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冲绳海槽及其邻域地球物理场与地壳结构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分析了冲绳海槽及其邻域的重、磁场特征,同时对研究区域的布格重力数据进行了上延拓及二次垂直导数计算.根据分析与计算可知,在冲绳海槽及其周边区域,重磁异常的主要走向为NNE向,重、磁场的分布特征表明冲绳海槽及邻域地球物理场变化复杂,变化幅度大.参考地震解释结果,利用重力资料,应用调和级数法对研究区的莫霍界面进行了反演计算,得到了该地区莫霍界面深度分布,计算表明冲绳海槽及邻域地区莫霍界面深度在28-4km之间变化,地壳厚度自西向东逐渐减薄,显示出陆壳-过渡壳-洋壳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综合利用流动重磁和流动跨断层短水准复测资料, 分析了邵武-河源断裂带中段重磁场和地壳形变场的时空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地磁场的变化与监测区的地震活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震源区附近会出现重力场变化的异常梯度带;断裂两盘垂直形变受区域断裂控制,其差异性变化有指示局部地区孕震活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河北及邻区2018、2019和2020年3期流动地磁矢量资料,经数据处理获得了“2018—2019”和“2019—2020”2期岩石圈磁场年变化模型。并结合2019年12月唐山丰南4.5级地震和2020年7月唐山古冶5.1级地震震中分布,对震中区域岩石圈磁场变化空间分布及时间演化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期岩石圈磁场年变化空间分布并无一致性或继承性特征,相对于“2018—2019”岩石圈磁场,“2019—2020”岩石圈磁场各要素的年变化量呈现减小的趋势。2019年12月唐山丰南4.5级地震和2020年7月唐山古冶5.1级地震前,震中附近岩石圈磁场呈现明显异常变化。具体表现为:震中附近岩石圈磁场水平矢量均存在局部弱化和转向的现象;震中处有磁偏角“0”值线和高梯级带通过。这可能是两次地震的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4.
根据晋冀蒙地磁总强度加密区2014年4月、9月两期观测结果,结合2010年以来发生的3.0级以上地震资料,进行该监测区岩石圈磁场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特征的研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5.
东北地区重磁场与地壳结构特征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东北地区的重、磁场特征,同时对研究区的布格重力异常和航磁异常据进行了小波分析计算.根据分析与计算可知,东北地区重力场以北东走向为主,表现出该地区重力场的主要趋势.根据磁场的分布特征,可将研究区分为六个区域:呼和浩特以北磁场相对平静区;赤峰一带正负磁场交互变化区;海拉尔以南磁场缓变区;齐齐哈尔—依春磁场剧烈变化区;长春—沈阳负磁场平缓区;牡丹江—丹东磁场区.利用重力资料,应用调和级数法对研究区的莫霍界面进行了反演计算,得到了该地区莫霍界面深度分布.根据磁力资料采用遗传算法反演计算了研究区居里界面的深度分布.同时对研究区的地壳结构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重磁对应分析技术在缅甸X区块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缅甸X区块属于陆上低成熟勘探区块,地震采集覆盖面积较少.为了预测研究区构造特征及火山岩分布情况,研究分析该区重磁异常的同源性,利用位场数据处理中的重磁对应分析技术、最大梯度模等方法,对该区重磁资料进行了处理和认识.综合分析了研究区重力场、磁力场、重磁对应分析中相关系数的基本特征,结合研究区已有地质资料及地震解释,进行构造特征认识,并综合分析了断裂划分及圈定勘探远景区.  相似文献   

7.
利用2016—2018年3期华北地区流动地磁矢量原始测量资料, 经数据计算获得2期华北地区和张家口—渤海地震活动带及邻区岩石圈磁场时空变化模型。 研究结果显示: 张家口—渤海地震带岩石圈磁场变化空间分布不均匀, 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 在张家口段(西段)与北京段(中西段)分界处和北京段(中西段)与唐山段(中东段)分界处岩石圈磁场各要素具有明显的异常变化, 如水平矢量存在转向和幅值变化, 磁偏角与磁倾角具有正负异常高梯度带的特征, 这与张家口—渤海地震带构造分段性特征密切相关。 张家口—渤海地震带位于燕山块体与华北平原块体之间, 两者运动的平动速率之差是张家口—渤海地震带左旋走滑的直接动力来源, 而各断裂带左旋走滑速率之差很可能是岩石圈磁场空间变化分段性分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选取华北部分地区2016—2019年流动地磁矢量资料,分析2018年2月12日永清MW 4.3地震前后岩石圈磁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地震前岩石圈磁场变化异常特征显著,震后异常消失。在震前岩石圈磁场变化中,磁场的D、I、F、H、Z分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特征,这些震前异常呈现出相同的、相似的变化趋势。在震前随着时间的不断累积,岩石圈磁场变化异常愈加显著,其中震前1.5年期各分量震磁异常显著。与震前相比,震后岩石圈磁场变化特征及趋势发生了较大改变。  相似文献   

9.
新疆乌鲁木齐台地电阻率变化及震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乌鲁木齐地电阻率观测资料为依据,在展示其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对该地电阻率资料异常变化与近区中强地震及部分远区的大地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归纳、分析与讨论。对地电阻率前兆异常形态与地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从分析地震活动性参数变化特征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的地震活动观测资料,对张北6.2级地震前河北省及邻区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变化,地震序列的衰减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张北6.2级地震前在震源区附近100km和大范围地震活动性参数有长、中、短期的异常变化。张北6.2级地震强余震前地震活动性参数有短、临变化。  相似文献   

11.
山东地区重力场时空动态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了山东地区1996—2010年期间流动重力测量资料,研究了重力场的时空动态演化特征。区域重力场总的趋势变化为山东地区以正值变化为主,鲁南地区变化平稳,幅度较小,胶东地区变化幅度稍大,胶东西部尤其潍坊西到滨州方向,重力变化以每年7×10-8m/s2的平均速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从近两年开始监测并引入绝对重力观测以来,变化最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鲁中北部(淄博—大山)方向。  相似文献   

12.
国际地磁参考场资料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利用国际地磁参考场资料,我国学者研究了高斯分析、地球磁场模型及其源场可能位置、重磁关系、核幔耦合、地磁场能量、地球非偶极子磁场西向漂移等。在绘制中国地磁等值图中也利用了某些国际地磁参考场资料。  相似文献   

13.
系统分析了胶东测区1996—2009年期间流动重力测量资料,着重探讨了1996年以来相邻期的重力点值的空间变化规律,重力场有规律的变化表现为:胶东测区自观测以来有着活跃-平静-活跃-逐渐稳定的变化过程。另外,分析了胶东测区内断裂带附近的部分测点的点值和段差值变化特征,认为重力场变化与活动断裂构造密切相关,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胶东测区重力场时、空、强动态演化特征的初步认识,这为今后对山东地区重力场深入分析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2009—2013年获取的9期流动重力资料为基础,系统分析华北中部地区的重力测量资料,研究重力场的时空动态演化特征。资料显示华北中部地区重力异常变化十分剧烈,整个测区呈现大面积负值变化,在局部地区形成重力变化梯度带。重力场变化与断裂活动密切相关,近期出现的反向变化表明该地区地震危险性进一步加大,这对地震预报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林金狮  王梅 《地震研究》1994,17(4):355-361
本文收集了山东省东部两个流磁测网多年的观测资料,应用泰勒多项式二次拟合方法,研究分析了流磁测网内区域地磁场和局部地磁场的变化状态。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分析研究迭加在区域磁场和局部地磁场上的构造磁效应磁场的变化状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利用重磁反演软件,对2017年8月冀鲁豫交界区流动地磁总强度数据进行处理并解析延拓,研究该区岩石圈磁场及其深部、浅表磁场异常分布特征与地下介质磁化率结构的性质。结果表明:冀鲁豫交界区岩石圈磁场异常分布是岩石圈浅表与深部磁异常综合叠加的结果,岩石圈地下介质的浅表与深部磁化率结构具有一定差异性,且受断裂控制呈分段性特征,可能与该区域复杂的岩石圈磁化率结构及地质构造有关。  相似文献   

17.
高压直流输电对磁电场观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西地磁场观测台站和山西、宁夏、山东部分地电场台站观测为例,分析其受宁夏一山东±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运行的干扰情况。结果表明,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运行对山西地磁场观测及送受端换流站附近的宁夏、山东地电场观测影响明显,而对于直流输电工程中段的山西地电场观测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利用山东地区1991—2007年的野外地磁流动监测资料,通过分区计算地磁场总强度均值,并绘制均值时序图,分析了地磁场异常,为地震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李鸿宇  袁桂平 《地震》2018,38(1):157-166
收集全国102个地磁台站2008年至2015年数字化地磁资料, 运用地磁空间相关法计算每日凌晨02时各台站地磁总场F之间的空间相关系数。 在使用相同的异常判别标准的情况下, 研究时段的17个中强地震中发现在2009年9月19日陕西宁强5.1级地震, 2011年11月1日四川青川5.4级地震, 2013年1月23日辽宁灯塔5.1级地震, 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6.6级地震和2013年10月31日吉林前郭5.5级地震前均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相关低值异常现象。 通过总结5个震例的异常特征, 笔者发现其异常形态极其相似, 且平均的异常持续时间为20天, 而地震就发生在异常开始后3个月内; 同时, 地震发生在异常集中区中心附近, 且这个异常区域大小在500 km左右。 这一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分析地震前地磁空间相关异常特征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