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简单介绍了湖北省气候特征、2008年天气气候特点和由湖北省气象专家遴选的2008年湖北省17件重大天气气候事件,目的是希望通过公共媒体开展公众评选活动,引导公众关心、关注并参与气象工作。从评选的结果可以看出,公众对重大天气气候事件的判断角度与气象专家的判断角度有一定的不同,公众把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天气气候事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而气象专家更多地是判断天气气候事件气象要素值在历史记录中的极端数据所处地位置。针对这一结果,作者提出了加强公共气象服务的六点思考,对于气象部门更好地开展公共气象服务有一定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2.
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推动龙江气象事业科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目前,我省气象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形势,社会各界对气象工作的需求越来越大。一是防灾减灾避灾对气象工作的需求越来越大。我省是灾种多、频率高、危害重、损失大的省份,暴雨、低温冷害、洪涝、干旱、地质灾害频发,森林火灾、农业病虫害等危害加重。随着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事件  相似文献   

3.
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并表现出群发性、持续性、复合性等特点,不可预测性增加;持续性强降水、极端低温、复合型极端高温干旱、群发性热浪和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我国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影响巨大。然而,上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新特征、关键过程和机理尚不完全清楚,重大极端事件的预报预测水平亟待提升。文章首先简要介绍“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重点专项项目“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形成机理及其预测和归因”的基本情况。项目拟在分析全球变化背景下对我国造成重大影响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新特征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多尺度海-陆-气耦合过程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机理,挖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次季节-季节预测的前兆信号;发展动力与物理统计相结合的极端事件预测新方法,研制针对中国极端事件的新一代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与检测归因系统。文章重点总结了自2022年12月项目立项至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发生的几率也越来越大,气象灾害的及时预警发布在服务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以地市级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系统为例,从基于卫星资料云顶亮温反演模式的灾害预警、自动站数据监测自动报警、预警信息发布方式等方面阐述了系统的建设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蒋伯仁 《山东气象》2002,22(2):34-35
今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降低对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脆弱性”。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每年都根据当前国际关心的热点问题,选择纪念主题。一方面表达了对越来越频繁的天气、气候灾害及其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的强烈关注;另一方面是认识到通过加强对天气、气候的监测和预报,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天气、气候极端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希望通过宣传这一主题,呼吁各国采取措施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趋势,进一步加强气象工作,以减轻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业气象服务典型案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与种植结构的调整以及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多,农业生产中出现了不少新的农业气象问题,因此,中国气象局批准实施了“中国农业气象服务典型案例总结”业务建设项目,旨在系统收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各地农业气象服务的典型案例,总结农业气象服务的经验和不足,探求可拓展的农业气象服务新领域,  相似文献   

7.
了解和掌握本行政区域的气候状况、频繁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次生灾害,对及时做好气象服务工作,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减少损失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就此统计了2007—2014年果洛地区的气象灾害,分析了目前气象服务工作的现状,提出几点气象服务工作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及自然因素等的综合影响,全球气候不断出现大范围的异常现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给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而地处中纬度亚洲大陆东岸,祖国东北端的黑龙江省,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季风气候明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导致的灾害比较频繁.暴雨洪涝、干旱、低温冻害、暴雪、沙尘暴、冰雹、大雾、雷暴、龙卷、大风等气象灾害每年造成的损失占本省整个自然灾害损失的70%左右,对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损失.尤其是近10余年来黑龙江省发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  相似文献   

9.
莫小飞  许燕梅 《广东气象》2007,29(B12):75-77
统计并分析了广东省恩平市气象站建站以来厄尔尼诺发生年的一些主要气象要素变化和天气事件出现机率,发现厄尔尼诺年恩平气候出现多个气候之最,说明厄尔尼诺现象可造成多种气候异常,而对恩平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极端高温与极端低温天气增多,年降水偏多,且主要集中在汛期,暴雨及大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次数增多,秋冬春连旱机率较大,台风个数偏少,但每隔3—5个厄尔尼诺年就会有强台风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与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相比,在第六次评估报告(AR6)评估中,观测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证据,特别是归因于人为影响的证据加强。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已影响到全球每个区域的许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随着未来全球变暖进一步加剧,预估极端热事件、强降水、农业生态干旱的强度和频次以及强台风(飓风)比例等将增加,越罕见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其发生频率的增长百分比越大。这些结论再次凸显了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1.
宁夏是我国生态脆弱区和贫困区之一,以宁夏为例开展农业适应行动实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示范作用。根据气候变化适应行动实施框架,研究结果表明:宁夏未来气候干旱风险将增加,水资源短缺矛盾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和强度加大。未来宁夏北部灌区农业应以发展节水灌溉和高效种植为主,中部以设施农业和牧业为主,南部以发展特色农业为主。气象部门和水利部门对适应技术的适应效果持乐观态度,农牧业部门和林业部门则态度谨慎。适应措施能否实施的首要条件是措施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方针,其次是成本效益;在实施条件中,要求相对比较弱化的是公众对气候风险的认知程度以及措施的灵活调整性。在适应措施选择上,气象服务和种植结构调整成为首选的适应技术,而覆盖技术、节水技术由于更倾向于传统的技术范畴,虽然效果较好,但对其适应优先性选择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甘南高原生物气候资源及其生态农业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统计分析甘南高原的光、热、水等要素,研究了区域生物气候资源的分布情况,同时对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态农业区划,划分了3个类型及6个亚型生态区,提出了发展生态农牧林业及其产业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近50年中国气温、降水极值分区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黄琰  封国林  董文杰 《气象学报》2011,69(1):125-136
在全球增暖背景下,当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由此引发的气象灾害及其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损失日益增加.深入了解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气温和降水极值的特征,对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有指导意义.文中用百分位阈值求算变量极值的概率密度值,从极值概率角度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合并站点,根据方差稳定性特征和变量最概然值的均值确定划分区域个数和对区域...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初低温阴雨灾害对白沙县农业的影响及补救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1月27日至2月16日,白沙县遭受了建站有气象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低温阴雨灾害天气。对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行业产生了严重影响,影响范围广,程度重,为白沙县历史上罕见的低温冷害事件。通过分析这次低温阴雨天气过程的特征及农业受灾情况,并提出了灾后恢复农业生产补救建议和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5.
Although there are different results from different studies, most assessments indicate that climate variability would have negative effects o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in the humid and sub-humid tropics. Cereal crop yields would decrease generally with even minimal increases in temperature. For commercial crops, extreme events such as cyclones, droughts and floods lead to larger damages than only changes of mean climate. Impacts of climate variability on livestock mainly include two aspects; impacts on animals such as increase of heat and disease stress-related death, and impacts on pasture. As to forestry, climate variability would have negative as well as some positive impacts on forests of humid and sub-humid tropics. However, in most tropical regions, the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 such as deforestation will be more important than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climate change in determining natural forest cover.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城市气象灾害及其影响越来越突出,呈现和传统气象灾害不一样的特征和演变规律。国内外都非常重视城市气象灾害的研究,强调气候变化的驱动和多学科综合研究是一种趋势。中国城市气象灾害有暴雨、低温冰冻、高温热浪等多种类型,对城市的社会、经济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很多学者十分关注城市气象灾害及其城市经济和社会影响研究。随着新型城市气象灾害潜在风险增加,城市气象灾害引致城市环境的脆弱性和人文社会学科引入城市气象灾害研究,将是城市气象灾害研究中的新兴领域,中国未来城市气象灾害研究也需要引起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7.
何晨 《内蒙古气象》2011,(6):99-103,120
文章从气象灾害入手,以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为核心,着重探讨了气象灾害防御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并结合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特点和运行机制提出了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升应急管理水平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呈增多趋强趋势,所造成或诱发的交通气象灾害给公路交通带来极大的威胁,引发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巨大,受到各级政府、企业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综述了国内外大雾、暴雨(强降水)、低温雨雪冰冻、风沙等各类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对公路交通的影响相关历史研究与现状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交通安全保障措施,探讨了我国尚少开展研究的领域,特别指出了我国今后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分析农村受众对电视气象节目的心理需求,结合近几年内蒙古气象影视所开展的为农气象服务和自身工作体会,对如何利用影视平台做好为农气象服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周广胜  何奇瑾  宋兴阳  吕晓敏  周莉 《气象》2024,50(3):265-274
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严重威胁到全球粮食安全,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已经在中国推广实施。为助力气候变暖影响下的高标准农田生产,文章梳理了国际土地整理与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历程,并从高标准农田适宜性评价、土地要素配置的粮食效应、高标准农田监督管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效益评价四个方面综述了高标准农田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目前缺乏高标准农田生产气象保障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针对高标准农田旱涝保收、抗灾能力强和生态良好“三位一体”的要求,提出气象助力高标准农田生产应加强三个方面研究:农田生态系统-气候-水资源相互作用与农田节水灌溉;主要粮食作物气象灾变精准监测模拟与快速解析归因;农田生态气象风险敏感因子检测及其气象监测评价,以实现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助力高标准农田高产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