同西风指数及长波、超长波的变化有密切联系。因此,要做好寒潮中期预报,很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掌握好与指数循环相联系的大型环流变化过程,尤其是要做好长波、超长波突变的预报。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在第三讲中已有所讨论。这里,仅就寒潮中期过程及预报方法,作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