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典游线     
《地理信息世界》2006,4(2):50-51
出游,重要的是收获一份快乐心情,那么如何才能给自己找出一条愉悦心情的路线呢?其实很简单,你可以与朋友一起分享无忧无虑的轻松,也可以与爱人一起品味诗情画意的浪漫,还可以与家人一起分享其乐融融的亲情,当然,更可以一个人独自去寻找清静,重要的是问问你的心,这次出洲你打算与谁同行?  相似文献   

2.
川西高原若尔盖旅游气候资源及旅游舒适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若尔盖1971-2000年的逐日日照时数、气温、降水量、降水日数、相对湿度、风速、气压等气象资料,用常规统计方法对以上主要旅游气候要素进行月、年变化规律分析,为当地旅游管理部门提供参考,为旅客提供气象服务。统计和分析表明:若尔盖光照资源丰富,日照总时数达到2510h。该地整年气温偏低,月均气温为-10.2℃-10.8℃,年平均气温为0.8℃,而且随着年份的增加,气温呈上升趋势。年降水量为649.1mm,干湿季分明,5-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8%,白天降水少并且无大的降水。空气相对湿度与气温的配合让人体感觉比较舒适,风速较小,适合开展旅游活动。该地的最佳旅游舒适期为7、8月,而6月和9月可根据实时天气情况适当安排旅游活动,舒适天数在68天左右,舒适天数随年份呈波动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4.
针对现有的旅游信息化产品往往只提供对于旅游主、客体自身的属性特征信息的发布与查询功能,而很少对其空间特征信息,以及空间信息的相互关系进行发布、查询与分析,不能让用户对旅游目的地产生直观、形象的认识,面向旅游者、旅游企业和村镇管理部门,集成WEBGIS技术、多媒体技术、Web3D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利用Commercial Off-The-Shelf(COTS)软件组件开发村镇民俗旅游景观三维展示构件。并结合村镇民俗旅游景点的平面、空间、图形、三维等多种漫游方式,对不同资源类型、不同区域自适应展示旅游景观,实现立体展示村镇的风景名胜、风土人情、休闲娱乐、旅游交通等,深入挖掘村镇地方特色,搭建对外宣传的窗口,促进民俗文化交流,保护优秀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地理信息世界》2006,4(2):48-49
~~首都圈旅游交通图~~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事业,在对马尔康旅游资源做出具体规划的同时,对当地的气候资源特征进行分析与评价。利用马尔康县气象站1966~2005年逐日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降水量等观测资料,计算当地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综合舒适指数等,进而对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马尔康地区温湿指数和风寒指数分别在7、8月份达最大值,着衣指数在7月份达最小值,人体在7月份感觉最舒适;(2)40a间,马尔康地区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总体变化较稳定,个别年份波动较大;(3)1966~1990年,舒适天数基本在125d左右波动;受全球变暖影响,1990~2005年马尔康舒适天数呈明显波动上升趋势。这说明马尔康夏季为最适宜旅游季节,全年大概有120d非常适宜旅游,旅游资源丰富,且气候变化对当地旅游资源开发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旅游行程规划往往仅被归类为空间排序问题,而对行程安排中时空耦合性与游客自身选择的灵活性考虑不足。本文将行程规划问题的理解从空间视角拓展至游客活动视角,从旅游节点时空耦合关系以及重构模式出发,将旅行中涉及到的时间、空间与专题等多维属性有机组织,进而提出行程时空链的概念模型以及行程要素时空衔接方法。研究以南京为案例展开模型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与传统线路设计方法在节点名称、节点数量以及节点顺序等指标的匹配度均超过了80%,体现出较好的应用可靠性。相较于已有研究仅从空间视角展开的论述,本文提出以游客自身作为行程规划的基本单位,从游客行为选择、游览时间序列以及节点线路串联等多维视角进行映射耦合,以期为拓展深化城市旅游线路设计理论,支撑智慧旅游工程精细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湛江完善优秀旅游城市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0 0 3年末 ,湛江通过国家旅游局的检查验收 ,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该市旅游发展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 ,应进一步完善优秀旅游城市。为此 ,必须做好五个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一是加强城市管理 ,建立良好的社会生活秩序 ;二是加强社会公德教育 ,提高市民素质 ;三是加强城市道路建设 ,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四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并重 ,提高城市品位 ;五是加大旅游宣传力度 ,提高湛江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WebGIS的旅游信息系统的结构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突显了旅游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信息流作为客流等其他旅游流产生的先决条件,对它的引导与管理显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数字地球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途径。全球信息高速公路构成了沟通全球信息流的总体框架,要建立与此相对应的现实世界旅游业的客流、物流、能量流和资金流的时空联系模型,必须借助于WEBGIS技术。本文首先总结了传统的旅游信息系统的结构模式,然后分析了旅游信息的特性对系统平台的要求及全球化旅游业对旅游信息管理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从我国旅游业的现状出发提出了一个基于WEBGIS的旅游信息系统(TIS)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0.
观光农业是以农业为依托 ,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交叉型的新兴产业。观光农业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旅游消费市场的需要而发展的 ,它为人们观光旅游、休闲健身、欣赏田园风光、享受农家乐趣等提供了新的空间场所。分析湛江发展观光农业的资源优势 ,提出了湛江观光农业的发展构想及注意问题 ,对湛江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旅游资源的GIS评价系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旨在研究GIS技术与旅游资源评价模型相结合的系统原型,出于确定旅游资源规模的目的,本文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评价系统为例,建立了基于GIS的国家级旅游资源评价系统,并详尽地介绍了系统的构建、系统功能的实现等。本文中以郭来喜等和尹泽生等的分类模型为基础,发展了资源评价模型,提出了全国性特色资源和地方性特色资源,并采用了数据流的分析方法,通过GIS技术进行系统开发,而且利用第三方控件ActiveBar2.0及ActiveSkin1.0优化系统界面。通过本系统,能够对国家级的各风景名胜区进行基于2个模型的分类评价以及风景点品质的评价,从而进行比较,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区域旅游信息化合作模式及其适宜度检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区域旅游信息化出现的合作趋势,借鉴国内外旅游信息化或其他行业信息化合作模式,归纳成五种不同类型的合作模式--联合-联盟式合作模式、产业链式合作模式、点式合作模式、梯级合作模式和两波叠加合作模式,并针对区域旅游信息化合作对不同模式进行的最佳选择问题,提供了模式的适宜度检测方法,最后以京津冀为例应用进行了旅游信息化合作模式的选取,并对所选的点式合作模式进行了分析,细化为PPP项目点模式、4-C领域点模式和5+2基地点模式。  相似文献   

13.
旅游景区市场营销策略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目前旅游景区市场环境的基础上,探讨旅游景区市场营销途径.指出网络营销、合作集团营销、零距离服务营销、绿色营销是当前旅游景区市场营销途径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南大港湿地旅游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南大港湿地旅游信息系统 (简称 NWTIS)是适应南大港湿地生态旅游需要而精心设计与开发的。系统采用 Visual Basic的语言编辑及可视化数据库管理和 Map Info的图元输出功能进行系统集成 ,开发了基于 Windows风格的 NWTIS,实现了大量属性和空间数据的查询、分析和图文显示。  相似文献   

15.
Under the current government strategy of building a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tourism in Chinese border counties ha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opular. Studying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in Chinese border counties is of sizabl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ortance, as there are several notable factors involved. In this study, we constructed a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eight factors: natural environment, tourism resource, lo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ocial environment, tourism service facility, border port, tourism industrial cluster and tourism market. We then analyzed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in border counties and identified five types of border counties: resource advantage type (RA), border-port advantage type (PA), location advantage type (LA), agglomeration advantage type (AA), and relative balance type (RB), and examin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ourism market competitiveness and interior competitiveness factors in the counties from 2006 to 2011. Results showed that tourism resource, lo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and tourism service facility are the most important competition factors for RA border countie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Competition factors in PA counties transferred from tourism resourc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ourism service facility to border port and tourism industrial cluster; competition factors in LA counties transferred from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ourism resource to tourism service facility and tourism industrial cluster and border port. Competition factors in AA counties transferred from tourism service facility to tourism resource. Tourism industrial cluster, tourism service facility and tourism resource proved to be important competition factors in RB countie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can be used to target tourism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ounty types.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旅游信息系统的空间查询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适应安徽省旅游业发展的要求 ,配合把旅游业发展成安徽省新兴支柱产业 ,营造一个更好的旅游环境 ,本文设计了安徽省旅游信息系统 (ATIS)。阐明了设计的目标与原则、构建过程以及其功能与特色。  相似文献   

17.
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旅游资源丰富,独有的岱崮地貌群景观以及长江以北最大地下峡谷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且从超基性金伯利岩到酸性花岗岩的岩石地貌类型丰富。同时,地质公园旅游种类众多,且地质旅游资源较为集中,适合开展地质旅游。通过介绍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概况和主要地质遗迹景区,并运用了综合评价法对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地质旅游资源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主要地质遗迹景区的地形与地质资源较为独特,地质遗迹景观较为丰富,但文化资源方面未引起足够重视;景区的相关设施与交通建设尚可,但相对不完善,有待提高。目前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开发适度,但保护的力度有所欠缺,应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地质科普教育工作没有得到有效宣传,应更加突出科普教育意义,体现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通过地质旅游资源评估,对该区域的地质旅游资源进行重新的认识,激发游客和学者对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的热情,实现地质遗迹价值,推动景区的地质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and connotation of Theme Shopping Tourism(TST) destination,and reveals the attractive distance of TST destination based on the utility function derived from the supposed demand function.An attractive model is deduced.According to this attractive model,it is can be known that the attractive distance is related to the price difference of the theme commodities between TST destination and tourist origin place,the average expenditure of transport,the demand elasticity of price...  相似文献   

19.
新疆冰雪旅游资源适宜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冰雪旅游正在成为冬季旅游出行的新选择。新疆冰雪旅游资源丰富,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成为当地旅游开发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从旅游资源适宜性角度出发,选取自然条件、旅游资源、社会经济和交通可达性等方面的18个影响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值法(EWM)确定组合权重,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多因子加权评价模型(MCE)对研究区冰雪旅游资源适宜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① 就自然条件来看,伊犁东部、阿勒泰北部沿山脉边缘的丘陵和平原等地区较适宜发展冰雪旅游;② 阿勒泰地区和乌鲁木齐市的旅游资源相关基础设施完备,昌吉和伊犁在旅游资源方面也有较强竞争力;③ 社会经济来看,伊犁、乌鲁木齐市和阿勒泰地区为代表的北疆城市较南疆有更强的游客接待能力;④ 伊犁、乌昌经济带沿线地区交通可达性明显优于南疆各地州市。新疆冰雪旅游综合适宜性指数为1.8622-7.5724之间,其中天山北坡、阿勒泰北部、伊犁、塔城北部、哈密中部等地区为高度适宜;南疆大部分区域处于中低度适宜。建议通过加强新型旅游资源开发和整合,积极承办大型冰雪运动相关赛事,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交通道路建设,以加速推进新疆冰雪旅游发展。本研究可为冰雪旅游区开发和选址提供空间导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虚拟现实技术在村镇民俗旅游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村镇民俗旅游中的应用,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虚拟旅游平台,服务于村镇民俗旅游规划管理和决策部门,实现村镇民俗旅游资源的立体展示和宣传,达到扩大村镇民俗旅游的影响力,提高吸引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