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多年月平均100毫巴图上波谱的季节变化。分析表明,西风带及副热带地区等压面高度的振幅位相谱都有着鲜明的季节变化,但它们差异甚大,这种超长波的不连续带约在40°N附近。 扰动动能谱逐月情况的分析表明,副热带地区纬向扰动动能谱及其前12个波分量之和的季节变化较为清楚。 文中还分析了角动量、感热南北输送谱及动俄转换率谱。发现它们的前12个波分量之和的季节变化,在副热带地区相对要较西风带清楚。并且,在副热带地区这些输送谱或转换率谱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一波,三、二波次之;而在西风带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二波,一、三波次之。  相似文献   

2.
冬小麦产量是由小麦品种本身的生育特性,环境条件(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等)和栽培技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在这些因素中,品种的更新,土壤条件的改善和栽培技术的提高,对于产量的影响在时间序列上是一个变化比较平缓的过程。在一般的情况下,相邻两年间产量的较大波动,主要是受气象条件的影响。本文用正交多项式的方法,求得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用对产量影响较大的主要气象要素与气象产量进行积分  相似文献   

3.
末次冰期东亚区域气候变化的情景和机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钱云  钱永甫  张耀存 《大气科学》1998,22(3):283-293
用一嵌套在全球大气环流模式中的区域气候模式,通过数值试验和对内外因作用的机制分析,探讨了以末次冰期为背景的大尺度强迫引起的大气环流和区域内下垫面条件异常等中尺度强迫影响区域气候变化的过程和机制。大尺度强迫和区域内局地的中尺度强迫通过不同的热力和动力学过程影响大气运动状况和区域气候的变化。末次冰期大尺度强迫引起的全球大气环流背景的变化是形成冰期和现代区域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1.引言动力气象学是研究同天气和气候有关的大气运动的学科,但动力气象学家惯于强调天气尺度和行星尺度的运动。在过去四年中,有关天气尺度和行星尺度运动的动力学已取得许多令人鼓舞的成果,其中许多与大气运动短期变化的各种形态有关,而这些短期变化可以由内因引起,也可以由外因造成。若干研究已超越了传统的扰动处理方法,在那种传统处理中,扰动被假定为叠加在一种纬向对称的基本状态上。目前,关于准静止纬向非对称气流的动力学,以及关于这种气流对瞬时环流的控制作用的认识,已有了重大的进步。在这篇评述中,将重点介绍研究对流层中天气  相似文献   

5.
采用通径分析法、M-K突变检验及SPSS软件进行分析,研究电白历年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及其与相关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近62年电白年蒸发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线性倾向率为-3. 927 mm/年;年代际变化显示年蒸发量呈缓慢增加又下降的变化,并且在1977年前后发生突变;电白蒸发量月平均变化呈单峰型,历年月平均最大为7月,最小为2月;季节变化下降最显著的是秋季,春季变化最小;对蒸发量影响按决策系数排序依次为:风速气温年较差气温低云量日照时数,其中风速和气温年较差起增进作用,低云量和气温起限制性作用,日照时数则是来自其它气象因子的间接作用对蒸发起增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最优分割的分类筛选方法在长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天气预报目前虽然已使用统计动力方法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工作,但由于长期天气变化基本理论的匮乏,很难取得进展。在这种情况下,用天气、统计分析方法,找出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类预报的工作受到普遍重视。省内外已就此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是基于Fishe或Bayes准则的判别分析和基于各种相似系数的聚类分析。这些工作的共同缺点是在进行分类时所选的因子对预报量各样本均起作用。而相关分析的经验表明,在某些情况下,这一影响因子起主要作用,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另一影响因子起支配作用,其它因子的作用可以略而不计。 为弥补上述方法的缺欠,木文介绍一种从最优分割出发的分类筛选方法,並用实例说明了在降水长期预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柳州市的短历时暴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得出:柳州市区短历时暴雨的强度和分布特征均发生显著变化,增强、增多的趋势明显;高强度降水是造成城市内涝的主要外因,而暴雨强度公式是科学、合理地制定城市排水专业规划和排水工程设计的基础,建议每隔10年对柳州市暴雨强度公式进行修编。  相似文献   

8.
最近的一系列研究工作指出,大气环流基本气流纬向非对称结构是产生大气低频变化的重要因子之一[1-4]。在低频时间尺度上,大气运动必然要受到外强迫因子的影响。但外因必须通过大气环流运动中的内因才能产生低频环流变化。   相似文献   

9.
1981年2月平流层爆发性增暖的能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培忠 《气象学报》1991,49(3):369-374
平流层重要变化之一是冬季出现爆发性增暖,这种现象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只是强度不同。本文用“寒潮中期预报理论和方法研究”课题组对波域能量方程的计算方法和结果,用纬向平均地转风、温度、波数域能量方程的一些项,分析了这些物理量对1981年2月中旬一次弱平流层爆发性增暖形成、维持所起的作用,发现2波动能的猛增对增暖有启动作用,1波的动能有维持增暖的作用;对1波和2波动能贡献最大的是BWZ项,次为L1项。  相似文献   

10.
对产生昌北机场两头顺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冷锋过境是产生两头顺风的外因,地形作用是产生两头顺风的内因,从而对两头顺风的预报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于乐江  胡敦欣  冯俊乔 《大气科学》2011,35(6):1091-1104
利用1951~1998年多种大气和海洋资料,研究了太平洋和印度洋在南海夏季风爆发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的因素存在着年代际变化:1951~1970年,印度洋起主要作用;1970~1998年西太平洋起主要作用.该年代际变化主要是1970年前后北极涛动(AO)的跃变以及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变化的结果.1951...  相似文献   

12.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一工作组报告(简称报告)中提供了对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的最新物理解释,整合了来自古气候和仪器观测的多项证据、过程理解以及全球和区域的气候模拟,记录了气候科学的最新进展.报告旨在提供有关过去气候如何变化的事实,揭示人类活动在这些变化中所起的作用,并根据不同社会经济路径的排放情景对未来气候进...  相似文献   

13.
厦门空气污染指数与地面气象要素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相关统计法分析2006—2008年厦门市地面气象要素对空气污染指数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风速、气温、降水、相对湿度和水汽压对空气污染指数有显著负效应作用,气压起显著正效应作用;风向影响较为复杂, NNW-N-E-ESE风起正效应作用, SE-S-W风起负效应作用,厦门风向总体不利于空气质量提高,全年仅夏季盛行SE-S-W风。API指数与风向、气温、降水、气压、相对湿度和水汽压的季节变化规律有高相关性。API指数与气象要素中的水汽压关系最相关,其次是气压。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南地区云水化学的某些基本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1989年9—10月份在成都、重庆和贵阳地区进行的一次酸雨综合观测中得到的以这些地区为代表的西南地区云水化学的一些基本特征.结果说明,该地区云水已酸化.从云水酸度和化学组分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变化,云水和雨水化学组分对比分析表明,该地区云下过程对雨水酸化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酸雨”     
莫天麟 《气象》1981,7(3):38-39
在对流层大气中经常存在着尘埃等悬浮粒子,这些微粒有的来自自然界,有的是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它们既能反射太阳光线,又能吸收太阳光,还可以起水汽的凝结核作用。这些粒子对太阳光的反射、吸收以及起凝结核的作用取决于它们的谱分布和化学成分。从大气中通过降水清除这些微粒物质基本上有下列的几个过程:(1)当云素形成时,气溶胶粒子作为凝结核而被消耗;(2)布朗运动的结果,使气溶胶粒子随后粘附于云素;(3)气溶胶粒子被下降雨滴所捕获。因此,这些过程对降水的化学成分都有一定的贡献。一般认为,80—90%的气溶胶粒子(按质量计)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东亚夏季风变化及其成因的最近研究进展   总被引:55,自引:10,他引:45  
东亚夏季风变化是中国、日本和韩国的重要研究课题。回顾了关于东亚季风(尤其是东亚夏季风)的季节内变化、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其这些变化成因的最近研究进展,特别是系统地回顾了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循环、西太平洋暖池、青藏高原和陆面过程对东亚夏季风的季节内变化、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全球海表温度变化与中国夏季降水异常分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奇异值分解分离出全球范围及北太平洋海域海表温度与中国夏季降水相关的空间分布结构.经分析得到:当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海温呈某种特定配置时,特别是当北太平洋的海温呈典型厄尔尼诺型态或暖池附近海温发生异常变化时,对中国夏季雨带位置的变化起一定作用.但就中国大范围而言,海温对夏季降水所起的作用没有达到0.05显著性水平.海温的变化及特定配置与西北地区夏季降水有较显著的统计关系.  相似文献   

18.
吴全衍  谭宗琨  符合  李伟贤 《气象》1996,22(4):46-50
根据甘蔗不同熟期品种蔗糖分积累变化和高糖期出现迟早存在差异的特点,应用其积累动态模拟模型,探讨不同品种塔配形式与提高蔗糖分的关系,从理论上阐明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对延长高糖期和提高蔗糖分的作用,并给出品种搭配的求算原则和方法。为糖厂确定不同熟期品种的种植比例,提高经济效率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低温对水稻秧苗电导率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工气候室6℃和15℃的低温环境下,研究了苗期低温条件下水稻秧苗的生理变化,分析了电导率、可溶性糖指标。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水稻秧苗中电解质大量渗出,可溶性糖含量发生变化。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可以如实地反映水稻秧苗受低温胁迫的程度及水稻各品种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农作物的时间趋势产量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主要因素有:科学技术水平、农业管理措施、作物品种、土壤、肥料、政策等。这些因素的时空差异,造成不间地区、不同年代时间趋势产量的变化各异。而影响作物时间趋势产量的各种因素都具有阶段性,且多为非线性的过程。例如某一项农业技术管理措施的推广应用、品种的更新,都有一个逐步推广、然后达到稳定的阶段性过程。笔者近几年来通过对本地、县早、晚稻产量时间序列的研究和对影响趋势产量的各种因素分析得知,在一般情况下,趋势产量的变化过程是一个非线性的、具有阶段性迭加的、在一定范围内其总的趋势是一个波动上升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