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顶管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市政项目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施工技术难度较大,长距离顶管是顶管工程中施工工艺最复杂课题之一。本文讨论了长距离顶管中易出现的技术问题及处理措施,指出顶管技术通过与精心细致、信息化施工相结合,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城市的基础建设中。  相似文献   

2.
汕头第二过海水管工程顶管穿越障碍物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汕头第二过海水管工程中钢管顶管一次顶进长度2080m,是目前世界上一次顶进长度最长的钢顶管工程。该顶管成功地穿越不稳定的块石结构海堤和海底中风化花岗岩层两大障碍物,标志着顶管设计、施工技术的重大突破,拓展了顶管施工方式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作为暗挖法之一的矩形顶管施工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矩形顶管施工大多在建筑密集、市政管线复杂区域,对地面沉降变形非常敏感。研究矩形顶管施工过程中周边水土变化规律,对矩形顶管施工技术的进步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上海轨道交通二号线张江高科站一号出入口工程为例,通过施工过程中孔隙水压、土压力、分层变形、地面沉降等的监测,分析了矩形顶管施工过程中周边水土的变化规律,为在环境复杂区域矩形顶管合理施工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矩形断面管道具有空间利用率高的特点。在本工程中,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技术施工,证实了矩形顶管机在长距离及弯曲顶管施工中的各方面适用性,相信今后矩形顶管机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在中粗砂地层顶管施工过程中,地表变形过大、顶推力过大是困扰顶管施工多年的技术难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适合该地层的顶管泥浆性能指标。通过正交试验验确定了泥浆各组分对泥浆粘度和失水量的影响进而确定了最佳的泥浆配方。最终该配方成功应用于珠海某大型顶管工程中。  相似文献   

6.
在中粗砂地层顶管施工过程中,地表变形过大、顶推力过大是困扰顶管施工多年的技术难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适合该地层的顶管泥浆性能指标。通过正交试验验确定了泥浆各组分对泥浆粘度和失水量的影响进而确定了最佳的泥浆配方。最终该配方成功应用于珠海某大型顶管工程中。  相似文献   

7.
顶管接收是顶管施工中的重大风险点之一,传统的顶管接收技术不足以满足高水压复杂情况下的顶管接收。以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顶管管幕工程为依托,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对施工现场使用的钢套管接收装置进行了优化。在顶管接收过程中,对高水压软弱地层条件下的接收装置和接收工艺做了进一步改进。最终针对不同的地层条件、地下水压力和地上建筑安全等级,形成了顶管接收方法选用表。  相似文献   

8.
隆威  傅斌  纪鹏  黄长溪 《探矿工程》2012,39(5):68-70
在长距离管道顶管施工过程中,尤其是碰见复杂地层如砂卵石层的情况下,为解决在顶管施工中极易造成地层垮塌埋管、顶管阻力急剧增加导致顶管失败的难题,开展了以植物胶和聚合物为主要原料的无粘土浆液的润滑减阻护壁性能研究,最后采用正交实验得到一种适用于长距离管道顶管工程的无粘土浆液的最优配方。  相似文献   

9.
马保松  张雅春 《岩土工程技术》2006,20(5):229-232,259
曲线顶管施工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和应用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总结了国际上常用的曲线顶管施工技术,分别以SS MOLE和Ultimate Method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工法为例介绍了曲线顶管技术的地层适应性、适用管道直径、应用领域和所能达到的最小曲率半径。对曲线顶管施工中顶进力计算这一重点和难点,给出了曲线顶管顶推力计算公式,并举例说明了曲线段顶推力计算公式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顶管施工尤其是长距离顶管施工中顶进阻力的重要性,列举了采用《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计算顶进阻力的公式和日本下水道协会制定的顶进钢筋混凝土管顶力的计算公式。在郑东新区土压平衡顶管工程实例中对顶进阻力进行了测试和研究,指出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提出了适合郑东新区的顶管顶进阻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大直径长距离顶管润滑泥浆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顶管技术作为一种经济快速的管道铺设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地下水道、石油天然气管道、电力和通讯电缆的施工中。在大直径长距离顶管施工过程中,顶进力过大是困扰顶管施工多年的技术难题。顶进力过大对顶管施工机械及相应的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顶进力已成为限制顶管技术发展的因素。针对这一问题,结合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曲线顶管管幕实际工程,对顶管润滑减阻泥浆展开了研究。对泥浆中各组分对泥浆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表明,随着膨润土质量、PAC质量的增加,泥浆黏度呈现增长的趋势。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泥浆方案。将泥浆方案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使单位摩阻力大幅降低,解决了顶进中顶推力过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建立平行顶管试验模型,模拟了单管顶进和水平平行顶管的施工过程,研究并分析了水平平行顶管相互影响。研究表明:后顶管作用于先顶管上的附加应力是一个随后顶管移动而动态变化的过程,且最大值由后顶管机头所在位置决定;后顶管对先顶管所产生的附加应力随环向的分布并不是完全关于0°位置对称,表现出管道水平以下部分要大于管道水平以上部分;平行顶管顶进时引起的地表沉降要大于单顶管引起的地表沉降,且最大沉降点会由先顶管一侧逐渐转向后顶管一侧,表现出了累计效应。  相似文献   

13.
根据马斯喀特污水管网顶管施工中常见问题和实际处理效果,本文介绍了几种顶管施工中常见问题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魏新江  魏纲 《岩土力学》2006,27(7):1129-1132
对水平平行双线顶管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横向扰动区范围的计算公式。考虑先施工顶管对后施工顶管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后施工顶管地面沉降计算方法,并给出算例分析。分析表明,水平平行顶管施工时由于中间区域受到双重扰动,会产生较大的地面沉降。当两顶管轴线距离较近时,由于先施工顶管对周围土体产生的扰动会使后施工顶管产生的扰动加剧,后施工顶管引起的最大地面沉降值和沉降槽宽度都要变大,且地面沉降曲线是不对称的,其最大沉降点要偏向先施工顶管侧,但仍然可以采用Peck公式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5.
电力隧道超大直径顶管施工扰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顶管工程在经济方面的优势以及控制周围环境水平的提升,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顶管扰动特性方面的研究多数限于中小顶管,未考虑超大直径顶管的特殊性。对上海世博电力电缆隧道顶管施工进行了现场监测,并主要分析了水-土压力变化曲线,测试结果反映了超大直径顶管顶进5阶段的扰动特性。工程经验表明,超大直径长距离顶进成功的主要作用因素有3个:泥浆套作用、开挖面控制和姿态动态调整。最后对泥浆套在顶管中的形成过程以及扰动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泥浆套在注入、泥膜形成以及整体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具备填充、支承、隔阻、润滑等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日本城市地区的地下有许多公用设施,如污水、自来水、天然气、电路等等。在更深层的地下区域安装各种管路和电缆的需求正随着城市化而不断扩大。因此,在深层地下区域中的顶管技术正亟需使用。本文给出了顶管机铺管技术的一些准则和一些行业数据。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在粘土层和砂质土壤中顶管机所受的推进力和摩擦阻力特性。文章还讨论了在土壤中和深层地区的沉积岩中,顶管机所受推进力的预测方程  相似文献   

17.
在顶管过程中,顶推力在平衡抵抗力和推动管线向前移动时起决定性作用。曲线顶管的驱动机构比直线顶管复杂,所以它的顶推力也是更加难确定。这个研究理论地探索了曲线顶管的顶推力,主要通过考虑土压力的静力平衡、剪切面的抵抗阻力,管面摩擦力以及管线后面的推动力。这种派生的理论公式可以用来评估直线顶管或曲线顶管的驱动力。案例研究运用理论公式和经验公式相结合来进行。经过校准,修正过的公式是更加的精确实用。  相似文献   

18.
给排水管道建设在城市中承担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武汉市“清水入湖”二期截污一汤逊湖南湖截污工程为例,针对传统的给排水管道施工方法的不足,对顶管施工方法进行了探讨,简单分析了顶管施工的特点,重点对顶管施工在截污管道建设中的施工应用及顶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讨论,对于进一步推动给排水管道的顶管施工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安全风险及安全风险管理的概念,探讨了顶管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以及安全风险管理的过程,最后提出了顶管施工中安全风险的规避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顶管施工中的风险控制决定着施工的成败。本文以厦门110kV东莲线(兰东线)西郭片区缆化工程横穿仙岳路E—D段Ф3000mm电力隧道顶管工程为具体工程案例对大直径曲线顶管施工中风险源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施工过程采取的相应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措施,为今后的顶管工程项目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