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开挖螺旋缠绕管道修复方法是一项城市给水、排污管道再铺设和修复的先进技术。螺旋缠绕管道(SWP)修复的基本原理采用连续的硬聚氯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带材修复管道内老化或破损的部分。这种带材通过检修井输送到管道内,使用螺旋缠绕设备将其安装在管道内。这种技术的优点有:可形成长度、直径、形状灵活的内衬;连续作业;不需要开挖。这种螺旋管在原有管道内可以作为混凝土模板,为内部新混凝土层提供可靠的支撑和保护。在本文中,作者介绍了非开挖螺旋衬管技术在莫斯科特殊城市环境中的早期应用。并介绍了莫斯科一项直径420mm污水管道改造工程案例。同时本文还整理了俄罗斯国内近年来采用螺旋缠绕衬管技术的管网修复工程,介绍了各项工程的施工长度和管道直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螺旋缠绕内衬修复技术的工艺原理、安装机具、修补材料和应用领域,藉此结合我国排水管道修复的实际状况,提出了该工艺在修复应用中需要关注的技术问题,以期排水管道业界深入地认识并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管道内衬非开挖修复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种非开挖技术飞速发展。然而,由于各城市排水管道的修建年代、投入使用时间以及维修养护状况的不同,各种管道的淤塞和损坏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如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对严重破损管道进行疏通和修复成为摆在众多非开挖工法面前的难题。本文结合机械疏通和螺旋缠绕工法在天津昆仑桥下DN1200排水管道抢险修复中的应用为例,对螺旋缠绕工法与机械疏通在严重破损管道中的配合使用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马孝春  苏焕忠 《探矿工程》2009,(Z1):342-345
对地下管道的非开挖修复技术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目前中国主要大城市在用的内衬法、冷轧缩径法、模锻缩径法、折叠法、翻转内衬法、缠绕法的主要特点与适用范围,并对北京市非开挖法修复技术的需求做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波兰Kecy镇下水道采用螺旋缠绕内衬修复工程的概况。  相似文献   

6.
加利福尼亚州的熊溪水电站有一段直径48英寸长约1900英尺的管道已严重破坏,管道是常用的48英寸低压管道,螺旋肋,厚度为16的镀锌管,且该工程有4个急剧的弯曲(一个60度,两个45度,一个30度的弯曲),Michels管道公司采用现场修复更新技术(CIPP)对其修复。  相似文献   

7.
2010年5月北美非开挖技术协会(NASTT)在美国芝加哥举办了一年一度年会,同时庆祝协会成立20周年,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几百位学者对非开挖技术的各个方面进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探讨。笔者主要对所遴选的管道修复更换技术在北美地区的应用方面论文进行了阐述,包括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在混凝土管道中的应用情况、螺旋内衬注浆法修复管道、大直径铸铁管道爆管更换技术、基于声纳技术的CCTV检测系统及部分参展设备实物展示等,希望能够对国内广大非开挖业内人士的学习、研究、设计、施工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排污管的使用历史、排污管材料及特性,分析了埋在地下的排污管在各种载荷作用下损坏的机理,最后介绍了一种方便,快捷和经济的地下管线局部修复方法,即Link-Pipe的发泡胶卷筒技术。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利物浦的污水处理工程的翻新修复施工情况,重点介绍了iLine衬管技术。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部分城市抓住发展契机都在搞建设,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地下管道在建设过程中缺乏长远考虑,遗留了诸多问题。当前,部分管道老龄化,破损严重,急需修复与更换。我们国家多采用明挖法进行施工,而国际上很多国家则运用非开挖地下管线修复与更换技术,与明挖法相比有保护环境,不影响交通,施.Y-隐蔽,社会效益高,技术先进等优点。这项技术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技术经验不足,大多需要借用国外的设备。由于我国大城市管道陈旧和道路交通拥堵现象日趋严重,发展该技术迫在眉睫。国际上常用的修复技术有内衬插入法,模压内衬法,折叠内衬法,螺旋缠绕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点,而“刮痧法”和“穿衣法”能兼并其中几种方法的优点。在我们国内市场,运用以上方法成功的案例也有,但并未得到推广。非开挖地下管线修复与更换技术出了应用于市政工程外,还可用于石油管线工程,地质工程等,在国内有巨大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北京市在用的非开挖技术的调查结果,从应用技术水平与市场方面阐述了北京市道路地下空洞探测技术、非开挖铺管技术及管道更换技术现状,对北京市的非开挖产业潜力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几年北京市关注的非开挖研究方向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发研制的“非开挖管道检查与修复评估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功能,其中包括管道运行状况评价模型和非开挖管道修复工艺选择模型。城市地下管网系统和其他的市政设施一样需要例常的维护、维修和更换,然而由于技术原因和管理观念的滞后,导致市政管网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处于“不可见、不可预测、无法管理”的状态。非开挖技术的出现让工程师和市政管理人员能够统筹地了解和管理城市的地下管网系统,并有效的保障地下管网的运行安全和效率。本文重点讨论了影响管道运行状况的主要因素和常见的管道缺陷,并简单说明缺陷的分级标准,最后分析了和讨论了影响管道修复工艺选择的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法国使用内衬管技术修复公路管道的情形,以及管材的选用。  相似文献   

14.
西弗吉尼亚州Marmet地区的一节长1740ft,直径为30in的排污管道出现了渗漏需要修复,该工程面临两项挑战,一是衬管的厚度,直径30in的衬管厚度为24.5mm;另一个挑战是在检修孔水位较高的情况下安装衬管,CIPP承包商美国Sewerand Drain公司采用了现场修复管道技术(CIPP)完成了该项施工。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C[PP管道修复技术的应用和修复用内衬材料设计要求以及制作工艺技术。重点从强力要求、对树脂的阻隔性能、与树脂的相容性能、不同的管道种类要求、施工工艺要求等方面叙述了内衬材料设计要求。介绍了内衬管厚度设计的计算方法。从纺织材料的选择、膜材的选择、制作工艺的选择等方面介绍了CIPP管道修复用内衬材料的制作技术。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介绍一个调查研究项目,该项目主要调查与管道修复相关的建设工程的隐性成本和影响。建设工程的这些看不见的成本很少被量化,如建设工程所采用的各种方法都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一些社会成本、气候和环境影响。自从某些理论性研究(Matdlewseta1.2009,Naiafi et al.2004,sinhaetal.2003,Tighe et al.2002,Boyceeta1.1999以及更多的研究)结果表明,还有很大的未知潜力可以去创造更加可持续环保的施工方法以使建设工程达到最少污染、最低的破坏、最小的社会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与非开挖相比,去检测常规开挖方法将会非常有趣。无论是在私人公司还是在能影响的市民施工方法选择的有政治社会责任的市政或公有企业,社会成本、气候和环境影响都会成为企业社会责任中的元素。这篇PhD项目将会调查在斯堪的纳维亚(瑞士,挪威和丹麦)的5—6个工程案例,同时进行一项针对所有斯堪的纳维亚非开挖技术协会(SSTT)成员(这些成员包括私营企业、市政、公有企业)的调查,该调查的目的是检测传统开挖技术和非开挖技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介绍了翻转内衬修复技术及其在北京燃气的应用现状,同时详细介绍了北京天环燃气公司引进德国卡尔维斯(KARLWEISS)starline HPL—G高压翻转内衬技术的过程和试验段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管道翻转内衬修复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介绍了翻转内衬修复技术在国外发展的现状及国内开发该项技术的意义,并扼要介绍了该项技术的主要实施方法和尚待完善解决的问题。该项技术中不开挖修复地下管网,是更新,修复地下管网的经济可靠的现代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详细介绍了各种非开挖管线施工技术的发展和趋势,包括可控的不可控制铺管方法,可控的方法有:定向或导向钻进法、水平螺旋钻进法、微型隧道法;不可控的方法有:气动矛法、夯管法水平顶杆法等。  相似文献   

20.
于泰然  田爽  张晗 《探矿工程》2020,47(7):106-111
传统的地下排水管道损伤粘合修复方法修复后外渗较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排水管道损伤粘合修复方法,通过负压波形图法定位排水管道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然后通过通信模拟器进行排水管道损伤信号的输送,计算机输出排水管道的损伤鉴定,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应对不同损伤程度的排水管道,合理地进行粘合修复处理。结果表明,与传统修复方法相比,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排水管道损伤粘合修复材料更加合理,在修复后会通过特殊试剂进行清洗,提高了排水管道损伤处的粘合效果,降低排水管道损伤粘合修复后的外渗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