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依据大兴安岭呼中地区中浅变质岩系构造变形特征,对其划分了5个构造岩片,其经历了两期构造变形作用的改造,早期伸展构造改变了原始地层的基本结构,晚期收缩体制下强烈的推覆挤压又造成了构造岩片的移位和叠置,从而使地层广泛非史密斯化,根据不同岩石组合变形特征,划分了8个构造地层类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建造组合特征,建立了构造地层单位—吉祥沟岩组和大网子岩组,两岩组并称为倭勒根岩群。  相似文献   

2.
大兴安岭位于中亚造山带的东段,自北向南划分为额尔古纳地块、兴安地块和松嫩地块。倭勒根群主体分布于额尔古纳地块,前人将其归属为新元古代-早寒武世。对新林地区倭勒根群大网子组的上部变火山岩段和下部变沉积岩段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测试结果显示:上部变火山岩的形成年龄为(430.7±4.1)Ma,属早志留世;下部变沉积岩中碎屑锆石的最小峰值年龄为(480.1±2.9) Ma,指示其沉积时间不早于早奥陶世。综合文献资料确定:新林地区倭勒根群浅变质岩系是一套时间跨距从寒武纪到早志留世的岩石地层组合,而非新元古代-早寒武世;新林蛇绿岩的构造侵位时间不早于早奥陶世;新林地区的大网子组、兴隆沟地区的早奥陶世沉积与多宝山-伊尔施早奥陶世火山弧构成了大兴安岭北部地区的早奥陶世弧-盆体系。  相似文献   

3.
王涛  刘秀铭  吕镔  陈家胜  郭晖 《第四纪研究》2015,35(4):997-1005
澳大利亚悉尼地区普遍分布着一套中新世早期(17Ma B.P.)发育的砖红壤地层, 本文选取该古土壤剖面作为研究对象, 进行了常量元素、岩石磁学和土壤色度测试。通过化学蚀变指数(CIA)、磁化率(χ)、磁性矿物居里温度(TC)、土壤红度(a*)等环境代用指标, 结合现代土壤诊断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1)该中新世古土壤形成时期地表化学风化作用十分强烈, 悉尼地区当时可能为湿热的热带气候, 通过古土壤化学风化指数对悉尼地区当时降水量进行半定量重建, 年平均值高达1471.22mm; 2)丰富的降水使土壤发生脱硅富铝铁过程, 铁、铝氧化物沿地层自上而下淋溶淀积, 在剖面底部富集形成铁结核和铁盘层;3)该古土壤剖面自上而下磁性矿物种类发生规律变化, 磁性矿物由磁铁矿→磁赤铁矿化的磁铁矿→磁赤铁矿→赤铁矿逐渐转变, 尤其是磁赤铁矿和赤铁矿的大量富集, 说明古土壤形成时期对应着一种高温氧化环境。  相似文献   

4.
山东淄博地区晚石炭世和早二叠世植物群由37属104种组成。本文在研究植物群组成和叶相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形态功能分析和现实主义类比的方法,论证了植物群所显示的古气候条件。分析结果表明,淄博植物群显示的古气候晚石炭世和早二叠世年均温约为25℃,年较差3℃左右,有效温度为22℃,指示热带气候,类似现代热带雨林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5.
姜迎久  舒广龙  胥嘉  冯德胜  王春光 《地质与资源》2019,28(3):223-230, 253
雄关地区的倭勒根岩群大网子岩组主要为变碎屑岩夹变流纹岩和变粗面安山岩.利用ICP-MS仪器对变粗面安山岩进行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显示变粗面安山岩锆石206Pb/238U年龄为443.8~783.8 Ma,获得ICP-MS锆石U-Pb同位素谐和年龄为463.7±2.1 Ma,加权平均年龄为463.6±6.4 Ma(n=10,MSWD=0.073).所测锆石振荡环带较发育,Th/U值一般为0.42~1.76,具有岩浆成因特征.该年龄代表粗面安山岩形成年龄,认为其形成于中奥陶世,与区域大网子岩组形成时代(寒武纪-早志留世)一致.大网子岩组粗面安山岩属碱钙系列准铝质岩石,铕异常不显著,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岩石具有壳幔混源特征,形成于陆缘环境,与古亚洲洋壳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6.
雄关地区的倭勒根岩群大网子岩组主要为变碎屑岩夹变流纹岩和变粗面安山岩.利用ICP-MS仪器对变粗面安山岩进行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显示变粗面安山岩锆石206Pb/238U年龄为443.8~783.8 Ma,获得ICP-MS锆石U-Pb同位素谐和年龄为463.7±2.1 Ma,加权平均年龄为463.6±6.4 Ma(n=10,MSWD=0.073).所测锆石振荡环带较发育,Th/U值一般为0.42~1.76,具有岩浆成因特征.该年龄代表粗面安山岩形成年龄,认为其形成于中奥陶世,与区域大网子岩组形成时代(寒武纪-早志留世)一致.大网子岩组粗面安山岩属碱钙系列准铝质岩石,铕异常不显著,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岩石具有壳幔混源特征,形成于陆缘环境,与古亚洲洋壳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盆地侏罗系陆相地层记录了该时期一系列重大的构造—气候—环境耦合演化事件,然而针对该套地层的古气 候、古风化作用等方面研究还很薄弱。为了恢复柴达木盆地侏罗纪时期的古气候和古环境特征,文章研究对柴北缘大煤沟侏 罗系标准剖面的沉积岩样品开展了全岩主、微量元素测试,综合采用多种化学风化指数判定柴达木盆地侏罗纪古气候条件及 演变过程。元素比值(Rb/Sr、K/Na、Na/Al 和Na/Ti)和化学风化指数(CIA、CIW、PIA 和ICV)均显示,柴达木盆地侏罗纪化学风 化过程和古气候演化过程可划分为4 个阶段:早侏罗世早—中期和中侏罗世中期,化学风化作用强烈,古气候处于温带—亚热 带温暖、潮湿气候条件;早侏罗世晚期和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受到区域降水减少影响,盆地化学风化作用显著减弱,整体 处于干旱、半干旱环境。以上结果与前人基于沉积物和植物群面貌研究得出的古气候变化过程相吻合,为盆地及区域陆相侏 罗纪古气候研究提供了相对完整而连续的地球化学证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杨江海  马严 《地球科学》2017,42(11):1910-1921
源-汇沉积过程的实质是沉积物的产生、搬运和沉积.陆表岩石的风化、侵蚀是沉积物产生的主要过程,受气候和构造因素的联合控制.现代陆表风化层研究揭示,在特定风化机制下(供给限制型化学风化)表层土壤的化学风化强度主要与陆表温度和湿度(降雨量)有关,其关系可通过建立经验气候转换方程来描述.经源-汇过程,这些气候信息可随陆源碎屑沉积物从源到汇传递,并最终可能形成沉积记录而保存于地层序列中.由于源-汇系统的复杂性和自发波动性,气候信息传递受源区侵蚀和沉积路径等的影响和扰动,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其时效性与气候变化本身的幅度和频度有关.基于陆源碎屑沉积进行深时古气候研究需要加深对源-汇沉积过程的理解,并考虑沉积系统响应和可能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   相似文献   

9.
陈岳龙 《矿物岩石》1993,13(4):11-20
通过对新疆东天山花岗岩类岩石中的角闪石、斜长石、碱性长石、磷灰石、黑云母成分的系统研究,确定花岗岩类岩石在11—17km深处结晶;无矿化、蚀变的二长花岗岩结晶温度约550℃,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的结晶温度为552—650℃,钠长石化的含矿二长花岗岩其二长石平衡温度均低于510℃,蚀变愈强烈,平衡温度愈低。二长花岗岩的起源温度为780—840℃,石英二长岩的起源温度为860—880℃,碱长花岗岩的起源温度最低。推算得到二长花岗岩的极限起源深度为28—32km,石英二长岩的极限起源深度为33—34km。HF,HCI逸度计算表明,它们趋向于岩浆晚阶段富集,但无论是早结晶的磷灰石,还是晚结晶的黑云母,总是钠长石化的含矿花岗岩低于正常无蚀变、无交代现象花岗岩的逸度值,正常花岗岩类岩石由黑云母指示的f_(HC(?)),f_(HF)分别为36.60—51.10kPa,1.20—1.60 kPa。花岗岩类岩石形成的fo_2为1.05×10~(-11)—3.11×10~(-11)Pa,而钠长石化的含矿二长花岗岩具最低的氧逸度,为1.48×10~(-17)—2.45×10~(-15)Pa。  相似文献   

10.
为了查明额勒根矿化区斑岩型钼(铜)矿化发生的时间,对主要矿化体内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铼_锇同位素分析,所获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332.0±9.0)Ma(2σ),其MSWD值为0.29。鉴于辉钼矿呈浸染状分布于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体中,并且与黄铜矿和黄铁矿呈共生结构关系,推测额勒根地区斑岩型钼(铜)矿化体、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体的形成时间为早石炭世中期,均是海西中期构造_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陕南西乡微体化石对于研究寒武纪大爆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前人研究大都局限于微体古生物的研究,而化石的成岩背景以及古环境研究尚属空白.因此本文通过测试主微量稀土元素及氧同位素来分析研究区的古沉积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区域的空白.研究手段虽然在地化领域比较常见,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对富含小壳化石的"宽川铺段...  相似文献   

12.
陕南西乡微体化石对于研究寒武纪大爆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前人研究大都局限于微体古生物的研究,而化石的成岩背景以及古环境研究尚属空白。因此本文通过测试主微量稀土元素及氧同位素来分析研究区的古沉积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区域的空白。研究手段虽然在地化领域比较常见,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对富含小壳化石的“宽川铺段”及其上、下地层的微量元素Sr/Ba、Ni/Co、Sr/Cu、Rb/Sr、Mn/Fe等比值及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含量、氧同位素特征的综合研究发现,研究区灯影组顶部环境为缺氧状态到宽川铺段弱氧化状态再到郭家坝组底部缺氧状态的海相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较弱,水体先上升后下降;上白云岩段、宽川铺段是较为温暖的气候,且比郭家坝组底部气候干旱。这对于研究该区寒武纪梅树村期的古环境和古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西天山阿吾拉勒埃达克质岩石成因:Nd和Sr同位素组成的限制   总被引:28,自引:11,他引:28  
西天山阿吾拉勒二叠纪钠质英安岩和钠长斑岩具有与埃达克岩一致的高Sr,低Y、Yb和Eu正异常等独特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系统的Nd和Sr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其(^143Nd/^144Nd)i为0.512384-0.512470,εNd(t)为正值(+1.57-+3.26);(^87Sr/^86Sr)i为0.0751-0.7054,与本区同时代幔源玄武岩的Nd和Sr同位素组成特征相似,但与俯冲洋壳部分熔融成因埃达克岩的Nd和Sr同位素组成有显著区别。结合这些埃达克质岩石形成二叠纪后碰撞阶段构造背景,认为本区埃达克质岩浆最有可能由新底侵的玄武质下地壳在角闪岩相向榴辉岩相过渡或榴辉岩相的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是西天山晚古生代后碰撞阶段地幔玄武岩浆底侵作用和地壳垂向增生的重要岩石标志。  相似文献   

14.
新疆北山地区广泛发育一系列相互平行的基性岩(墙)脉群,总体呈北北西-北北东向展布,与区域构造线(北东东向)大角度相交,岩石类型主要为辉绿岩、辉绿玢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库鲁克塔格地区的基性岩墙群相似.基性岩(墙)脉群的形成与北山地区二叠纪裂谷作用有关,可能是地幔柱上涌、"三连点式"破裂之后,在废弃的石炭纪裂谷或裂谷陆缘上侵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新疆北山地区广泛发育一系列相互平行的基性岩(墙)脉群,总体呈北北西-北北东向展布,与区域构造线(北东东向)大角度相交,岩石类型主要为辉绿岩、辉绿玢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库鲁克塔格地区的基性岩墙群相似.基性岩(墙)脉群的形成与北山地区二叠纪裂谷作用有关,可能是地幔柱上涌、“三连点式“破裂之后,在废弃的石炭纪裂谷或裂谷陆缘上侵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新疆北山地区广泛发育一系列相互平行的基性岩(墙)脉群,总体呈北北西—北北东向展布,与区域构造线(北东东向)大角度相交,岩石类型主要为辉绿岩、辉绿玢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库鲁克塔格地区的基性岩墙群相似。基性岩(墙)脉群的形成与北山地区二叠纪裂谷作用有关,可能是地幔柱上涌、“三连点式”破裂之后,在废弃的石炭纪裂谷或裂谷陆缘上侵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哈达特陶勒盖铅锌矿床处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交汇部位,是二连浩特-东乌珠穆沁旗多金属成矿带中新发现 的一个中型铅锌矿床。矿区内与Pb-Zn矿化有关的花岗岩为隐伏岩体,LA-ICP-MS 锆石U-Pb 定年显示,花岗岩侵入时间为 (125±4.3)Ma,属于燕山期岩浆活动产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花岗岩具有高硅、高碱(大部分Na相似文献   

18.
含铀岩系沉积时的古气候条件对铀成矿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但是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以松辽盆地西南部HLJ地区含矿目的层姚家组下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代表性钻孔岩心的泥岩样品进行全岩主、微量元素和TOC测试,采用K/Na、aAlNa、CPA、CIX、PIA、CIW、CIA等多项化学风化指标来判断样品化学风化作用强度,重建其沉积时期古气候条件.同时,结合U和TOC含量及Fe2+/Fe3+比值来探讨含铀岩系沉积时的古气候条件对铀成矿的制约.结果表明,目的层碎屑岩经历了由弱-强-弱的化学风化作用,显示其沉积时的古气候由相对寒冷干旱-相对温暖潮湿-相对寒冷干旱的演变规律.这种古气候变化导致了铀储层砂体中TOC含量低(平均值0.05%),层间氧化带发育规模大,铀矿体主要形成于远离蚀源区的盆地腹部;形成于潮湿气候条件下的暗色泥岩具有更高TOC(平均值0.61%)和U含量(最高可达885×10-6),其沉积时发生了强烈的预富集作用而成为后期成矿过程中重要铀来源之一,其成岩期排泄出还原性孔隙水可能是铀储层砂体中构建...  相似文献   

19.
西天山阿吾拉勒地区A型流纹斑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阿吾拉勒山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区内火山岩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在群吉萨伊-塔尔得套一带下二叠统乌朗组中厘定出了一套铝质A型流纹斑岩。群吉萨伊和塔尔得套的流纹斑岩具有富硅(SiO2≥69.9%)和富碱(Na2O+K2O≥7.06%)的特征。其中,塔尔得套流纹斑岩的总碱含量低于群吉萨伊流纹斑岩,但其K2O含量则明显高于后者,属于高钾火山岩。二者均具有明显的Ba、Sr、Eu和Ti亏损,稀土总量在90.7×10-6~264×10-6之间。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显示,群吉萨伊和塔尔得套的A型流纹斑岩的源区均与硬质砂岩相似,属于A2型花岗岩,同时具有较高的锆饱和温度(TZr约900°C),其成因可能与后俯冲阶段的岩石圈拆沉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20.
王大宁  王旭日  季强 《地球学报》2016,37(4):449-459
本文根据冀北—辽西地区侏罗—白垩纪之交期孢粉植物群的地层分布,划分了9个孢粉植物群组合带(自下而上):"桫椤孢-苏铁粉-克拉梭粉"组合带、"克拉梭粉"组合带、"无突肋纹孢-滦平孢-纵肋单沟粉"组合带、"云杉粉-层环孢-无突肋纹孢-膜环弱缝孢"组合带、"云杉粉-无突肋纹孢-凹边瘤面孢"组合带、"辽西孢-刺毛孢-克拉梭粉"组合带、"刺毛孢-有突肋纹孢-无突肋纹孢-三孔孢"组合带、"三角孢-无突肋纹孢-有突肋纹孢"组合带和"无突肋纹孢-克拉梭粉-希指蕨孢-麻黄粉"组合带;重建了该区当时的古气候和古环境,认为中侏罗世时期该区处于温暖湿润气候下的低山丘陵环境,晚侏罗世时期处于干旱气候下的荒原环境,早白垩世早期处于温凉湿润气候下的低山环境,早白垩世中期处于温凉湿润气候下的高山环境,早白垩世晚期处于温暖湿润气候下的低地沼泽环境,早白垩世最晚期处于干热气候下的低地环境。此外,本文还根据该区侏罗—白垩纪之交期生物群演化和更替的特征,提出了"避难所"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