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穆龙套金矿田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福春 《贵金属地质》1996,5(3):228-233
本文介绍了穆龙套金矿的矿田构造,矿田地层,岩浆岩,变质作用,矿化特征,矿床成因等问题,特别指出,矿化与碳质关系不大,含碳量高的地段金品位不一定高,相反,含碳量低的地段金品位也可能很高。这一点与以前报道的穆龙套金矿与碳质关系密切的观点不同。  相似文献   

2.
中亚南天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金矿带,以浅变质含碳质碎屑岩系为容矿岩石的穆龙套型金矿最为发育且规模巨大。将境内外南天山作为整体开展研究,有助于推进中国新疆南天山地区金矿的找矿持续突破。南天山是南天山洋在石炭纪末闭合时在Karakum—塔里木板块北缘形成的褶皱冲断带。南天山地区穆龙套型金矿的容矿地层为一套浅变质、变形强烈的含碳质细碎屑岩建造,对金矿化有明显预富集;区域内的大型韧-脆性变形带,剪切带及相关断裂系统是穆龙套型金矿的控矿构造;金矿区岩浆活动虽然较弱,但岩浆活动与成矿具有紧密的时空联系。矿体呈脉状、板状、透镜状,常以黄铁矿和毒砂为主要载金矿物,围岩蚀变以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最为发育。成矿年龄多为晚古生代,同位素示踪指示成矿流体、硫及成矿金属物质具有壳幔混源特征。"碳质岩系+构造变形+岩浆热液"是穆龙套型金成矿的关键控制因素。按照总体控矿特征,探讨了中国新疆南天山地区穆龙套型金矿床的主要找矿策略。  相似文献   

3.
穆龙套金矿地质考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穆龙套金矿是当今世界上最大金矿之一.矿田位于乌孜别克斯坦南天山地槽褶皱带,中央克孜勒库姆隆起东南缘.矿田内断裂、裂隙构造十分发育,是控制矿化富集的重要条件.金矿化主要呈层状、似层状产于文德期——早古生代别萨潘组中下部,金和碳质的高丰度值是赋矿地层最重要地球化学特征.变质作用和热液交代作用与金矿化富集关系密切,主要矿体都产于规模很大的NW向构造—变质—热液交代岩带中.地表大量酸性—基性岩墙发育,深部又发现隐伏蚀变花岗岩体.金矿化以网脉型为主,大脉型金矿居次要地位,但品位高.矿床中硫化物总量低,金的成色高,银和其它伴生元素含量相对低.矿石中金以自然金为主,以其粒度细小为特点,矿床应属层控—改造型.  相似文献   

4.
中国首例穆龙套型金矿——新疆萨瓦亚尔顿金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萨瓦亚尔顿金矿是我国发现的首例穆龙套型大型金矿床。该矿床分布于上志留统罗德洛阶的含白云质炭质碎屑岩、泥质岩复理石岩系中,为地层、构造等复合层控的石英细网脉浸染型大型低品位金矿床。该矿的地质背景、矿化特征、成矿作用与穆龙套金矿很相似  相似文献   

5.
萨瓦亚尔顿穆龙套型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穆龙套型金矿床已成为当今最重要的金矿类型之一;新疆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是我国首例穆龙套型金矿床。研究表明,矿床受一套浊积岩系控制外,构造控矿特征明显;矿带(体)严格沿断裂破碎带产出,并且控矿构造基本格局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还相应决定着各矿(化)带的空间展布格局与多阶段矿化组合特征、矿化强度规模等方面的差异性递变规律。  相似文献   

6.
穆龙套金矿构造、岩浆控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穆龙套金矿床位于中亚成矿域南天山成矿域西段、卡拉库姆和中哈萨克斯坦-北天山板块的碰撞带上,赋矿围岩为寒武—奥陶纪别索潘组,金矿成矿时代主要为二叠纪.通过研究穆龙套金矿床区域构造演化及构造、岩浆控矿作用,提出穆龙套金矿床控矿因素为NWW向桑格龙套-塔姆德套剪切带及NE向穆龙套-道古兹套剪切带,岩浆活动与成矿密切相关.中亚成矿域新疆境内穆龙套式金矿找矿方向是NWW向与NE向构造的交汇处及附近同成矿期隐伏或出露的花岗质岩浆岩.  相似文献   

7.
新疆萨瓦亚尔顿金矿区发育含矿和无矿石英脉,无矿石英、含矿石英及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所含包裹体捕获的流体成分有明显差异,分别代表了成矿前、成矿早阶段和主成矿阶段的流体特征。早阶段成矿物质沉淀的主要机制为流体不混溶作用,形成含矿石英、含钠矿物和部分黄铁矿等;主成矿阶段则以流体浓缩及流体混合为主要机制,形成大量黄铁矿等载金矿物。萨瓦亚尔顿金矿的成矿流体成分特征与世界造山型的中温热液脉状金矿类似,尤其是与乌兹别克南天山造山带的穆龙套金矿类似,表明其为较典型的穆龙套式的造山型金矿床。Ⅺ、Ⅱ矿化带流体成分特征与矿化最好的Ⅳ带类似,勘探前景较好;相反,Ⅰ矿化带与Ⅳ带差异明显,不宜作为勘探重点。  相似文献   

8.
新疆萨瓦亚尔顿金锑矿的成矿机制和成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叶庆同  叶锦华 《矿床地质》1998,17(Z2):287-290
萨瓦亚尔顿金锑矿床是我国南天山造山带中的1个大型穆龙套型金矿,赋存于上志留统碳质千枚岩层中,受韧性剪切带控制,主成矿时代为231× 106a。其成矿机制和成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由大气降水与岩浆水混合组成,成矿温度75~310℃,成矿压力为250~350 MPa,盐度3.2%~10.3%NaCl; 成矿物质部分萃取自含矿围岩,部分来自深源,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变化是矿石堆积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与穆龙套和库姆托尔金矿进行了类比。  相似文献   

9.
穆龙套超深钻孔(СГ-10)是前苏联地壳和上地幔综合研究计划首批打的十口超深钻孔之一。设计孔深7km。在其周围还准备打一系列深2~2.5km的卫星孔。该超深孔的主要任务是:揭露穆龙套矿田深部(直至推测此侵入体)的地质情况;评价深部层位的含矿远景;查明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以解决矿化成因问题。卫星孔的主要任务是揭露深达2~2.5km的矿化层。  相似文献   

10.
克拉克斯赛依金矿点处于中亚南天山锑、汞、金成矿带,距哈萨克斯坦大型的穆龙套型查尔库拉金矿床仅6km,资料显示二者成矿背景和成矿特征具有一致性。在分析克拉克斯赛依金矿点的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矿体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与吉尔吉斯斯坦的库姆托尔金矿床、新疆萨瓦亚尔顿金矿床两个典型穆龙套金矿床的成矿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进而指出该金矿点的成矿类型不是热液蚀变型,且与穆龙套型相似,具有较好的穆龙套型金矿成矿和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1.
西天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亚洲金腰带"的核心区和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级的穆龙套金矿床是西天山成矿带内最重要的金矿床之一.作者将前人成果与自身研究结果结合, 形成该篇以穆龙套地区为例的基于ASTER数据的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的论文.含碳质细碎屑岩是穆龙套地区的溶矿岩层, 矿体受韧性-韧脆性断裂系统的严格控制.穆龙套地区热...  相似文献   

12.
穆龙套金矿地质和地球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世界最大造山型金矿穆龙套金矿(黄金储量〉6100t)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穆龙套金矿的赋矿围岩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黑色碳质页岩,矿床产于剪切带和断裂的交汇部位,受韧性剪切带控制。下部有强烈蚀变的白岗岩(约287Ma),矿体北部‘出露火成岩岩墙(273~286Ma)。金主要赋存于石英脉中,矿石及其围岩蚀变组合的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了岩浆流体对成矿作用的贡献,但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中绝大多数He来自地壳,惰性气体主要来自大气。金矿年龄被确定为约275Ma(SmNd等时线)、226~254Ma(绢云母40Ar/39Ar坪年龄)和约290Ma(毒砂Re-Os)。在有限的地区内短时期形成巨型金矿需要特殊的机制和长期的流体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从大地构造背景、赋矿围岩、矿体特征、矿石物质组分、蚀变特征和流体包裹体等几方面,将萨尔布拉克金矿和穆龙套金矿进行了对比,二者有着相近的地质特征,提出萨尔布拉克金矿属于穆龙套型.该矿床矿化规模巨大,但已发现的金矿储量不大,矿体开采深度也较小.认为现在出露的只是矿床的浅部,向深部应该有品位更富、更加连续的矿体.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TM和SPOT等多源数据融合处理,以及提取蚀变影像信息和增强冻融带影像信息的方法。根据断裂构造(包括线性断裂、环状和弧形断裂构造)、地层、冻融带及蚀变带的解译,总结了西天山地区金矿成矿环境和成矿条件。在与邻区穆龙套、库姆托尔金矿对比研究的基础上,选定了重点研究地区,勾划了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冻融带及构造蚀变带,为该区进一步开展金矿普查找和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新疆萨瓦亚尔顿穆龙套型金矿床的确认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家军  尹怀信 《贵金属地质》2000,9(3):129-132,143
位于新疆南天山冒地槽褶皱带西段的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无论其产出地质背景、赋矿岩石、矿化形式、矿物组合及元素组合,还是成矿作用,均可与邻国的穆龙套型金矿床进行对比。它是我国在西南天山发现的首例大规模、低品位,并具有累细脉浸染和蚀变特征的曲型穆龙套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位于新疆南天山冒地槽褶皱带西段的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无论其产出地质背景、赋矿岩石、矿化形式、矿物组合及元素组合,还是成矿作用,均可与邻国的穆龙套型金矿床进行对比.它是我国在西南天山发现的首例大规模、低品位,并具有细脉浸染和蚀变特征的典型穆龙套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7.
南天山萨瓦亚尔顿金矿床稀土微量元素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萨瓦亚尔顿金矿位于新疆乌恰县的南天山构造带中,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发现的第一例“穆龙套型”金矿.矿床形成于印支期,矿化与石英脉密切相关,显示了与穆龙套金矿的相似性.成矿流体演化经历了早期高温无矿化石英阶段,中期中低温矿化石英阶段,晚期低温碳酸盐脉阶段.早期无矿石英的稀土及微量元素含量均低于矿化石英.矿化石英包体中流体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较一致的轻稀土富集和Eu正异常,指示流体中较高的钙离子或相对还原环境;流体中Pb含量较高,而蚀变强烈的围岩则显示出明显的Ca和Pb流失,这表明成矿流体可能部分来源于与围岩发生交代作用的蚀变流体,矿质沉淀可能与流体混合作用相关.早期石英包体中流体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含量较低则指示早期阶段可能未发生流体混合.萨瓦亚尔顿Ⅳ号矿脉为最大矿带,其含矿石英包体中流体微量元素一般高于其它矿脉石英,可能显示较强的流体混合及成矿作用.Ⅱ号矿脉在流体稀土及微量元素含量上显示与Ⅳ脉更为相似.萨瓦亚尔顿金矿稀土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围岩组分可能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之一,而流体混合则为成矿重要机制,这与前期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研究结论一致,也符合造山型金矿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18.
萨瓦亚尔顿金矿是新疆地区在西南天山发现的第一个穆龙套型金矿,具有规模大,品位低,矿化均匀的特点。矿石中以Au为主,伴有Ag、Sb。文章通过对该金矿床矿物标型特征、矿石类型、金在矿体中的分布富集规律等研究,提出了寻找该类金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9.
金窝子矿田控矿构造复杂,成矿条件独特,金矿化类型多样。经研究,金窝子矿田的形成与中天山地块向北山裂谷带逆冲推覆作用有关。逆冲推覆造就了金窝子矿田北、中、南3个不同性质的断裂带及不同的金矿化物理、化学环境,并分别控制了金矿田与其相关的金矿化类型及其成矿作用和金矿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20.
论述那拉提山-哈尔克山北坡地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特征,简述了中亚天山构造-成矿带金矿资源梗概并与区内进行了对比;从研究区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和化探异常资料出发,分析了区内金矿的成矿远景,指出区内是新疆寻找穆龙套型金矿最有远景的地区之一,进而提出5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