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自2010年3月1日实施以来,我国海岛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2012年3月13日,2012年全国海岛工作会议在湖南长沙召开,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宏声对海岛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国家海洋局海岛管理司司长吕彩霞作全国海岛工作报告。2012年4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全国海岛保护规划》由国家海洋局正式公布实施。这是继《海岛保护法》之后,我国在推进海岛事业发展方面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保护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合理开发利用海岛资源,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促进海岛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海岛工作面临大好机遇,也存在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自2010年3月1日实施以来,我国海岛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2012年3月13日,2012年全国海岛工作会议在湖南长沙召开,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宏声对海岛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国家海洋局海岛管理司司长吕彩霞作全国海岛工作报告。2012年4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全国海岛保护规划》由国家海洋局正式公布实施。这是继《海岛保护法》之后,我国在推进海岛事业发展方面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保护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合理开发利用海岛资源,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促进海岛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海岛工作面临大好机遇,也存在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3.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27(2):62-67
<正>(2009年1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合理开发利用海岛自然资源,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属海岛的保护、开发利用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上海岛最多的国家之一,而海岛的无度无序开发却是我国海岛管理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颁布前我国尚无一套完整的规划体系是针对海岛而设立的,海岛的开发利用问题都是各个部门交叉处理。文章通过对海岛保护规划体系进行梳理分析,认真研究规划编制的程序和规划的编制内容,为今后海岛保护规划的编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实施后,海岛保护规划编制取得显著进展,海岛保护规划进入实施评价阶段。文章以海岛保护规划实施结果为评价对象,从规划目标实现情况出发,提出海岛保护规划实施后评价指标体系,给出海岛保护规划实施后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6.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国家海岛规划与保护研究中心"日前在厦门揭牌成立,该中心是根据国家海洋局海岛工作的总体部署,经国家海洋局海域和海岛司海岛管理办公室同意成立的,是进一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海岛工作的重要批示,切实承担起国务院对国家海洋局新"三定"职能中有关海岛保护、管理与资源利用的重要责任的一个新举措.  相似文献   

7.
海岛保护规划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确立的基本制度之一,海岛岸线资源是海岛的重要资源,也是海岛保护规划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分析海岛海岸线保护规划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功能用途和开发与保护程度的海岛海岸线规划类型及其含义,阐述科学规划海岛海岸线的技术流程,并以青岛市海岛海岸线为例进行海岛海岸线保护规划的初步探索,可为相关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思源 《海洋世界》2010,(3):12-17
我们通过立法来保护自己岛屿的生态系统,显然是我们中国的内政。 “155票赞成、9票弃权,通过!”2009年12月26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以下简称《海岛保护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温州市海岛保护规划进行分类研究。将温州市海岛保护分为优化开发类岛群、重点开发类岛群、一般保护类岛群和特殊保护类岛群4种类型,根据分类结果可以统筹海岛保护、开发、建设和管理,以保护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合理开发利用海岛自然资源,实施海岛分类管理,突出海岛分区特色,安排海岛保护重点工程布局,建立健全海岛规范化管理制度,切实加强规划在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有6500多个,是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海洋权益维护的重要依托。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了我国海洋发展总体战略,并指出强化海域和海岛管理,健全海域使用权市场机制,推  相似文献   

11.
省域海岛保护规划是全国海岛保护规划的重要体现和具体落实,通过对海岛进行分类登记,合理划分省级管辖区域内海岛的功能分区,科学设置重点工程,是指导各省海岛保护与开发的指导性文件。规划成果及时、完整备案,对加强规划落实、促进海岛管理、实施规划监督、支撑规划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省域海岛保护规划备案工作尚未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备案体系,造成备案工作可操作性不强。文章在对规划编制及成果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规划备案现状、阐述了规划备案的必要性、分析了规划备案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备案管理体系的构成,初步形成规划备案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基于海岛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海岛保护规划备案及可视化分析。  相似文献   

12.
遥感技术应用于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海岛的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部分海岛生态破坏严重,亟须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的指导和管理.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的基础性工作是摸清海岛的基本现状.遥感技术具有大面积、同步和时空分辨率高等优势,是资源环境调查的主要技术手段.分析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所需的数据资料,应用海岛高分辨率遥感信息提取实例,展示遥感技术在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总结得出遥感是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的重要支撑技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海岛保护法》中明确指出,国家实行海岛保护规划制度。海岛保护规划是从事海岛保护与利用活动的依据。为实现海岛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文章深入研究了海岛保护规划在全国规划体系和海洋规划体系中的定位,从城乡规划、海洋环境规划、海洋经济规划和海水利用规划4个角度对海岛保护规划层级关系进行了研究。此研究成果对于衔接各项海岛方面的规划和区划,形成政策合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我国现阶段海岛旅游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基础,以国际上著名海岛旅游的开发与管理方式为案例分析,研究得出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开发过程中加强对海岛旅游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的保护,目标是实现海岛旅游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四效益的统一,并为我国海岛旅游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与管理提供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衡量无居民海岛发展是否可持续的重要标尺,在现有的承载力条件下如何设计合理的海岛规划方案,如何分配各资源环境成为海岛健康发展的关键。文章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多目标规划方法,以海岛旅游人口和经济总量最大化为目标,从资源、生态、环境的有限性或限制性作为模型约束条件,以期为海岛规划提供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高嵩 《海洋信息》2012,(1):44-47
当前,以海洋经济为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海岛保护与开发工作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黄岛区应进一步深化海岛保护与开发的政策研究,高起点做好海岛保护规划的编制,严格规范无居民海岛使用项目的审批和管理,加快推进海岛管理能力建设,尽快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海岛管理制度体系和海岛经济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7.
<正>浙江是一个海岛大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以下简称《海岛保护法》)的颁布实施,对于浙江省保护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规范无居民海岛使用秩序,实现海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促进海岛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因此,认真贯彻实施好《海岛保护法》,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省海洋管理工作的一大重点。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取得川山海区共计30多个无居民海岛调查数据,初步获取该海区主要海岛开发利用现状,选取部分典型海岛进行资源评价,针对海岛面积、交通(建港)条件、旅游资源以及淡水资源等进行评价,结合海岛所处位置及外部需求,给出各无居民海岛开发价值相对大小,将该海区海岛主要分为保护、保留及可开发3类,其中开发类型主要为旅游开发及港口建设。  相似文献   

19.
对庙岛群岛的区域特征和海岛保护规划的研究背景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基于多用途分区的海岛保护规划初步方案、边界和分区方法,并以庙岛群岛为例进行了海岛保护规划功能分区,最后得出对我国海岛保护规划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我国海岛的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实现新时代海岛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概述海岛生态系统的特性以及我国相关立法过程和管理措施;重点围绕我国海岛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实践,以南麂列岛、獐子岛和舟山群岛为例,分别分析保护修复、生态利用和绿色开发3种海岛生态发展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保护修复型以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生物资源及其生境修复为主,生态利用型以坚持生态理念、提升产业科技含量、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以及科学规划和管理为主,绿色开发型以制定规划、构建合理产业体系、发展循环经济以及加强基础设施和人才建设为主;3种模式的共同点为海岛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交叉选择和综合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海岛生态发展的6点建议,即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发展绿色能源技术、加强动态监视监测和大数据整合、建立全链条标准化体系、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以及推动应对全球挑战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