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翟佑华     
翟佑华,1932年11月出生在安徽省县.1950年8月参加工作,1954年元月毕业于原东北地质学院(现长春科技大学),此后一直从事地质工作40多个春秋,与地质事业结下不解之缘,献出了毕生的年华,为广西地矿事业作出卓有成效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由广西科委组织、以广西地矿局翟佑华副局长为团长的广西铅锌矿地质考察团一行五人,于十月上、中旬赴美考察。考察团考察了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的密苏里州东南部的维伯腩矿带三个代表性矿山和田纳西州中部的埃姆伍德矿山、东部的纽马克矿山以及附近的地表地质。美国联邦地质调查所派出以铅锌矿地质学专家J·A·布里斯基为首的五位地质博士组成的代表  相似文献   

3.
钟铿,1928年10月10日出生于广东省兴宁市岗背镇,汉族客家人。1950年夏毕业于中山大学理学院地质系,于当时全国从事地质工作仅200余名的情况下,满怀献身祖国地质事业的豪情壮志,步入新中国地质事业的殿堂。在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风风雨雨,崎岖艰...  相似文献   

4.
<正>5月25日,从全国地质勘查行业"最美地质队员"总结表彰会上传来消息,河南省地矿局地勘二院副总工程师杨志强榜上有名。杨志强,自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野外生产一线,连续主持了3个局级重大项目,取得了突出的找矿成果,为局地矿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技术进步,源于对地质事业的热爱区域地质调查是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中最艰苦的工作,杨志强从1992年到2000年近10年的时间里一直从事该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时光如梭,往事历历在目,转眼30年过去了。记得刚毕业来到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时,才20出头,所学找矿专业想在这里大干一番事业,为祖国地质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当时据我所知,这是一支转战南北,为祖国铀矿地质事业从华东、中南等地调入青海组建的队伍,父辈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走到了一起,那就是为祖国的铀矿地质事业奋斗终身。踏进单位的大门,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地质单位已于1984年开始转向民品生产,地质工作暂时进入滞缓阶段,单位的经济发展全面转向民品发展,我的心也随之衰落下来,没有了心爱的地质事业我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和地质资料的需要,国家迅速建立了地质队伍,大规模的地质工作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几十年过去了,地质工作没有辜负党、国家和人民的期望,取得了辉煌成就,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今天,我们采撷部分重要片段,来纪念新中国地质事业50年。  相似文献   

7.
对于《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颁布,广大地质工作者无不欢欣鼓舞,盼望已久的地质事业的春天终于到来了。笔者作为一个为地质事业奋斗了40多年至今仍奋战在地质工作的岗位上的老地质队员,更是感到格外欣慰。我国地质工作,经历了由开创、发展,到调整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山东地质矿产工作的反思》是曹国权先生在2001年6月25日(逝世前一个月)写成的.短短二千言,字里行间映衬出作者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及为祖国的地质事业奋斗到生命尽头的无私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的地质调查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至今已走过百年。百年风雨历程,百年风云变幻,地质调查工作兴实业、利民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淀了良好的地质文化。历史长河奔涌浩荡,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从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地质先驱在中国开辟地质事业,到李四光、黄汲清等老一辈地质人共同努力,地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山东地质矿产工作的反思》是曹国权先生在2001年6月25日(逝世前一个月)写成的.短短二千言,字里行间映衬出作者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及为祖国的地质事业奋斗到生命尽头的无私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一位为中国地质事业整整奋斗 65个春秋的长者、良师、益友 ,走了。作为晚辈、学生和同事 ,我们对着老人的遗体深深鞠躬 ,是告别 ,更是对老人默默地述说我们的遗憾 :再也不能聆听老人指点山东地矿事业怎样朝着地学前沿进取、聆听老人对发展山东地矿事业的卓识远见。曹国权先生 1 93 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地质系 ,由此与中国地质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1 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党的事业奋斗到终生。 1 94 0年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 ,相继在川东南和湘中地区从事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新中国成立后 ,在担任中国地质指导委员会、国家地质勘探总局和华北…  相似文献   

12.
正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从1956年筹建河南省地质局,如今已60年了。回顾河南省地质工作60年的发展,有一位老人令人敬仰、令人怀念,他就是新中国河南省地质事业奠基人、原河南省地质局副局长兼第一任总工程师、五届全国人大代表韩影山同志。我一定要回到河南韩影山同志原籍河北,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是著名地质科学家李四光的学生,毕业后来到河南省从事地质工作到1995年病逝,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河南地质事业。他初到河南(省会在开封),在民国政府地质调查所任技佐。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的秋季里,我有幸奔赴地质勘查野外现场采访。在采访瓦勒根金矿普查和佑宁寺水源地勘查两个项目过程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地质人对这份工作的坚守和执着。虽然时代在变革,环境和条件在变化,但地质人的追求、精神,和对地质事业的执着没有变。无论是老一代地质前辈,还是年轻一代80后大学生,他们为地质事业舍小家顾大家,流血流汗,无私奉献,不论贡献大小,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4.
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先行性工作。建国以来,我省几代地质工作者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勤奋工作,甘于奉献,使我省地质事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一名上世纪80年代参加工作的地质队员,我有幸学习了《温家宝地址笔记》,并联想到自己地质工作的经历,感受到了国家地质工作发展历程。战略转移我属60后,自1982年走进地质系统,在地质系统工作已30多年了。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开发矿业"成为地质工作的代名词,找铁找铜铸就工业的骨骼,找油找气延续工业的血脉,矿业为工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  相似文献   

16.
钟铿     
钟铿,1928年10月10日出生于广东省兴宁市岗背镇,汉族客家人.1950年夏毕业于中山大学理学院地质系,于当时全国从事地质工作仅200余名的情况下,满怀献身祖国地质事业的豪情壮志,步入新中国地质事业的殿堂.在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风风雨雨,崎岖艰难,辗转南北,不改初衷,是一位为发展祖国特别是广西地矿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英才.自1992年起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在广西乃至区外享有较高威望,深受广西广大地质工作者的爱戴.  相似文献   

17.
钟铿     
钟铿,1928年10月10日出生于广东省兴宁市岗背镇,汉族客家人.1950年夏毕业于中山大学理学院地质系,于当时全国从事地质工作仅200余名的情况下,满怀献身祖国地质事业的豪情壮志,步入新中国地质事业的殿堂.在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风风雨雨,崎岖艰难,辗转南北,不改初衷,是一位为发展祖国特别是广西地矿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英才.自1992年起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在广西乃至区外享有较高威望,深受广西广大地质工作者的爱戴.  相似文献   

18.
“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广大地质工作者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地质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继承和发扬“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地质找矿为荣”的优良传统,不断加大地质工作力度,克服困难,努力工作,勇于创新,在地质工作各方面取得了新的  相似文献   

19.
2006年3月14~15日,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以下简称"地矿局")在柳州召开了一年一度的全区地质勘查工作会议.会议的主题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决定,推动地质工作又快又好发展.会议对地矿局2006年及"十一五"期间工作开展提出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什么?2005年及"十五"期间,广西地勘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及地质找矿存在哪些问题?广西2006年及"十一五"期间,地质找矿应抓好哪几方面的工作?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参加这次会议的主要领导广西地矿局局长金振威.  相似文献   

20.
基础地质和应用地质是地质事业巨大鹏乌的两翼。基础地质工作的进展为应用地质工作打下坚实的根基,提供必不可少的前提;而应用地质领域的进展则为基础地质工作发挥效能搭建宽广的施展平台。旧中国经济基础薄弱,仪器设备严重不足,应用地质工作的成绩远不像基础地质领域那么显赫,但旧中国时期地质工作者在应用地质方面取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