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场气田地表微量元素异常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田上方地表微量元素的分布与油气田的分布有一定的关系,即在气田上方形成环状和顶端异常。通过微量元素与渗漏烃分析,发现新场气田的Cd不仅与烃类相关,而且与Mn聚为一类。利用中子活化分析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不仅发现了天然气中含有微量元素,而且还证明其以钠米微粒的形式被上升气流运载迁移到地表,在气田地表形成微量元素分布异常。 相似文献
2.
3.
郭东晓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0,20(3):66-70
四川盆地西部德阳市境内的新场气田,其纵向上分布有8个气藏,平面上相互叠置,是目前国内在致密砂岩中所发现的最大气田。笔者通过对新场气田砂岩储集岩的地质特征、成岩作用和储集条件的研究,气田的主要储集空间为次生的残余粒间孔和粒间溶孔,大部分砂岩的孔喉都能使天然气通过。天然气主要聚集在储集岩与围岩在物性上或孔隙结构上有较大差异的部位。因此,在勘探上,应该从单纯寻找高孔渗带转移到寻找物性差异带上来。 相似文献
4.
新场气田是川西的主力产气区,发育深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须家河组四段)和中浅层中、上侏罗统(上沙溪庙组、蓬莱镇组)含气层系,均不同程度地产出地层水,气水关系复杂,不同层位间气水存在一定的联系。纵向上,深层地层水埋深为3 000~5 500 m,随埋深增加矿化度、盐化系数逐渐增大,呈现高演化地层水特征;中浅层地层水埋深为500~2 200 m,沟通较频繁,水化学特征差异不大,均呈现低矿化度、低盐化系数和高碳酸氢根离子浓度特点;两者之间为地层水混合过渡带。平面上,中浅层上沙溪庙组地层水矿化度在断裂发育带附近出现高值,高值范围与深层须家河组地层水矿化度低值区基本相对应。这主要是由局部深层与中浅层地层水沿向下断至深层、向上断至中浅层的断层垂向沟通并发生混合作用导致的。中浅层断裂附近,沿断裂带上涌的深层地层水与中浅层原始沉积地层水发生混合作用,使得砂体富含高矿化度地层水,天然气则沿渗透性砂体侧向运移并在一定距离的圈闭内聚集成藏,这对研究区中浅层天然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6.
7.
新场气田须二气藏天然裂缝有效性定量表征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天然裂缝是地层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地质构造现象,当其在油气开发过程中保持一定有效性时具有重要作用,其有效程度高低是裂缝性油气藏高产富集的关键.本次研究以川西新场气田须二气藏裂缝特征及成因认识为基础,利用气藏各类动静态资料对裂缝张开度、裂缝渗透率、裂缝孔隙度等参数进行解释和评价,明确了不同资料计算获取裂缝参数的物理含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为裂缝有效性评价奠定了基础.文中以井筒附近、地质模型网格单元体内裂缝网络系统作为裂缝有效性定量表征对象,通过裂缝网络系统裂缝参数的分布特征,选取并组合了参数分布的特征变量从而建立了裂缝有效性定量表征指标;基于裂缝有效性定量表征方法和建立的定量表征指标对新场气田须二气藏单井产层段裂缝的有效性及气藏裂缝有效性的纵横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其评价结果与区域构造、应力场分布、井下监测、生产动态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本文对油气藏中天然裂缝有效性的认识和定量表征方法为裂缝性油气藏地质建模中裂缝有效参数场的建立和数值模拟工作奠定了基础,为裂缝性油气藏的描述和生产动态研究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9.
新场沙溪庙组JS42气藏储集层为河口坝砂体,单层砂体(组)厚度较大,孔隙较发育,平面分布特征清晰。试采情况表明,该气藏为受构造控制的岩性气藏,气水关系复杂。随着新场3D3C地震资料范围的扩大,为克服前期单纯利用低频、强振幅模式的多解性,利用地震叠前道集资料,合成横波测井曲线、正演AVO道集,分析对比高产储层及气水层属性特征差异,开展叠前AVO反演。利用泊松比与波阻抗交汇图有效地预测出JS42气藏孔隙砂体发育区和气水分布区。依据该预测结果部署钻井测试取得成功,说明叠前AVO反演方法较常规地震属性解释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11.
新场气田是四川盆地西部凹陷-典型多类型,多层系的低渗透-致密陆相碎屑岩气藏叠置而成的大气田,新场气田勘探开发各阶段中,充分应用DST测试,完井测试,压裂测试,生产试井等手段,通过对气藏(层)压力,气藏(层)温度及相应气层流体性质和流量等资料的分析来揭示气藏(层)特征及压裂开发效果是气田滚动开发较为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油气藏成藏期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重点讨论桥口油田成藏期构造应力场研究方法和分布规律,论述了构造应力场对构造体系、沉积体系及油气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提出了NNE向主导构造控制研究区油气的形成和分布,预测了有利含油气区。 相似文献
13.
构造应力场在隐蔽性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摘 要 通过对构造应力场与低渗透储层中裂缝分布、油气运移和聚集以及断层纵向封闭性
之间关系的分析说明根据构造应力场的分布不仅可以定量预测裂缝性油气藏的分布规律
以及油气的运移方向与聚集场所而且还可定量评价断层的封闭性。因此从构造应力场的
角度对油气的分布进行评价和预测将对隐蔽性油气藏的勘探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含油气盆地构造应力场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构造应力场是影响油气运移和富集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方面,构造应力形成了油气运移的通道与油气富集的圈闭构造;另一方面,不连续状态的瞬间构造应力和连续状态的长期构造应力为油气运移提供了驱动力。分析了构造应力场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构造应力场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着重讨论了确定含油气盆地应力场的方法,并探讨了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运移、富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埕宁隆起北斜坡的地表油气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甲烷碳同位素法和烃类比值法分析判断该区地表烃类异常主要由深部油气活动所产生。各地球化学指标特征均具有北强南弱的特点 ,表明油气运移方向是由北向南 ,油气来源于北部的黄骅坳陷 相似文献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